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三次函数问题

来源 :数学金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22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专门介绍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但由于二次函数涉及的问题“博大精深”,尤其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问题,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恒成立问题一直都是考试的热点问题;由于三次函数的导函数是二次函数,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其导函数(二次函数)来研究三次函数的性质,各地的高考试题中三次函数问题经常在压轴题中出现.
  对于二次函数,其重点和难点是:①二次函数在规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问题. 对于三次函数要做到:能由函数的解析式得到函数的极值、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了解其零点的分布情况.
  解决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时,由于其解析式有三种形式(①一般式:y=ax2 bx c(a≠0);②标准式:y=a(x-m)2 k(a≠0);③两根式:y=a(x-x1)(x-x2)),所以对解析式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解析式与具体问题的匹配. 对于三次函数问题,特别要重视通过研究其导函数来解决问题,即把三次函数问题化归为二次函数问题.
  例1 已知函数f(x)=x2-2(a 2)x a2,g(x)=-x2 2(a-2)x-a2 8,设H1=max{f(x),g(x)},H2=min{f(x),g(x)},其中max{p,q}表示p,q中的较大值,min{p,q}表示p,q中的较小值,记H1的最小值为A,H2的最大值为B,则A-B等于( )
  A. 16 B. -16
  C. a2-2a-16 D. a2 2a-16
  破解思路 本题的常规解法是设法把A,B用a表示出来,然后再求出A-B. 若分别求出函数H1(x)和H2(x)的解析式,再求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则要经过繁杂的运算过程,且容易犯错;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则能做到“有图有真相”. 同时,对于选择题,也可以用特殊法来解决.
  答案详解 法1:抛物线y=f(x)=(x-a-2)2-4a-4的顶点为P(a 2,-4a-4),抛物线y=g(x)=-(x-a 2)2-4a 12的顶点为Q(a-2,-4a 12).
  由f(x)=g(x)?圳2(x-a)2-8=0?圳x=a-2或x=a 2,即两抛物线的交点恰为抛物线y=f(x),y=g(x)的顶点. 如图5,作出它们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分别是P,Q两点的纵坐标,即A=-4a-4,B=-4a 12,所以A-B=-16.
  图5
  法2:事实上,对于?坌a∈R,函数y=f(x)和y=g(x)的图象都有公共点,所以y=H1(x)和y=H2(x)也有公共点,不妨设其公共点的纵坐标为y0,则A≤y0≤B,所以对于?坌a∈R,A-B≤0,故可否定A,C,D.
  例2 已知二次函数f(x)=ax2 2x-a满足f(-1)  破解思路 要得到a的取值范围,只需得到实数a应满足的“目标不等式”,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题目给出的关于某些函数值的不等式“翻译”成关于a的不等式,这里显然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之. 注意到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对称轴相关,所以还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
  答案详解 由题意可知,a≠0.若a>0,则f(x)是(0, ∞)上的增函数,所以f(3)>f(2)>f(1),与已知矛盾. 所以必有a<0. 令x0=->0,由于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x0对称,且开口向下,由f(-1)3-x0>2-x0>x0-1,解得1  例3 已知函数f(x)=(1-2a)x3 (9a-4)x2 (5-12a)x 4a(a∈R)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是2,求a的取值范围.
  破解思路 (1)当a的值确定时, f(x)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也随之确定. 从理论上讲,其最大值可以表示成关于a的函数h(a),解方程h(a)=2可得到a的值. 但这个想法有以下两个不足:其一,求函数h(a)的解析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没有可操作性;其二,照理可求出a的值,而题目所要的结论是a的取值范围,因此题目中可能还隐藏着其他“机关”.
  (2)注意到函数f(x)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只可能在边界点的函数值及在这个区间上的极值点的函数值中产生,因此必有f(0)≤2, f(2)≤2成立,由此可缩小“包围圈”. 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必要真去求出函数f(x)的最大值,只需其在区间[0,2]上的极值点的函数值不大于2即可.
  答案详解 法1:(分类讨论,各个击破)因为f(x)=(1-2a)x3 (9a-4)x2 (5-12a)x 4a(a∈R),所以f ′(x)=3(1-2a)x2 2(9a-4)x (5-12a)=(x-1)[3(1-2a)x-(5-12a)] .
  记t=其中a≠,由t=1可得a=. 由题意可知, f(0)=4a≤2,得a≤. 又因为?坌a∈R, f(2)=2恒成立, f(1)=-a 2≤2得a≥0,所以0≤a≤.
  ①当0≤a<时,0<1  ②当≤a<时,t≤0<1<2, f(x)是[0,1]上的减函数,是[1,2]上的增函数,所以f(x)在[0,2]上的最大值为max{f(0), f(2)}=2,满足条件.
  ③当  ⑤当a=时, f ′(x)=(x-1)2≥0,f(x)是[0,2]上的增函数,所以f(x)在[0,2]上的最大值为f(2)=2.
  由①②③④⑤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0≤a≤.
  评注 这种解法的指导思想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把需要论证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各个击破,所以总的解题思路显得很自然. 在该解题过程中利用了x=1是其中的一个极值点,边界点的函数值f(0)≤2等条件,从而把a的取值范围压缩为0≤a≤,但后面的论证过程显得比较繁杂. 若能大胆猜想0≤a≤就是a的取值范围,则可以对其论证过程作必要的修正,如通过改变主元的方法,简化证明过程.
  法2:(大胆猜想,小心论证)由题意可知, f(0)=4a≤2,得a≤,又因为?坌a∈R, f(2)=2恒成立, f(1)= -a 2≤2得a≥0,所以0≤a≤.
