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意义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和《牡丹亭》,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形象的再塑造赋予了《牡丹亭》更深的时代意义。结合时代背景,柳梦梅这个人物在《牡丹亭》中所起到的结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他身上无疑体现了汤显祖的进步文人价值观,反映了汤显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因此柳梦梅在《牡丹亭》剧中,并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形象 特点 结构作用
  
  从明万历二十六年问世至今,《牡丹亭》一直广为流传。剧中宣扬的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思想引起了女性读者群体的共鸣,女主人公杜丽娘更是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痴情的女子之一。而对男主人公柳梦梅的研究却甚少,后世关于柳梦梅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非议。他并没有像《西厢记》里的张生那样成为“才子书生”的典型,较之于杜丽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是相差甚远。后世评论中对柳梦梅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贬多于褒,而事实上,《牡丹亭》生旦二角在戏剧矛盾冲突的表现中形成了一个整体,它体现了汤显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一、柳梦梅形象的再创造
  虽然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且《惊梦》、《寻梦》、《写真》、《闹殇》、《拾画》、《玩真》、《幽请》、《冥誓》、《回生》这几出中的某些词句宾白都因袭而成,但将不到四千字的话本改编成中国古典戏剧经典之作,汤显祖的创作发挥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对比《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和《牡丹亭》可知,柳梦梅这个人物有几点改动,对柳梦梅形象的再创造赋予了《牡丹亭》更深的时代意义。
  1.名字
  《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说柳梦梅取名是“因母梦食梅而有孕”,而汤显祖对此进行改动,在第二出《言怀》中写道:“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这样一改,为杜柳二人的姻缘作了铺垫:二人都在梦中见到了对方,杜丽娘一梦而死,柳梦梅一梦改名,二人皆是情深之人。再者,此举也暗示了“梦”在《牡丹亭》中的重要作用。
  2.身份
  《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柳梦梅的父亲接任了杜宝的太守一职,柳梦梅和杜丽娘的身份一致。如此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在话本中二人的结合很容易就被双方父母所接受,可以说杜丽娘的死而复生还是在柳家人的帮助下完成的。但在《牡丹亭》中,柳梦梅是没落的名门之后,虽有远大抱负和满腹才华,却也是高攀了从太守升到同平章事的杜家,这是杜柳二人结合受阻的最大因素。《牡丹亭》深刻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不仅编织了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鬼还魂恋,而且揭示出男女主人公无论生死都要冲破封建桎梏的藩篱才能追求到真爱。汤显祖创作的最精华之处就在于将“至情论”置于《牡丹亭》“以情抗理”的主题中。
  3.性格
  由于在话本中杜柳二人的结合十分顺利,因此柳梦梅的人物形象并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只能给人一个模糊的书生印象。但在充满着戏剧冲突斗争的《牡丹亭》中,柳梦梅就承担起一个反抗者的角色了。虽然不及杜丽娘的形象突出,但却是起到衬托作用的必不可少的角色。可以看到在《闹宴》中,柳梦梅为完成杜丽娘的嘱托见到杜宝,硬闯冲进宴席;在《硬拷》中,面对杜宝的审讯,慷慨磊落,言辞锋利;在《圆驾》中,他勇敢地宣称他与杜丽娘的人鬼之婚是合理的。《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是个活生生的男子汉,和杜丽娘共同与强大的封建家长抗争,不向时代命运妥协。
