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彦:征服大海,追星赶舰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5日中午12时16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造船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学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遵照许学彦先生生前遗嘱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骨灰将撒入大海,融入其为之奋斗终生的浩瀚海洋。
  60余年,他主持研究设计了从黄浦江渡轮到“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等60余型舰船。他主持设计的航天测量船“远望”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他曾与著名科学家陈景润一起荣获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奖。他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国防工业先进工作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许学彦1924年出生于江苏,194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1951年,许学彦经我国知名造船学者、新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奠基人、恩师辛一心介绍,进入中央重工业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从事船舶设计工作。
  1956年9月,许学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为中国造大船、造好船,加强中国国防力量的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奋斗目标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几十年来,他奋战在舰船科研设计领域,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施展
  许学彦的船舶设计生涯,是从为上海市轮渡公司设计黄浦江轮渡“海济”号开始的。建国之初的船舶工业局没有试验水池,不能搞船模试验。面对船舶设计硬件的缺失,研究设计人员只能依靠资料和经验来开展工作。为此,年仅27岁的许学彦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参照渡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该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用户反映,这艘船的性能优于过去的所有渡轮。这是许学彦船舶设计生涯中的处女作,牛刀初试取得圆满成功。
  1951~1954年,许学彦先后参加了小港客货轮等十几艘船的研究设计工作。他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要接到船舶设计任务,立即能激发工作热情,工作再苦、再累,时间再紧,要求再高,他从不退缩。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是高技术含量还是低技术含量,不管是事关全船的总体布置图、基本结构图,还是一个具体设备的基座图,他都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他跟同事们说,干的工作多,得到的考验和锻炼就多。碰到的技术难题多,解决难题的机会就多,技术水平提高得也就快。若干年后,他深情回忆说:“这段工作是我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亦给培养干部提供了一条经验,即领导者或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先做过所领导范围内最基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得细致入微,才能与同仁们有共同的体会与感受,因而更有发言权。”
  值得自豪的是,许学彦最初设计的高速炮艇,为人民海军增添了现代装备,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1954年,海军委托舰船修造部设计海军第二代炮艇,许学彦当时担任一机部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结构科副科长、工程师。被调任某高速炮艇设计组后,他担任总体、船体、舾装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总设计师。许学彦带领设计组全体人员在实干中学习摸索,解决了阻力计算、总体布置、螺旋桨设计、船体结构设计、舵的设计等多个技术难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该艇的设计、试航、验收交船等工作。凭借在该艇设计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许学彦在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56年10月11日,他被评为七级工程师。
  该高速炮艇航速快、火力强,使敌艇不敢贸然入侵我领海。1958年9月的金门海战中,3艘高速炮艇一举击沉国民党“沱江”号猎潜舰,开创了小艇直接打敌舰的先例。该艇还多次在追剿海上武装匪特战斗中立下战功,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光荣称号。
  1955年,上级下达研究设计小型登陆艇的任务,许学彦任该艇总设计师。该艇的研究设计解决了当时还是难题的螺旋桨设计(当时我国还没有水筒可进行螺旋桨试验)与尾隧道登陆艇的阻力和推进问题。首艇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试航后各方面反映良好,该艇被批准批量生产。
  1960年,上级决定研究设计氦氧救生船。该船主要任务是援救失事潜水艇,可兼用于营救水面失事舰艇。许学彦主管该船设计工作。许学彦和设计组成员经过53天的努力,提前完成了全套技术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召开审查会,专家一致认为技术设计满足了任务书的要求,并在快速性指标、钢材消耗率指标等方面达到同类型船的世界水平。
  先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许学彦曾承担我国第一艘豪华客船“昆仑”号的设计任务。该船立足于国产,这是许学彦攀登另一座高峰的新起点。
  “昆仑”号客船是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及其他中央首长视察及会议专用的特殊客船,按照要求,该船须全年在长江全线(上海至重庆之间)航行。许学彦考虑到该船虽为钢质船身,但因川江特有的险滩及枯水期的浅滩,船底容易受损,所以采用了双层底。该船虽多用于长江航行,但任务书规定其满足海船规范三类航区(即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稳性要求。该船舱室高度达3.2米,船的尺度受到川江航行的限制,为了减轻船的重量,降低重心,确保稳性,该船的上层建筑首次采用了铝合金结构,开创了我国客船的先例。
  “昆仑”号豪华客船于1960年6月开工建造,1961年在吴淞口进行了试航。试航情况证明,该船设计建造符合规范要求,操纵性良好,能满足川江航行及靠离长江沿线码头需要。1962年,该船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
