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质和价值旨趣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把握现代政党建设的一般要求、回应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重要论述的目标取向是提高“政治三力”,价值依归是让人民生活幸福,原则方法是重视辩证思维,基本策略是强化责任担当,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价值性与科学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关键词:“国之大者”;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0-0004-06
  作者简介:万成(1994-),男,湖北荆州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告诫党员干部“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1]。此后,习近平反复提及这一概念。在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过程中,“国之大者”的具体指向虽各有不同,但如何对待“国之大者”历来都是政治之根本。全面认识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把握其鲜明特质与价值旨趣,能为新时代使命型政党建设和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把握现代政党建设的一般要求、回应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1.思想之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要求的遵循。“国之大者”事关党和国家大局、全局,指向的是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只有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立”国才有根本,“立”党才有根基。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从政治的高度出发,赋予了新时代讲政治独特的内涵。旗帜鲜明讲政治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在其著作中系统地论述讲政治这一命题,但是讲政治的立场始终贯穿于其思想和行动当中。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2]邓小平强调:“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3]习近平则多次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4]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讲政治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拥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要求的高度遵循。
  2.历史之源:对现代政党建设一般要求的把握。从政党的运行机制来看,每个政党都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规定基本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并要求所有成员共同遵守与执行。即便是西方一些围绕选举组建而成的松散政党,党的中央组织都会对地方组织形成有效规约。一般来说,每个政党还会通过组织纪律对其成员施加相应的刚性约束,来确保其政治主张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称其为政党。”[5]如果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来约束政党及其成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党的原则、纲领、制度就会沦为摆设。散漫的党组织定然无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更毋谈长期执政和使国家长治久安。心怀“国之大者”,筑牢了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是对现代政党建设一般要求的準确把握。
  3.时代之势: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回应。不同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与对待“国之大者”,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国将不国”。改革开放为我国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世界范围内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叠加,中国发展所面对的风险挑战之多之大前所未有。无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还是同其他国家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两个大局”,准确领会把握“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增强政治定力与责任担当。只有“大者”才能在更广阔的时空视域中看问题、想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心怀“国之大者”,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是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有效回应。
  二、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心怀“国之大者”重要概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使命型政党和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的重大问题。这一思想理论充分掌握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1.心怀“国之大者”的目标取向:提高“政治三力”。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本质上是讲政治。党员干部能否做到讲政治、是否善于讲政治,是政治能力强弱的体现,同样也需要借助政治能力来进行检验。政治能力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具体来说,自觉讲政治,就是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6]。
  其一,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锻造政治判断力。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是获取政治优势的重要途径。政治判断力是辨明是非、赢得政治主动的前提条件,其根本在于科学研判形势。科学研判形势、抓牢重大机遇,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法宝,同样也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员干部担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拥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至关重要。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我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为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局,强化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不断锻造政治判断力。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抓住主要矛盾,是防范化解风险和把握战略先机的关键所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要本着“有问题”要思考,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从“国之大者”着手,将发展中的问题转化为发展中的动力。   其二,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增强政治领悟力。如果说政治判断力解决的是方向正偏的问题,那么政治领悟力解决的则是程度深浅的问题。良好的政治领悟力,是党员干部认清方向、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定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实践中化知为行的中心环节。党员干部必然要吃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自觉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需要注意的是,政治领悟并非闭门造成式的瞎猜想和乱解读,而是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事物,在思维优化中的学懂、弄通。此外,政治领悟力的提升还要求能直面各种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开展剖析和批判。面对“国之大者”,能主动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从实际出发搞清楚、弄明白,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为政治执行打好基础。
  其三,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提高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是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其最终检验标准。执政领悟力中涵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鲜明表现,也是各项工作保质保量、不打折扣完成的重要保证。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经受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心怀“国之大者”,贵在落实,重在实干。只有坚决与党中央对标对表,不搞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才能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2.心怀“国之大者”的价值依归:让人民生活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一以贯之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进程中。习近平“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8]的重要论断,是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依归的遵循。
  其一,心怀“国之大者”的价值依归体现在“权为民所用”上。习近平告诫党员干部:“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9]对“权为民所赋”的深刻阐释,不仅为“权为民所用”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提供了有效的实践依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亮的底色。人民的权力必须用之于民,否则就是忘本,忘记初心与使命。党员干部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道理,才能自觉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统一起来,不为个人谋私利,只为人民谋大利。心怀“国之大者”,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鲜明品格。
