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月初,由千龙网、搜狗、新浪微博等6家网站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这一开放平台由各门户网站共同提供资料,滚动发布谣言曝光信息,对于集中打击互联网谣言传播,建立行业辟谣机制开了一个好头。
笔者登陆这一平台网页,看到平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合辟谣的优势:数据丰富,近期传播较广的谣言公示及时,同时,平台还集成了图片识别、号码查询等工具,在应用新技术辟谣方面是个创举。不过,笔者也看到,相当多辟谣的案例仅仅是引用一则正面的新闻报导,如果这则报导多写一点,则澄清还算详细,如果报导相当简短,这样的辟谣仅仅是告知了一个结果。
以“种植转基因玉米让老鼠减少母猪流产”为例,自2010年《国际先驱导报》发表这一报道,尽管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一再澄清,也无法阻止它广泛传播,成为“经典名谣”。平台网页在分析这一谣言时,采用的是人民网的报导,其中仅引用了农科院一位专家的观点,否认了“老鼠减少、母猪流产、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等说法,但这样的辟谣很难说是彻底的,很多看过这则辟谣的人仍在传谣。
要澄清这一谣言,涉及到的信息非常多,仅仅由一位专家表态说“先玉335并非转基因品种,山西和吉林等地也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有人会认为专家是为了辟谣而辟谣,效果并不好。事实上,关于“先玉335并非转基因品种”,有更多强有力的证据:既有检测机构对玉米成分的检测结果,也有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对先玉335父本PH4CV的说明——其中写着其是“自交系玉米”,而非转基因品种,如果这些信息能更详尽地披露出来,才更有说服力。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谣言的种类,谣言传播的动机和心理都非常复杂,和过去相比,仅仅靠政府或者媒体出面“公示”一个结果,这种模式越来越困难,甚至有“经过政府辟谣的就是真的”这样带着嘲讽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政府、专家公信力流失时,辟谣如果没有耐心、技巧,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辟谣不能停留在告诉公众“不是这样的”,还应该展现“为什么不是这样的”;辟谣的目的除了终结谣言,更应注意科学思维的传播。所谓科学思维,就是在对待流言时,要抱着怀疑精神,对于任何一个观点,不能因为是“我乐于听到的”就盲目相信,而应该看它是否出示了证据,这些证据是否能够连贯起来,以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这个结论。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什么才是“可靠的证据”,什么样的逻辑推理才是严谨的,而不是诡辩的等问题。比如上述案例中,山西等地几个农民的“感受”可以作为线索,但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即使存在动物异常现象,但要和“种植转基因玉米”建立起命题关系,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导致老鼠减少的因素可能非常多,其中涉及的证据链还很长。
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当然不是看两三则报道就能学会的,需要通过不停地案例分析来进行“训练”,这也是持续开展辟谣工作的意义所在,即通过反复训练后,公众自己可以树立起对新闻、流言的质疑精神,会自觉查证该事件的证据和推理是否充分,以此产生对谣言的“免疫力”,不信谣,也不再传播谣言;相反,如果公众没有这种科学思维,则会陷入谣言屡辟不止,越辟越多的境地。
不管是对于这个新诞生的网络联合辟谣平台,还是其他传统媒体、政府部门,都应该有这种用科学思维来终结谣言的态度,不再满足于话语权和权威地位,辟谣也不再是高高在上,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自己首先要遵循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不能出于保守目的而“少说简说”,应该充分展现证据,将每一个谣言终结于细节和真相。
笔者登陆这一平台网页,看到平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合辟谣的优势:数据丰富,近期传播较广的谣言公示及时,同时,平台还集成了图片识别、号码查询等工具,在应用新技术辟谣方面是个创举。不过,笔者也看到,相当多辟谣的案例仅仅是引用一则正面的新闻报导,如果这则报导多写一点,则澄清还算详细,如果报导相当简短,这样的辟谣仅仅是告知了一个结果。
以“种植转基因玉米让老鼠减少母猪流产”为例,自2010年《国际先驱导报》发表这一报道,尽管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一再澄清,也无法阻止它广泛传播,成为“经典名谣”。平台网页在分析这一谣言时,采用的是人民网的报导,其中仅引用了农科院一位专家的观点,否认了“老鼠减少、母猪流产、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等说法,但这样的辟谣很难说是彻底的,很多看过这则辟谣的人仍在传谣。
要澄清这一谣言,涉及到的信息非常多,仅仅由一位专家表态说“先玉335并非转基因品种,山西和吉林等地也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有人会认为专家是为了辟谣而辟谣,效果并不好。事实上,关于“先玉335并非转基因品种”,有更多强有力的证据:既有检测机构对玉米成分的检测结果,也有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对先玉335父本PH4CV的说明——其中写着其是“自交系玉米”,而非转基因品种,如果这些信息能更详尽地披露出来,才更有说服力。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谣言的种类,谣言传播的动机和心理都非常复杂,和过去相比,仅仅靠政府或者媒体出面“公示”一个结果,这种模式越来越困难,甚至有“经过政府辟谣的就是真的”这样带着嘲讽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政府、专家公信力流失时,辟谣如果没有耐心、技巧,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辟谣不能停留在告诉公众“不是这样的”,还应该展现“为什么不是这样的”;辟谣的目的除了终结谣言,更应注意科学思维的传播。所谓科学思维,就是在对待流言时,要抱着怀疑精神,对于任何一个观点,不能因为是“我乐于听到的”就盲目相信,而应该看它是否出示了证据,这些证据是否能够连贯起来,以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这个结论。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什么才是“可靠的证据”,什么样的逻辑推理才是严谨的,而不是诡辩的等问题。比如上述案例中,山西等地几个农民的“感受”可以作为线索,但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即使存在动物异常现象,但要和“种植转基因玉米”建立起命题关系,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导致老鼠减少的因素可能非常多,其中涉及的证据链还很长。
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当然不是看两三则报道就能学会的,需要通过不停地案例分析来进行“训练”,这也是持续开展辟谣工作的意义所在,即通过反复训练后,公众自己可以树立起对新闻、流言的质疑精神,会自觉查证该事件的证据和推理是否充分,以此产生对谣言的“免疫力”,不信谣,也不再传播谣言;相反,如果公众没有这种科学思维,则会陷入谣言屡辟不止,越辟越多的境地。
不管是对于这个新诞生的网络联合辟谣平台,还是其他传统媒体、政府部门,都应该有这种用科学思维来终结谣言的态度,不再满足于话语权和权威地位,辟谣也不再是高高在上,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自己首先要遵循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不能出于保守目的而“少说简说”,应该充分展现证据,将每一个谣言终结于细节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