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残留物分析与研究述评

来源 :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留物分析是石器功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微体植物化石、血红蛋白、古DNA、血液蛋白质和沉积物DNA等研究对象.对这些对象开展残留物分析的结果,与微痕分析、模拟实验相结合,可以通过分析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对石器功用进行较全面的阐释.关于石器残留物分析国内学术界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初步构建起了一套学术话语体系.本文将从植物及动物残留物两方面,来回顾石器残留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尝试归纳石器残留物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三方面对国内已开展石器残留物研究进行思考,进而提出若干展望.
其他文献
殷商“伯”的性质至今仍存在争议.透过全面整理殷墟甲骨文内容,并按事类比例逐一分析,可知卜辞中存在三种“伯”:第一种占大多数,为服属于殷商王室的族群首领,卜辞称“某伯”或“伯某”,他们主要参与军事行动和受王命,与王室关系相对稳定;第二是“某方”的首领,一般称“某方伯”;第三是“某方”下属的族群首领,称“某伯”.后二者大多为被征伐或献祭的对象,属殷商境外的族群势力.从“伯”的内容特点以及人头骨刻辞的特征来看,“伯”当指殷商境内与境外非殷商宗室的地方族群首领.
殷墟甲骨文中,有两种看似简单的卜辞辞例,其神名的内涵反而常常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扰:一是神名与地点类名词同版并举的辞例;二是“祭祀动词+(其)+至+神名(或地名)”的辞例.这里的“神名”主要涉及上甲、帝臣、愛、河、岳、()、()、黄尹(伊尹)等.我们认为,两种辞例中的神名极可能也具有地域涵义,此类现象应反映了他们乃具有两属现象的人祖,这是商人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古老思想文化在卜辞时代仍具影响力的体现.
碧村遗址是蔚汾河流域龙山晚期的一处石城聚落,其所在的黄土台地高于附近的河床近百米.对于这种颇具特色的聚落形态,我们从地貌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对碧村遗址及其周围地貌的系统调查以及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龙山时代遗址区的整体地貌格局和特征与现在的状况大体相同.在此基础上,从聚落用地、生产生活、安全和交通等方面对不同地貌单元的自然资源条件进行了剖析,进而阐释了聚落选址的合理性.
旧宫遗址是北京地区东南部平原首次发现的以西周早中期文化堆积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另有金元、明清时期遗存.2019年在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收获了一批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小麦、大豆四种农作物的炭化籽粒,伴有常见的陆生旱地杂草狗尾草、野黍、马蔺、草木樨属以及水生植物芡实等10余种非农作物植物遗存.在西周及金元时期,北京地区一直实行着我国北方典型的粟作农业传统,小麦和大豆的发现体现了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小麦在西周时期已传播至本地,但并未改变粟黍为主,大豆为辅的农业格局.小麦的传入以及在金元时期地位的显著提
运用古DNA技术对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6年发掘出土的家养黄牛骨骼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获得8例古代家养黄牛的DNA样本,选择套叠引物对线拉体DNA控制区(285bp)进行PCR扩增.结果 显示,这8例个体都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共检测出5个不同的单倍型,归属于2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T3和T4,以T3为主占87.5%,T4次之占12.5%.与其他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DNA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沙塘北塬遗址古代家养黄牛与中国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家养黄牛的母系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本文为了解和认
动物考古学者多年来通过动物遗存的量化统计尤其是动物的最小个体数的定量统计来探讨古人肉食消费特征与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畜牧学和动物学对于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可食用肉量的科学调查资料,研究考古遗址中古人利用的动物能提供的可食用肉量并以此分析其肉食贡献.本文还通过中原腹地龙山文化时期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址的已有动物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提供的数据,在动物最小个体数统计的基础上统计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的可食用肉量及各自所占百分比,并与最小个体数统计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分析家养
本文对周公庙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了解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周人的生业方式及采邑型聚落内的社会状况.数据显示,狗和大部分猪为家养杂食,少部分猪可能为山林放养;牛、羊采取野外放养与家庭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鹿为野生资源,未见人为饲养证据.先民的日常食物以C4类作物(粟、黍)为主导,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家畜.男性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女性,下层贵族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普通平民,但均未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同位素数据及动、植物考古学研究可知,周公庙遗址西周时期农业得到较大发
中原地区是商周考古的重要舞台.郑州商城和小双桥等商代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看出宫庙建筑在城市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水利工程和设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祭祀活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周时期郑国贵族墓地、韩国王陵区、楚国封君墓与东周平民墓葬的调查和发掘,为研究东周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近年来,传统考古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利用科技手段和实验室考古方法开展的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出土磨制石器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期收录的“仰韶文化石器
郑州西山城址是已知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对于探讨区域早期城市起源和社会复杂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石器类型与其聚落空间的考察,初步探讨了西山石器手工业面貌,从而大体揭示了城市起源阶段西山聚落的社会发展状况.已知西山城址的石器以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为主,并未出现集中化生产的现象.不同类别的石器有着相对明确的原料选择倾向,这与石器的功能息息相关.其中,小型日常生活生产用具可以在城内制作,大型石器则应是在石料产地制作成形后带入聚落内.西山城址生活居住空间少见礼制性石器,而墓葬出土石器则主要代表了性别分工,石器在
从形态特征和制作工艺可将郑州地区仰韶时期石环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石环修坯、钻(扩)孔、磨制等操作链的关键环节得以复原,应为本地生产;乙、丙类石环未见磨制之前的生产证据,标准化程度较高,部分石料的选用与甲类有异,整体的磨制精细程度也高于甲类,尚难以判断是否为本地生产.各类石环均存在一定的改制,改制工序均在当地完成.石环生产与聚落性质间关系密切,其主要分布于具备祭祀神权或军事防御属性的双槐树、青台遗址和西山城址等聚落中,由此可知,石环主要流通于等级较高的聚落,它的获取和使用应有一定的条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