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新时代的“赛先生”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清华大学东南门,往东300米,有一条中关村智造大街。所谓大街,并不长,也就三、四百米,坐落着几十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企业。
  其中有一家星云环影科技公司,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如今已经成为这条智造大街甚至是中关村的一颗明星。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叫史鹏飞。2015年,史鹏飞一边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筑委员会工作,一边读起了中法联合办学的MBA。
  一次,法国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写一个商业计划书。史鹏飞想,与其拿空想应付作业,不如借此机会创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项目。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在电视台有过从业经验的史鹏飞,突然想到:在传统节目录制中,往往需要若干个摄影机共同作业,才能拍摄到角度更完整的画面。如果研发一台设备,将它放置于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中间进行实景无死角VR直播,让观众自己调控观看角度,想看哪里看哪里,这不仅会节省人力物力,更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基于这层思考,史鹏飞和几个同学开始探讨实景VR的应用,进而想到如果在世界最美的100个风景名胜,以及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装上全景摄像头,一定会吸引大量用户。
  这场头脑风暴,不久后成为了他们最初的商业计划书。很快,他们就组建团队,开始了研发工作。
  16个人,一个三居室,历时两年时间,进行了3次产品迭代……史鹏飞及其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只有2颗镜头的微型全景摄像头,这也是全球首款720度无死角全景摄像头。
  2017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外执勤的一线警员和警犬身上,就佩戴上了星云环影公司制造的的720度无死角“全景执法天眼”。
  在此之前,执法记录仪只能佩戴于警员的胸部,镜头仅可覆盖60°-80°之间,警员身体左右两侧及背后情况,均无法监控,至于头上及地面情况,更无法兼顾。
  星云环影打造的这款全景VR执法记录仪仅用两颗鱼眼镜头,搭配科学的拼接算法,即可实现“水平360°+垂直360°”的全景画面,这款产品首次解决了警务人员布控死角的难题,有效避免了执法证据丢失、证据不全等棘手问题。其应用领域也更广,除了安防、刑侦之外,还可用于反恐、缉毒等多个领域。
  此后,他们向市内安防监控及室外超高清全景攝像机进行延伸,由此形成了三个方向的业务:其一是军、警用全景安防业务,包括军、警单人全景采集设备和警用车载全景设备;其二是为政府的“雪亮工程”(即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提供产品及服务;其三是开拓民用业务,先后推出行车记录仪、全景运动相机和家用全景安防系统等创新产品。
  短短两三年时间,史鹏飞和他的星云环影,已经一飞千里,展翅翱翔在中关村和中国的广阔天空。
  应该说,史鹏飞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会产生许多科技创新的奇思妙想和新锐产品。当然,中关村更是如此。
  想想40年前的中国,由于十年洗劫,人们都把精力投入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中,除了依靠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海归精英,顶着重重压力制造出“两弹一星”等极少部分科技“硕果”,真正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实际处于停滞状态。
  其实不仅仅是40年前,整整近几百年的中国,一直处于封建专制的桎梏中,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创新近乎于零。
  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随着文艺复兴和18世纪60年代后的几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电气、计算机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一波波涌起,数以千万计的科技发明和崭新产品层出迭来,一步步改变了世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团到达中国。此时,中国所谓的“康乾盛世”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英国人吃惊地看到中国百姓却是:“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明显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们总是被兵丁或者什么小官吏的随从监督着,其手中的长鞭会毫不犹豫地抽向他们的身子,仿佛他们就是一队马匹似的。”在富丽堂皇的圆明园里,英国使团向乾隆皇帝展示了带来的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尔望远镜、帕克透镜、巨型战舰模型,甚至还有热气球和复滑车表演,但这位万岁爷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只是和这些英国人纠结于给他下跪的礼节程序。
  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来了,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没错,中国必须改革开放,必须改革封闭落后的旧体制,必须广开胸襟,虚心学习,大踏步走进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时代!
  今年是共和国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时代先驱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概念。近读潘建伟、饶毅、韩启德等在“科学的担当”主题笔会的一组文章,他们也一致呼唤新时代的“赛先生”。
  的确,几百年间现代科学不断拓展了人类认识的疆域,深化了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科学的进步,当今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是没有科技的发明,人类将如何走向未来?在未来中国的广阔天空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史鹏飞”;在纪念共和国70周年和“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方阵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赛先生”!