  4.功名
  与《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不同,汤显祖在柳梦梅考取功名这一事件上用了大量篇幅,这有两个原因。其一,塑造了柳梦梅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这一性格特征,这使得后世在对柳梦梅这一人物形象研究时产生了诸多非议。杜柳二人都不是完美的,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削弱了《牡丹亭》梦幻般的完美爱情色彩,增添了客观现实性。汤显祖的用意应是希望《牡丹亭》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中,过于完美的主人公再加上死而复生的梦幻情节将会使这部剧作流于童话爱情故事之肤浅,少了社会现实的写照则不能起到强烈的警醒作用。也正是因为《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那个时代各种角色地位的人们的写照,《牡丹亭》才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其二,是汤显祖对所处时代的无奈之感在作品中的反映。柳梦梅干谒钦差识宝使臣,阴差阳错地在苗大人的破例收考下被点中状元。这样的情节设置表现了汤显祖愤慨于颠倒黑白的官场、贤愚莫辨的朝廷,对于那些蒙世难之才士不得已而借干谒以求进取,是寄予一定同情、给予一定原谅的。“这正好与作品所要表达的礼教之不合人性的主题思想互为表里,构成了虚伪而无情的政治背景与社会背景,反而从社会大环境出发,增添了柳、杜二人之真诚与有情的可贵”。①
  二、柳梦梅形象的特点
  徐朔方先生评价柳梦梅:“他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之类的平庸人物。这位来自现实世界的热中功名的书生和富有理想的杜丽娘是不相同的。”这个人物虽然“形象缺乏光彩”,但徐先生同时也指出:“也有颇为成功的几场戏。”②
  后来更多的学者则进一步强调柳梦梅过于现实地汲汲于功名,“在‘情’的境界上与杜丽娘不相衬,甚至认为他迂腐到误解了杜女的情,把‘情’放在‘才’之后作为附庸,以至可以与女主角严格对立起来”。③
  柳梦梅是一个能为情抗争,又热衷功名的封建士子,从《牡丹亭》的文本中可分析出他有如下的特点。
  1.痴
  “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赞美了剧中对‘柳生呆绝’作了精彩传神的刻画:‘柳生见鬼见神,痛叫顽纸,满心满意,只要插花。’”④柳梦梅是个情种,他对杜丽娘痴情单纯而又无所畏惧地执着。他从因梦改名之时已将那名女子刻印心中。在古代,姓名与身体发肤一样受之于父母,不能随意改动,柳梦梅却因梦中的一女子而把名字改了,由此也不难理解他在见到杜丽娘后的种种抗争之举。在《惊梦》中他“爱煞”杜丽娘。拾画之后,对着画卷中的美人日思夜想。在《玩真》这出,他已是痴情一片。柳梦梅对杜丽娘体贴入微,温柔怜惜,处处为她着想。杜丽娘深夜来访,柳梦梅既担心又心疼,因此加倍呵护。在《冥誓》中,他对杜丽娘明确地表示自己对爱情的执著。杜丽娘刚还魂,柳梦梅就建议完婚,他不愿她承受非议,他要给她一个名分。他早已置爱情于礼法之上矣。对于杜丽娘死而复生,她的父亲杜宝不相信,阴间的胡判官也不相信,而柳梦梅却信了。不论有多么不可思议,不论眼前的人是人是鬼,他只道:“你是俺妻,俺也不害怕了。”为了帮助杜丽娘还魂,他不顾“开棺见尸,不分首从皆斩”的律条掘坟。他甚至不舍得把杜丽娘口中吐出的水银赏人。柳梦梅为完成杜丽娘的嘱托见到杜宝,被杜宝吊起来拷打。这时他得知高中状元的喜讯,不是立即要求停止吊打,只道快报杜小姐知道。这样一个痴情至诚的柳郎,难怪杜丽娘爱他“一品人才”,更看重他“情倾意惬”,所以才能生死以之:“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
  2.刚
  如果说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是反抗封建禁锢的宣言,那柳梦梅就是将宣言付诸行动的实践者。当丽娘还魂后不再敢于反抗礼法之时,他的这种行动最终完成了以情抗理的斗争。设若没有柳梦梅在剧作后半部的刚强,《牡丹亭》以情抗理的时代命题就不能最终完成。这种刚强的反抗首先表现于对杜丽娘遵守封建礼教的不以为然。对于还魂后的杜丽娘要求“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婚,柳梦梅不解。杜丽娘还魂后,反抗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柳梦梅身上,此时的他因情而刚,因才而强,且看他是如何与封建势力做斗争。他去访杜宝,“这一出名为《闹宴》,一个‘闹’字点出了柳梦梅的反抗精神”。⑤当杜宝执意要把女儿当作妖魔打死,柳梦梅坚决与这种连骨肉亲情都被“理”所吞噬的岳父抗争到底。在《圆驾》一出中,他历数了杜宝的三大罪状:“小生何罪,老平章是罪人。”责军事无能,揭其靠贿赂贼将李全妻杨婆而退兵之短,质问杜宝对于自己女儿的“纵女游春”、“女死不奔丧”之罪。还嘲弄陈最良:“敢是鬼请先生?”
