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剧本的学徒(四)

来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
  《偷剧本的学徒》是一部优秀的反映抗战题材的儿童小说。作品以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少年的视角,描写了一位名叫连水的农家少年的人生经历。本书入选中宣部“2015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本刊将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四. 乱世书生
  1.巧遇
  鬼子已经在县城驻扎了下来。学校解散后,冯先生也失业了,带着一家四口在离县城二十多里的龙须桥避难。
  这天,冯先生突然接到县城自治维持会的王会长差人送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奉皇军之命,请速来维持会商讨出任县城临时小学校长事宜。”
  这封信让冯先生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早年间,冯先生在北平最高学府求學、任教,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后来因为日寇占据北平,冯先生不愿意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当亡国奴,回家乡避难,如今,却不曾想鬼子的铁蹄又跟随至此,打破了乡下的宁静。
  如何才能拒绝日本人呢?
  在北平时,冯先生的恩师——周教授曾经在日本留学,熟悉东洋文化。冯先生耳濡目染,也知道一点日本人的脾性。他知道,日本人素来讲究整洁规矩,不喜脏乱邋遢,他心里有了个主意。
  这天,平素整洁清爽的冯先生换了一副装束。他故意戴了一顶乡下农人下地干活的破草帽,脸上用锅底灰胡乱擦了一下,头发乱蓬蓬的,胡乱往后梳了梳,身上穿了一件看起来仿佛是从土堆里捡来的脏兮兮的长衫,脚上穿了一双露出脚指头的草鞋,看起来邋遢极了。
  突然,他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摘下眼镜。这样,他可以多一条理由,眼疾在身,难以胜任。因为冯先生的眼睛天生弱视,一旦被风吹就会流泪。
  出门的时候,冯先生的小儿子小灯手里递过来一根赶鸭的破竹竿:“爸爸,家里没有米了,你去讨米吗?拿上这个做打狗棍吧!”
  不谙世事的小灯看到爸爸的这副穷酸装扮,还以为他要去乞讨呢!儿子的话让冯先生心里感到酸酸的。想不到,堂堂一个大学教师,如今沦落到如同乞丐一般的地步。想到此次前往县城会见日本人,生死未卜,冯先生心中更是涌起一阵悲凉。冯先生向夫人简单地交代了一些事情,就慢腾腾地朝县城走去。
  走在半路上,冯先生遇到一个戏班子正朝乡下方向走来。
  连水走在戏班的最前面,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个弱不禁风的乡下人,觉得有点面熟,再仔细揉了揉眼睛一瞧:这不是冯先生吗?他怎么这么一副打扮呢?连水上前喊了一声:“冯先生!”
  由于没戴眼镜,冯先生看不清远处,他揉了揉眼睛,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儿,这才认出眼前的这个学徒打扮的少年是自己的学生连水!自东山寺分别后,师生第一次相遇,竟然是如此景象,连水不禁鼻头一阵发酸。
  “您这是去哪里?”连水关切地问冯先生。
  冯先生叹了口气,简单地讲述了县里维持会要他去当校长的事情。这时,梁班主和戏班子的人也都围了上来,大家听了后也直摇头,既为鬼子的作为感到愤慨,又为冯先生的处境感到担忧。
  梁班主说:“眼下,鬼子在城里搞什么‘宣抚’,宣传什么‘大东亚共荣’,成立什么‘自治维持会’,其实就是想培养汉奸,收买我们的民心,先生可不能中了他们的圈套。”
  冯先生一脸愁容:“我何尝不知道?只不过鬼子盯上了,不去,怕是要来抓人了!我今天故意打扮成这个邋遢样子,就是看鬼子会不会因为我的形象猥琐而躲过一劫。”
  梁班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怕是还不够——我倒有个法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试试?”
  “哦?”冯先生脸上闪过一丝惊喜。
  梁班主环视了一眼周围,把冯先生带到一处僻静的河边,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药来:“我这里有一包药,叫‘嗓立倒’。这个药吃了是破嗓子的,当即吃当即见效。如果你愿意试一下,把嗓子破掉,见了鬼子你就假称是得了喉疾。做先生这个行当的,嗓子哑了怎么行?兴许这样才能逃过一劫。这个东西是急性的,药效来得快去得也快!”梁班主说。
  冯先生立刻把一小包粉末倒进嘴里,然后又俯到河边,往嘴里掬了一捧水,服了下去。他立刻感觉嗓子里有一种火辣辣灼烧的感觉,好似吞了生石灰般的难受。
  “果然……然……”冯先生从嗓子里挤出两个字来,他的嗓音立刻变得沙哑难辨了。
  “不急,到时候你再请郎中开一服治疗的方子,就会好起来了。除了嗓子不行,你也得扮作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拄一根拐杖。这样吧,我让连水陪你一起去趟维持会,万一你说不出话来,也好有人帮你翻译传话。”
  “不……不行!”冯先生摆摆手,“那种危险的地方怎么能让连水去?”