其他文献
说起来,虚拟经济还是中国人创造的经济学概念,在世界经济学并无相关表述。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控制,关于虚拟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如2003年非典催生了阿里、京东等电商虚拟经济的壮大,这一次情况又会如何?野蛮生长的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不是个全球经济界有共识的概念。无论在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全球金融中心,还是在哈佛、沃顿、牛津、剑桥的商学院,那里的人们都根本不知道虚拟经济这个词。  在中
期刊
2020年,疫情影响下,东京奥运会延迟、美国股市四次熔断、部分线下产业停摆……有人说,这次世界大疫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更为可怕。  但在庚子之疫这场全球企业的生死大考中,我们有一部分民族企业却逆势昂扬,展示出其极顽强的生命力,风雨中越挫越勇,转危为机,成为这股商业变革洪流中一组令人敬佩和骄傲的群像。  在这组群像中,我们挑选了一家具有浓厚中国科技基因,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的高科技企业——北
期刊
2020年3月25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突然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的紧急求助电话:  希望与海淀法院执行局紧急沟通协调一起涉及疫区企业复工复产的委托扣划等事项。  与此同时,该案申请人,一家湖北孝感市的建材企业,也通过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向海淀法院执行局递交了申请:  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因停工停产,我公司现已无力支撑、濒临破产边缘,请求海淀法院尽快扣划被申请人账
期刊
当前,全国正处于疫情防控期,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大量生产经营活动需通过履行合同,进行交易完成。此时,疫情作为一种不可抗力对履行合同造成阻碍。那么,企业应当如何应对?下面,咱们就来谈谈不可抗力下的合同责任。什么是合同?  《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我们日常所见的买卖合
期刊
俞敏洪 作者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过去的重庆,人们听说最多的是渣滓洞,那是后来的革命教育基地。  今天的重庆,大家提到最多的是洪崖洞,那是全国“网红”打卡的地方。  我来重庆很多次了,都是为了工作,匆匆忙忙过来,急急忙忙离去。我曾经在嘉陵江对岸看过洪崖洞的夜景,沿江一抹古建筑,十几层楼,灯火辉煌,人影幢幢。隔江而观,霓虹逐波,宛若人间仙境。  这次来重庆,我也没有打算去洪崖洞。晚上9点钟忙
期刊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你的选择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走上‘创业’这条曲折的路?”黄孝彬的回答是:“不想留下遗憾,即便选错,也不想错过。”如果继续在国企担任高管,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按部就班的上下班,也是“岁月静好”的一生。但是,这样的生活,或许就错过了其他可能——有一种岁月,激情燃烧。所以,在他35岁那年,毅然选择放弃安稳的工作,创办北京华清茵蓝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关村“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付出总
期刊
在北京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中关村的创新企业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增加企业的“免疫力”,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积极行动,通过减免房租、提供线上办公平台等措施,与入驻企业共同应对疫情不利影响。  为积极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相关规定,在市科委指导下,北京创业孵育协会联合全市86家孵化机构共同发起
期刊
2019年7月22日9点25分,伴随如潮的掌声,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共同敲响铜锣,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上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个崭新的板块——科创板。科创板带给资本市场的意义  国家独立开科创板,说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突出国家要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决心。反映了国家重视科技创新企业,未来将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科创板的成立目标和意义非常明确:在科创板试点,在A股市场推广注册制
期刊
孵化器的概念进入中国已经超过三十年,人三十而立,孵化器也不例外,需要思考未来路在何方?从第一代孵化器发展至今,也已经超过二十个年头了,孵化器在促进小企业创新上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在服务百万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在册的孵化器已经超过12000家。疫情过后经济的发展肯定要有大的变局,孵化器何去何从?  孵化器一直是在曲折、探索中前行,发展至今一直没有找到自身的良性发展轨
期刊
疫情期间,实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封锁疫区、交通管制、封闭聚集场所、隔离感染病人、延长假期、流动人口监测等等,这些“非常措施”有必要吗?政府为什么会实施这些措施?法律依据何在?……以下问题或许正是你关心的,北京京凯律师事务所行政法团队为你找到了“非常措施”背后的法律依据!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条例定义: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