  该船的结构与上层建筑材料及全部机电配套设备和仪表皆为国产,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为国内首创,体现了我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开创了长江大型客船全用国产设备、材料,完全立足于国内的先例。其设计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级客船设计迈上新台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远大
  为适应我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和节省外汇,国家决定建造万吨级远洋运输船。“东风”号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该工程是一项开拓性的创新工程。   “东风”号船设计中期,许学彦任总体、结构、舾装方面的总设计师。他提出全船使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大大地降低了船体自重。由于船体重量减轻,船舶性能指标,如装载量指标、快速性指标、钢料消耗指标等得到了大幅提升。
  1965年12月15日,“东风”号离开长江口北上,试航中曾两次遇到九级强风,但仍全部完成了国家鉴定试验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轻载试航遗留补充试验项目。船的航速超过设计要求;在装货前后及海浪中航行,测得的船体应力均小于设计应力,表明船体强度足够;船的稳性和适航性均良好;船体振动现象与设计情况相符。主机、辅机及各种辅助机械在整个试航过程中运转正常。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正式交付。
  “东风”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跨上新台阶,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填补了我国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船的空白,也为我国后来建造万吨级自用和出口船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陪同外国政府首脑参观“东风”号,使广大科技人员和造船工人受到鼓舞。报周恩来总理批准后,“东风”号从1968年起行驶于中国-日本航线,1970年开辟中国-加拿大航线。到1975年,10年的营运实践表明,该船性能良好,为完成国家外贸任务和增进各国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
  1978年,“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5~2006年,在14个单位推荐的100多艘舰船中,最终评选出“中国十大名船”,“东风”号排名第一。
  提升与登攀
  1961年年底,为满足对敌斗争和保卫海防的需要,海军委托七〇八所研制设计新型护卫艇,许学彦担任技术主管,带领设计组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该艇交付部队后,在保卫我国海防的斗争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1965年的“八六海战”中与快艇协同作战,先后击沉3艘国民党军舰。部队反映该艇速度快、火力强、机动灵活,是当时深受海军指战员欢迎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型高速护卫艇。该艇荣获国家新产品研制一等奖。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西北沙漠深处腾空而起,飞向太平洋上空。此时悄然行驶在预定海域的“远望”号测量船,承担着此次测量任务。它准确捕捉目标,获取完整的测量数据,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4个能够自主建造航天测量船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作为“远望”号测量船的总设计师,许学彦感到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与信任。研制“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并非易事,没有经验、技术封锁,仅有美国期刊上几幅外观图片。出于保密需要,工作地点设在上海郊区,周围是农田,办公室、宿舍是毛坯房,仅墙壁用石灰粉刷过,地面是水泥地,除了有几盏照明灯、几张办公桌椅,其余一无所有。夏天炎热,一套房里只有一台台式电扇,各个屋轮流用。蚊虫叮咬厉害,白天办公室内也要点燃蚊香。冬天大家在水泥地板上冻得直跺脚,由于没有暖气,许多从部队来的北方同志手生冻疮、鼻炎发作。就是在这种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许学彦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珍惜在“文革”的混乱时期还有这么一个宝贵的地方可以安心工作,团结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协作单位,群策群力,刻苦攻关。
  “远望”号测量船在研究设计建造中,出现过许多技术问题,许学彦和设计组全体同志根据该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有关单位配合下,靠集体智慧解决了测量船的总体方案、稳性、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振动与噪音、电磁兼容性、特殊设备的安装和试航等8大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测量船研究、设计、建造、试航的顺利进行。该船交付使用后,参与了198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1982年的水下发射试验及1984年同步通讯卫星发射任务,被证明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设计和制造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于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下令,给“远望1”号、“远望2”号船各记集体一等功。
  挚爱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
  许学彦在舰船设计这个领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新中国造船工业、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过程。认识他的同事都感到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科技工作者。在他的船舶设计生涯中,他与同事间共同奋斗的友情、对船的挚爱始终贯穿其中。他从到船舶工业局参与“海济”号设计工作开始,历经艰苦创业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他为国家填补空白而与同事们一起钻研业务、绘图纸、加班加点的日日夜夜,为探讨某个技术问题认真钻研的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
