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惠桃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旷惠桃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研究与临床40余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各类风湿病均有独到经验及体会,本文对旷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进行归纳总结,其治疗注重温阳益气及辨证论治相结合。
  关键词 中医传承;临床经验;类风湿关节炎; @ 旷惠桃
  Abstract Analysis of Kuang Huitao′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mainly elaborated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TCM by Prof.Kuang Hui-tao,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different,focused warming and nourishing Yang-Qi.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clinical experience;chinese medicine; @ Kuang Huitao
  中圖分类号:R249.2/.7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06.04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双手、腕和足等对称性小关节炎,也可累及肩、肘、膝、髋等大关节,常合并有多种关节外表现,如贫血、发热等,血清中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晚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甚至致残。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历节病”“顽痹”“鹤膝风”等相似。近代老中医焦树德教授首先提出“尫痹”之名,取自《金匮要略》篇云:“诸肢节疼痛,肢体尫羸……”。作者有幸跟诊旷惠桃教授门诊学习,启发颇多,现整理总结其临床验案,介绍旷师临床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法方药特点。
  1 病机责之正虚邪侵,痰浊瘀阻关节
  旷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其病因为“正虚,邪侵,痰浊瘀阻”3个方面。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损过度致气血亏虚,脏腑虚弱,阴阳失调曰正虚,加之尫痹病程长,肝肾渐亏,久病长期服用药物,损伤人体正气,使虚者更虚[1]。“四肢为诸阳之本”,手足处四肢之末,于关节枢转之处,气血趋弱,阳气愈虚,阳主温煦,故一旦阳气虚弱,其温暖与推动作用减弱,故见四肢末端及关节不温,易受外邪侵袭,寒湿痰瘀凝结于手足关节,而致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发为本病[2]。
  “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气杂至曰邪实,《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旷师临床强调风寒湿三邪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外邪痹阻关节经络,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肢节肿痛变形,根据邪气偏重不同,分着痹、痛痹、行痹、热痹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起病及加重均与外邪相关,旷师认为寒湿与本病关系尤重,由于当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感受机体风寒湿机会增多:如春日湿冷、冬春阴冷时节女士仍着薄衣短裙;炎炎夏季,人们多贪凉露宿、空调低开,机体腠理疏松开合失度,致风寒湿乘机而入,引动内邪发为本病[3]。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见四肢不温或关节发凉,或是着凉后阴雨天症状加重,此寒湿是也。
  类风湿关节炎病程日久,邪留日久,寒、湿、热热皆化津为痰,同时,气血运行不畅则瘀血内生。痰瘀形成,又阻滞经络,壅遏邪气,邪气相搏,经络气血闭阻,故痹病渐趋加重,而成气血肝肾不足,痰湿痹阻经络之证[4]。此外,若机体阳虚气弱,血行不畅,则易生瘀血,已有瘀血痰浊亦可致阳气更虚。痰瘀之邪凝聚于机体,聚而为肿,气血不通则关节肿痛;晨起关节屈伸不能,此为痰瘀阻滞局部关节经络,活动后气血流通,晨僵得以缓解;瘀痰阻滞过盛,便向近端蔓延,便会渐次致其他关节肿痛;而瘀痰久积不化,深入骨骸,则关节变形、僵直;最终寒湿痰瘀深侵入肝肾,骨质受损,关节变形,血不荣肝,筋乏淖泽,筋骨失养,渐成痉挛骨松,关节变形不得屈伸,终成废疾。
  本病的病理可概括为正虚,邪侵,痰浊瘀阻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致关节疼痛、肿胀、沉重及游走性窜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还具有病程缠绵反复、关节变形、僵直蜷挛的特点。旷师认为临床治疗中应当步步顾及到阳虚痰瘀,方能切中本病的本质,与一般风湿寒痹不同。