  连水一直跟在冯先生和师傅的身后,他对冯先生说:“冯先生,就让我陪您去吧!我被土匪绑架过,也当面遇到过鬼子的军官,我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打交道。”
  冯先生还想说什么,可是他却有口难言,因为他的嗓子实在太哑了。
  说着,连水告别了师傅,随手捡了根竹棍,和冯先生一道朝县城走去。
  走在去县城的路上,冯先生仔细询问了连水被土匪绑架以及加入戏班子的经过,他对学生的变化感到吃惊。想不到,兵荒马乱的岁月,连水竟然遭遇了一个原本应该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孩子不应该承受的如此沉重的苦难。他也没有料想到,那个当初在学校里那么调皮的学生,经过生活的磨砺,竟然也变得如此懂事成熟了。
  2.演戏
  县维持会就位于原先的县府东边的一处院落里,鬼子占领县城后,把县府变成了他们驻守的大本营。
  到了维持会门口,两个腰间挎着手枪的狗腿子拦住了他俩,冯先生递过王会长的信,其中一个人看了信,说声“等着”,便进去请示了。
  过了一会儿,来人挥挥手,把冯先生和连水带进了院子里。
  穿过庭院,只见有个干瘦的老头子坐在客厅里的一张八仙桌旁,桌子上摆着一个酒瓶,他一个人在自斟自饮。
  冯先生立刻咳嗽了几声,显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向老头子打招呼:“王……王会长……”他的声音太沙哑,让人听起来都觉得吃力。   老头子站了起来,一脸疑惑地望着眼前的陌生来客。
  带路的狗腿子赶紧介绍:“他是刚从乡下来的冯先生。”
  王会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冯先生,一年工夫不见,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冯先生有气无力地咳嗽了几声:“我……我得了这个该死的……喉痧……”由于药性发作,他的嗓音已经沙哑得几乎听不出原本的声音了。
  连水赶紧上前:“王老爷,冯先生得喉痧半年多了,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又是谁?”王会长瞥了连水一眼。
  “我是冯先生的学生。”连水答道。
  冯先生摆了摆手,示意连水不要打岔,他继续说:“王会长,您看我这副嗓子,实在是……没法再……再做先生了,您看能不能帮我向……向皇军解释一下?”
  王会长脸色明显不悦,他摇摇头,满嘴酒气地说:“这个我没法做主。皇军要我找本土人士中学问大大的、资格高高的人,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学问最好、见识最广啊!你来都来了,先带你见了皇军再说吧!”
  说完,王会长就带着冯先生和连水往门外县府走去。
  县府门口的青天白日旗换成了鬼子的膏药旗,看起来是那么刺眼。院墙外用白石灰刷上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几个令人反感的大字。门前,两个手里端着刺刀的鬼子站岗,用一种凶神恶煞的目光盯着街上匆匆而过的行人。
  王会长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见了鬼子的士兵,也低三下四地向他们点头哈腰。
  鬼子哨兵面无表情地在冯先生和连水身上搜寻了一番,除了从冯先生的口袋里搜出一支鋼笔,什么也没搜到。
  王会长连忙赔笑道:“他是伊藤中队长请来的教书先生。”
  鬼子哨兵又把钢笔还给了冯先生。
  进了大院,冷不防一条系在枣树下吐着舌头的军犬狂吠起来。这时,一个瘦高个儿、马脸,下巴上的胡子刮得铁青的军官模样的人站在会客厅里朝门外望了望,口里吹了声口哨,那条军犬立刻摇摇尾巴停止了吠叫。
  军官身边的一个鬼子兵把三人带进了屋内。
  王会长连忙迎上去,毕恭毕敬地说:“伊藤队长,您要的人我给您带来了!”
