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常见的有:问题“多”,一个接着一个,狂轰滥炸满堂问,导致学生疲于应答,缺乏独立思考;问题“急”,没有时间缓冲,导致学生急于应答,无暇深入思考;问题“难”,使劲跳也摘不到“桃子”,学生茫然不知;问题“浅”,学生只是机械地用“是与不是”或 “对与不对”来回答,知其然却未必知其所以然;问题“碎”,提的问题天马行空,“脚踩西瓜皮,问到哪里是哪里”,学生听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些不恰当的提问极易使教学陷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怪圈,而生本课堂则成了一句空话。
在生本课堂理念指导下,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登堂入室”。教师的提问是把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求知的桥梁, 学生闻而知之, 不如思而得之。学生在这个“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学习过程则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情境,寓“问”于“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引用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短
首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因为一节课的主要时间应该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上。
案例:《运动和摩擦力》一课教学片段
走进教室时,教师脚底一滑,差一点摔倒。学生哄堂大笑。
师:老师为什么差一点摔倒?
生:老师的鞋底打滑了。
师:老师的鞋底为什么会打滑?
生:老师的鞋穿旧了,鞋底磨平了。
师:那老师明天就去买一双新鞋来。新鞋的鞋底是怎么样的?
生:鞋底有凸出的花纹。
师:为什么鞋底要设计花纹?
生:可以增大摩擦,走路时就不会摔倒了。
师:对了。由于鞋底的花纹增大了摩擦,我们行走时才不容易摔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这个导入花了不到2分钟,却向学生展示了发生在身边的“运动和摩擦力”。整个过程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探究摩擦力的状态。
(二)趣
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充满童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必须把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
案例:《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教学片段
师:从前,灰太狼是个“妻管严”,它偷偷藏了私房钱。可是,灰太狼记性很差,于是把藏钱的地方写在一张藏宝图上。老师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这张藏宝图,现在把它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生:这张藏宝图看上去和普通的纸并没有区别啊!
师:藏宝图里当然藏着玄机了。老师试着用一瓶神水解开这个秘密。
(教师拿起一个贴有“东方神水”标签的小瓶示意给学生看,接着念了一声“芝麻开门”,然后把“神水”喷在了白纸上)
生:看到了,在枕头里。
师: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
生1:我觉得神水很神奇。
生2:我认为白纸肯定不是普通的白纸。
(学生对“白纸有问题”还是“神水有问题”争论得各不相让)
师:同学们,仅仅是争论能出结果吗?
生:不能,科学结论一定用实验证据来证明。
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像个高明的魔术师,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三)巧
再次,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课前精心准备外,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小插曲”,不应视作节外生枝,或干脆熟视无睹,而应运用教育机智,就地取材创设来自课堂现场的问题情境。
案例:《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片段
一个学生向教师打小报告:“老师,W上课玩饮料瓶。”教师一看,W确实正拿着一个装了水的饮料瓶发呆,同时教师还留意到饮料瓶瘪了进去,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W,为什么你手中的瓶子瘪进去了?是坏了吗?
W: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早上是妈妈装的热水,当时瓶子是好好的呀!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W解开这个疑惑吗?
生:瓶子里的热水冷却后体积缩小,瓶子就缩回去了。
师:W,早上你妈妈装的热水是满满的吗?
王飞:没有装满,还留了一截是空的。
师:同学们,瓶子里除了热水以外,还装着什么呀?
生:还有空气。热水冷却了,空气也跟着冷却了,是空气体积缩小使瓶子缩回去了。
师:仅仅是空气会冷缩吗?
生:水和空气遇冷,体积都会缩小,但是空气冷缩的现象比水要明显得多,所以主要是空气冷缩造成瓶子缩回去了。
课堂上的“小插曲”经过巧妙处理后反而成就了一段师生共鸣的和谐曲。可见,问题情境无处不在,缺少的是教师的合理发掘。
二、灵活提问,事半功倍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歌德则认为:“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得提出聪明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这么问,可能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换个方法问,则“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见,提问方法虽多,但只有灵活应用才能屡试不爽。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法 对自然界考察越深入,我们就越能发现,在大自然复杂的表象下,隐藏着本质的简单。同样,提问也要做到简洁明了,直指目标。
案例:《认识空气》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拿出一卷保鲜袋,撕下一个袋子。
师:保鲜袋里有什么?
生:什么也没有。
教师把保鲜袋抖几下,保鲜袋鼓起来了。
师:现在保鲜袋里有什么?