  3.才
  柳梦梅为柳宗元后代,出身名门,却流落岭南,有一腔才学,却“未遭时势,不免饥寒”;身处逆境,却没有失掉抱负,所谓“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柳梦梅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因他有抱负有理想,他必须用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杜丽娘那样一个“女秀才”般的重情女子,必定不会爱上一个只有满腔热忱而无修养内涵的儒生。杜丽娘生前就感叹:“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杜丽娘自始至终都认定要嫁一个状元,而柳梦梅就是这个状元人选。再看柳梦梅的试题,对付金兵的“和战守三策”,他的论点是:“可战可守而后能和。如医用药。战为表,守为里,和在表里之间。”确实比其它策论高明,因此他高中状元是在情理之中的。
  4.俗
  研究者们对柳梦梅的负面评价是因为他在世俗的功名上未能免俗,也执着于功名,甚至为了求取功名而干谒权贵。柳梦梅的家世已经衰落,他要争功名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族,为了杜丽娘。从前文可知“得傍蟾宫客”正是杜丽娘的择偶标准,还魂后的丽娘于是要求柳生考取功名,方能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成婚。于是柳梦梅就必须出人头地,而他在干谒权贵这一点上,并没有一味地卑躬屈膝和低三下四地谄媚逢迎。他在干谒权贵时所保留的骨气同时也折射了汤显祖本人的人格因素。联系汤显祖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与好友沈懋学在官场上的浮浮沉沉,不难理解柳梦梅的这一性格。汤显祖没有接受张居正的拉拢,而沈懋学接受了,所以后来青云直上。然而,对于张居正为父守制问题上,沈懋学并未站在张居正的一边,而是上书建言诸臣,以致最后引疾辞官。虽然沈懋学依附权贵,但并没有失掉其正直的人格。
  柳梦梅带有明代知识分子追求功名思想的烙印。这是空有满腔才识却无用武之地的落魄文人在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不同于元代知识分子,科举制度被明代的知识分子视为取得荣华富贵的唯一出路。“封建社会虽然趋于末路,但它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面对这个庞大而腐朽的体系,深受两千年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子不会因对个人前途的失望而丢弃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感”。⑥
  5.色
  在杜丽娘的梦中,她和柳梦梅的相遇相处是欲大于情的。柳梦梅的语言和行为都十分轻佻,带有明显的色情意味。在《幽媾》一出,当杜丽娘的鬼魂前去同他幽会时,他却觉得这是“夜半无故而遇明月之珠”,他是欢喜、庆幸,又有点儿受宠若惊,于穷途落魄中喜获红颜知己,欣然接受同寝。这样一来柳梦梅又失去了传统正直书生的形象,反而类似蒲松龄笔下爱上妖鬼的软弱书生。但结合柳梦梅的其他性格来看,他的轻浮并不表示他是个酒色之徒,而是个至情至真的真男人,他爱憎分明、勇敢刚强,有抱负追求,有原则骨气。
  三、柳梦梅形象的结构作用
  《牡丹亭》中汤显祖的笔力主要花费在杜丽娘身上,尽管柳梦梅痴情、勇敢,有才干,但剧中对男性的心态还未有更深的发掘,所以杜丽娘形象的光辉始终遮盖住他。为什么不对柳梦梅的心态进行更深发掘呢?为什么为情超越生死的不是柳梦梅呢?
