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让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很大不同,获得知识途径更加多元,获取知识的速度更加快捷。高职院校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迫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加速服务转型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剖析其在转型过程中的成果及现存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转型;资源建设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互联网+”已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正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图书馆则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走创新之路,从提高现有的管理水平上求发展。在面临转型时,既要正视现实困难,以寻求解决之道,更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保持生机与活力,促使图书馆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一、南洋学院图书馆现状
南洋学院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现馆舍总面积达18155平方米,三个借阅一体化的书库,共有阅览座位1564个,馆藏资源实行全开架,藏、借、还、阅、查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实行每周7×13小时的人工服务和网站上提供7×24小时的网络服务。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全馆,传统阅览室及开架借阅大厅连为一体,还设有100台电子资源库,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
可以说,随着学校近二十年做大做强的发展,南洋学院的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规范,沐浴着春风茁壮成长。我们创建了本馆的藏书体系和目录体系;从第一本书做起到现今五十余万册的藏书规模;从最早的两位员工到现在近二十位员工;从手工操作到全面自动化工作;到今天受到全校师生和外界人士好评,让院领导满意的图书馆,都凝聚了图书馆人太多的心血。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多年来坚持“上班提前五分钟到岗”的管理制度一直不变。并且注重文明窗口形象建设,使得员工集体观念强。藏书编目管理技术过硬且规范完整,在厦门民办高校中是一个亮点,受到业内人士好评。图书馆环境优美、书刊整洁有序,得到外界参访者的一致好评。坚持长期培训图书馆专业技能及图书馆人职业道德规范,提升了馆员专业能力和凝聚力。
二、图书馆管理面临挑战
当然,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系统,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不足:
1.注重图书馆基础建设,发挥教学教辅作用欠缺
图书馆是高校美育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发展的辅助渠道,是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学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资料的基础建设又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支柱。短短的十几年中,图书馆从第一本书开始回溯建库,建立了五十万册庞大的馆藏信息资源数据库,四个大型借阅厅,花费巨大的时间用于整理工作中。因无暇顾及而忽略了图书馆在教学教辅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图书馆是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圖书馆在教学教辅工作中没有大的建树局面。
2.注重文明窗口建设,没有解决好学生到馆率低的问题
一贯重视图书馆的舒适美观整洁的效果,在“到馆率”较低问题上却认识不足和片面,认为受社会信息化工具迅猛发展的影响,图书馆普遍都存在到馆率下降的问题。加之长期以来图书采购没有连续性,文献信息没有及时更新,以及南洋学生自身状况等问题而造成的,积极应对措施不够到位。
3.图书馆在配合学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中力度还不够
教风、学风建设相对应的是图书馆的政风建设。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体现了图书馆整体的精神文明形象。自查图书馆作风,学校调配到馆的员工较多,素质参差不齐,在工作水平、思想状态、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差距很大,在管理上既耗费了精力,又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也曾因个别员工的原因给集体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
4.馆藏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学校专业发展需求
民办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相对紧缺,图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馆藏文献质量不高,馆藏专业不合理,文献资源断层严重,体现不了学科专业的发展走向及相关出版物的连续性,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图书馆处在“为评估标准而建”的状态,购买大量社科类特价书,满足不了读者专业学习需求。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馆藏数据库资源相对匮乏,数据库以中文为主,专业类数据库较少,基本没有外文数据库,不能满足读者获取前沿学科专业信息的需求,难以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提供丰富资源保障。
三、图书馆管理工作改进及措施
管理是一种实践,除了理论最重要的是管理成果。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只靠传统规范模式就会落伍,最终导致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大潮中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已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南洋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找到其转型发展之路。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南洋学院近些年已经形成以下的若干“互联网+”优势,为图书馆的创新转型开辟了新道路。
1.购买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融合发展
图书馆的数据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购买数据库;一类是学校自建数据库。外购数据库对于服务信息需求较灵敏,能够提供具体内容的检索服务及搜索数字、表格、图形等服务,或提供“相似资源推荐”功能,由系统通过相似性自动推荐相关文章。本馆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实际情况购买了部分数据库,使我校读者能充分高效地利用专业数据库的这些功能。其次,通过我们馆藏的纸质图书,并根据我们学校所设的二级学院整合7个专业数据库融合全校师生学术文献所自建的数据库这也是我馆一个重大亮点。 2.与二级学院教学的融合,实现专业文献信息的主动推送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主动与二级学院教学融合,根据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主动将图书馆专业文献资源推送给读者。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网站、宣传海报、馆报等校园宣传渠道不定期推出好书和荐购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文献信息推送服务工作,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馆际合作,发挥“互联网+”下资源共享优势