  其二,心怀“国之大者”的价值依归体现在“情为民所系”上。“情为民所系”强调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检验,同样是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检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10]。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时事事问计于民,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我们党走出周期率、牢牢掌握执政地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倘若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手中的权就难以真正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更是无从谈起,甚至会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心怀“国之大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品格。
  其三,心怀“国之大者”的价值依归体现在“利为民所谋”上。“利为民所谋”就是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政党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其他选举型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其利益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一致、高度重合。人民也从来不是抽象的,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利益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心怀“国之大者”,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成效的最终评判准则,将为人民造福视为最重要的政绩,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心怀“国之大者”,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鲜明品格。
  3.心怀“国之大者”的原则方法:重视辩证思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百年来始终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时与势的变化与发展,要求我们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在实践中遵循辩证思维,并将其视为看待、处理一切问题的原则方法。
  其一,心怀“国之大者”,意味着统筹兼顾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大者”的正确处理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着眼整体,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大历史观、立足大局来思考谋划各项工作,以更高的战略、更宽的视野来服务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落到局部,要堅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具体问题,将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落到细处、干在实处。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为此,党员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12]。在“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历史节点上,新挑战新问题新矛盾更为复杂,不断增强统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能力,真正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其二,心怀“国之大者”,意味着统筹兼顾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在工作中,要拓宽时间坐标,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工作中的“质”和“量”的问题。当前“量”的工作是长远“质”的目标实现的基础,长远“质”的目标又是指引和推动当前“量”的工作的保障。因此,统筹兼顾长远和当前的关系,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抓好落实,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也告诫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13],在抓当前和谋长远上实现高度统一。心怀“国之大者”,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来调试好工作中长远与当前的关系、短时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其三,心怀“国之大者”,意味着统筹兼顾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对各种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所有工作不可能齐头并进,因而要摆正问题的解决次序,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优先解决重点问题。解决重要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就是“国之大者”,是党和国家的主责主业。不同于重点领域,非重点领域在事物发展中并不具备完全支配地位,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会掣肘重点领域当中问题的解决,进而影响整体问题的解决。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并非只关注“大者”,放弃“小者”,而是要弄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便于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
  4.心怀“国之大者”的基本策略:强化责任担当。“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习近平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14]落实责任担当,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应该在“知行合一”上求实效。心怀“国之大者”,不能只是简单地喊口号,而应该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其一,心怀“国之大者”,应该积极培育担当尽责的优良品格。敢于担当作为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在百年艰辛探索中,担当尽责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与优势。特别是在应对困难与挑战时,有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是检验党员党性是否纯洁、思想是否正派、决心是否坚定的重要标准。心怀“国之大者”,首要前提是向党中央的担当精神看齐,从党和国家的治理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育担当尽责的优良品格。当然,更重要的是将这种优良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其二,心怀“国之大者”,应该扎实磨练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15]新时代、新征程,前进之路荆棘遍地,没有干事创业的本领是万万不行的。事有所成,必然是学有所成。因此,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始终保持如饥似渴的求知、求真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本领,克服“本领恐慌”。还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为“一己私利”而学,要为“国之大者”而学。当然,能力本领的提升,关键在于“事上练”。因此,要准确把握当前党和国家的斗争形势和任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矛盾面前不退缩、不躲闪,敢于亮剑,在伟大斗争中练就过硬本领,成为行家里手。
  其三,心怀“国之大者”,应该增强狠抓工作落实的决心意志。抓落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时一刻能至。再好的工作蓝图,如果不沉心静气狠抓落实,最终也会成为“镜花水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视为执政本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抓落实”作为总要求之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贯彻落实”当作重要抓手,这充分体现了党抓落实的优良作风与传统。同样,抓落实是新时代最鲜明的导向,一切幸福都只能从实干中来。因此,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韧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通过自我革命来推动社会革命,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人”。
  三、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
  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干事成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6]对共产党人来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两者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心怀“国之大者”,既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内在要求,又是对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的彰显,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党带领人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最高追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的诉求。习近平“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重要论断,彰显了这一思想理论鲜明的人民性特质。只有自觉讲政治,才能时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心怀“国之大者”,要求党员干部与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展开的重大部署和交办的重大任务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人民性的要义在于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性的要义在于发挥好党举旗定向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論述,将坚持党的领导和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2.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的科学性,是指这一理论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反映,并能在此基础上指明前进的道路与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则是实践的升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正是在对历史的科学总结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中应运而生的。习近平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17]。这样的历史背景,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是全党全国人民关注和思考的。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将会成为有效应对这一变局,防范和化解国内外各种风险,克难制胜、永续前进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方法,具有鲜明的科学属性。