  “此前所有的作品当中,不管妇女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如何重要,她如何支配了男性的命运,她的一切才干或是所为,总是服务于男性,使男性受惠的”。⑦宋代以来,在程朱理学这种禁欲主义哲学的束缚下,妇女受害最深,受着严格的礼教钳制,丧失人身自由。直到创作《牡丹亭》的年代,冲破礼教的禁锢,主张自由婚姻,已成为广大青年男女,尤其是青年女子埋藏于心底的呼声。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多半是女主角比男主角写得成功,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她们受苦最大,得到的同情自然也最深”。⑧正是如此,杜丽娘成为主导性的人物,而柳梦梅居于配合的地位。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柳梦梅表现出更多的被动性,更多是配合杜丽娘情感与情节的发展而来进行设置。杜丽娘是这场生死之恋的主导者,在她恋爱、死去、复活这些主要情节中,杜丽娘都是传达戏剧主旨的关键人物。柳梦梅的存在是为了配合杜丽娘完成爱情与抗争,所以柳梦梅在感情和行动上,无一不是杜丽娘的影子,他的一切行为都环绕着杜丽娘的需要。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固然逃不掉礼教的束缚,可是在男尊女卑的条件下,只有女子才是真正的牺牲者”。⑨诚然柳梦梅的性格较之杜丽娘而言缺少了鲜明的反抗性,但杜丽娘比柳梦梅更受关注的原因是她表现的是封建时代被压迫女性的觉醒意识。封建社会的贞洁、族权与男权的威严牢牢地统治了女性,将眼泪和苦痛赐给了无数束缚在闺阁中的女性。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性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必须妥协和牺牲的心理,在面对违背人性的礼教束缚时,女性不敢反抗,只能服从,她们甚至认为萌发反抗的念头都是罪恶的。
  如果柳梦梅承担起反抗的主要任务,那《牡丹亭》的反响必定不如此,因为被压迫而无力反抗的男性并不具备社会普遍意义。男性是社会的统治者,是主宰着女性命运的“家长”。以男性为反抗者的戏剧人物设置并不符合时代背景,女性作为封建统治的压迫者更加具有反抗的理由,更能体现社会悲剧性。这就能理解为何那么多的闺阁女性沉醉于《牡丹亭》,正是因为作者汤显祖塑造的杜丽娘这一形象是千千万万闺阁女性的缩影,感其所感,伤其所伤,细腻深入地呈现了当时女性具有普遍性的群体压抑,成为她们内心的抚慰和唯一的知音。
  当然,柳梦梅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他不仅仅是配合杜丽娘完成还魂后的抗争。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柳梦梅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书生文人,他们既有封建性又有反抗性,由这个群体来最终完成与封建理学桎梏的斗争是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的。虽然《牡丹亭》是一部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但显然汤显祖也知道在那个时代,女性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挣脱“理学”的束缚,她们只能够以自身微薄之力表明她们的不愿不甘,除了以死明志逃避统治阶级的安排,她们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实。《牡丹亭》的结局设置是皇上下旨成全杜柳二人,汤显祖最后还是只能依靠“天子之命”来战胜封建“理学”束缚,由此可见父系统治的社会性限定了女性没有抗争的权力,剧中人物和剧作家都不能不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虽然知道礼教桎梏着人的本性,并且要求冲破这种桎梏,但是他们又不可能认识到与封建礼教息息相关的整个封建制度及其代表者皇帝的腐朽性。”⑩这是由于历史与意识的局限,就连汤显祖也无法寻找一条解脱的道路,不能不采取“至高无上的皇权”这种途径解决问题,同时也基于他身为那个时代的人,潜意识中还保存了对封建最高统治阶级的幻想。
  综上所述,柳梦梅在《牡丹亭》剧中,并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他深情儒雅、刚柔并济、不畏权贵,尽管在世俗的功名上未能免俗,却与杜丽娘共同追求婚姻自主,勇于抗争封建藩篱。他身上无疑体现了汤显祖的进步文人价值观,反映了汤显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注释:
  ①薛梅.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几点差异.安康师专学报,2005,VOL17,(4).
  ②徐朔方.论牡丹亭.见《徐朔方集》曲论稗论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391.
  ③李舜华.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与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④朱万曙.明代戏曲点评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89.
  ⑤孙秋克.柳梦梅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VOL25,(3).
  ⑥应晓琴.试论柳梦梅形象之亮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5).
  ⑦应晓琴.试论柳梦梅形象之亮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5).
  ⑧徐朔方.汤显祖和他的时代.见《徐朔方集》曲论稗论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348.
  ⑨陈瘦竹.关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收录于《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232.
  ⑩钟林斌.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125.
  
  参考文献:
  [1]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4次印刷).
  [2]张泗洋,徐斌,张晓阳著.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3]徐朔方著.徐朔方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4]朱万曙著.明代戏曲点评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6]钟林斌著.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
  [7]薛梅.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几点差异.安康师专学报,2005,VOL17,(4).
