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土木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是很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控制裂缝的发展,如果裂缝较大就会出现建筑质量问题,甚至有可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裂缝的控制,避免出现有危害的裂缝。本文结合实际,主要分析了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提出预防控制施工裂缝的相应措施,希望能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现如今土木工程的施工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造型也越来越复杂,项目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要想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施工建设的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贯彻与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及施工中,包括设计,专家论证、工序检查、验收及混凝土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原料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砂、水泥、石以及掺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数量、质量以及配合的比例都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工程中有些水泥的生产地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在交货以及进场验收时不够仔细严格,在施工现场进行堆放时,会因为储藏条件而使其受潮,种种原因都会导致水泥的质量达不到工程需要的标准,同时在粗细砂的使用上也不够科学合理,石料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对砂料的控制力度不够,也使得它的含砂量远远超出了标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工程所需要的标准,从而就会产生裂缝。还有水泥在存放时如果受潮或者储藏的时间太长,会极大地影响水泥的质地,继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导致了缝隙的出现。
2.混凝土搅拌问题
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与振捣的密实程度,均匀程度以及是否搅拌的及时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搅拌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就会使得浇筑达不到施工的要求。一定要控制好搅拌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入模时,温度必须要达到施工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缝隙的现象。建筑速度过于快,水泥在液化时就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也将导致出现缝隙。在入料时,如果温度过于高,就会使得浇筑内部的温度过高,从而产生缝隙。搅拌的时间长,就会出现离析的情况,从而就会导致缝隙的产生。温度过于低,施工的时机不正确的话,就会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拉应力,从而就会有缝隙出现。混凝土内外的温度相差太大,也会导致缝隙的产生。
3.混凝土受到应力的作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受到某种作用力。这些作用主要包括:静荷载、动荷载以及次应力。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而使得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叫做荷载裂缝。由于外部因素如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而产生的裂缝称为直接应力裂缝,由外部荷载引起次应力形成的缝隙称为次应力缝隙。
4.运输及养护问题
在实际的工程中混凝土往往需要从搅拌养护地点运送至施工场地,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离析的情况,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在养护混凝土时,需要盖上草帘或者麻袋之类的,但是,在实际盖上覆盖物时,会因为不够及时、不够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均匀的洒水;在养护时,干湿度没有控制好,不够均匀,就会发生干缩变形,继而导致缝隙的产生。
5.施工技术与管理
在土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非常关键。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降低成本,让一些技术水平根本就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进行施工,而且这些人员在施工之前,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在具体施工时,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混凝土缝隙是最为多见的。
二、处理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方法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同时也是施工人员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程环节。在现阶段的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变化无常,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想有效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性。而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而同时又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施工整体质量带来了影响。
1.集料控制
水泥和砂石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它们质量的好坏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防止混凝土出现施工裂缝,就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混凝土的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选择择材质优良的原材料时,如水泥及集料,严格控制制砂粒径,按照工程的不同要求,严格依据规范谨慎的采用,还要控制好砂石中的含泥量,以便确保砂石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温度控制
很多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温度应力是导致的。想要避免混凝土出现施工裂缝就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满足温度应力的规定,主要由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最好把入模的温度把握在30-36℃左右,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尽量控制在50℃以内。第二,要特别注意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厚度应该适当予以减少,同时利用浇筑层来散热,当气温降低时务必要做好表面的保湿工作。第三,用冷水对碎石进行冷却,用这种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第四,可以在混凝土骨料中适当的添加塑化剂,减少水泥的用量。第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边浇筑边降温。
3.严格控制好配合比
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来控制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合比,必须在试验室试配成功以后,才能提供具体的配比数据,如果石砂含量发生变化,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材料的配合比。各类材料要称量准确,严禁用换算的体积比来矫正计量误差,把最终误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试验室里的砂石应当以干燥为准,但施工现场所堆积的石材料、砂材料中经常存在水分,并且含水率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砂石的含水率,随时采取正确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
4.管理好混凝土的运输
当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来浇筑,对于零碎的混凝土经常采取塔吊吊送浇筑的方式,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以后,应当及时将混凝土运输到浇筑的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初凝、流动性大、水泥浆流失等不良现象。混凝土运送的容器必须确保严密,尽可能的不要出现吸水和漏浆现象,并且及时清理运输容器,避免拌合物混凝土中混入混凝土硬块和残渣。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的覆盖保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混凝土硬化前且终凝后的12小时以内,并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一定要确保混凝土始终保持良好的濕润状态。通常混凝土需要养护7天。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以及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如果有条件则应当蓄水养护。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薄膜养护,也就是在浇筑混凝土的2到4小时,从刚好散失泌水水分开始,重点养护重要的结构部件,以便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施工裂缝的问题经常发生,所以,在留设施工缝时,必须严格根据规范要求,充分了解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按照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处置,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自身的认识,加强管理,控制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工程施工的技术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规范化、科学化地处理已出现的裂缝问题,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建.土木施工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2]许建民.混凝土施工裂缝与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4).
