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启智,教学中立德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关键性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开展,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既学知识又学做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导入环节中渲染德育思想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可以巧妙地结合德育思想教育,让学生从中受益,树立信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最初环节多动脑、勤思考,把德育合情合理结合其中,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导入阶段提高思想境界和品质。
  例如在学习课文《老师,您好!》时,导入环节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形式,设计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的方法,讲有关教师的感人故事,故事一定要有代表性,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之情。除了故事导入的方法外,还有如创设情景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舞蹈导入法等。不管是哪一种导入教师都要紧扣“教师无私的爱”这一德育思想内容进行,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感知文章主题,带着情感去学习本课。
  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导入环节的作用,导入环节的设计要巧妙,让德育思想在授课最初就浸染到课堂当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更有利于教师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们带着情感去学习,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思想,受益于作品的德育教育,形成正确观点和良好习惯。
  二、分析文章中贯穿德育理念
  语文中的好多教材内容都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的,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其文笔魅力,更多内容是在帮助學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判断事物的美丑善恶。教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中细节的内容,适时贯穿德育理念,让学生逐步实现。
  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德育思想的教育,根据文章的内容巧妙融合。例如在学习课文《生命的壮歌》时,教师在逐步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德育的内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当教师讲解到“蚁国英雄”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火神肆虐的热浪中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的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教师针对这一小段进行这样的提问:“作者为什么用‘万万没想到’?从这一小段的描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们要向蚂蚁学习什么精神?”学生发言很积极,被蚂蚁的勇敢机智所感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仅要鼓励式的肯定,还要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渲染,激励学生学习蚂蚁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冷静对待问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教师讲到这里时还可以给学生留个思考性的问题如:“假如你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遇到了地震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个德育教育的检验,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示教育,学习蚂蚁的精神,做一个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巧妙结合德育的教育,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语文课堂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大门,也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德育双收的过程。
  三、拓展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拓展环节是语文知识的延伸部分,教师要注意提高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拓展部分充分利用好,让学生在这一环节更好地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理念。德育教育在拓展环节的开展更具有灵活性、多面性。教师的这一环节设计应该更巧妙,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遵循课堂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去设想、去总结。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巩固了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掌握,为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时,教师在拓展环节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绘制自己的美丽森林。学生们用画笔画出绿色森林,并走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在校园或者家中栽上一棵生命之树,为地球增加一点绿意和生机。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性非常高,都想亲手栽下这棵生命之树,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明白了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道理。
  教师在拓展环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要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用激励式的语言去肯定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争做优秀少年。
  总之,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科的特殊性、优越性,把德育教育思想理念贯穿于细节教学中,既开发学生智慧,也树立学生信念,达到教书育人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文素养是综合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小学品德课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生活大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本土资源,大胆开发身边资源,让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发展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土资源 实践体验 人文素养  品德学科的教师要为发展学生的素养而教,切不可只为学科而教,方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元评价手段,抓住课堂教学评价切入角度,给出最为专业教学评价,发动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热情,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评价 设计艺术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呼唤课堂活力的快速成长。因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激励属性,所以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动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在
期刊
新课改提倡“读写结合”,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交融,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说:“读是吸收的过程,写是释放和倾吐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读写互相渗透,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础,用写作来检验阅读成果,读与写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模仿经典句式,描摹生动场景,想象拓展练笔,让学生学会个性表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句式模仿,仿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为小学数学课堂教法更新、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思想,对教学环节展开多重整合实践尝试,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学方法具有多元性、个性化等特征,教师在教法优化探索中,要跟上时代步伐,注意联系学生学习实际,从不同视角展开创新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法优化 认知体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常常陷入固化思维之中,严重制約课堂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及能力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营造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而展开有效合作。  一、创设趣味情境
期刊
美是人类对生活的赞叹,而术则是人类表达赞叹的技巧。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美术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美术教师,要抓住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即引导学生乐学、善思、会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  对美术有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基本动力,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创新课程内容的呈现
期刊
根据外研社(三起点)教材的设置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小学生对声音、情境、活动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远超枯燥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据此,应在英语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方向来呈现出“听说立体化”教学效果。“听说立体化”指的是将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以活动音频、实际活动、活动照片、英语儿歌的形式进行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让小学生切实明白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应关系,从而进行自然性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实然出发,在深入分析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在中职晋升考核中应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规范中高层次各自的教学标准,在增强吸引上要致力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等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协同育人 考试制度  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建
期刊
摘 要: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新秩序,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宽容看待学生因懵懂无知而造成的乱而无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正确理解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带来的“乱”;明确课堂的教育功能,做到活而有序。  关键词:体育课堂 秩序 活力  新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弱化了对原来体育竞技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崭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新课程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也绝不能停留在教师的口中,新课程应大步走进课堂。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学生依照学古诗的“三步”方法自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