  下面证明:?坌x∈[0,2],a∈0,有f(x)≤f(2)=2恒成立.
  由于f(x)=g(a)=(-2x3 9x2-12x 4)a x3-4x2 5x.
  要证明:?坌a∈0,,g(a)≤2恒成立,只需证明:g(0)≤2,g≤2成立. 令h(x)=g(0)=x3-4x2 5x,则易知h(x)是[0,1]和,2上的增函数,是1,上的减函数,所以h(x)在[0,2]上的最大值为max{h(1),h(2)}=2,即?坌x∈[0,2],g(0)≤2成立.
  令s(x)=g=(x-1)2 , s(x)在[0,2]上的最大值为max{s(0),s(2)}=2,即?坌x∈[0,2],g≤2成立.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0≤a≤.
  评注 本解法的关键是能注意到f(2)=2,且x=1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从而大胆猜想a的取值范围是0≤a≤. 这种解法过程简捷,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即思路不是很自然.
  在发现“暗藏机关”f(2)=2后,问题即化归为“0≤x≤2时, f(x)≤f(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运用分离变量法,把问题化归为求函数的最值,是求解不等式中参数的范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法3:(分离变量,再求最值)由题意可知, f(0)=4a≤2得a≤. 又因为?坌a∈R, f(2)=2恒成立,所以函数f(x)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是2?圳0≤x≤2时, f(x)≤f(2)恒成立?圳0≤x≤2时,(x-2)[(-a)(2x2-5x 2) x2-2x 1]≤0恒成立?圳0≤x<2时,(-a)(2x2-5x 2) x2-2x 1≥0恒成立?圳0≤x<2时,a(x-2)(2x-1)≤x2-2x 1恒成立?圳0≤x<时,a≤恒成立且  令g(x)=0≤x<,则g(x)=2--0≤x<,其值域为(0,2],所以=的最小值为,所以a≤. 当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0≤a≤.
  1. 关于x的方程x3-px 2=0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 已知函数f(x)=x3-3x 1,x∈R,A={xt≤x≤t 1},B={xf(x)≥1}, 若集合A∩B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3. 已知函数ft(x)=(x-t)2-t(t∈R),设a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的以身作则、勤学好问、于无疑处生疑、于细微处追究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习题教学中,在关键转折点处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步步深入,有利于学生培养反省思维,也能发展其科学精神.  [关键词] 科学精神;反省思维;习题教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
必做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 ■=1(a>b>0)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离心率为  极速突击 对于题中的存在性问题,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应先假定该几何对象存在,并借助解析几何的知识将几何对象代数化,把几何对象和部分未知量相联系,相应的几何条件转化为与未知量有关的关系式,这样就把几何对象的存在性判定转化为相关未知量的计算. 经过必要的代数推理和计算,若未知量有解,则可肯定几何对象存
[摘 要] 数学中有不少陈年旧题,其实这些旧题中蕴藏着可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巧妙地加以利用,定会让课堂因此而精彩!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几条让陈年旧题富有新意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旧问题;新思路  课堂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把主要的学习内容预设成具体且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好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掌握、巩固数学知
[摘 要] 初中數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让他们有继续学习数学的欲望. 基于此,对“核心素养”下基于“四基目标”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究,发现通过故事辅助、深入对话、自主提问、精设问题的方式,能够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思考”与“探究”的结合、“交流”与“分享”的结合、“反思”与“归纳”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四结合”  
[摘 要] 着力解决课改难题就是要做到“不教之教”,即解放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他们处于乐于学习和紧张的智力状态. 其核心指向是能力和智慧,不是教知识,而是“转识成慧”,获取能带走的能力.  [关键词] 课改难题;同课异构;再构学材;相机引导  自2001年至今,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课堂教學改革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重点之一,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
[摘 要] 数学核心概念在概念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建立数学法则、公式、定理等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交流的工具. 文章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核心概念学习特点着手,阐述了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启动情感、展示感知、内化认知、抽象概念、联系应用 ”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教学模式  数学概念是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而数学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的主干,在概念的构成
“护界碑,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这首“护碑歌”传唱了17年。  界碑是国境线的标志。位于中越边境的滩散小学,离我國1346号界碑只有几百米,许多同学每天都会从那里路过。界碑,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2001年,滩散小学的校外志愿辅导员设计了“与边防军叔叔共护界碑”少先队活动,“红领巾护碑小分队”就此成立。在边防官兵带领下,队员们清洗界碑,维护界碑周边卫生,
[摘 要] 本文通过 “问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实践,引导学生先“问”而后“学”,通过自问“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来达到在探究中解惑、在解惑中生智、从而创造生成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三元一次方程组;消元;问学;创造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理应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学课堂更应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地方. 然而,长期以来以知识
[摘 要] 在数学学科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时,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进一步细化. 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数学逻辑的作用之下,通过核心推理或者逻辑推理,建立起具有概括性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素养  在数学学科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时,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笔者以为需要将数学学科核心素
[摘 要] 图形旋转是三大几何变换之一,图形旋转的过程中蕴含着众多的数学规律,以图形旋转为依托构建的解题方法是数学几何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将以一道典型问题为例,提炼旋转模型,探究旋转法的解题应用,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与读者探讨.  [关键词] 几何;图形旋转;旋转法;线段长;模型  典型问题的解答  题目 图1所示的四边形ABCD中,AE⊥BC,∠BAE=∠ADC,BE=CE=2,CD=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