  2 注重温阳益气及辨证论治相结合
  旷惠桃教授多年治疗各类风湿病临床经验丰富,逐渐形成“温养治痹”的学术观点,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同时亦注重温养人体阳气,从而使风寒湿、痰瘀等阴邪祛而元气足,达到治疗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指出:“寒者温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养:摄养、保养,调养、调治是也。温养:泛指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方法。痹者,《素问·逆调论篇》:“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旷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各个阶段,不论其外在表现是寒象还是热象,其内在本质均与阳气的不足有关。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其外在表现进行调养,或散寒祛湿,或清热利湿,或活血化瘀、或清热化痰,但必须抓住疾病及体质特点,在各个阶段均需注重温养阳气。治疗应使人体阳气旺盛,推动或化除阴邪,恢复经脉气血的通畅,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治疗目的。尫痹病临床表现多端,临证时要注意辨明标本缓急,分清寒热虚实,根据临床证型施治。尪痹早期,风寒湿痹阻于关节,治以开腠发汗,宣散肌表之邪,使阳郁得通,气血得行,痹痛得止;风湿阻滞经络或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积化热,致湿热痹阻证,治以清热利湿,佐以温阳通络止痛;尪痹患者病程日久,邪留日久,痰瘀内生,治以益气活血,祛痰化瘀,使阳气足而经脉通;尪痹患者气血亏损,肢体肌肉失养,寒湿痹阻关节,“四肢酸痛”为痹,治以益气养血,温阳通痹;尪痹后期,传变及肝肾,耗损肾之阴阳,当培补肝肾,温养脏腑,煦绾百骸,补肝肾同时不忘攻邪。尪痹病属慢性病,温养治法应贯穿该病各期,此外还包括饮食起居锻炼等多方面,如饮食忌寒凉,多热身运动,适当活动疼痛关节,需御寒保暖,宜常用熏蒸热泡,同时进补温补药膳等,均能内扶正气,外散邪气,减少复发,保持关节功能。   3 善用经方,灵活化裁
  《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风湿病”的病名,而有关风湿病的论述见于“湿病”“血痹”“历节病”“虚劳病”“肾着”“痰饮病”等篇中,其理、法、方、药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旷师常运用其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临床获得良效,经验丰富。尫痹患者有关节冷痛,畏寒肢冷者,常用乌头汤、三附子汤、麻黄加术汤单方加减或联用时方,如加薏苡仁,取麻杏薏甘汤之意以加强除湿力量;伴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者,合防己黄芪汤,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風湿俱去;伴腰冷腹冷,大便稀溏者,取肾着病“腹重如带五千钱”,加用干姜苓术汤,温中健脾,散寒祛湿;寒湿侵入日久,有渐次化热之象,加薏苡仁、白芍、知母清热利湿养阴,含桂枝芍药知母汤之意;临床施治根据关节肿、痛、寒热等差异,灵活进行加减,加入祛风湿之品如羌活、威灵仙、伸筋草、桑枝、木瓜等,活血之品如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等,虫蛇类药物如土鳖虫、全蝎、乌梢蛇、白僵蚕、蜈蚣、蕲蛇等。
  旷师常用经验方养血通痹汤是由《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黄芪、威灵仙、川芎、熟地黄而成,本方养血通脉,温阳(经)散寒之力著,加黄芪,有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通脉行痹之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四肢酸痛、乏力纳差者,常用《金匮·虚劳病篇》中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温补脾胃,温建中阳,在此方基础上加用祛风湿、除痹痛药物,以祛邪同时温脾建中,邪去正安;伴虚劳腰痛,腰膝酸软者,旷师常用肾气丸、右归丸,在此基础上偏肾阳虚者,加附子、桂枝、肉苁蓉等,偏于阴虚者加生地黄、五味子、合二仙汤等;伴有畏寒肢冷少汗患者,旷师常加小剂量麻黄、桂枝使机体发汗,短期服用,取麻黄汤之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发汗祛湿,温经通络。
  4 天人合一,综合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曰:“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旷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转归与自然环境和人体的体质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本病,须了解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方能取得良效,不能固守一法一方,而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用药均有所不同。夏天就不宜过用辛温药物,以防开泄太过,伤津耗气,而冬天则可着重温养阳气,秋季慎用祛风之品等。