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因论作为文化进化的新理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可以解释语言中的诸多现象,尤其是网络语言中模因的传播规律。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语言模因形成的分析,为读者解读了网络语言以燎原之势迅速流行开来的合理性;再通过对众多语言模因,如何经过优胜劣汰成为强势模因的分析,为读者解释了网络流行语为何常以格式语形式被仿造、传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五类流行的格式类型。
关键词:模因;网络语言;格式模因
“模因”这一概念是在1976年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作者在探讨基因如何通过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了生物进化的同时,大胆地构想出在人类社会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于生物界“基因”的一种文化复制单位,它指称那些通过人类文化加以传播,并得以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思想或主意。Dawkins认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器具制造的方法等都是模因。所以,“模因”简单地说就是文化基因,Dawkins用“Mimeme”来对其命名。“模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模因”的概念由“基因”衍生而来,两者有相似的地方,都被认为是一种复制分子。但由于所属领域不同,两者又有相异之处: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基因在不同的代际之间纵向遗传,模因除在代际之间纵向传递外,也常以横向的方式进行传播;基因推动生物进化的进程,模因推动文化进步的进程。模因是除DNA以外的另一种复制因子,是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当某种思想或者某种信息出现了,在它被别人重复传播、仿制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得以重复传播、仿制之后才具有模因性。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因而,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的任何部分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流行电影、电视剧的片名、经典台词、畅销书书名、热点新闻报道、广告语等因让人耳目一新,能及时反映某时期的社会潮流,切合了大众心态,所以常被人广泛模仿。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据称是“全球第一畅销书”。其中“奶酪”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用来指代现实生活中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机遇,可以是工作、金钱,也可以是职业升迁的机会、社会认可度、精神的宁静等等。这样就促成了“谁动了我的××”格式,用于表达某人某方面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语言模因具有两种特性:模仿性和传播性。
模仿性是语言模因形成的前提。一种语言想要成为模因,首先要有人对其进行模仿。当一个词或一句话被一个人说出去,但没有第二个人来模仿,这个词或这句话就不会被传播从而形成模因。传播性是语言模因形成的根本途径。语言中的某部分要成为语言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传播的范围越广、时间越长,该模因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利用上述“语言模因论”的分析,就能很好的解释网络语言和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了。
2009年“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一出来,短短时间内迅速引发了一场网民集体大狂欢,“××,你妈喊你回家睡觉”,“××,你妈喊你回家做作业”,“××,你妈喊你回家补脑”等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在网络大行其道。
再者,模因也和基因一样,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网络语中只有被大量模仿、广泛传播的那部分语言最终能留下来成为语言模因。当某个网络新词的创造一旦得到网民们的一致认可,被普遍接受,这个词语就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由此类推,仿制出更多的新词。这就可以为我们很有力地解读了为什么流行网络语常以格式语的形式传播开来的现象。
模因在复制的过程中,形态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复制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持同一性。也就是说,在”原件”和”复制品”之间会产生一些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同一性下的一些差别,变异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变异。在网络语言模因中这同一性就具体体现为句子的格式、篇章的框架结构。如当某高校毕业生在网络上发布“被就业”的帖子之后,“被小康”“被幸福”“被代表”等,“被××”的表达格式就充斥于网络论坛的字里行間,让人感觉我们俨然生活在一个“被时代”。
通过对收集到的网络流行语的“原型格式”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五类“格式模因”。
一、词根格式模因
一些网络语的流行以词根的形式广泛传播。根据现在的词,将其中的某个语素进行更换,仿造出一个新的词语。如在房价奇高的今天,老百姓为了买一套房而节衣缩食、穷尽所有,成了房子的奴隶。于是,根据这一社会现实“房奴”这个新词应运而生。随着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网民们以“×奴”的格式为基础,又造出了“车奴”、“孩奴”、“证奴”、“节奴”等新词,用来指代由于购车、养孩子而使生活压力倍增的人。“××门”格式,“门”意指负面的新闻事件,以“门”为词根,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炮制出了很多新闻事件的简称。如陈冠希的“艳照门”、腐败官员们的“日记门”、美国军队在伊拉克的“虐俘门”。以上的这些事情都曾经被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被津津乐道。
二、短语格式模因
一些网络语以短语的格式被流行开来。如,由“很傻很天真”形成的“很×很××”格式,由于读起来韵律十足,字面又能很好地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所以很快在网友中流传开来。如描述有些网页“很黄很暴力”,银行的合同条款“很黑很霸王”,偷车人的感受“很怕很后悔”。从“被就业”开始,引出了“被代表”“被增长”“被自愿”“被选举”“被知道”等一系列的“被××”格式,表示出了大家面对权利得不到保障,常被强迫的生活境况时的不满而又无奈。
三、句子格式模因
“……的说”是网络语言中一个被网民大量使用的句式,这个结构来自四川方言,在方言中一般用来表示调侃、奚落或者不满的语气。例如:
“你以为我没得两把刷子的说!要达到我这种境界,嘿嘿,你娃够得学!”