生:空气。保鲜袋鼓起来是因为空气跑到里面去了。
大道至简,教师的提问也要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化难为易。
(二)循循善诱,拾级而上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总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深入,具有特定的逻辑性。提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循序渐进,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案例:《水和水蒸气》一课教学片段
玻璃杯放了冰块后,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教师给每组两个相同的杯子,装上同样多且温度也相同的温水。同时,分别盖上一片加热过的玻璃和一片冷的玻璃。隔一会儿,让学生观察两片玻璃上产生的现象。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吗?
生:冷的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师:热的玻璃片上也有吗?
生:没有。
师: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啊?
生1:杯子里的水蒸气变的。
生2:不对,应该是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片形成的,因为同样的杯子热玻璃片上没有产生小水珠。
师:刚才装了冰块的玻璃杯,外面的水珠是哪里来的呢?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块”变的。
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主推断出水蒸气遇冷可以凝结成小水珠这一知识要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欲擒故纵,迂回前进法
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先暴露出来,再另辟蹊径找到问题的出口。
案例:《传热比赛》一课教学片段
师:当我们用手摸课桌的桌脚时,感到很凉快,但是摸桌面时,却感觉并不凉快。这是为什么呢?
生:可能桌面温度高,桌脚温度低。
师:课桌在教室里放着,桌面和桌脚应该都是接近室温的吧。
生:桌面是塑料做的,桌脚是金属做的,可能和材料的不同有关吧。
师:人体的温度和课桌的温度相比,哪一个温度高一些?
生:昨天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15℃,而体温有37℃,所以我觉得人体的温度要高一些。
师:热是怎么传递的呢?
生: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师:金属和塑料相比,谁的传热本领好啊?
生:我明白了,桌脚是金属的,传热本领好,把手上的热量吸去了,所以手感到凉凉的。而桌面是塑料的,传热本领差,所以手就不会感到凉凉的了。
上述案例中,直觉与客观事实产生了矛盾,学生原有的认知受到强烈的冲击。教师却启而不发,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纠正了错误的前概念,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抓住时机,合理追问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追问则是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次开发,回答肤浅的要追根,回答错误的要追错,回答正确的要追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保持连贯性。随着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向着“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
(一)在出现错误之时追问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差错不足为奇。这时,教师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更不要急着把正确答案和盘托出,而应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
案例:五下科学作业本《沉与浮》单元练习中“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的浮力大小是一样的”。
生:是错的,它们的浮力不一样。
师: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沉的。
师:既然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都是沉的,体积又是相同的,那么它们排开的水量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吗?
生:一样。
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上述案例中,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
(二)在认知低谷之时追问
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搭设思维跳板,使之柳暗花明。
案例:《维护生态平衡》一课教学片段
一位爱心人士买下了一车将要被宰杀的蛇,然后把蛇放归田野。
师:这位爱心人士做得对吗?
生1:他的行为值得点赞,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
生2:我也觉得对,因为蛇会抓田鼠,可以保护田野。
师:老师也觉得他很有爱心。但是,田野只是蛇的家园吗?
生3:这么多蛇里面肯定有毒蛇,万一咬到人就不好了。
生4:这么多蛇都到了田野,可能食物会不够吃,会饿死。
生5:这么多蛇可能把田鼠吃光光,猫头鹰可能会饿死。
师: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一个地方突然出现大量的外来物种,这会不会也有问题呢?
生6:蛇只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蛇太多了会影响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
生7:他可能好心做了坏事。因为我听说小龙虾也是从国外来的,但是小龙虾因为大量繁殖破坏了很多地方的生态平衡。
师:那应该怎么做才对?
生8:我觉得他应该请动物园的专家来指导怎么放生。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蛇作为野生动物应该保护起来”。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时,教师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使学生广开思路,百花齐发。
(三)在发生意外之时追问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生成性理念,呼唤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敢于打破教学预设,对出现的意外给予积极的回应,以睿智的追问,解开“意外”之谜。
案例:《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片段
学生汇报用热水冲泡压瘪的乒乓球实验情况。大部分小组的实验结论都是乒乓球遇热鼓起来了。但有一组学生还在摆弄他们的乒乓球,焦急地说:“我们的乒乓球没有鼓起来。”
师:为什么乒乓球没有鼓起来呢?
生:我们的乒乓球破了,所以鼓不起来。
师:为什么乒乓球破了就不能鼓起来?
生:乒乓球有裂缝,受热膨胀后的空气会从裂缝中漏出来的。
师:这说明乒乓球鼓起来主要是壳膨胀还是里面的空气膨胀呢?