  伊藤队长用疑惑的目光盯着眼前的冯先生和连水。
  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实在无法把眼前这个邋遢潦倒的乡下人和教书先生这个身份等同起来。不过,眼前的小男孩连水,伊藤反而盯着多看了一眼,似乎觉得有点眼熟。
  连水也认出来了,这个伊藤队长就是逃难那天,抢走了他的耕牛的鬼子军官。不过,他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双手紧紧扯着冯先生的衣角,仿佛一个被鬼子的气势吓坏了的乡下小男孩。
  “他的……教书先生的?”伊藤队长用蹩脚的中国话问道。
  冯先生见状,先是猛烈地咳嗽了一阵,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鄙人以前教……教过书,现在……在、在乡下种……种菜糊口。”他说完,又咳嗽几声,喉咙里咳出一口黄色的浓痰来,然后,故意当着伊藤队长的面吐在地上,还用鞋底来回搓了搓。
  伊藤队长皱了皱眉,瞪了王会长一眼:“你的搞什么鬼的,找个什么人过来?他说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清!”
  王会长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珠,不停地点头哈腰:“太君恕罪!他得了一种严重的喉疾,嗓子坏了。我一年没见到他了,没想到他遭此变故……”
  “让他把名字写下来我看看。”伊藤队长朝身边的人努了努嘴。
  一个鬼子兵在长条茶几上铺下宣纸,备好了笔墨。
  冯先生抖抖颤颤地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笔尖刚提起来,就有一大滴墨掉在纸上,晕染扩散成了一个大黑点。伊藤背着手,站在一边冷眼旁观。
  下笔就失误,冯先生有点着急了。他只好将错就错,把那个大黑点作为“冯”字的第一笔,继续写下去。写到最后一个字“甲”字时,最后一竖又起笔太靠上了,看上去像是“申”字。
  “冯学申?”伊藤皱着眉头念道。
  “不,是冯学甲。”冯先生不好意思地纠正道。
  “混蛋!”伊藤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茶几上,把一只茶杯上的杯盖震得跳动起来。
  “这个小孩子什么的干活?”伊藤队长又转向连水。
  连水愣了一下,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便支支吾吾地说:“我……我……顺道陪先生来抓药,先生眼睛不好使……看不清药方子……”
  “眼睛的也不好?”伊藤瞪大了眼睛。
  冯先生不失时机地使劲眨了眨眼睛:“干眼病……”
  伊藤队长勃然大怒,他指着王会长破口大骂:“你这个废物!给我找的什么人!这个样子,字写不好,话讲不好,眼睛看不清,还怎么能当先生?怎么能当校长?”
  王会长吓得脸色铁青,连忙赔罪:“对不起,对不起,我再……再找人,再找人!”
  “都给我滚!”伊藤咆哮道。
  冯先生装作吓得不轻的样子,嘴里嗫嚅道:“滚,滚,我滚便是。”
  走出鬼子的营地,冯先生扔掉了手中的拐杖,这时,他才发现手心早已沁出了满手的冷汗。
  “真亏了有你陪我!”冯先生感激地对连水说。
  “快别这么说!冯先生,我才不想看到您去给鬼子当校长呢!”连水认真地说。
  “连水,你懂事了!”冯先生摸了摸连水的脑袋。
  “先生,我记住了您的话。我们就算当不了岳飞,也绝不能做秦桧!”
  (梁班主被鬼子扣押,密信联络连水去江对岸的章家窃取剧本。连水准备渡江,途中却遇到了搜查的鬼子。连水能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吗?精彩请看下期。)
其他文献
如果我是地球上最后一棵树,我一定会努力长出密密层层的叶子,开出许许多多的花,结出数不清的果实和种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小树,叶子可以为小树挡风,花朵可以为小树遮住太阳发出的灼热的光芒,而果实掉在地上,可以长出新的小树。过不了多久,这些树就能再开花结果,再培育新的小树。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一棵树、两棵树这些屈指可数的数字到连计算器都不能算清楚的数字。老树越来越老,小树一天天长大,慢慢地就会
期刊
寒冬来了,所有的羊群都圈了起来。  随着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人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草原上的狼、狐狸等动物得到了较好恢复。可寒冬的草原上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狼们开始结成群袭击牧民家的羊群。狼是极其聪明的动物,狼群遇到高墙时,两三只狼会搭起“狼梯”,另外几只狼助跑后踩着“狼梯”跳进羊圈。大快朵颐后,再用羊的尸体搭起“羊梯”逃出羊圈,吃饱了的狼也不会亏待搭梯子的狼,会把吃到肚子里的美味吐出来分享。 
期刊