  许学彦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勤奋学习,不断吸取和积累。痴迷造船的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和广泛的兴趣。他坦承:“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要注意学习新知识,注意技术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许学彦的夫人说:“他最爱逛书店,哪怕书里只有一篇文章对他有用,也一定要买回来。90岁高龄,他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使用电脑,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许学彦认为,作为研究设计人员,面对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更应该注意更新知识、更新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他还注意收集研究舰船设计领域情报刊物上的新知识、新信息,消化吸收,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例如,他在船厂设计“向阳红10”号和打捞救生船,就借鉴国外资料首次把推进器4个叶瓣改为国际流行的5个叶瓣,以减少振动。现在5叶瓣推进器已在船舶制造中广泛使用了。许学彦说,除了向书本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和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力量和宝贵的工作经验。虚心向群众请教,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将科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的知识。
  他说,作为一名舰船科研设计工作者,要把国家和国防的需要放在心上,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刻苦攻关,为发展我国舰船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梦作出贡献。许学彦极其热爱舰船设计研究事业,将船舶比喻成他“最亲爱的孩子”。
  许学彦工作时常常忘了自己、忘了家人。他在年轻时患上了丹毒症,后来每逢劳累或感冒都可能复发。有一次发病高烧时,恰逢两天后是“718”工程协调会,妻子劝他等好一些再去,他却说:“我是抓总的,不去怎么行?”妻子拗不过他,只得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送他上了飞机,望着他那孱弱的身影渐渐远去,眼泪忍不住扑簌扑簌地往下落。
  许学彦研究设计了许多船,有人称他为“设计大师”。但他并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依然那么淡定,那么谦虚,那么安然。1985年在北京参加科技大会时,牛群为他拍了一张照片,老伴认为拍得很好,想挂在家中墙壁上。他忙说,挂它干什么,有什么好张扬的。说着,他把照片放到了床底下。一位大学教师问他在科学事业发展中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他说:“我没什么经验,我这一辈子就是老老实实干工程,无论任何事情,组织和领导让我做,我就尽职,努力把事情做好。”回顾自己90多年来的人生历程,许学彦用“快乐大于忧伤”来给自己定调。他说:“我已写遗嘱给女儿,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生命本来就是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我对名利和生命看得也很淡,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作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
  许学彦认为,搞舰船研究设计要敢于创新,不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他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舰船设计的质量,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人的性命,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舰船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一个设计团队,只有团结,才能集思广益、攻克难关;只有奋进,才会敢于拼搏、有所作为;只有求实,才会尊重科学、取得成果;只有创新,才能攀登高峰、与时俱进。
  法国17世纪的大科学家帕斯卡说过这样富有哲理的话:“通过空间,宇宙将我像一粒微尘那样攫住并吞没——而我则用思想把宇宙攫住。”许学彦正是用他的心血和智慧与同仁们创造了许多中国舰船史上的第一,他是一个征服大海、追星赶箭,把茫茫大海攫住的人!
其他文献
<正>以眼见心,既是判人之法,也是赏诗之术,亦为教学之途。何为诗眼?诗词中最集中、最直接、最鲜明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或句子。如何捕捉诗眼?在诗词题目中和诗句中搜寻
面对我国房价的不断攀升,研究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梳理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现状,分析房地产价格调控措施合理性与合法性,寻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合理设置,促使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回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矿、筑路、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大量裸露的人工边坡。这些边坡不仅可引起水土流失,还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同时破坏了原有的地表植被,对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因其具备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等优越性,成为神经医学基础实验研究关注的热点,为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中
酸性介质中钢铁的腐蚀保护在工业应用和理论研究领域都非常重要,缓蚀剂是保护钢铁在酸性介质中免受侵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碳氟表面活性剂具有三高两憎的特性即高化学稳定性
<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是必然趋势,但如果仅仅当作一种点缀,或是上公开课时作为亮点热闹一下,平时上课却一切照旧,显然远远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
肉牛产业是吕梁市畜牧业的一项新型产业。但肉牛品种杂,品质差,生长速度慢,养殖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一直制约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狠抓肉牛良种繁育体系项目建设,加快黄牛改良
3月17日,第13届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举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着中国歼-10战机,在空中翩翩起舞。她们精彩的飞行表演,成为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首次进行海外飞行表演。  本届海空展为期5天,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512家参展商参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中
1当前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肉牛价格变化情况2000年国内活牛价格一般在6.5元/kg左右,此后活牛价格每年都小幅增长,直到2006年,达到8.5元/kg,2007年持续陡然升高,直到13元/kg;
<正>高中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高中数学"学、做、研、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