因患者的气血盈亏情况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尤是本病老人常见,用药注意扶正,慎重攻邪,中病即止,避免损伤机体正气。本病病程长,多伴关节变形,难治愈,旷师临床诊治患者同时注重其心理状态,运用心理暗示、情绪疏导、激励鼓励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消极悲观情绪,使病患心理健康,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更好治疗效果。此外根据患者病情及关节疼痛肿胀程度,配合多种外治法,如针灸、蜂疗、理疗、熏蒸、按摩等方法结合治疗,关节肿痛关节屈伸不利患者,均嘱咐适当活动,锻炼关节功能,避免关节畸形。多种治法综合运用,不仅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缩短病程。
  5 典型病案
  某,女,58岁,于2015年12月12日就诊,多关节肿痛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不利,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予以理疗及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出现双手近端关节肿痛,伴晨僵,持续时间大于2 h,查类风湿因子升高,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予以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抗风湿,及美洛昔康治疗,1个月后出现转氨酶升高,遂停服西药,坐轮椅来旷师门诊就诊,症见双膝、双手近端关节肿痛,呈梭状指,行走困难,双手不能握拳,晨僵,双膝、双手手指关节酸痛,乏力,无发热,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查RF 214 IU/mL,ESR 96 mm/h,CRP 39 mg/mL。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尫痹,肝肾不足,湿滞痰阻证。方药予独步汤加味:黄芪15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5 g、独活10 g,桑寄生10 g、怀牛膝10 g、杜仲10 g、秦艽10 g、桂枝5 g、甘草5 g、黄柏10 g、苍术10 g、薏苡仁30 g、全蝎6 g、土鳖虫10 g。14剂,水煎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次,2次/d,2015年12月26日复诊见关节疼痛减轻,双膝,双手手指肿大较前减轻,双膝关节仍有隐痛,乏力,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涩。上方去黄柏、苍术、薏苡仁,加骨碎补10 g、巴戟天10 g、仙茅10 g、淫羊藿10 g、白花蛇舌草15 g、14剂。2016年1月9日复诊双膝、手指关节肿消,疼痛明显减轻,双膝仍酸痛,向后弯曲时疼痛明显,起蹲稍有困难,双腕活动时乏力,拾物较困难,纳可,二便调。舌苔白,脉细涩。上方去仙茅、淫羊藿,加安痛藤15 g,30剂。2016年2月6日复诊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上下蹲基本自如,可搀物行走,仍双膝酸痛,久行则酸痛,右手活动欠灵活,纳可,二便调,舌苔白,脉细弦。上方加乌梢蛇10 g,14剂。2016年2月20日复诊上症减轻,目下双手关节疼痛缓解,仍左膝仍酸痛乏力,上下蹲时明显,纳可,二便调,舌苔白,脉细涩。查ESR 16 mm/h,RF 46 IU/mL,CRP 6 mg/mL,予以经验方金刚八斤汤加味:萆薢、木瓜、怀牛膝、杜仲、肉苁蓉、天麻、附子、骨碎补、巴戟天、当归、枸杞子、苍术各10 g、菟丝子15 g、黄芪30 g、全蝎6 g,30剂。患者关节缓解,行走如常人,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该患者病程虽仅半年,接诊时患者面色恍白,语声低微,痛处肿大无发热,自觉关节酸痛,乏力明显,舌淡苔白腻,脉细,均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之征,考虑既往使用攻伐之品机体正气已伤,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肾不足,湿滞痰阻证,治疗当以扶助正气为主,兼以祛邪,予以经验方独步汤加减,该方乃独活寄生汤加减而来,治疗风寒湿邪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本方以牛膝、杜仲、寄生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当归、白芍、川芎和营养血;《本草经疏》有“诸病血虚痉急”不宜用防风,故去之;患者经西药治疗,有肝功能损伤史,关节局部发冷不著,故去细辛,并以益气利水之黄芪易参苓,四物去滋腻之熟地黄,加虫类药物全蝎、土鳖虫搜风通络、逐瘀散结[5],双膝关节肿大酸胀,苔白腻,合用四妙散清热利湿,通痹止痛。全方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益气补肾之品,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经治疗后病情逐步好转,关节肿痛减轻,原方去渗湿之品薏苡仁、苍术,加温阳补肾之淫羊藿、巴戟天,配合虫类药物祛痰通络,后期改金刚八斤汤补肾健骨,兼除湿化痰。此抓住肝肾亏虚本质,故治疗效果佳,此见病不治病而审证求因以治人也。
  参考文献
  [1]吴伊莹,颜学桔,王莘智.旷惠桃教授应用养血通痹汤临床经验介绍[J].湖南中医药杂志,2013,29(4):29-31.