[3]柴卫.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现如今土木工程的施工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造型也越来越复杂,项目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要想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施工建设的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贯彻与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及施工中,包括设计,专家论证、工序检查、验收及混凝土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原料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砂、水泥、石以及掺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数量、质量以及配合的比例都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工程中有些水泥的生产地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在交货以及进场验收时不够仔细严格,在施工现场进行堆放时,会因为储藏条件而使其受潮,种种原因都会导致水泥的质量达不到工程需要的标准,同时在粗细砂的使用上也不够科学合理,石料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对砂料的控制力度不够,也使得它的含砂量远远超出了标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工程所需要的标准,从而就会产生裂缝。还有水泥在存放时如果受潮或者储藏的时间太长,会极大地影响水泥的质地,继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导致了缝隙的出现。
2.混凝土搅拌问题
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与振捣的密实程度,均匀程度以及是否搅拌的及时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搅拌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就会使得浇筑达不到施工的要求。一定要控制好搅拌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入模时,温度必须要达到施工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缝隙的现象。建筑速度过于快,水泥在液化时就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也将导致出现缝隙。在入料时,如果温度过于高,就会使得浇筑内部的温度过高,从而产生缝隙。搅拌的时间长,就会出现离析的情况,从而就会导致缝隙的产生。温度过于低,施工的时机不正确的话,就会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拉应力,从而就会有缝隙出现。混凝土内外的温度相差太大,也会导致缝隙的产生。
3.混凝土受到应力的作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受到某种作用力。这些作用主要包括:静荷载、动荷载以及次应力。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而使得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叫做荷载裂缝。由于外部因素如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而产生的裂缝称为直接应力裂缝,由外部荷载引起次应力形成的缝隙称为次应力缝隙。
4.运输及养护问题
在实际的工程中混凝土往往需要从搅拌养护地点运送至施工场地,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离析的情况,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在养护混凝土时,需要盖上草帘或者麻袋之类的,但是,在实际盖上覆盖物时,会因为不够及时、不够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均匀的洒水;在养护时,干湿度没有控制好,不够均匀,就会发生干缩变形,继而导致缝隙的产生。
5.施工技术与管理
在土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非常关键。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降低成本,让一些技术水平根本就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进行施工,而且这些人员在施工之前,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在具体施工时,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混凝土缝隙是最为多见的。
二、处理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方法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同时也是施工人员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程环节。在现阶段的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变化无常,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想有效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性。而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而同时又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施工整体质量带来了影响。
1.集料控制
水泥和砂石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它们质量的好坏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防止混凝土出现施工裂缝,就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混凝土的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选择择材质优良的原材料时,如水泥及集料,严格控制制砂粒径,按照工程的不同要求,严格依据规范谨慎的采用,还要控制好砂石中的含泥量,以便确保砂石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温度控制
很多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温度应力是导致的。想要避免混凝土出现施工裂缝就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满足温度应力的规定,主要由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最好把入模的温度把握在30-36℃左右,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尽量控制在50℃以内。第二,要特别注意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厚度应该适当予以减少,同时利用浇筑层来散热,当气温降低时务必要做好表面的保湿工作。第三,用冷水对碎石进行冷却,用这种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第四,可以在混凝土骨料中适当的添加塑化剂,减少水泥的用量。第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边浇筑边降温。
3.严格控制好配合比
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来控制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合比,必须在试验室试配成功以后,才能提供具体的配比数据,如果石砂含量发生变化,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材料的配合比。各类材料要称量准确,严禁用换算的体积比来矫正计量误差,把最终误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试验室里的砂石应当以干燥为准,但施工现场所堆积的石材料、砂材料中经常存在水分,并且含水率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砂石的含水率,随时采取正确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
4.管理好混凝土的运输
当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来浇筑,对于零碎的混凝土经常采取塔吊吊送浇筑的方式,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以后,应当及时将混凝土运输到浇筑的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初凝、流动性大、水泥浆流失等不良现象。混凝土运送的容器必须确保严密,尽可能的不要出现吸水和漏浆现象,并且及时清理运输容器,避免拌合物混凝土中混入混凝土硬块和残渣。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的覆盖保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混凝土硬化前且终凝后的12小时以内,并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一定要确保混凝土始终保持良好的濕润状态。通常混凝土需要养护7天。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以及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如果有条件则应当蓄水养护。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薄膜养护,也就是在浇筑混凝土的2到4小时,从刚好散失泌水水分开始,重点养护重要的结构部件,以便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施工裂缝的问题经常发生,所以,在留设施工缝时,必须严格根据规范要求,充分了解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按照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处置,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自身的认识,加强管理,控制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工程施工的技术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规范化、科学化地处理已出现的裂缝问题,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建.土木施工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2]许建民.混凝土施工裂缝与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4).
[3]柴卫.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