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出实招、下实功,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达到春风化雨、入脑入心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24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肩负的艰巨任务,要求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征,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实效,将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贯彻落实。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要思想特征
  新时代大学生主要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总体上思想活跃、乐观向上、个性张扬、目标明确。其主要优势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我意识强,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积极地自我提升,关注自我成长;情绪觉知意识强,有自我管理能力,自动自发、自省自强;竞争意识强,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喜欢新鲜事物。同时他们也有明显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接纳能力不强、满意度较低
  新时代大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大部分学生作为家庭的独生子女,备受家庭成员关注,从小就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习惯于自我思考、自我选择,关注自我发展[2],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很容易受外在环境、他人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会表现出自责、内疚等低落情绪,难以做到完整的自我接纳,个人满意度较低,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自我调节能力欠缺、抗压能力不足
  新时代大学生受益于互联网、自媒体思维和行为影响,他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在家庭包容氛围中以互动方式参与家庭活动,其言行受到平等对待甚至尊重,使得其情绪觉知能力强。但当他们面对大学繁重的学业压力、大学期间人生规划以及毕业就业择业等重要事件和重大抉择时,常常无法独自面对,表现出退缩、逃避行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弱、学习生活抗压力能力不足,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带来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团队精神缺乏
  新时代大学生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参加奥数、培优等学习活动,竞争意识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展示自我、展现个人价值、锻炼自身能力,不善与他人合作分享;此外,他们能熟练通过QQ、微信与他人互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言语晦涩、不善表达,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团队精神缺乏。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实状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系统工程,要求有一支高、尖、精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流动快、配备不足、经验不足、职业素养不高。按照教育部2017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高等学校应按照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但这一规定在不少高校或多或少打了折扣。上海不少高校对思政辅导员的特殊政治待遇,录用符合上海市落户政策的辅导员给事业编制,而其他行政管理岗位落户仅能给予人事代理身份,导致专职辅导员岗位成了跳板,思政工作队伍青黄不接,不少新上岗思政工作者还未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不能较快融入学生群体,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这导致工作方式与学生要求脱节,活动形式吸引力不足。工作方式单一落后,没有落实到实处,形式化严重,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
  (一)发挥新媒体育人传递力,做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自媒体环境下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传播能力、渗透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互联网思维,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用接地气、有生气的网络语言,把讲道理与讲身边小故事结合起来,唱响网上主旋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传递力,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上海某高校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开设“金融微课堂”,发挥朋辈互助精神,涵盖学霸帮扶学业的“黄金屋”、校友指导职业规划的“人生路”、海外深造交流的“行无疆”以及读书心得分享的“颜如玉”等四大方面,覆盖了学生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广受学生欢迎。上海某高校服务型微信公众号“小花梨”,最初以提供生活服务、学习便利等资讯在互联网平台上聚拢人气,而后围绕学生需求,设计了“红军梨”“雷锋梨”“抗战梨”“花梨哥哥”“花梨先生”等衍生形象,开发小花梨文化衫、记事本、交通卡、充电宝等产品,增强文化内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与长征穿越时空的对话”“带着国旗去旅行”“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线上线下宣传报道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将思想引领融入信息咨询、交流互动的过程,润物细无声,赢得了全校学生的信赖与认同,后续又创建“花梨哥哥”凝聚研究生群体,“花梨先生”凝聚青年教师队伍。
  (二)突出校园文化育人亲和力,做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课堂,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其特点是形式多样、突显时代感。这要求高校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高校发展的要求,建设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上海各高校指导成立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各种讲座、论坛和学术沙龙,成立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3]。上海某高校“名家讲坛”,邀请社会文化名流,如叶小文、黄豆豆、梁晓声等走进大学校园,引领文化时尚的同时,给学生带来“诗和远方”,充满了正能量和时代感。上海某高校时习社以“寓学于思,化思为行”为宗旨,践行“爱国、勤学、务实、奋进”校训,通过理论学习、座谈研讨和社会实践,提高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渠道与交流平台。上海某高校“广富林计划”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以松江大学城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发掘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某高校“劳模育人”,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工匠精神。学校开设劳模导师德育课、专业课、就业引导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在校外建设十几个劳模基地,假期组织学生实践,校内建设劳模文化长廊、劳模墙、劳模标语,营造学劳模爱岗敬业的校园文化。上海某高校举行通海茶叙“师生相约一小时,通海湖畔叙真知”,舒适的环境、温热的咖啡、平等的对话、自由选择的主题,以一杯茶的“思政温度”浸润青年学生。
