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好每堂美术欣赏课呢?
关键词:美术 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事实上,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却十分尴尬。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厭学情绪。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以至于让人感到不知所云或枯燥无味。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同样,也困扰着教师,尤其是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没有哪位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去解决美术欣赏中的这一难题。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好每堂美术欣赏课呢?
一、在欣赏与创作中徘徊的美术教育
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有赖于学生的艺术实践,只有当学生接触到某一类艺术后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奥妙,反之学生绘画技法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艺术眼光或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眼高与手高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们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许多课例中已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课就在作品欣赏与学生技法练习或创作之中徘徊。这样的结果是:欣赏教学不能到位,技法教学无法深入,创作活动也无法尽兴,两头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按教学目标及内容来看,许多老师本来是两堂课的目标现在集中到一节课来上了,任务当然无法完成。如一定要把两个内容放在一节完成的话,只有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欣赏内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创作与交流。
二、现代媒体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具
现代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迷恋于此。因为从现有的课例来看,媒体的操纵者主要还是教师,这样过多使用此种媒体,依然没有走出“教师中心”的老路,学生的感受依然没有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发展。有一节课讲的是《伏尔加河的纤夫》,这位老师先是让学生欣赏曾在中国流行一时的歌曲《纤夫的爱》的影像片断,中间又插入了电影《辛特勒名单》的一个片断。要是说引入前面一个片断是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纤夫的不同命运,那么插入中间一段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有一位老师上的同样这一内容印象至深,他没有运用任何影像资料,而是给学生展示了列宾回忆录中列宾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的想法及真实事件。列宾自己的想法要远比别人的解释及各种无关紧要的影像更有说服力,更能感动人心。所以,像这位老师一样简约、朴实的美术课未必不可以成为好课。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论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解说词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不应该成为困惑我们的问题,而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触类而旁通”,这样,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就会提高上来。
关键词:美术 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事实上,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却十分尴尬。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厭学情绪。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以至于让人感到不知所云或枯燥无味。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同样,也困扰着教师,尤其是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没有哪位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去解决美术欣赏中的这一难题。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好每堂美术欣赏课呢?
一、在欣赏与创作中徘徊的美术教育
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有赖于学生的艺术实践,只有当学生接触到某一类艺术后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奥妙,反之学生绘画技法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艺术眼光或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眼高与手高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们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许多课例中已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课就在作品欣赏与学生技法练习或创作之中徘徊。这样的结果是:欣赏教学不能到位,技法教学无法深入,创作活动也无法尽兴,两头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按教学目标及内容来看,许多老师本来是两堂课的目标现在集中到一节课来上了,任务当然无法完成。如一定要把两个内容放在一节完成的话,只有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欣赏内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创作与交流。
二、现代媒体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具
现代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迷恋于此。因为从现有的课例来看,媒体的操纵者主要还是教师,这样过多使用此种媒体,依然没有走出“教师中心”的老路,学生的感受依然没有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发展。有一节课讲的是《伏尔加河的纤夫》,这位老师先是让学生欣赏曾在中国流行一时的歌曲《纤夫的爱》的影像片断,中间又插入了电影《辛特勒名单》的一个片断。要是说引入前面一个片断是为了让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纤夫的不同命运,那么插入中间一段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有一位老师上的同样这一内容印象至深,他没有运用任何影像资料,而是给学生展示了列宾回忆录中列宾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的想法及真实事件。列宾自己的想法要远比别人的解释及各种无关紧要的影像更有说服力,更能感动人心。所以,像这位老师一样简约、朴实的美术课未必不可以成为好课。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论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解说词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不应该成为困惑我们的问题,而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触类而旁通”,这样,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就会提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