充分发挥“互联网+”下资源共享优势,我馆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FULINK平台实现馆际合作促进校外优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網络技术与FULINK平台促进了省内各图书馆间的资源链接,保障各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的可行性, 及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高职图书馆借助互联网, 加强馆际合作, 通过电子文献传递提高文献的借阅率、保障率,实现馆际文献信息的检索查询率。
4. 加大图书馆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
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读者,图书馆工作的任何服务创新都需要由馆员来完成。在“互联网+”时代下,馆员发挥着互联共享的纽带作用,是“互联网+”下为读者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前提和保证。馆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服务水平,也成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互联网+”时代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有重点的对馆员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业务进行专门培训,有重点的地对馆员进行新知识下的岗位培训,支持馆员参加短期专业培训或在职进修,有计划地开展馆际学术交流及学术互动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使馆员整体具备以下3种能力。①提升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的驾驭能力,掌握和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各种资源检索技巧。②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能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发掘,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③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信息产品,满足学校师生的各种信息需求。
四、未来展望
图书馆要跟上学校改革创新、升本转型的步伐,停留在现存转型过程中已形成的成果远远不足,我们要不断在管理水平上找突破口,持续更新信息服务观念,深化信息服务建设,转变成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只有紧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才有信心跟上学校大发展的步伐而不掉队。针对仍有的不足,借助“互联网+”优势,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水平。
第一,进一步与二级学院的深度融合,在原来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员可以面向各个二级学院招聘,做到每个二级学院都有我们的协管员,并与各二级学院设院资料室。第二,加强馆际合作 虽然我们已加入FLINK馆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也可以跟周边兄弟院校建立馆际合作,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第三,建设微信平台,引进RFID或感创技术,建立移动图书馆等。第四,组织员工培训,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和新媒介思想,锻炼馆员用互联网+技术制作精炼文章和视频的形式,为师生提供多方位的阅读体验,在互联网上提高民办高校的阅读推广服务质量,从而优化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丽红.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的一体化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何道利.对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
[3]牛翠屏.“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18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转型;资源建设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互联网+”已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正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图书馆则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走创新之路,从提高现有的管理水平上求发展。在面临转型时,既要正视现实困难,以寻求解决之道,更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保持生机与活力,促使图书馆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一、南洋学院图书馆现状
南洋学院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现馆舍总面积达18155平方米,三个借阅一体化的书库,共有阅览座位1564个,馆藏资源实行全开架,藏、借、还、阅、查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实行每周7×13小时的人工服务和网站上提供7×24小时的网络服务。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全馆,传统阅览室及开架借阅大厅连为一体,还设有100台电子资源库,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
可以说,随着学校近二十年做大做强的发展,南洋学院的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规范,沐浴着春风茁壮成长。我们创建了本馆的藏书体系和目录体系;从第一本书做起到现今五十余万册的藏书规模;从最早的两位员工到现在近二十位员工;从手工操作到全面自动化工作;到今天受到全校师生和外界人士好评,让院领导满意的图书馆,都凝聚了图书馆人太多的心血。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多年来坚持“上班提前五分钟到岗”的管理制度一直不变。并且注重文明窗口形象建设,使得员工集体观念强。藏书编目管理技术过硬且规范完整,在厦门民办高校中是一个亮点,受到业内人士好评。图书馆环境优美、书刊整洁有序,得到外界参访者的一致好评。坚持长期培训图书馆专业技能及图书馆人职业道德规范,提升了馆员专业能力和凝聚力。
二、图书馆管理面临挑战
当然,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系统,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不足:
1.注重图书馆基础建设,发挥教学教辅作用欠缺
图书馆是高校美育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发展的辅助渠道,是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学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资料的基础建设又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支柱。短短的十几年中,图书馆从第一本书开始回溯建库,建立了五十万册庞大的馆藏信息资源数据库,四个大型借阅厅,花费巨大的时间用于整理工作中。因无暇顾及而忽略了图书馆在教学教辅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图书馆是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圖书馆在教学教辅工作中没有大的建树局面。
2.注重文明窗口建设,没有解决好学生到馆率低的问题
一贯重视图书馆的舒适美观整洁的效果,在“到馆率”较低问题上却认识不足和片面,认为受社会信息化工具迅猛发展的影响,图书馆普遍都存在到馆率下降的问题。加之长期以来图书采购没有连续性,文献信息没有及时更新,以及南洋学生自身状况等问题而造成的,积极应对措施不够到位。
3.图书馆在配合学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中力度还不够