“你以为我是吃素的说!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不晓得老子的厉害!” 后来,这个结构大量地出现在网络社区帖子和网络聊天语言中。如:
“今天谁去看球的说。”
“工作环境似乎很不错的说。”
“大家很无聊的说。”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的说”已逐渐脱离了原先方言中的调侃、奚落语气,现仅仅只是一个句式符号,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和语法作用。上面的这些例子意思也就是:“今天谁去看球?”,“工作环境似乎还不错。”,“大家很无聊。”。那么已不再表示调侃语气的“……的说”结构为什么仍被网民广泛使用呢?这正是语言认同功能的体现。因为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大相径庭,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语言社区中,你要表明你是个专业网民,不是菜鸟,你就必须得使用专业的网络语言,这样才能得到其他网友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尽管我说的话中已无奚落、不满的语气,但因为“……的说”结构已被网民们约定俗成为典型网语,因而,为了标明自己的网民身份,我也就进什么山,唱什么歌了。
“……先”是个状语后置的句式。这个句式来自粤语方言,最早被关注是在电影《大话西游》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给个理由先”,后来成为一个典型的网络特色的句式,频频出现在网络新闻标题和论坛贴子的主题中:“给个理由先,央视直播为何不拍赛场上的热辣宝贝?”,“就业还是考研,给个理由先”。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先”是状语后置,按照普通话表述,应是“先给个理由”。分析网民最初使用这个句式的心理可能就是为了搞笑,语气显得俏皮和与众不同,但是在这个句型被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先”已经失去了它本身做状语的功能,语义渐渐被虚化了,就表示“给个理由”的意思,完全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句型,如网络BBS中的“很晚了,我要睡觉去了先”,“各位,有事偶先走。”“好贴,占沙发先”。“……先”的句型在聊天室中随处可见。
四、段落格式模因
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典的段落,或热门影视剧中的经典对白,由于其脍至人口,也常常成为网民进行仿拟的首先对象。长篇幅原文,给仿造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套用原文的格式,沿用原文 的一些现成句子,只需改换个别关键词就能构造出新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坡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该篇的股票版仿造为: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看着行情,迷迷糊糊地选着黑马,我悄悄地打开电脑,分析着行情。
在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中,仿篇表达的内容多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追求的语言风格多为:夸张、讽剌、幽默。
五、篇章格式模因
篇幅较短的名篇,其框架结构也常被模仿而流行。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被网友不断套用,而出现了《考试铭》、《作业铭》、《女友铭》、《男友铭》、《麻將铭》、《医院铭》等等。如《考试铭》:
学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就灵。斯是考场,唯吾机灵。前排伸头看,后排踢脚跟。左座对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夹带,翻书包。有丝竹之悦耳,无案牍之劳形。60分万岁,理想在文凭。小子云:何愧之有?
网友所选取的进行模仿的原文,多是一些大众耳孰能详的名篇。人们在阅读仿篇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原文的再一次认识和理解。如果原文本就极具幽默感,那么通过读仿篇引起对原文的联想和回忆,从而使这种幽默得以加强;如果原文是庄重的作品,如《陋室铭》,经过模仿,仿篇与原文语气对比强烈,那么在这种强烈地对比下,也能产生一份新的幽默。看了《考试铭》让你哑然一笑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行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看网络语言,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对探究网络语言的成因提供帮助,为网络语言打造出强势模因,增强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提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王艳,周杰.网络语言的几种生成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2004.