  [2]孙钟海,毕媛媛,张霞,等.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228-229.
  [3]旷惠桃,王莘智,周珂.论温养治痹[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1):3-5,18.
  [4]旷惠桃.风湿病的分类及病因病机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2):1-2.
  [5]颜学桔,易钊旭,吴伊莹.旷惠桃教授分型论治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J].新中医,2013,45(5):209-212.
  (2016-04-26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其他文献
摘要 群体化研究方法能准确、高效地论证干预与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其严格的一致性要求和偏倚控制措施并不符合中医的临床实践特征。多变化、细致的中医临床实践需要采用有效的个体化评价措施,但目前尚无成型的个体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个体化研究方法学元素的探索性调查分析和个体化评价方法学集合的初步构建,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化策略,即证据生产阶段依靠群体化研究方法,而在证据使用阶段重视个体化评价,目的在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致康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溃疡性结肠炎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致康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 目的:評价中医非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证据,为老年性痴呆非药物管理指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检索各大指南数据库获得与中医非药物管理有关的推荐意见,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INFO,CINAHL,ACP Journal Club(www.acpjc.org)等数据库获得相关系统评价。分别采用指南评定采用指南评价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安神补心胶囊对小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安神补心胶囊改善睡眠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对照组、安神补心胶囊组,分别灌相应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地西泮水溶液(0.1 mg/mL)及安神补心胶囊水溶液(0.1 g药丸/mL),每天灌胃给药1次(0.1 mL/10 g),连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收治的NAFLD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方超声药物透入,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离子透入,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体重指数、血清转氨酶(ALT、AST
期刊
摘要 浙贝母药用历史悠久,散见于中医历代文献。但由于贝母品类繁杂,其功用主治易于与其他贝母混淆。近现代以来,有关浙贝母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了深入了解。文章从正名、中药学特征、植物学性状、近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浙贝母进行综述,以梳理其药用源流及发展概况。  关键词 浙贝母;中药;药理;临床  Abstract Thunberg Fritillary B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花藤子颗粒,2组患者均服药4周,采用RQLQ评分、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总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運用降糖消渴颗粒治疗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并探讨其对肾脏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在SPF级条件下饲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通过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协同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进行动物造模,造模后干预,正常对照组予标准饲料;对照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干预组予高糖高脂饲料,降糖消渴颗粒根据大鼠体重9
期刊
摘要 目的:介绍决策辅助工具的研制方法与步骤。方法:首先,成立课题组,制订计划书;第2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评价患者的决策需求;第3步,确定理论框架及目标用户;第4步,针对临床问题组织内容版块,应用文献调研及系统评价的方法形成背景信息与干预措施风险效益比,同时匹配患者价值观及测试知情决策程度。第5步,修订工具。结果:研制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药决策辅助工具。结论:知识转化是桥接研究证据产出与循证临床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正骨散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依据就诊序号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治疗组给予正骨散外用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正骨散外用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