  所谓价值性,是指客体之于主体的功用性与意义性。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被习近平反复阐释、一再强调的重大命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这一执政理念最好的注脚。心怀“国之大者”,就是心怀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世界大同。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是在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   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科学分析和准确研判世情国情党情,把握了新时代使命型政党建设和贯彻好干部标准的客观需要,并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依归,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本价值,实现了价值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3.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思想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否则将会成为无根据的推理与无价值的妄断。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承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党组织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质、奋斗目标、斗争策略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论述。此后,他们还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纪律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崇高理想和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习近平在2020年5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和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均强调,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体现的是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心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建黨理论作为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行动指南的鲜明写照。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考虑面临的一切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形势越严峻、环境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创新理论及其所推动的创新实践。习近平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着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需要,对党员干部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一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必将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巨大发展合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偏航。
  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为基础,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四、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价值旨趣
  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站位高远、思想深刻,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1.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突出的特点和优势”[18],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应该将其摆在第一位。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其实质是对“为什么讲政治”“讲什么政治”“怎样讲政治”等重大问题的回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品格。在百年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讲政治是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因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讲政治,能够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接踵而至。习近平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自觉讲政治,心怀“国之大者”,是以辩证思维、忧患之心对时代挑战的有力回应。旗帜鲜明讲政治不仅会成为党员干部成长的“风向标”,还将成为党带领人民克服艰难险阻的“指挥棒”。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建设理论,省察与总结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和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
  2.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最大的优势,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最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党中央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阶段性胜利,处于压倒性态势。但是,部分党员干部依然“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19],有的甚至忘记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直至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从思想出发方能行稳致远。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形势和局面,共产党人要增强自身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自觉同党中央担当精神对标对表,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有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拒腐防变。心怀“国之大者”,与其说是一种实践要求,毋宁说是一种思想筹划。习近平关于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党的建设的根源出发,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3.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国之大者”这一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概念,对各级干部有着不同的要求,是各级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具体来说:中央政治局同志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高级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政治三力”;年轻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突出了鲜明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一思想理论统筹兼顾了整体性与系统性,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使命型党建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的行动自觉。
  当前国际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保持不变,时与势依然在我们一边。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关键时刻”应该有“关键作为”。为此,要主动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自觉讲政治,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行之有方,奋力谱写新时代为民服务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4-24(01).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
  [4]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23.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3.
  [6]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8]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N].人民日报,2021-05-10(04).
  [9]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N].人民日报,2020-05-23(02).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4.
  [11]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12]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N].人民日报,2020-10-10(01).
  [1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6.
  [14]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N].人民日报,2020-05-24(01).
  [15]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7.
  [17]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01).
  [1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重要论述摘录[J].中国纪检监察,2017(4).
