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心目中完美的数学形象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应该是理解数学观念,构建数学形象的重要基础。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关键词】 构建 数学形象 数学史 数学文化
  
  作为执教多年的数学教师,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数学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数学?数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多大的价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教育?
  我们先来看看,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小学生说,数学就是加、减、乘、除和图形;初中生说,数学就是“三、几、代”;高三学生说,数学是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是大学选拔人才的“筛子”;大学生说,数学是考研的“拦路虎”。数学给学生总的印象是枯燥无味,是“难学”的代名词。除此之外,我们在期刊杂志上还时常看到,数学兴趣活动“奥数——金牌”说;数学教育活动“烧中段”说[1];数学形象“美女——骷髅”说[2]。这些现象表明,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亟待修复和完善,数学教育中的除弊更新已迫在眉睫。
  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著名数学家柯朗(R.Courant)在《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应该是理解数学观念,构建数学形象的重要基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比如,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但是,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实行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广大奴隶不能享受这种民主):男性奴隶主通过全体大会选举执政官,对一些战争、财政大事实行民主表决。奴隶主之间为了讲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说服对方,学术上的辩论风气十分浓厚。论辩者为了证明自己坚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证据。他们先设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规定一些名词的意义,然后把要陈述的命题,称为公理的逻辑推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但是没有实行古希腊统治者之间的民主政治,而是实行国家君王统治制度。当时的思想家和数学家,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因此,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其功能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其作用是实现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工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
  从另一角度去考察,世界上不同文明形态的相互冲突、碰撞、交融,使得数学的世界性逐步显现。古埃及的几何是尼罗河的赠礼,为了测量洪水泛滥所毁坏的良田,埃及人首先学会了使用几何学,后来又把它传给了希腊人;强悍的罗马军团在征服古希腊的过程中,使欧氏几何在欧亚大陆上得以广泛的传播;当拿破仑的铁骑在亚历山大港纵横驰骋时,竟然找到了打开的古埃及文明神秘殿堂的钥匙——罗塞塔石碑;地中海边意大利商人的云游,中世纪欧洲十字军的东征,中国的丝绸之路、郑和六下西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基督教传教士的在华活动等等。所有这一切,使埃及、希腊的几何,中国的算术,阿拉伯的代数,西方的解析几何、微积分,在世界各地广为交流传播。在这种传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文化,逐步使数学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识性语言、一般性的基础知识、理性思维的工具和改造自然的行动基础。正如德国数学家Hermann Weyl指出的那样,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
  数学文化,除了宏观的历史画卷外,还有它微观的一面。我们需要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去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形象。
  1 数学和文学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换过程中有些发生了变化(如图形的方向),而有些性质保持不变。例如,轴对称,即按照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对仗是什么?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其余各词均如此。仔细对比观察,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另外,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概念相通的地方,如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2 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初唐诗人陈子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在陈子昂看来,以他自己为原点,时间是两头无限的,恰可比喻为一条直线;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诗人的想象可以补充和丰富我们的数学理解。
  3 数学与社会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理念溶入日常的语言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用到了珠算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这句成语也可以联系到“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也已经进入日常用语。“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里面都有数学的意蕴。
  4 数学的宏观和微观认识
  宏观和微观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后来变成一种常识性的名词。以函数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和“对应说”之分,其实是宏观描述和微观刻画的区别。初中阶段函数的“变量说”,实际上是宏观观察,主要考察它的变化趋势和形态;高中阶段函数的“对应说”则是微观的分析,主要考察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电影中有全景展示和细部特写,国画中有泼墨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是否可以用这样的观点来考察函数呢?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尝试。
  5 数学和美学
  “1/2+1/3=2/5?”是不是和谐美?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美不美?这都涉及到数学审美观。数学之美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和指引。比如,在三角函数教学的课堂上提到音乐;立体几何课说说绘画;欣赏埃舍尔(M.C.Escher)的作品时,想想如何把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做数学实验时,用计算机画出缤纷的分形图案,等等。到处都可以体现数学的美!如果我们喜欢数学,就需要聆听数学的诗词歌赋、民谣小调;需要感受数学的“荷马史诗”、“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需要欣赏数学的话剧、歌剧、音乐剧、电视连续剧、电影;需要景仰数学先贤、数学英雄……
  如果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数学,他们的童年就需要“唐老鸭漫游数学奇境”;少年需要“数学万花筒”、“魔方”、“七巧板”;青年时代就需要数学偶像,比如高斯、牛顿、阿基米德、罗巴切夫斯基、歌德尔、图灵,或者是华罗庚、陈景润、王选。我们的数学生活需要《美丽心灵》,我们的思维锻炼需要数学奥林匹克……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张奠宙先生曾在“数学文化——理性文明的火车头”的讲座中指出:要建设新世纪的数学文化,是什么样子呢,就是人人喜爱数学,在公众当中树立美好的数学形象。如果说我们画一幅图的话,最多弥漫在我们空气中的是一种数学文化。我们优秀的数学文化仍然要保持,国外的优秀数学文化我们要拿来,形成我们新世纪的数学文化。(科研项目: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scyzyb201014))
  参考文献
  1 王鸣迪.“烧中段”的数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9-14
  2 张奠宙.数学文化——理性文明的火车头[J].大学讲坛,2005
  3 R.柯朗等著.数学是什么[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M.克莱因等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张奠宙.数学文化[J].数学教育学报,2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其趣味性、有效性、可行性。本文结合实例列举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若干策略,努力让职高数学课堂生动高效。  【关键词】 创设 问题情境 原则 策略    随着职高入学门槛不断降低,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面对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差,疏远数学的现状,职
期刊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
期刊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推广,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焦点。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英语 优势 意义 应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能根据现实生活,形象、直观
期刊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上,人们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就是通过说教来让学生明白道理。其实思想品德除了使学生明理,明辨是非以外,还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功能尤为突出。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初中思品课上做了如下探索。  1 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说教性非常强。教师如果不注意这种说教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堂课的新旧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课堂练习、总结谈话等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新的倾向就是要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潜能。在这一新形式下,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恰当的课堂提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这些并没有引起很多英语老师的注意。现在,很多英浯老师,尤其是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尤其是数学科目。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数学教师所探讨的话题,本篇文章结合笔者的经验和教学实践,就此问题阐释己见。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高中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我认为,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拓展课程资源,拓宽教学的形式与渠道,构建开放性、动态的教学体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怎样进行拓展教学?  1 教学资源的拓展  俗话说,“巧媳妇难成无米之炊”。要做一顿可口美食,除了不错的厨艺,还要有充足的食材和调料。教学也一样,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围绕教材,把身边大量鲜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设计多元练习,提高练习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
期刊
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若干年,对于近年来农村小学英语作文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农村学生生源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动力不足。再由于农村小学英语并没有强调对英语作文的要求,于是大部分小学生进入六年级以前,英语作文几乎是零起点,当六年级真正开始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学生对英语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另一方面,许多教师重视不够:进入六年级以前,一些英语教师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地理难学且又难以保持浓厚而持续的学习兴趣的现象,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兴趣教学提出几个建议。  【关键词】 兴趣激发 地理教学    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动机是促进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而兴趣是构成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高中地理因其知识体系的庞大精深与内容结构的完整严谨,一向被称为文科的“物理”。初学者难以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