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华投资新趋势

来源 :经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和管理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吸引外商并购投资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重要意义,具有这种愿望;同时不少跨国公司也有以购并投资方式进入中国的愿望。已经有不少潜在的并购伙伴在接触目惊心之中。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外商以收购兼并方式投资,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中最重要的变化和特点之一。
  
  外商在华投资概况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2001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明显加快速度,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外资合同金额691.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68.46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0.43%和14.9%。
  2002年1-4月,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外商在华实际投资额仍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和29。1%,但与此同时,合同外资金额增速缓慢,同比仅增长了5。1%。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1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510亿美元。
  
  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继续上升
  过去几年,采用独资经营方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增加较快, 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由1999年的38.68%升至46.94%,2001年这个比重继续升至50.26%,两年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与4个百分点。2002年前四个月,实际利用外资额中,采用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已达57.7%。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快速增长
  2001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的出口面临不利的外需环境。然而全国出口仍然保持了6.8%的增长速度,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有突出贡献,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全年增长11.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加值占全国同期出口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1.2%。2002年前4个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14.73%,占全国出口总值比重升到的51.76%。
  
  外商在华投资的若干新特点
  
  制造业吸引外资:从加工组装基地向全球制造基地转变
  最近一、两年,外商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投资有重要变化
  1)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中的优势开始形成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水平的提高,中国有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同时,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研发上的优势也开始形成。
  以往许多跨国公司不愿意向中国转移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但这种状况最近一、两年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大量日本企业正在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转移到在华投资企业;例如东芝在华投资已由以往集中于家电、机电、能源领域转向信息技术及软件领域,并将在今后加大IT业方面的投资。阿尔卡特将其全球先进技术和产品向在华合资企业和中国市场全面开放,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将全面获得阿尔卡特开发的最新技术和产品。柯达公司已经将全球的Easyshare 数码相机生产转移到上海。医药行业中的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其最新产品,将中国列入全世界其新药上市首批名单。
  2)做为研发基地的地位日趋重要
  中国也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基地。到2001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经超过110家。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多数在华已有五年以上的投资经历,在华投资规模较大,而且在华有长期发展战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多为外商独资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包括微软、英特尔、IBM、诺基亚、摩托罗拉、朗讯、富士通、宝洁、诺和诺德、惠普、SUN、通用汽车、GE、松下、东芝、北方电讯等大跨国公司。2002年前四个月,至少有11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新的研发中心。不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研发项目和前沿性和通用性不断提高。
  3)大型重化工业投资项目增多
  仅2001年前后,就有许多大项目签订或开工。其中石油化工行业中有许多前所末有的大手笔。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与BP(英国石油公司)合资的90万吨/年乙烯项目,总投资27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单线产能最大的乙烯装置之一,2005年投产后,产量相当于目前我国年乙烯产量的四分之一。拜耳公司31亿美元的一揽子7个投资项目,于2001年11月2日于沪动工。英荷壳牌集团将在我国广东省设立新的大型石化工厂,投资额约合40亿美元,在广东省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年产80万吨乙烯及230万吨产品的石化工厂,预计在2005年底可正式营运。BP的最新投资计划是在末来五年至少在华投资50亿美元,更大规模地在华开始其化工、石油、天然气、电力四种主要业务。
  总之,随着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制造业中大量投资和提升在华投资的技术与结构水平,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地位,正在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基地,向产品与技术档次齐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基地转变。
  
  服务业:新的投资热点
  入世后,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2001年及2002年前四个月,服务业利用外资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保险、贸易、通讯、旅游、交通运输、娱乐、咨询、专业服务等众多领域领域中,吸引外资都有新的突破。
  1)金融服务:中外金融机构之间开始动态整合。2001年年底,上海银行宣布,引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投资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增持股份,外资比例已占扩股后上海银行总股本的18%。其次,外资银行申请扩大业务范围。多家外资银行提出增加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营运资金的申请。外资还准备进入住房金融业务。
  2)传媒服务:2001年是中国传媒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年份。10月份,AOL时代华纳旗下华娱电(CETV)和凤凰卫视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广东珠三角落地。12月19日,美国STAR集团获准将于2002上半年通过有线电视系统向广东地区播放一个全新的24小时综艺频道。2002年年初,两岸合作成立的大型书店“闽台书城”在福州市中亭街开幕,我国政府还批准了首家独立制作和销售音像制品的合资企业“上海新索尼音乐公司”,美国索尼公司投资2990万美元;批准了首家沪港合资的电影公司“上海永乐广裕影城有限公司”。
  3)旅游社服务:入世后我们将开放旅行社服务。2002年1月,上海市政府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宣布上海旅游对外资"开门",允许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旅行社在沪兴办独资或控股的合资旅行社。上海将在年内建立1-2家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旅行社及旅游会展服务中心。
  4)铁路运输服务:2002年1月,甘肃首家中外合资物流公司兰州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日前成立,这也是中国铁路集装箱系统与外国铁路公司成立的第一家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的合资公司。哈尔滨铁路局属下的国有企业北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在与美国通用(GE)公司进行谈判,计划是跟美国通用(GE)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铁路物流、运输和网络方面的一些业务,投资规模在5亿元左右。
  5)电信服务:2001年,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商沃达丰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企业表示,2001年他们在中国的投资重点是手机增值业务,其中可能包括手机照相、购物、发送资料等项目,他们为此将和中国移动进行“大规模”的合作。2001年,我国大陆首家中外合资电信运营公司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这是家由中国电信集团上海市电信公司、美国AT&T、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投资成立的。
  6)汽车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02年内正式出台有关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开办汽车金融服务的管理条例,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即将开放。已有多家全球汽车巨头表示,一旦政策允许,将立即进入中国汽车信贷市场。
  7)分销服务:2001年以来,我国分销服务吸引外资有许多新进展。批发业中,批准设立了首家中外合资的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采购业务,批准荷兰宜家控股公司在上海设独资“宜家采购(上海)有限公司”;连锁业务,批准了首家外资便利店香港“7-11”便利店进入大陆。
  8)证券机构:2002年3月7日,法国巴黎银行与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的框架协议及合作协议。这是中国入世后境内首个正式对外宣布的此类合作。
  9)公用服务业:2001年,深圳批准了粤港合资的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为外商首次投资该市大型供水基础设施。上海也批准了第一家中国合资的自来水公司上海星火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此外,法国威望迪、苏伊士里昂和英国泰晤士这3家外资水务公司,正在与上海洽谈与上海自来水浦东有限公司6家水厂的合作事宜。
  10)A股市场对外资开放: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发行A、B股,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受让境内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近几个月,已有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改制和进行上市辅导。
  
