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的博弈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研究探索乡村旅游过程中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农牧民及旅游者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关于生态保护的博弈关系,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开发、当地农牧民参与、旅游者保护的模式开展喀纳斯生态环境保护,并分别从四方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应提出喀纳斯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喀纳斯景区;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09
  旅游业是高度依赖旅游环境的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鄉村特色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取得了飞速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基于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对旅游地农牧民产生的积极社会经济效应日益明显,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接待量的持续增长,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一些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农牧民生活资料和生态福祉损失等现象,如何平衡乡村旅游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旅游利益相关者为基础,借助博弈模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中生态保护的行为模式。
  1新疆喀纳斯景区旅游资源现状
  喀纳斯(蒙古语“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旅游区坐落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区域内,区内自然景观各异,包括草原、河流、湖泊、冰川、高山及森林等,共有大小景点60余处。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周围遍布各种珍稀植物,喀纳斯景区在自然地貌、生物基因、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特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喀纳斯景区神秘秀丽的自然环境,一位联合国官员曾说过“喀纳斯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地方,它的存在,证明人类过去有着美好的栖身地”。
  喀纳斯景区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也是琳琅称奇。喀纳斯景区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的聚居地,图瓦人在喀纳斯创造了敖包节、点灯节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图瓦村落与景区内的草原湖泊和谐共生,是当地别具一格的特色风景线,也是喀纳斯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
  喀纳斯景区主要包括七大自然景观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甲登峪国家森林公园、禾木河谷、禾木草原、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及布尔津河谷)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喀纳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景区于2007年3月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近年来,喀纳斯景区发展迅速,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9年景区接待人数达67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
  2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博弈分析
  2.1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分析
  文章依据国内外学者就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理论,借鉴已有景区的界定和分类方法,并结合项目研究实际,将景区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当地农牧民、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和旅游者这四类。这四种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是对等的。在这一界定和分类中,当地农牧民通过参与景区旅游发展获得自身利益诉求;旅游企业开发建设景区,不可避免的要对生态环境及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政府部门拥有景区公共资源整合协调的政治权利;旅游者作为景区产品消费者,不可避免的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当地农牧民。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毫无疑问要与当地农牧民产生最直接的联系。喀纳斯景区的农牧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风俗习惯是喀纳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他们也是景区旅游开发的直接参与受益者。他们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利益诉求,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提高可支配收入;二是传统文化诉求,当地农牧民希望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因此,协调好当地农牧民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企业。主要是指与喀纳斯景区旅游相关的旅游业开发商、经营商、管理商等机构,具体可包括旅行社、旅游公司、景区承包商、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开发建设景区,不可避免的要对生态环境及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景区的宝贵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景区产品的开发要以资源保护作为第一考量因素。因此,旅游企业应把景区定位为生态旅游,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做好适度与合理的开发,实现旅游产品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政府部门。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但仅仅通过市场会造成公共资源的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对公共旅游资源进行干预调控,才能使旅游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因此,作为喀纳斯景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政府部门,在旅游发展中担任多种重要的角色,既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整合者和调配者,也是旅游行业的立法者,更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政府部门的利益诉求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提高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要求在景区的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匹配,从而实现喀纳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者。旅游者作为旅游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不可避免的要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旅游者所追求的是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深度体验,可以获得知识、放松心情,因此,旅游者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诉求,即旅游产品价格的高低;二是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环境;三是具有内涵的当地传统文化;四是便利的交通及设施等。
  2.2博弈论及策略行为
  博弈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它主要用来研究某一事件相关主体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均衡,主要是研究如何使各决策主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博弈具有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中的参与主体、信息,博弈策略及最终的博弈结果。参与主体是指在生态保护中各个保护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客体;信息是指各参与主体知晓保护或者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并在此后果上进行接下来的行为选择;博弈策略是指各参与主体选择保护或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策略;博弈结果是指各参与主体最终做出了那种选择。在一个博弈中,所有的参与主体在自己所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最佳的博弈策略,那么,所有这些人的策略组合到一起,就组成了博弈中的博弈均衡。   2.3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2.3.1当地农牧民与旅游企业的生态保护博弈分析
  当地农牧民与旅游企业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博弈,选择合作或者拒绝生态保护。如表1所示,会出现四种博弈结果。第一,双方选择合作(左上角),那么双方都获得了100的收益,比如在景区内,为了保护喀纳斯的生态环境,旅游公司选择不在景区内建设酒店等基础设施,而当地农牧民可以提供自己的蒙古包,旅游公司借助蒙古包这一载体提供餐饮和住宿等后勤服务,假设人均300元的消费,除去平摊成本外,旅游公司和当地农牧民各得100元。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一方选择合作,一方选择不合作(左下角与右上角),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更大的投资成本,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且不会持续。第四种情况,双方都拒绝合作,双方成本和收益都为零,这是双方都不希望的结果,旅游公司和当地农牧民都没有收益。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双方的博弈会达到一个纳什均衡:即双方选择合作保护生态环境,且都能获益,并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2.3.2当地农牧民、旅游企业、政府及旅游者的生态保护博弈分析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逐步普及,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竞争较为激励,各个旅游地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而这个品牌则具有“公共物品”的一些特征。有个经典的博弈模型“公地悲剧”,即有一个公共的草地,对所有牧民免费开放,那么所有的牧民都会放任羊去吃草而不去做出保护,最后的结果就是草被羊吃光,牧民无法继续放牧。在喀纳斯乡村生态旅游中,政府、旅游公司及当地农牧民都希望零成本享受“喀纳斯”这个品牌带来的收益,而如果三方都免费享用,而不做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那么,就会出现生态环境的恶化,即“公地悲剧”的产生。
  经分析得出,在发展喀纳斯生态旅游这一品牌的博弈过程总,三方合作是最优策略。政府进行宣传及政策上的扶持,旅游公司利用自身雄厚的财力进行开发,而当地农牧民则充分发挥其特色民族文化,三方共同开发、保护喀纳斯这一乡村旅游品牌。若三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发挥其作用而坐享其成,平衡就会打破,“公地悲剧”就会发生,旅游也不再持续。