  [8]李舜华.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与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9]孙秋克.柳梦梅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VOL25,(3).
  [10]田雯.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名作欣赏,2009,(12).
其他文献
日本动画题材丰富,受众广泛,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不失良好的创新能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动画在日本开始风靡,并伴随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一种风格,被世人称为机甲动画。“机甲”一词来源于日文“メカ”(Mecha),是英文“机械”(Mechanism)与“机械的”(Mechanical)的缩写形式,它不仅分类丰富,同时还预示着未来社会的种种可能,是高科技与机械文化的代表,大众往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作为“日趋主流的商业平台”,抖音不仅是中国年轻人进行日常生活记录和视觉表达的重要平台,也引领着中国媒体的视觉化传播趋势。[1]在媒体融合深度推进的背景下,主流媒体要借助商业平台的优势,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样态。商业平台也需要不断嵌入主流媒体生态中,以商业平台的自主性为依托,以传统主流媒体内容为资源,以主流化发展
“无焰殊灯照楚骚,暗惊心迹上秋毫,行文涩似填驴卷,求纸珍逾拾凤毛,难得故人逢念我,不知退笔不辞劳,客来倘问临池兴。唯望诗家噪一高。”  “异同刘柳不须刚,童子隈墙作态顽,南海共知翁仲殁,东周谁见冶长鳏,误书偶得思逾适,大草偷挥手更娴,天下一高吾许汝,家门月旦重如山。”  这是章士钊先生赠高二适先生的两首律诗。对高先生的人品,学问作了高度的评价,对高先生的书法,尊之为“天下一高”,天下一高者,本代书
摘 要: 花样的年华,迥异的个性,为何学生的习作总是落入“雷同”、“空洞”的俗套?是什么淹没了学生习作的激情与灵性?如何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觅得生活“百”味?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在探索彰显学生“个性”生命力的习作历程中,应从“生活、真实、想象、情感、开放”五个方面加以训练、培养。习作,要敢为“先”、善为“新”;既可写,又可画。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个性”生命力 “花样”习作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是
日本电影《猫与爷爷》(ねことじいちゃん),根据猫莳创作的同名畅销漫画作品改编,由号称“全世界最会拍猫”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岩合光昭首次担任导演,于2019年2月22日在日本上映,并在2019年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作为展映影片与中国观众见面。《猫与爷爷》并非单纯的“猫粉电影”,虽然猫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画面足以撑起本部电影的半边天,但导演只是把猫作为烘托氛围、串联情节的作用,他将更多的镜头聚焦在老年群体身
边缘群体,“常常是文化冲突的产物,其特点是缺乏群体认同感,不认为自己真正归属于哪个文化群体,……面对不同群体的角色规范,边缘人往往无所适从,从而引发内心矛盾,导致身份的不确定,并形成独特的人格类型。”[1]“边缘”意味着与“中心”相对,边缘群体常常有着被“中心”或者“主流”边缘化的外在经历或者内在心理,处于一种在于而不属于的境地。  这种境地正暗暗契合了由于地理、政治、历史等因素而长期处于边缘化位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纺织系2003—2009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系统调研了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就业稳定性、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状况,为我系的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职业发展 工作对策    为更好地了解我系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职业发展状况及适应情况,掌握他们在各类用人单
摘 要: 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在阐述师资队伍建设成就的基础上,针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特色教师相对短缺、专业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求为全面构建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添砖加瓦。  关键词: 湖南科技大学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成就 问题 改进措施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
摘 要: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环境的影响。作为涉世未深的幼儿来说影响主要来自具有系统性、专业性教育功能的幼儿园及与他们休戚相关的家庭。本文立足于我园家庭教育的现状,折射出不同带养人对孩子们成长造成的影响,从而阐述了如何优化幼儿的监护人群、完善幼儿的成长环境、提升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干预及辐射功能,切实地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效能。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父母 祖辈    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
2017年12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上,新华通讯社的微纪录栏目《国家相册》获得最佳微纪录奖。该栏目自2016年9月开办以来,每周一集,已播出75期,累计点击量20亿次。这一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国家相册》微纪录栏目以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上千万张珍贵照片为重点素材源,从当下观众的现实需求与困惑入手,聚焦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综合现代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