[4]方治强.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模因;网络语言;格式模因
“模因”这一概念是在1976年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作者在探讨基因如何通过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了生物进化的同时,大胆地构想出在人类社会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于生物界“基因”的一种文化复制单位,它指称那些通过人类文化加以传播,并得以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思想或主意。Dawkins认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器具制造的方法等都是模因。所以,“模因”简单地说就是文化基因,Dawkins用“Mimeme”来对其命名。“模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模因”的概念由“基因”衍生而来,两者有相似的地方,都被认为是一种复制分子。但由于所属领域不同,两者又有相异之处: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基因在不同的代际之间纵向遗传,模因除在代际之间纵向传递外,也常以横向的方式进行传播;基因推动生物进化的进程,模因推动文化进步的进程。模因是除DNA以外的另一种复制因子,是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当某种思想或者某种信息出现了,在它被别人重复传播、仿制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得以重复传播、仿制之后才具有模因性。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因而,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的任何部分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流行电影、电视剧的片名、经典台词、畅销书书名、热点新闻报道、广告语等因让人耳目一新,能及时反映某时期的社会潮流,切合了大众心态,所以常被人广泛模仿。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据称是“全球第一畅销书”。其中“奶酪”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用来指代现实生活中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机遇,可以是工作、金钱,也可以是职业升迁的机会、社会认可度、精神的宁静等等。这样就促成了“谁动了我的××”格式,用于表达某人某方面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语言模因具有两种特性:模仿性和传播性。
模仿性是语言模因形成的前提。一种语言想要成为模因,首先要有人对其进行模仿。当一个词或一句话被一个人说出去,但没有第二个人来模仿,这个词或这句话就不会被传播从而形成模因。传播性是语言模因形成的根本途径。语言中的某部分要成为语言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传播的范围越广、时间越长,该模因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利用上述“语言模因论”的分析,就能很好的解释网络语言和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了。
2009年“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一出来,短短时间内迅速引发了一场网民集体大狂欢,“××,你妈喊你回家睡觉”,“××,你妈喊你回家做作业”,“××,你妈喊你回家补脑”等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在网络大行其道。
再者,模因也和基因一样,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网络语中只有被大量模仿、广泛传播的那部分语言最终能留下来成为语言模因。当某个网络新词的创造一旦得到网民们的一致认可,被普遍接受,这个词语就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由此类推,仿制出更多的新词。这就可以为我们很有力地解读了为什么流行网络语常以格式语的形式传播开来的现象。
模因在复制的过程中,形态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复制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持同一性。也就是说,在”原件”和”复制品”之间会产生一些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同一性下的一些差别,变异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变异。在网络语言模因中这同一性就具体体现为句子的格式、篇章的框架结构。如当某高校毕业生在网络上发布“被就业”的帖子之后,“被小康”“被幸福”“被代表”等,“被××”的表达格式就充斥于网络论坛的字里行間,让人感觉我们俨然生活在一个“被时代”。
通过对收集到的网络流行语的“原型格式”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五类“格式模因”。
一、词根格式模因
一些网络语的流行以词根的形式广泛传播。根据现在的词,将其中的某个语素进行更换,仿造出一个新的词语。如在房价奇高的今天,老百姓为了买一套房而节衣缩食、穷尽所有,成了房子的奴隶。于是,根据这一社会现实“房奴”这个新词应运而生。随着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网民们以“×奴”的格式为基础,又造出了“车奴”、“孩奴”、“证奴”、“节奴”等新词,用来指代由于购车、养孩子而使生活压力倍增的人。“××门”格式,“门”意指负面的新闻事件,以“门”为词根,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炮制出了很多新闻事件的简称。如陈冠希的“艳照门”、腐败官员们的“日记门”、美国军队在伊拉克的“虐俘门”。以上的这些事情都曾经被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被津津乐道。
二、短语格式模因
一些网络语以短语的格式被流行开来。如,由“很傻很天真”形成的“很×很××”格式,由于读起来韵律十足,字面又能很好地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所以很快在网友中流传开来。如描述有些网页“很黄很暴力”,银行的合同条款“很黑很霸王”,偷车人的感受“很怕很后悔”。从“被就业”开始,引出了“被代表”“被增长”“被自愿”“被选举”“被知道”等一系列的“被××”格式,表示出了大家面对权利得不到保障,常被强迫的生活境况时的不满而又无奈。
三、句子格式模因
“……的说”是网络语言中一个被网民大量使用的句式,这个结构来自四川方言,在方言中一般用来表示调侃、奚落或者不满的语气。例如:
“你以为我没得两把刷子的说!要达到我这种境界,嘿嘿,你娃够得学!”