静汐来到姑姑家的第一天,就看到了隔壁阳台上的萧唯。  萧唯也注意到了静汐,目光警觉地移动过来。姑姑小声解释:“那个男孩是萧唯,小时候被人绑架过,一直有心理阴影,不愿意跟人接触,他很喜欢待在阳台上晒太阳。”  静汐恍然大悟,怪不得她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发觉他身上的软弱——因为,这软弱她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一种找到同类的亲切。他们都跟热闹的人群格格不入,他们都是怪物。  每天,姑姑上班以后,静汐便来到阳台
期刊
金秋时节,我们去崂山一户农家小住。这户农家背山面海,屋后是一个大大的菜园。  “唧唧,唧唧唧……”早晨,鳥儿清脆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海上升起一轮红日,太阳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红的脸庞,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每一个角落,它将光芒洒向人间,驱散秋日早上的寒气。海映红了,山照绿了,天变蓝了,农家菜园亮起来了。绿得如玉的菜叶,红得似火的辣椒,黄得胜金的南瓜,白得如雪的青椒花,粉得像霞的喇叭花……
期刊
我的双手紧紧握着一根登山手杖,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它身上。四周是一丛丛苍翠挺拔的竹子,它们在风中搖曳着身体,竹叶“沙沙”地窃笑,像在嘲笑东倒西歪的我。  汗水早已浸湿了我的后背,脸上也不停地被“洗礼”……我终于忍受不住了,“咚”地丢下手杖,一屁股坐在石阶上,看着没有尽头的延绵山路,我禁不住哀号一声:“什么时候才到山顶啊?”  回想起一个小时前,我们参加研学夏令营的一行人开始攀登衡山最高峰祝融峰。大
期刊
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雯雯姐姐还有姨父一起去了妈妈老家——湖南新宁的崀山游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天下第一巷”。  进了景区,我们沿着栈道往上爬,一路欣赏着美景。山脚下,松树、柏树长得枝繁叶茂、高大无比,到处是绿色的海洋,我的眼睛得到了绵延的绿色的洗礼,感到格外舒服。山风吹乱了我的头发,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心旷神怡,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走到一片凹进去的山谷里,老爸告诉我们,如果大声叫喊,就会
期刊
我看云,只因我爱云。  清晨的云是美的。太阳抬起害羞的脸庞,用一条条红色的丝绸纱巾——云,盖住了自己的面庞。当她看到这个可爱的世界,便撕去了面纱,挥舞起了彩带。  白天的云是无拘无束的。天空蓝得透亮,蓝得清爽。蓝天衬托着白云,像海浪,波浪滔天;像薄烟,飘渺若无;像轻雾,朦朦胧胧;像丝绸,洁白无瑕;像棉花,柔软无比。白天的云形态各异。它像小猫,姿态灵活;又像小象,憨厚老实;还像一位白胡子老头儿,瞧,
期刊
说起乡村的生活,那是我童年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即使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  记忆里的清晨,总是别样的美好。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人人拿着水桶,兴冲冲地来到长满菱角的池沼里。远远望去,满满一池沼的菱角,非常壮观!我们争先恐后地下到池沼里,摘起一个个穿着紫红色衣服的菱角,那菱角别提有多可爱了,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红宝石在闪烁。我们东摘一个,西摘一个,不一会儿小水桶就装满了,大家高兴地哼着小曲回家了。
期刊
远看,如巨大的橙色烟花被定格般耸立着,引人注目。  近看,似伸向天空的手掌,托起渐行渐远的秋。  那是妈妈工作的大学校园里的一棵百年银杏树。  我一向最喜欢银杏,叶子有与众不同的色泽与质感,渗透着儒雅的气息,宛如一把把金色小扇,扇来凉爽的秋风。现在,连马路边也可见银杏的身影,身形娇小,没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只是小小的装饰品罢了。  可这一株不同,在飞檐楼台旁、古雅走廊外默默地伫立,守护着这个和它差不
期刊
我的兴趣广泛,但最大的爱好是下围棋。  我第一次知道围棋源于妈妈给我买的一本围棋启蒙书。当我看到“倒脱靴”“扭羊头”“金鸡独立”等围棋专业术语时,我觉得围棋很有趣,对围棋产生了好奇心,便央求妈妈送我去学围棋。  刚学棋的时候,我对围棋的认识还很肤浅,一味求胜,不顾大局,经常因贪吃而陷入被动,输多赢少。通过深入的学习,我似乎领悟到了这门中华国粹的奥秘,变得“老成”起来。我不再与对手争“一城一池”,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