  [1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责任编辑:雨 蕙】
其他文献
摘 要:辩护和批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从理论到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科学的内在环节;从他律到自律,二者表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存在着发展失衡、辩护缺乏规范、批判流于表面等问题,相关研究仍不彻底,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反思与重构,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立足学科,重新审视思想政治
生活中,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至关重要。除了白开水,大家还可以选择茶、牛奶、咖啡、豆浆等。因为有研究显示,这些饮品的补水效果可能比单纯的白开水要好。原因在于,纯水饮用后会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最后从肾脏排泄出去,水分子在人体中的停留时间较短,而饮品中含有的少量亲水化合物(比如蛋白质、糖、淀粉、植物胶质)、电解质能吸附很多水分子,阻止它们在胃里被快速吸收,从而让水分子的吸收速度变慢,同时把更多水分带到小肠甚至大肠当中,在体内贮留时间也就更长,更补水。
摘 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道路不仅展现出新的规律性进程,更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路向。阐释中国道路必须上升到文明境界的高度,揭示中国道路的内在文明逻辑。唯此,方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价值指向和世界历史意义。现代资本文明在全球扩张中难以消除其内在的矛盾,必然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及全球分裂。中国道路是在中國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老年时期是人生阅历、知识积累、思想凝聚、智慧升华的“发酵”阶段,也是反应逐渐迟钝、身体渐衰的退行阶段。善于“三自”的中老年人,注重心理调适、懂得养生保健,可以坦然面对人生挫折和逆境,身心也会相对健康。自言自语,有助减压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老人自言自语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起码有3大好处——截断负面情绪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或遇到麻烦时,通过自言自语,可以阻止更多负面情绪蔓延。
摘 要:执政监督文化是贯穿治国理政过程、覆盖执政系统和执政要素的一套关涉执政监督并反映其观念原则、思维方式、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情感态度等的心理取向、价值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法制性、互动性和政策性的基本特征。执政监督文化对于强化政党治理、塑造民众的政治心理,进而引导和调节民众的政治行为、最终稳固执政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
青藏高原多年来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但去那里旅游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对此,黑龙江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常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李英表示,青藏高原气压低、氧气含量少、昼夜温差大、紫外线照射强烈,初到此地的旅行者,最容易出现的不适就是急性高原反应。
前段时间,北京市9号线地铁站内,一名乘客因突发心脏骤停昏倒。车站工作人员紧急使用站内安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与急救人员一起成功救助了该乘客。AED能自动识别人体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非专业人士手动做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一般较低,而使用AED抢救的成功率在80%以上。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文化传播主体的主观输出与文化受体的客观接收是传播效果认定的“二元思维定式”。而“转文化”传播并非单纯的二元定式,其传播效果的认定具备“四元思维定式”的特征。“转文化”传播侧重于对文化本身的科学转化与包装,进而破除“跨文化”的交流障碍,较好地输出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因此,“转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辜鸿铭、李子柒在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从文化内容性转化、生态适应性转化、传播媒载性转化、受众视域性转化等方面着手,将“文化迁移”转向“文化转化”,客观上实现了从“跨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宽和深度的持续推进,算法日益成为影响当今信息传播机制的基础性规则之一。依托传播技术的迭代更新,尼葛洛庞帝笔下“我的日报”从预言变为现实,并逐渐发展成为算法传播的全新样态。算法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在开辟网络空间这一国家治理新疆域的同时,也引申出网络空间治理的新课题。实践中,算法传播的内在缺陷及其应用失当带来了价值负荷、信息窄化、共识衰退等多重治理困境。为消减由被过分强化了的个人兴趣所产生的“信息茧房”效应,应以优化算法设计、寻求多元共治合力和现有法律框架网络化调适等为突破口
摘 要:“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立足国内国际新发展格局,着眼经济社会高质量运行,优化知识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立法与应用为保障。具体而言,即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提升知识产权效应,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词: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