教风、学风建设相对应的是图书馆的政风建设。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体现了图书馆整体的精神文明形象。自查图书馆作风,学校调配到馆的员工较多,素质参差不齐,在工作水平、思想状态、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差距很大,在管理上既耗费了精力,又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也曾因个别员工的原因给集体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
4.馆藏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学校专业发展需求
民办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相对紧缺,图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馆藏文献质量不高,馆藏专业不合理,文献资源断层严重,体现不了学科专业的发展走向及相关出版物的连续性,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图书馆处在“为评估标准而建”的状态,购买大量社科类特价书,满足不了读者专业学习需求。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馆藏数据库资源相对匮乏,数据库以中文为主,专业类数据库较少,基本没有外文数据库,不能满足读者获取前沿学科专业信息的需求,难以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提供丰富资源保障。
三、图书馆管理工作改进及措施
管理是一种实践,除了理论最重要的是管理成果。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只靠传统规范模式就会落伍,最终导致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大潮中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已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南洋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找到其转型发展之路。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南洋学院近些年已经形成以下的若干“互联网+”优势,为图书馆的创新转型开辟了新道路。
1.购买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融合发展
图书馆的数据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购买数据库;一类是学校自建数据库。外购数据库对于服务信息需求较灵敏,能够提供具体内容的检索服务及搜索数字、表格、图形等服务,或提供“相似资源推荐”功能,由系统通过相似性自动推荐相关文章。本馆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实际情况购买了部分数据库,使我校读者能充分高效地利用专业数据库的这些功能。其次,通过我们馆藏的纸质图书,并根据我们学校所设的二级学院整合7个专业数据库融合全校师生学术文献所自建的数据库这也是我馆一个重大亮点。 2.与二级学院教学的融合,实现专业文献信息的主动推送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主动与二级学院教学融合,根据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主动将图书馆专业文献资源推送给读者。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网站、宣传海报、馆报等校园宣传渠道不定期推出好书和荐购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文献信息推送服务工作,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馆际合作,发挥“互联网+”下资源共享优势
充分发挥“互联网+”下资源共享优势,我馆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FULINK平台实现馆际合作促进校外优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網络技术与FULINK平台促进了省内各图书馆间的资源链接,保障各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的可行性, 及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高职图书馆借助互联网, 加强馆际合作, 通过电子文献传递提高文献的借阅率、保障率,实现馆际文献信息的检索查询率。
4. 加大图书馆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
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读者,图书馆工作的任何服务创新都需要由馆员来完成。在“互联网+”时代下,馆员发挥着互联共享的纽带作用,是“互联网+”下为读者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前提和保证。馆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服务水平,也成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互联网+”时代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有重点的对馆员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业务进行专门培训,有重点的地对馆员进行新知识下的岗位培训,支持馆员参加短期专业培训或在职进修,有计划地开展馆际学术交流及学术互动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使馆员整体具备以下3种能力。①提升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的驾驭能力,掌握和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各种资源检索技巧。②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能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发掘,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③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信息产品,满足学校师生的各种信息需求。
四、未来展望
图书馆要跟上学校改革创新、升本转型的步伐,停留在现存转型过程中已形成的成果远远不足,我们要不断在管理水平上找突破口,持续更新信息服务观念,深化信息服务建设,转变成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只有紧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才有信心跟上学校大发展的步伐而不掉队。针对仍有的不足,借助“互联网+”优势,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水平。
第一,进一步与二级学院的深度融合,在原来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员可以面向各个二级学院招聘,做到每个二级学院都有我们的协管员,并与各二级学院设院资料室。第二,加强馆际合作 虽然我们已加入FLINK馆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也可以跟周边兄弟院校建立馆际合作,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第三,建设微信平台,引进RFID或感创技术,建立移动图书馆等。第四,组织员工培训,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和新媒介思想,锻炼馆员用互联网+技术制作精炼文章和视频的形式,为师生提供多方位的阅读体验,在互联网上提高民办高校的阅读推广服务质量,从而优化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丽红.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的一体化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何道利.对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
[3]牛翠屏.“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