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深化“放管服”改革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由此开启了天津市新一轮“放管服”改革。随着制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操作规程、优化审批程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落地,天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但是,在思想认识、推进机制、成果运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天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取得的成效
   一是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在中央层面设定的“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中,天津市共涉及321个事项,另有1项地方层面事项,两者合计322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9个事项,由审批改备案6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55个事项,优化审批服务方式252个事项。二是实现改革实施范围全覆盖。将实行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两种改革方式的省级及以下事项,推广扩大到全市范围实施。其中,以告知承诺方式推广的有46项,以优化服务方式推广的有170项。三是成功推出“一企一证”首创性改革。为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滨海新区积极探索“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企業办事成本显著降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合并精简表格132个,精简率高达73.3%;减少要件446项,减少率达61.3%;合并踏勘85项,合并率为67.8%;合并许可证132个,合并率为73.3%。
   二、天津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锐意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不够。“证照分离”改革是国务院在总结上海浦东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国自贸区范围内推广的一项重要“放管服”改革举措。从改革举措的谋划、试点、扩面到“全覆盖”,上海始终处于全国的“领头羊”地位。全国各省区市也高度重视,纷纷抢抓机遇借势推出许多创新性改革措施,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反观天津市的试点改革情况,“领跑”的意识还不够强,始终处于“跟跑”位置,推出的创新性“自选动作”也不够多。
   2.掌握国家政策不深不透,运用不够足、不够大胆。在《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都作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或配套措施,把国家给予的各项改革政策用足用好。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对国家层面的事项清单进行认真逐项梳理,再根据本市情况进行必要的细化完善。
   3.改革工作推进机制还不够严密,督查督导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涵盖面比较广泛,包括40多家市级职能部门、中央驻津机构以及全市16个区、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各开发区。受职能权限制约,作为牵头单位的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难以对所有单位形成全面有效的约束,发挥统筹协调、督导落实作用难度较大。各参与主体之间尚未建立起顺畅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边界清晰、权责一致、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也有待完善。部分国家部委涉企经营许可办理标准参差不齐,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有些改革配套措施没有及时同步调整,不同程度影响到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4.改革成果运用不够充分,改革成效不显著。滨海新区推出了“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有效破解了多头审批难题,圆了企业“准入即准营”的梦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同时也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由于宣介不到位,办理“一企一证”行政许可事项的企业数量还不够多;政策讲解不够透彻,企业存有一定顾虑,担心不被滨海新区以外的区域认可。另一方面,改革经验总结不够及时,未能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相比上海同期推出的“一业一证”改革不仅得到国务院肯定批复,还将国务院所属部门负责的25项行政许可事项委托浦东新区实施,天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进一步深化天津“放管服”改革的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紧迫感。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天津城市吸引力的制胜一招,是天津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市涉企服务单位应进一步深化对“放管服”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认清抓“放管服”改革就是抓营商环境优化、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把抓改革与抓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验收。对不思进取、看摊守业、推诿扯皮者坚决亮剑,彻底消除抓改革与抓业务“两张皮”现象。
   2.创新思维理念,切实担负起改革开放先行区光荣使命。进一步强化为国家试制度的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的“领跑”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力争推出更多首创性“自选动作”,尽力缩短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距离。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既要胆大、又要心细,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用好用足政策,切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天津营商环境的变化。主动识变求变、以新应新,打破常规、换位思考,以企业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力求从企业需求侧选取改革的发力点,对准穴位、精准施策。
   3.完善工作体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推进实施阶段,狠抓核心部门、关键环节和特殊关节点,在赋予牵头部门责任的同时,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和制约手段,健全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和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改革督查督办的作用。在政策宣介阶段,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优势,在深入解读改革新政、消除企业疑虑的同时,主动征集企业和群众对改革新政策、新举措的感受以及意见、建议,认真汇总梳理,据此改进工作。在工作总结阶段,应及时、全面、深入、系统地总结天津市首创性改革举措的成功经验,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多支持,发挥好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5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农业农村研究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责任编辑:朱 健
其他文献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经济也在不断增长,不仅影响着各方面生活的发展,也反映了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房地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和装饰.且房地产
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下,城市规划呈现出新形式,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的范围和规格也在日渐增多,而经济条件的改善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城市的社区发展中,经济建设是
近年来,天津先后出台了“津八条”《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力措施,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仍有不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   1.政府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一是存在执法扰企问题。“运动式执法”和“一刀切式执法”现象时有发生;存在执法条件、
建筑经济管理是立足宏观经济环境,以建筑经济活动内在联系与运行规律为核心,对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生产力组织、施工比例关系等进行统筹规划的管理活动.建筑经济管理中,招投标
世居族群与地方社会建设有着深度的逻辑关联,其中文化叙事颇为重要.疍民作为海南省三亚市的重要世居族群,对三亚的历史进程与繁荣发展做出过独特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的
建筑行业在市场中占据主要经济地位,是国家经济主要来源之处.由于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站稳了脚步,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各个企业都想借助这个机会将企业的发展转变为可
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农村电商产业,有效提升农业电商在金融、仓储、物流等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流通效率.
现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常生活的消费已经融入了财政收入.实际上,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可以有效地对
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数字经济.其中列出了7个应当着重关注的产业.分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
以“堪天舆地”为核心的藏族横/纵空间观及其事象表达,实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宇宙空间观念与现实界域实践的双重分异之表达,其差异性的演变叙事筑模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空间意识的“生产之境”“创序逻辑”以及“构序筑模”,同时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实空间的特定功能效用关系构式中,被建构成一种社会存在的物性基础,并成为“地望辨向”“土木叙事”“塑形事象”的实践知识体系。藏族历史上的横/纵空间观及其事象体系展示出了三种凸状特征:其一,整体的藏族横/纵空间观及其事象述行具有一个基本的年代学结构;其二,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藏族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