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呢?
  1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现代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现代化社会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法制化。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法制观念、守法意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悠久的人文思想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薄弱点。语文教师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应当有意识地自觉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方法与艺术性探索
  2.1 认识汉字美。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读这首诗,许多学生以为这是一首写景诗,“方方的小池塘,就像镜子般明亮,蓝天白云呀,一起在池水中荡漾。问池塘,你为什么这样清澈?池塘说:你看上面股股清水正往我这里淌。”多么美的意境呀!实际上,这首诗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即从它的题目《观书有感》上可以找到答案,做学问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心明如镜,明辨是非。文字的表达往往是作者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而汉字又具有灵活性、凝练性,所以,能否找到开启这段文字的金钥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化,积累知识,充实自己,方能破译汉字中的“密码”,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活哲理。
  2.2 树立积极人生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迷恋于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电脑游戏而心浮气躁,所以,让学生学会识别真伪、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学会自立自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还要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使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狭隘思想,缺乏爱心、同情心,缺少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还有一位同学说:“我们不能再做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我们要自立自强,在天空中展翅高飞。”“爱,是不能忘记的。”只有人人都懂得爱的力量,生命才会越来越珍贵,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自立自强,谱写生命中最绚丽的交响乐吧!
  3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建议
  3.1 要不断增强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语文教师应是探究教学育德功能的“弄潮儿”,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工作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正诸多作用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与学生同心、同情、同感,又要保持施教者的清醒、主动地位,既能同学生融成一片,感染、打动学生,又能保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权威。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目标。语文教师应加强指导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国旗下的讲话稿写作;指导学生编辑学校小报、墙报和黑板报;指导学生搞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与才能。
  3.3 发挥德育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有意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育期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语文教育较其他学科来说有着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初中六册语文教材,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1 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1.1 以身示范,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
期刊
在进入主题以前,我们不妨简单地扫描一下,在所谓新课改下语文课中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教学《称象》一课,教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名义,让学生空谈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名义,机械理解和复述曹冲称象的科学依据。其结果,语文课成了创新思维课,科学实践课。  镜头二:教学《赠汪伦》一课,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图片说话后,让学生做分组选择性学习:喜欢表演的学生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喜欢
期刊
【摘 要】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加强语言交际能力,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要求学生能听懂日常生活中内容熟悉、发音清晰、语速适当的简单对话、多层次对话和独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听力技巧的指导,定能为学生的听力学习扫除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英语 听力技巧  高中英语听
期刊
纵观当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索得最大价值。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令人忧思的是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认识这一“规律”,或不重视这一问题
期刊
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如同一笔财富,使你终身受益。《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也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可以保证、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际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它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从这些方面说,它同我们老师平时所用的传统教具(如粉笔、小黑板、挂图等)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正是有了这
期刊
【摘 要】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概念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一般地说,是人们在对实际的(或具体的)事例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再进一步概括、
期刊
在素质教育实施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成为教学中的一项研究课题。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一套见解、经验来到课堂,并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先前的学习来建构新知。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模型、找到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之后是学生反思的契机。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激发反思的动机,抓住反思的契机,才能组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无法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本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更好的实现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必须进行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
期刊
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也在逐渐发生的改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上的下降,为了使学生既有识字能力,又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掌握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与方法,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