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区域性推进的实践困境及治理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省如东县区域推进校园足球面临足球师资匮乏、校园文化氛围不浓、足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实施多元途径培养足球师资、倾力打造足球校园文化、夯实体育课堂教学、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这样才能推动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校园足球;区域性推进;实施困境;精准治理
  【中图分类号】G527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我有幸参加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总决赛的评审活动。从各个分赛区脱颖而出的十位选手,无论是专业论文、主题演讲,还是课堂教学,都尽情地展示了他们厚重的教育情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专业素养。每节课都充盈着浓郁的儿童味、学科味、生活味、文化味和成长味,师生参与其中、受益其中、享受其中。现以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仇学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摘 要】为了突出课程的连续性和序列性,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整合学生人格、经验,学科知识、方法,社会生活、环境,借助主线勾连、融合手段和聚合课程力量,从“恒常力”“整合力”“融合力”的角度增强课程实施的“渗透力”。  【关键词】课程实施;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涵;渗透力  【中图分类号】B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8-0013-03  国内学术研究指出
【摘要】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自身年龄特征、认知原点和思维特点的制约,教师教学时可以从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入手,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活动中多维感悟、逐步明晰并内化模型思想,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逐步深入;多维感悟;建模;有余数的除法  【中图分类号】G623.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但是学生面对的问题有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表面积的变化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引起表面积变化的因素很多。遇到复杂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启发。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环视一下四周,找一个适宜的有关问题,辅助问题可能提供方法论的帮助。它可能提示解
【摘 要】复式与融合课程是针对当下三级课程体系课程的分立及执行过程中效能不足提出的。复式是一种形式,融合是过程和结果。通过多维的空间、多样的课程、多元的活动、多方的力量,将师生成长融入到传统文化中、融入到集体中、融入到世界中。融合课程,打破壁垒;融通资源,实现共享;融入力量,开放视界,从而创建立体的、生态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复式;融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
江苏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工程实施5年来,全省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地坚持行政推动与专业指导结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已经通过省、市视导的学校和共建学校给予了政策倾斜、专项拨款。各学校真切地感受到课程基地建设在推进学校文化重建、促进学校课程改革以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强大力量。课程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环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推动了教师教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素养,规约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法。为此,学校课程需要回归儿童生活的本原,教学需要指向学生學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走向“转识成智”,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本原;学力提升;“转识成智”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8-0026-03  素养
主持人语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  无疑,这对在历次时代变革中都处于“潮头浪尖”的语文教学也必将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每一种语文教学范式的产生与流行,都
有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曾感言: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交流起来,怎样引导孩子们敢说、敢想、乐于接受,这一点是我上指导课最难突破的地方。也是我在上课前最伤脑筋的地方。事实证明,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的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但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一、赢在起点。让学生的“心
主持人语  智,从“知”从“日”,知为知晓,触类旁通;日为阳光,明察秋毫。知者自明,引申为智慧、聪明、善于思考之意。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想的感悟、数学思维的提升无不是“智”的体现。趣,从“走”从“取”,跑着去取的东西一定是急着需要或是特别喜欢的东西,引申为兴趣之意。趣为知之始,既要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情趣、志趣,更要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内在的奇趣、妙趣、理趣。智与趣可谓数学的二原质,主料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