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课改的力量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最大的特色是拥有全学段的教育体系,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贯通的民营学校。
  从古代私塾,到当前的双语国际班,中国民营教育的发展之路堪称曲折。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北京市,其民营教育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同大浪淘沙,只有勇立潮头,迎难而上,才能成为最终的王者。
  1992年,中国掀起一股民营资本投资教育的热潮。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下称二十一世纪)正是在那股热潮下由民营资本锡华集团于1992年底投资兴建的。20年的发展,二十一世纪见证了中国民营教育的兴衰起落,同时也为中国民营教育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生存发展之路。用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的话说,那就是用课程改革维系民营教育的生命线。
  一个似晴非晴的下午,朱敏在二十一世纪总部办公室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谈起民营教育的发展,朱敏提及最多的一个词便是课程改革。
  特色教育引发“一位难求”
  在1992年的那股民营资本投资教育的热潮中,锡华集团的大规模投资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但是特色教育却是二十一世纪持续受关注的命脉。有一个数字足以说明二十一世纪的特色在当年是多么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二十一世纪刚成立那年,原本只打算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共200名学生,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最后报名的学生多达2400人。如果单纯为了赢利的话,二十一世纪完全可以将2400名学生全部招收,但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也为了彰显自身的特色,二十一世纪最终只录取了200名学生,录取比例为12: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朱敏认为,主要原因是家长和学生都看惯了也看腻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性,对新式教育的渴求呼之欲出。二十一世纪的出现正好点燃了这种潜藏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已经先于传统学校教育传播进来了,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多家长已经了解到,原来教育并不是那种灌输式的,还有更新更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当时能提供新式教育的学校特别少,在家长和学生的这种需求集中爆发的时候,二十一世纪便引发了“一位难求”的现象。
  当上级指派校长办学成为一种惯例的时候,二十一世纪却别开生面,采取专家办教育的全新模式。聘请的第一任校长是当时刚刚退休的海淀区教育局局长王佳俊。他出任校长后,带给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变化就是支持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体制和教育特色的改革。当时全国的教育改革正甚嚣尘上,曾总结出了八大教育改革,二十一世纪便是其中之一。
  从育人目标上,二十一世纪明确提出了“做豪迈的中国人”的校训,同时提出“让普通儿童理想发展”的教育理念。这其实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孩子的理想发展是在他原有的基础上,让他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的各个方面达到理想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学习成绩好。”朱敏进一步解释,“这个理念实际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就是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
  当然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课程改革。在“培养具有高度公民责任感的学生”的发展目标指引下,二十一世纪将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校本化,改版成具有二十一世纪自身特色的《做人》课。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名字的改变,实际上却是学校对于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朱敏看来,一个健全人格的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还要有爱心和公德心;不仅要有上进心,还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光是这一门课程的改革,就正中家长下怀。那个时期,很多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但是当时的公办学校都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并没有哪所学校针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提出相应的教学理念,更不会组织专家队伍去进行相关的教育研究。二十一世纪与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开发课程的做法在当时绝对是标新立异。
  另外,从教育服务上,二十一世纪推出的寄宿制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那个时候民营经济发展飞快,家长们的工作都特别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我们推出的寄宿制就特别受欢迎。况且二十一世纪是北京唯一一所离市区最近的寄宿制学校。”
  课程改革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一直坚持差异化的办学思路。“公办学校有的,我们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到我们有的公办学校一定要没有。只有这样才会有竞争优势。”在这一思路指引下,二十一世纪大刀阔斧地做出教育改革。
  其中最具成效的是推出国际化教育。体现在课程上,就是整合国际教育和国内教育的课程,做到“一增一减”,增加国际教育的课程,减少国内教育的课程。比如,在设计国际高中课程的时候,二十一世纪考虑到中国学生理科学习的优势,于是增加了《微积分》;在引进美国高中AP(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即大学预修课程)课程的时候,设有《宏观经济学》。而对于出国留学用不到的那些课程,学校则毫不犹豫地砍掉。比如学经济学的学生,在高中会考结束后,《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学科就不再学了,而是留出更多时间学习语言和相关的学科。
  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二十一世纪的双语教学堪称典范。从学科本身教学的改革和教法的改革,到实施主课母语教学,副课英语教学的双语教学阶段,到开办国际高中,引进美国高中AP课程,二十一世纪的双语教学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化。2011年5月,经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审批,包括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的批准,二十一世纪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我们各个学段的课程设置是非常衔接的。对于家长来说,如果选择了我们的幼儿园,在没有特殊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体系里一直上到大学。”谈起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教育,朱敏如数家珍。
  以幼儿园为例,二十一世纪将办学经验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提出了“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民主教育观。
  在“自信·自主、关心·合作、探究·创新的国际化中华新未来”的核心教育目标下,在“主体性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主动探究的习惯,增强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幼儿园和北京市首家中美双文化幼儿园,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国际部将打造“中西合璧”的幼儿教育——遵循中美两国的教学大纲,国际课程和中国文化课程同时开设,全美语全外教环境中兼顾中文学习水平。其中,国际部所有外籍师资都是在国外拥有教师资格的合格师资,中国的资深教师将与外教共同讨论课程、实施教学。
  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充分考虑到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兼顾中美两国教育大纲。在幼儿园里,外教是主要教学老师,同时每班也配有中文老师进行中文教学,满足日后孩子升入国际学校或出国留学以及就读国内小学的不同需求。
  在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前提下,幼儿园调整了大班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幼儿在心理准备、任务意识、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为顺利升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锡华完整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在课程设置以及常规培养方面进行全方位衔接。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不仅可直接升入实验学校就读,而且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直至出国留学,都可以在国际化的“锡华教育”体系中获得理想发展。