生:是空气膨胀让乒乓球鼓起来。
上述案例中,一次“失败”的实验,教师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不期而至的问题素材,以巧妙的“二次”加工,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生成了精彩的课堂。
总之,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提问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根据学情按“客”下菜,同时运用灵活的提问方法,掌握合理的追问时机,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门小学 324100)
在生本课堂理念指导下,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登堂入室”。教师的提问是把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求知的桥梁, 学生闻而知之, 不如思而得之。学生在这个“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学习过程则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情境,寓“问”于“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引用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短
首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因为一节课的主要时间应该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上。
案例:《运动和摩擦力》一课教学片段
走进教室时,教师脚底一滑,差一点摔倒。学生哄堂大笑。
师:老师为什么差一点摔倒?
生:老师的鞋底打滑了。
师:老师的鞋底为什么会打滑?
生:老师的鞋穿旧了,鞋底磨平了。
师:那老师明天就去买一双新鞋来。新鞋的鞋底是怎么样的?
生:鞋底有凸出的花纹。
师:为什么鞋底要设计花纹?
生:可以增大摩擦,走路时就不会摔倒了。
师:对了。由于鞋底的花纹增大了摩擦,我们行走时才不容易摔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这个导入花了不到2分钟,却向学生展示了发生在身边的“运动和摩擦力”。整个过程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探究摩擦力的状态。
(二)趣
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充满童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必须把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
案例:《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教学片段
师:从前,灰太狼是个“妻管严”,它偷偷藏了私房钱。可是,灰太狼记性很差,于是把藏钱的地方写在一张藏宝图上。老师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这张藏宝图,现在把它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生:这张藏宝图看上去和普通的纸并没有区别啊!
师:藏宝图里当然藏着玄机了。老师试着用一瓶神水解开这个秘密。
(教师拿起一个贴有“东方神水”标签的小瓶示意给学生看,接着念了一声“芝麻开门”,然后把“神水”喷在了白纸上)
生:看到了,在枕头里。
师: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
生1:我觉得神水很神奇。
生2:我认为白纸肯定不是普通的白纸。
(学生对“白纸有问题”还是“神水有问题”争论得各不相让)
师:同学们,仅仅是争论能出结果吗?
生:不能,科学结论一定用实验证据来证明。
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像个高明的魔术师,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三)巧
再次,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课前精心准备外,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小插曲”,不应视作节外生枝,或干脆熟视无睹,而应运用教育机智,就地取材创设来自课堂现场的问题情境。
案例:《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片段
一个学生向教师打小报告:“老师,W上课玩饮料瓶。”教师一看,W确实正拿着一个装了水的饮料瓶发呆,同时教师还留意到饮料瓶瘪了进去,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W,为什么你手中的瓶子瘪进去了?是坏了吗?
W: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早上是妈妈装的热水,当时瓶子是好好的呀!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W解开这个疑惑吗?
生:瓶子里的热水冷却后体积缩小,瓶子就缩回去了。
师:W,早上你妈妈装的热水是满满的吗?
王飞:没有装满,还留了一截是空的。
师:同学们,瓶子里除了热水以外,还装着什么呀?
生:还有空气。热水冷却了,空气也跟着冷却了,是空气体积缩小使瓶子缩回去了。
师:仅仅是空气会冷缩吗?
生:水和空气遇冷,体积都会缩小,但是空气冷缩的现象比水要明显得多,所以主要是空气冷缩造成瓶子缩回去了。
课堂上的“小插曲”经过巧妙处理后反而成就了一段师生共鸣的和谐曲。可见,问题情境无处不在,缺少的是教师的合理发掘。
二、灵活提问,事半功倍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歌德则认为:“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得提出聪明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这么问,可能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换个方法问,则“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见,提问方法虽多,但只有灵活应用才能屡试不爽。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法 对自然界考察越深入,我们就越能发现,在大自然复杂的表象下,隐藏着本质的简单。同样,提问也要做到简洁明了,直指目标。
案例:《认识空气》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拿出一卷保鲜袋,撕下一个袋子。
师:保鲜袋里有什么?
生:什么也没有。
教师把保鲜袋抖几下,保鲜袋鼓起来了。
师:现在保鲜袋里有什么?
生:空气。保鲜袋鼓起来是因为空气跑到里面去了。
大道至简,教师的提问也要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化难为易。
(二)循循善诱,拾级而上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总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深入,具有特定的逻辑性。提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循序渐进,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案例:《水和水蒸气》一课教学片段
玻璃杯放了冰块后,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教师给每组两个相同的杯子,装上同样多且温度也相同的温水。同时,分别盖上一片加热过的玻璃和一片冷的玻璃。隔一会儿,让学生观察两片玻璃上产生的现象。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吗?