  (三)强化实践育人渗透力,做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家国情怀才能得以突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择业就业、服务社会以及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上海某高校在上海都市农林实训基地进行“学农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覆盖全体大一学生,分时间段开展如《压花工艺》《餐巾折花》《制酸奶》等多个农业综合实践项目的学习、体验,同时结合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和中华传统民俗等专题活动,加深对我国农业产业尤其是上海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了解,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专业魅力,体会学农的乐趣与辛苦。上海某高校“新丝路理论研究社”紧扣纺织特色,聚焦育人根本任务,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中华传统纺织文化,弘扬丝路精神,连续九年开展传统纺织技艺与纺织服饰文化专项社会实践、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布点省市,打造中华传统纺织服饰文化实践教育工程,让丝路精神深入人心。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的“十大育人”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之接地气、連民心、受欢迎,同时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坚持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让单向灌输变成细水长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凝聚青年学生,真正代表青年学生,以真理引导青年学生,以真心润泽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陈向凡.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新思路探究[J].文教资料,2014(24):97-98.
  [3]郑岩.论“‘中国梦’引领,实现‘我的梦’”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2015(8):12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区域文化精神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位于伟人故里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融入独特的区域文化精神教育,从“担当、坚韧、创新、进取、自律、奉献、博爱、乐学”多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出一条特色德育的校园文化之路。  关键词:区域文化精神;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德育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255-02
期刊
摘 要: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学院依照学院特色首次在准军事化管理中融入“导航、引航、护航、领航”的内容,高度契合飞行学员的身份特征,以更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四航”育人工程以促进飞行学员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着未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在深入分析准军事化管理背景下飞行员如何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飞行员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做了具体的研究。“四航”育人将文化与育人相结合,落实飞行员
期刊
摘 要:对象化和异化是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重要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异化和对象化的同一性表现为两者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表现;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本质力量是否得到确证;社会历史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消灭私有制,从异化走向对象化。明晰对象化和异化内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解决
期刊
摘 要: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和高度凝练。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
期刊
摘 要: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实现边防巩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必须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其主要任务。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规律;任务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142-02  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问题,历
期刊
摘 要:以汉中市长青华阳景区的旅游开发为例,提出在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高铁贯通之际,汉中市原有的依靠西汉高速公路建立起来的高速客车和自驾游旅游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在交通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汉中市必须迅速转变旅游观念,避免成为高铁交通时代的一颗旅游“弃子”。以秦蜀古道为基础打造属于汉中地区独特的旅游“名片”,吸引住西成高铁上的游客驻足汉中。同时将兼具“蜀道”与“古镇”的长青华阳景区作为开发重点,充分发挥“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理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关切文化自信的价值维度。从价值论视域来看,价值主体往往被区分为社会和个人,文化自信于二者而言意义非凡。文化自信的个体性价值表现为个体认同和肯定本民族文化有助于自身的社会化,有助于自身更加美好的生存和自由全面发展。文化自信的社会性价值是指一个社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肯定对于社会运行的效用性,是一个国家实现最高目标的精神动力。 
期刊
摘 要:以太原市王村为案例研究地点,运用田野调查法和个案拓展法,针对在政府主导下的城中村拆迁改造的过程,分析了在城中村拆迁改造中,村干部为了顺利完成征地任务,采取不同的策略性行为。展现了村干部与被拆迁村民的互动,双方各自具有的策略空间,最终村干部以“软硬兼施”的办法完成拆迁任务,即以正式权力运用为主,非正式权力以及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为辅,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调整、妥协和让步。  关键词:城中村拆迁;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陕西现代农业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从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变,现代农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浅层次发展,更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外部获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期望中讲到对陕西“追赶超越”的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互联网+”是推动陕西现代农业追赶超越的必经之路。通过对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到“互联网+”对陕西现代农业的影响,侧重于从农业供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在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红色文化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形式多样性等多种特点。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个人休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