  旅游者在喀纳斯旅游的过程中,若发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可能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旅游者较之前更注重景区的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且游客对喀纳斯景区的诉求就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乡村自然和文化景观。在基础上,建议由政府、旅游企业及当地农牧民共同合作,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破坏惩罚机制,约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旅游者在自身对喀纳斯景区的诉求及破坏生态的惩治机制下,会选择合作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基于生态保护博弈关系的合作对策
  在喀纳斯乡村生态保护这一博弈过程中,当地农牧民、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及旅游者这几个利益相关者要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博弈合作机制,才能维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3.1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既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整合者和调配者,也是旅游行业的立法者,更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因此,政府部门应处理好景区的基础建设、生态及文化保护、旅游的开发及政策制定、监督旅游者文明旅游等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避免乡村旅游“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喀纳斯景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2从旅游企业的角度
  旅游开发企业在生态保护的博弈过程中,必须与政府和当地农牧民合作,才能维持健康良性的发展。因此,旅游企业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基建要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尤其是不能破坏喀纳斯的山体、湖泊及珍稀植被,要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道路。同时,要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3.3从当地农牧民的角度
  当地农牧民既是喀纳斯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当地农牧民在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上,要充分保护和传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态的传统民间技艺和文化;也要积极参加政府及旅游企业组织的培训,将先进科技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真诚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和体验喀纳斯生态旅游。
  3.4从旅游者的角度
  旅游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农牧民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旅游消费者是旅行过程的践行主体,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实践尤为重要。旅游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应发生转变,积极培养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并支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和谐发展。同时,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要通过自身行为进行生态保护,比如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不乱刻乱画、不破坏当地珍惜植被、不随地丢垃圾等。通过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农牧民与旅游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最大化地实现喀纳斯景区的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黄河.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6):14-20.
  [2]周丽洁.基于外部性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0,(4):10-15.
  [3]孙刚.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分类与价值分类[J].环境科学动态,2000,(1):19-22.
  [4]薄茜.博弈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7(3):52-55.
  [6]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74-8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基于生态福祉视角的新疆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XQZX20190034)。
  作者簡介:王其猛(1988-),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研究;杜永善(1985-),男,汉族,甘肃张掖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和政策。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视角,以江苏理工学院的柒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创业实践为案例,通过笔者长期的近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在项目创业过程中的若干节点,学校创业生态系统发挥的作用,进而来厘清学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问题和不足,为应用型大学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业生态;应用型本科;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直被我国重视。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直播带货”销售模式对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成长于疫情期间的农产品“直播带货”模式何以在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延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供求理论”,分别从需求侧分析影响消费者观看“直播带货”的因素和从供给侧分析影响当地发展“直播带货”产业的因素。最后,根据两方实地调研结论为直播带货模式的可持续发
期刊
摘 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组织作为向员工提供报酬的一方与付出代价的员工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员工总是希望组织给自己提供最大报酬,为了得到报酬,员工也要付出努力。如果组织没有承担其应当承担的义务,员工可能会采取减少自身的创新行为这种方式来达到平衡这种利益的损害,而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约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创新行为。本文通过对270名员工的调查研究进行实证分析,从心理契约违背的视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思维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法治中国建设。本文以武昌理工学院这所有影响力的民辦高校为例,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获取大学生法治思维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对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已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新时代下,高校如何改变传统的育人输出模式、借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实现教育目的,对落实落细高校育人成效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利用易班平台实现网络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易班;网络育人;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
期刊
摘 要:在新发展格局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大学生,需要以革命精神作为引领,培养正确的思想认同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以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为例,围绕浙西南革命精神展开调查,重点探讨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有效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掌握正确价值取向,树立家国情怀。  关键词:浙西南革命精神;文化认同;弘扬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有效促进该目标的达成。本文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汉语综合》教学的真实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探索汉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途径,从而服务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课程思政;留学生;案例;《汉语综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
期刊
摘 要: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学旅游景观欣赏》是一门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主要介绍地学相关基础知识,有代表性地学景观的成因和欣赏方法,以使学生了解地学旅游的现状和未来方向。课程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优化了教学内容、设定了讨论课堂主题,课堂上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展示,并以制作“这里很美”微视频为结课的作业。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受学生喜爱,获得了同行的好评,可为其他同类高校公选课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课堂实践来消化吸收传统课堂所学知识。实践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遵守“结合什么”和“怎样结合”的五个原则,设计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情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中图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引发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口岸是国家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风险的第一道防线。秦皇岛市作为环京地区重要的口岸城市,秦皇岛口岸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做好秦皇岛市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全球公共卫生风险总体形势入手,围绕风险防范应对策略展开论述,分析了秦皇岛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现状,提出如何加强口岸管理应对公共卫生,为更好地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