生:冷的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师:热的玻璃片上也有吗?
生:没有。
师: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啊?
生1:杯子里的水蒸气变的。
生2:不对,应该是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片形成的,因为同样的杯子热玻璃片上没有产生小水珠。
师:刚才装了冰块的玻璃杯,外面的水珠是哪里来的呢?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块”变的。
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主推断出水蒸气遇冷可以凝结成小水珠这一知识要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欲擒故纵,迂回前进法
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先暴露出来,再另辟蹊径找到问题的出口。
案例:《传热比赛》一课教学片段
师:当我们用手摸课桌的桌脚时,感到很凉快,但是摸桌面时,却感觉并不凉快。这是为什么呢?
生:可能桌面温度高,桌脚温度低。
师:课桌在教室里放着,桌面和桌脚应该都是接近室温的吧。
生:桌面是塑料做的,桌脚是金属做的,可能和材料的不同有关吧。
师:人体的温度和课桌的温度相比,哪一个温度高一些?
生:昨天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15℃,而体温有37℃,所以我觉得人体的温度要高一些。
师:热是怎么传递的呢?
生: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师:金属和塑料相比,谁的传热本领好啊?
生:我明白了,桌脚是金属的,传热本领好,把手上的热量吸去了,所以手感到凉凉的。而桌面是塑料的,传热本领差,所以手就不会感到凉凉的了。
上述案例中,直觉与客观事实产生了矛盾,学生原有的认知受到强烈的冲击。教师却启而不发,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纠正了错误的前概念,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抓住时机,合理追问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追问则是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次开发,回答肤浅的要追根,回答错误的要追错,回答正确的要追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保持连贯性。随着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向着“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
(一)在出现错误之时追问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差错不足为奇。这时,教师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更不要急着把正确答案和盘托出,而应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
案例:五下科学作业本《沉与浮》单元练习中“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的浮力大小是一样的”。
生:是错的,它们的浮力不一样。
师: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沉的。
师:既然铁块和铜块放入水中都是沉的,体积又是相同的,那么它们排开的水量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吗?
生:一样。
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上述案例中,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
(二)在认知低谷之时追问
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搭设思维跳板,使之柳暗花明。
案例:《维护生态平衡》一课教学片段
一位爱心人士买下了一车将要被宰杀的蛇,然后把蛇放归田野。
师:这位爱心人士做得对吗?
生1:他的行为值得点赞,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
生2:我也觉得对,因为蛇会抓田鼠,可以保护田野。
师:老师也觉得他很有爱心。但是,田野只是蛇的家园吗?
生3:这么多蛇里面肯定有毒蛇,万一咬到人就不好了。
生4:这么多蛇都到了田野,可能食物会不够吃,会饿死。
生5:这么多蛇可能把田鼠吃光光,猫头鹰可能会饿死。
师: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一个地方突然出现大量的外来物种,这会不会也有问题呢?
生6:蛇只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蛇太多了会影响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
生7:他可能好心做了坏事。因为我听说小龙虾也是从国外来的,但是小龙虾因为大量繁殖破坏了很多地方的生态平衡。
师:那应该怎么做才对?
生8:我觉得他应该请动物园的专家来指导怎么放生。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蛇作为野生动物应该保护起来”。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时,教师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使学生广开思路,百花齐发。
(三)在发生意外之时追问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生成性理念,呼唤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敢于打破教学预设,对出现的意外给予积极的回应,以睿智的追问,解开“意外”之谜。
案例:《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片段
学生汇报用热水冲泡压瘪的乒乓球实验情况。大部分小组的实验结论都是乒乓球遇热鼓起来了。但有一组学生还在摆弄他们的乒乓球,焦急地说:“我们的乒乓球没有鼓起来。”
师:为什么乒乓球没有鼓起来呢?
生:我们的乒乓球破了,所以鼓不起来。
师:为什么乒乓球破了就不能鼓起来?
生:乒乓球有裂缝,受热膨胀后的空气会从裂缝中漏出来的。
师:这说明乒乓球鼓起来主要是壳膨胀还是里面的空气膨胀呢?
生:是空气膨胀让乒乓球鼓起来。
上述案例中,一次“失败”的实验,教师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不期而至的问题素材,以巧妙的“二次”加工,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生成了精彩的课堂。
总之,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提问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根据学情按“客”下菜,同时运用灵活的提问方法,掌握合理的追问时机,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门小学 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