  外商购并投资将受双方关注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是鼓励外商来华从事并购投资。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并购投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竞争性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问题。
  竞争性领域大型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多元化,是一个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我国国内的非国有投资者,目前总体上不具备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能力。尤其在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能力相差较大。吸引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而且随着资金的进入,经营理念、技术、全球营销网络、管理等各种资源,都会进入企业,真正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和管理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吸引外商并购投资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重要意义,具有这种愿望;同时不少跨国公司也有以购并投资方式进入中国的愿望。已经有不少潜在的并购伙伴在接触之中。我们预计,末来几年,外商以收购兼并方式投资,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中最重要的变化和特点之一。不过,吸引购并投资需要的法律法规条件还很不完善,有许多难点问题的政策突破还在酝酿之中2002年,这方面的工作将得到关注和推进,但有利于大规模并购投资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因此,今年外商在华并购投资会有所增加,但对中外双方来说,仍带有试点和试探的性质。
其他文献
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抑菌、除草活性等。具有除草活性的天然产物大多数是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研究这些天然产物的除草活性可以为天然除草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持。天然除草剂具有来源丰富、安全、高效、易降解和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关于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其除草活性成分的系统筛选与鉴定报道较少,分析鉴定其除草活性成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这两种植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本论文围绕桉树和柳枝稷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析、鉴定和活性评价进
新能源储能领域的不断发展需求高能量密度、廉价的锂/钠离子电池。其中,正极材料决定着锂/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和能量密度。因此,制备低成本、高放电比能量的层状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锂化和钠化尖晶石型Li(Mn1.35Co0.325Ni0.325)O4制备了不同组成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通过层间水的引入和Li/Ti共掺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2相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对两类
多相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催化剂的有效调控,不断优化催化反应,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催化剂存在活性组分易团聚以及活性组分分散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调控多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位点,实现活性位点的高分散、均匀分散以及稳定分散,并进一步的优化催化剂缺陷结构、电子结构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是研究人员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水滑石(layered double
聚磷腈材料从1900年代开始就因为其研究与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奠定了其在小分子化学中的基础地位。但是,聚合物特性研究主要是从35年前开始确立的。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涉及有机、无机、聚合物、物理和有机金属化学等多个基础领域,同时涵盖全球范围内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医学家、材料学家在内的多个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和行业研发的多层级多领域研究人员。
  在本文中,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改性片状聚膦腈,制备得到rGO/聚(环三磷腈-co-4,4-二羟基二苯砜)复合材料定义为PZS@rGO,材料可应用于去除水溶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越来越多,能源问题日趋严峻,开发利用可再生太阳能成为解决当下能源问题的最好方式。本课题以光能为出发点,利用水滑石(LDHs)自身结构的特点,以其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或前驱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可用于光驱动C1小分子(如CO2或CH4)转化的高性能催化剂,实现了不同比例的合成气或C2H6的高选择性合成。采用实验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所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微观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
卟啉-多金属氧酸盐(POM)杂化物所构成的供-受体体系可大幅度的提升卟啉类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能。同时通过在卟啉meso位连接不同的官能团或者原子也可以调节卟啉分子的NLO性质。本论文选取三个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锌卟啉分别与巨轮型多酸结合形成3个卟啉-多酸杂化物,利用Z-Scan技术对杂化物三阶非线性性能进行测试,探究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锌卟啉对杂化物非线性性能的影响。并选取二阶超分子极化率(γ)数值较大的杂化物制备成膜,实现该类材料的器件化,从而探究其是否适用于激光防护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材料(CPs)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配位聚合物是金属单元和有机配体通过金属-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组装而成的一类无限网络晶体结构。配位聚合物由无机金属单元和有机配体两部分组成,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不仅体现在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也体现在其结构中的一些弱相互作用,例如氢键、π-π堆积以及范德华力等。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或有机配体获得具有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可控等特点,使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非均相催化、化学传感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为今后五年的确良展勾画出一幅蓝图,我们将依靠高新技术做为整个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浙江省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国森最近对本刊记者说。  戴国森主任透露,到2006年底,这个开发区的年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220亿元,而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高技术产业。根据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2006年开发区的出口创汇总额应达到5亿美元,而第三产业的产出将超过150亿元。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将
期刊
5月份,中国经济继续沿着今年以来整体向好的态势运行,工业创1998年以来月度增长新高,出口增长也呈现近一年半来的最好态势。  5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17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增速最高的月份。1-5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680亿元,同比增长11.6%,为全年保持工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  5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2.1
期刊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九十年代初期创立,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成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基地、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已经建成的南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区两大部份组成。南部园区规划面积为9.6平方公里,已形成信息产业工业区、丹桂工业区、回龙工业区、综合贸易区及南湖、罗厂湾生活区;北部园区规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