“你以为我是吃素的说!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不晓得老子的厉害!” 后来,这个结构大量地出现在网络社区帖子和网络聊天语言中。如:
“今天谁去看球的说。”
“工作环境似乎很不错的说。”
“大家很无聊的说。”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的说”已逐渐脱离了原先方言中的调侃、奚落语气,现仅仅只是一个句式符号,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和语法作用。上面的这些例子意思也就是:“今天谁去看球?”,“工作环境似乎还不错。”,“大家很无聊。”。那么已不再表示调侃语气的“……的说”结构为什么仍被网民广泛使用呢?这正是语言认同功能的体现。因为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大相径庭,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语言社区中,你要表明你是个专业网民,不是菜鸟,你就必须得使用专业的网络语言,这样才能得到其他网友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尽管我说的话中已无奚落、不满的语气,但因为“……的说”结构已被网民们约定俗成为典型网语,因而,为了标明自己的网民身份,我也就进什么山,唱什么歌了。
“……先”是个状语后置的句式。这个句式来自粤语方言,最早被关注是在电影《大话西游》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给个理由先”,后来成为一个典型的网络特色的句式,频频出现在网络新闻标题和论坛贴子的主题中:“给个理由先,央视直播为何不拍赛场上的热辣宝贝?”,“就业还是考研,给个理由先”。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先”是状语后置,按照普通话表述,应是“先给个理由”。分析网民最初使用这个句式的心理可能就是为了搞笑,语气显得俏皮和与众不同,但是在这个句型被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先”已经失去了它本身做状语的功能,语义渐渐被虚化了,就表示“给个理由”的意思,完全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句型,如网络BBS中的“很晚了,我要睡觉去了先”,“各位,有事偶先走。”“好贴,占沙发先”。“……先”的句型在聊天室中随处可见。
四、段落格式模因
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典的段落,或热门影视剧中的经典对白,由于其脍至人口,也常常成为网民进行仿拟的首先对象。长篇幅原文,给仿造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套用原文的格式,沿用原文 的一些现成句子,只需改换个别关键词就能构造出新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坡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该篇的股票版仿造为: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看着行情,迷迷糊糊地选着黑马,我悄悄地打开电脑,分析着行情。
在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中,仿篇表达的内容多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追求的语言风格多为:夸张、讽剌、幽默。
五、篇章格式模因
篇幅较短的名篇,其框架结构也常被模仿而流行。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被网友不断套用,而出现了《考试铭》、《作业铭》、《女友铭》、《男友铭》、《麻將铭》、《医院铭》等等。如《考试铭》:
学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就灵。斯是考场,唯吾机灵。前排伸头看,后排踢脚跟。左座对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夹带,翻书包。有丝竹之悦耳,无案牍之劳形。60分万岁,理想在文凭。小子云:何愧之有?
网友所选取的进行模仿的原文,多是一些大众耳孰能详的名篇。人们在阅读仿篇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原文的再一次认识和理解。如果原文本就极具幽默感,那么通过读仿篇引起对原文的联想和回忆,从而使这种幽默得以加强;如果原文是庄重的作品,如《陋室铭》,经过模仿,仿篇与原文语气对比强烈,那么在这种强烈地对比下,也能产生一份新的幽默。看了《考试铭》让你哑然一笑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行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看网络语言,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对探究网络语言的成因提供帮助,为网络语言打造出强势模因,增强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提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王艳,周杰.网络语言的几种生成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2004.
[4]方治强.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