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营造审美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逻辑性、感官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涵养,为广大学生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语文课本就像是浩渺的苍穹,包罗万象。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成文章。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一、营造审美情境
  美的情境需要用心来营造。古人将优美的景色、感人的事件、悲痛的心境都用优美的句子描绘下来,记录一时的情境,抒发无限的感慨。语文正好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包含了各种意境的文章。教师要从这些文章中发掘美的意境,挖掘小学生的审美认知。意境,是一种思维的描绘。如何让小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受,完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是教师在教学上的首要任务,是小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中之重。
  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多么深厚的友谊啊!当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显得多么的孤独与落寞。但这时一个朋友来送别,就像是荒漠中有人赠与一杯水,感动的泪不由自主地流出眼眶。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与汪伦之间的友谊说成比千尺的潭水还深,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深情,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这些深远的意境需要教师仔细地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尤其是小学生思维开阔,当学生动情的时候就是把作者的经历都体会到的时候。当然,只有教师把其中的意境与感情理解了,才能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区分美与丑、善与恶。
  二、培养审美感知
  如果一个人有生命却没有思想,就是只有一个躯壳而没有了情感。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质量,精神世界更丰富,就要感受生活的愉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很单调,生命中只有自己的人,就会变得很孤独,很没有安全感,情绪易波动,内心苦闷,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呢?
  1.朗读形式
  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纠正读音的错误,更是为了体验作者当时吟诗作对的情景,再现当时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吸收作品中的营养,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的画面,激发学生对于真、善、美的渴望,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情感得到升华。如课文《丑小鸭》,教师通过低沉的语调,再现了丑小鸭的孤独、可怜,激发了学生对丑小鸭的怜悯之情。教师通过欢快、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现了当丑小鸭看到自己变成白天鹅时的激动与快乐。让学生学着教师朗读的语调来读,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这个形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体会到世界上时时存在的希望。
  2.戏剧形式
  小学生现在学的童话、寓言,描写的都是一个个场景,跟实际生活特别贴近,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些文章排练成舞台剧,让学生来扮演角色,通过表演让学生深刻体会舞台剧的魅力以及文章主人公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3.画图形式
  让学生把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用画笔描绘出来,把文字变成图画的形式,这样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在这里,教师需要先为学生讲解一下课文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图画画出来。
  三、激发审美情趣
  如何带领学生进入审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美、享受美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如此的现象:绿色的小草遭到无情的践踏;可爱的小动物被主人赶出家门,流浪街头;一些残疾人、老年人在路边乞讨;一些边远地区的小孩子挨饿受冻;病人在床上呻吟却无人问津;清扫阿姨受到人们的鄙视……审美教育完全就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生命的价值是生命本身所散发出的光和热,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一個契机,我们要让学生用心来观察生命、体验生命,这种观察与体验是靠教师的引导逐步完成的,这种行为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反思与发展。
  总的来说,实现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多种形式,但要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审美教育还要靠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要根据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判断力,让他们能够辨认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善、美,假、恶、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听、说、读、写样样具备,使学生德、智、体、美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美丽的花朵,只有挥洒出了汗水,花朵才会开得更加艳丽。
  参考文献:
  [1]程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
  [2]聂秀芳,袁文智.浅谈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运用[J].学周刊(B版),2012,(12).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和发内心膝关节置换手术对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50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膝关节置换手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它是当今社会多发病之一,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可
本文研究了太湖流域不同的水分状况水稻土剖面的主要发生层对铵和磷的吸附一解吸特性,探讨了发生层间表面性质的差异及其与水分状况的关系。
生长因子及受体是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增殖起重要作用。一种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大多数都能激活不同的传导通路。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
目的:比较自酸蚀粘接剂和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名固定正畸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别使用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和两步法全酸蚀粘接剂粘接726个托槽,计
一、鼓励学生开口  后进生也有进取心,增强其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通过品味成功的快乐与喜悦,激起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他们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就会大有提高。  在提问时,兼顾每一名学生,对于后进学生,一般提出估计他们能回答得出的问题。只要积极参与,就予以肯定,凡是正确的,则给予表扬。他们往往因为得到肯定和表扬而兴奋激动不已。错了的要及时纠正。纠正时,要面带微笑加以启发与引导,从来不指
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还没有彻底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所以觉得工作无从下手。笔者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教学目标从单纯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转向情感、能力、审美情趣的同步发展。语文课堂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肢体功能和语言训练。结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
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通过收集、占有、整理、归纳学校或学科资料来进行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必须体现校本(本校)的特色外,还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教材开发应有目的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