  不拘一格“造”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特色是拥有全学段的教育体系,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科委承认学历的本科)全贯通的民营学校。这与其他民营学校完全不同。
  二十一世纪强调内涵式教育。以大学为例,二十一世纪跟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师资力量是由北京邮电大学派出至少半数的教师来任教,教学质量得以保证。以中小学为例,二十一世纪在国内部分的教学是跟北京十一学校合作,十一学校指派16名高级教师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任教。“有名师任教,教学质量就会持续不断地提升。包括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我们都是跟这些学校一起进行的,这确保了教师队伍的水平持续提高。”
  从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教育来看,国际教育有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外国学生,一部分是中国学生。比如韩国、日本和非洲国家的一些学生,他们成绩非常好,从二十一世纪毕业后100%考入中国的重点大学,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二十一世纪也因此多次受到海淀区和北京市政府的表扬。另外,国际教育的中国学生毕业后,也都考入美国前100名的大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国就业,成了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与国际教育的毕业生相比,国内教育的毕业生同样是用人单位争相预订的香饽饽。尤其是动漫专业的学生,基本在大二的时候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我们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是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才进行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比如传媒、动漫、物流等。”朱敏告诉记者,“我们热门专业的本科生与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生教学课程是同步的,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也是同等的,授课老师也是相同的。当北邮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的时候,用人单位对于我们培养的同水准的学生没有任何歧视。”
  有人说一个好的学校靠管理,一个好校长就会带动一个学校的发展。但在朱敏看来,民营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学课程的改革。有了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就知道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
其他文献
9月1日,是全国学生迈入新学期的第一天。  9月10日,是中国法定的教师节。  8月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被辞退的教授邹恒甫,微博污损北京大学,吸引了众多眼球的关注,战火蔓延进了9月。  都是教育话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教育功不可没,为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培育了大批人才,实现了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科教兴国的夙愿。  可是,我们就能满足吗?  时下,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一个十字路口。社会财富
期刊
世界500强中国79家企业上榜首超日本  《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进入世界500强的上榜公司已经连续第9年增加。2011年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上榜的企业数量是61家,包括台湾是69家。而今年(不包括台湾)共有7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2家,包括台湾是79家。《财富》预计,这一数字仍将继续向上跳动。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到2014年世界500强企
期刊
今人如果能从内涵丰富的书院文化之中,提炼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精神品质,显然大有裨益。  教育根本在立志  书院见于唐代末年,在唐代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还有一种是民间设立的供人们读书治学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皇权的更替,政治上新兴的科举制度取代六朝以来的门阀世族。书院文化逐渐兴盛,逐步具有讲学、祭祀、藏书之功能。以秉承师道尊严,知行合一,传承儒家思想,完善人伦道德
期刊
推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予以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规范和推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也牵头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也都纷纷出台了相关措施。与此同时,国家也启动了“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民办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民办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期刊
这些以恭敬之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是作者内心的山水,更是对海淀这片大美山水的诠释……  曾经海子成片满目稻浪遍地荷香一派北国水乡风光的海淀,以其秀美的山川,成为皇家在京城修建园林阆苑的首选之地。  无论是当年“首都副食品基地”时代满目翠绿间的鸟鸣蛙鼓,还是今天核心区建设时代数字潮流的流光溢彩,海淀这片充满魅力的热土,以其博大的爱,孕育着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科技文明融合的最新成果。旖旎的自然风光,浓
期刊
有利于民办大学的慈善捐助氛围和公益制度体系远没有形成,造成许多民办大学吸引不来优质的教育资源。给民办大学正名是当务之急!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狂奔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困境。  许多大学因逐利性和行政化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少学校制度僵化,教育理念落后,缺乏人文精神。  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所谓的“
期刊
凡是服务于大众的、对应多元学习需求的、具有个性特点和改革精神的、在一定程度上冲破僵化体制束缚的教育,总是先从民办教育开始实践和推进的。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在没有“出生证”的环境和氛围中,各类民办教育(即非政府的社会力量所开办的教育机构等),包括一些学校和大量非正规的技能培训等,就已经如春笋般冒了出来,为当时还缺少教育资源的中国,增添了不少鲜活的教育探索经验。1981年笔者研
期刊
“知竹online”网上社区服务站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服务领域获得深度拓展。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致力于构建具有时代特征、海淀特色、紫竹院特点的社会建设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了“知竹online”网上社区服务站(www.zzy15.com),并于2012年7月10日正式上线运行。
期刊
2012年被称为中国的天使投资元年。大批的天使投资不断出现,形成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以深圳为代表的“南派”,和长三角一带迅速崛起的天使投资俱乐部等为代表的三足鼎立之势,我国天使投资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出现了相对充裕的社会资本和全民高涨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涌入VC和PE领域的资金较多,瞪羚企业相对成为了稀缺资源,于是VC、PE想要寻找短平快
期刊
淡水资源紧缺已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发展海水淡化、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预言,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可能争水。联合国曾多次发出警告,除非各国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到2025年世界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在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淡水资源紧缺形势。水利部资料显示,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一百一十个。因此,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