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性视角对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主动性视角,对北京市部分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心理感受、体育锻炼时间及频次、场地设施以及家长的支持度等要素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及心理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建议:激励与引导并重,建立体育锻炼激励与引导机制;专属时间专用,建立体育锻炼时间统筹与保障机制;合理利用与改善场地器材,建立高效灵活的场地器材保障机制;基于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生;主动性视角;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0)06-0103-08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v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ttitude, psychological feeling, time and frequency of physical exercise,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the support of parents of som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n physical exercis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training initiativ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e pay equal attention to incentive and guidance, establish a mechanism of physical exercise incentive and guidance; set up a sports time overall planning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exclusive time; reasonably use and improve, establish efficient and flexible sports equip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physical exercis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itiative perspective; physical exercise; influencing factor
  目前,“运动不足”问题仍是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阻碍之一。学生体质下降与其身体活动不足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医学、体育等领域广泛讨论。有研究发现,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其身体、情感、社交和认知等方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1]。心理学家认为,主动性(Initiative)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是由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的[2]。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都进入了发育的高峰期,而促进这一时期身心健康发展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之一就是主动参加体育锻炼[3]。有关研究显示,出于自身意愿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其产生的效果比被动参加更加显著。通过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小学生自发地增进运动需求和愿望,提升运动情感、体能水平和学习能力;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体性增强,可使体育锻炼成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身心体验,从而获得体育对小学生个体成长的多元价值[4]。因此,基于主动性视角讨论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向具有现实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生、教师等人的调查与访谈,基于主动性视角,对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实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部分学校现有的各项促进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分析影响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切实促进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运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等网站,以“小学体育”“小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体育锻炼的动机”为关键词,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9月,检索文献共计271条,本研究主要参考其中38篇。对所获得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內容,设计面向小学生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动机、主动性、锻炼时间、频次、场地选择、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及态度等。问卷内容的信度系数为0.87。根据本人实际工作资源,按照统计学抽样要求选取民族小学、安外三条小学、实验二小玉桃园分校、和平里一小、中古友谊小学、体育馆路小学6所小学,并从6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随机抽取30人,在学校的配合下发放问卷并填写。此次调研发放问卷2160份,实际收回问卷2153份,其中有效问卷2148份,有效率99.8%。   1.2.3 访谈法
  围绕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学校现行的相关制度和机制等问题,面向样本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以及学校体育的专家进行面对面访谈,为研究获取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小学生是否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为因变量Y,预测影响主动性的因素为自变量X,采用二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Sig.<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及其特点
  主动性(initiative)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出于自身某种目的而自主开展的、不需要外力的推动、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运动。本研究对小学生是否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发现,有89.55%的学生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10.45%的学生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以及性别特征的渐趋明显,对各种事物的认知愈加丰富和复杂,因此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也有不同的变化[5]。将这个调查结果与性别和年级两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女生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比高于男生,高年级(四五六年级)中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比高于低年级(一二三年级)(见表1、表2)。
  2.2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其相关性分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6]。对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89.13%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9.94%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一般,0.93%的学生不喜欢。为了进一步明确态度与性别和年龄是否存在相关性,对其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低年级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比非常低,但到了高年级则出现了2.02%(五年级)、3.06%(六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含很不喜欢)体育锻炼。与性别的交叉分析显示,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低于男生,对体育锻炼不喜欢的占比高于男生(见表3、表4)。
  在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调查中,97.64%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都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将“是否会主动锻炼”与这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当中,对重要性的认知明显低于会主动体育锻炼的学生(见表5)。
  2.3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及其相关性分析
  积极的心理感受可以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并且提高人体的机能,促进人的身体活动[7]。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会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调查发现,有62.7%和30.52%的学生表示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后心理非常快乐或比较快乐;仅有0.56%的学生表示不太快乐,0.23%的学生很不快乐(见表6)。
  同时,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与“是否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两项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当中,感受非常快乐和比较快乐的学生(96.88%)明显多于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61.78%);而在不太快乐和很不快乐的统计中,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比明显低于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见表7)。
  2.4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征
  2.4.1 小学生校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时间是开展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从调查结果来看,41.2%的小学生每天在校能够保证1小时及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48.54%的小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为0.5~1个小时,9.01%的小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半小时,还有1.25%的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见表8)。
  通过与学校教师的访谈得知,小学生校内的体育锻炼主要是在体育课、大课间以及各类体育社团中开展,而其他的校内闲暇时间学生并不会把体育锻炼作为首选。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的只有4.46%(见表9);较为充裕的午餐后时间,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比5.76%,绝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读书(20.9%)、抓紧时间完成作业(34.09%)等(见表10)。
  体育课是校内必须予以保障的体育锻炼时间。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学校各类活动的增多,体育课被占用的几率也逐渐出现。有4.42%的六年级学生表示,体育课会经常被占用,45.92%的六年级学生认为体育课偶尔会被占用。从表11可以看到,在“经常占用”一栏中高年级占据了较大比例。
  小学生在校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时间,例如体育课、大课间、社团活动等;另一类是课余时间、自由活动时间等,可以由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8]。第一类时间的完全保障是基础,实现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基本目标,并通过这个基本目标的实现,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知识,为其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支撑。而第二类时间的有效组织及引导是促进小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障,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激发主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9]。
  2.4.2 小学生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及频次
  除了在校时间,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也为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放学完成作业后,有42.45%的学生会选择參加体育锻炼,在所有行为选择中排第三位,选择上课外补习班和看书的最多(43.47%和43.15%)(见表12)。与在校闲暇时间行为选择进行对比,小学生更愿意在放学完成作业后参加体育锻炼。这与小学生的身心放松程度、环境的轻松程度以及家长、小伙伴的陪伴等有密切关系[10]。结束一天的在校生活,且完成作业后,身处闲适的居家环境,没有心理负担,有父母或者邻居小伙伴的陪伴,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加放松,因而更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身体。因此,这个时间的有效把握也会对促进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产生重要作用[11]。   通过对小学生在节假日期间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以及频次的调查统计结果也能看出,小学生在校外时间对体育锻炼参与的投入度是乐观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表13可见,能够保证每天1个小时及以上体育锻炼时间的学生占比为69.07%,占据一半以上;有29.1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在1小时之内,还有1.76% 的学生不参加锻炼。
  针对小学生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频次的统计显示,27.78%的学生每周锻炼3次及以上,57.27%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还有14.96%的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见表14)。
  2.5 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场地设施充足,使用便利,则会在客观上为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条件[12]。通过对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场地设施情况来看,41.2%的学生会选择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31.26%的学生选择去公园参加体育锻炼,15.37%的学生选择去收费体育场馆,6.04%的学生选择“其他”项,分别为家中或小区内(见表15)。
  大部分学生将学校选择为主要的锻炼场地,是因为学生的日常时间主要是在学校度过,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比较便利,且场地安全。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去公园参加体育锻炼,与个人或家庭的休闲娱乐活动结合起来,使体育锻炼的氛围更加轻松愉快,他们也更愿意参加。无论是收费体育场馆还是免费体育场馆,选择的人数均不多,这与场馆的地理位置、费用等有一定关系。体育健身路径是专业的体育锻炼器材,但小学生选择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老年人及成人使用较多,小学生使用机会和空间受限。
  由此可见,可供小学生选择的锻炼场地是非常有限的,场地设施的安全性、专业程度、便利性、经济性、干扰程度等都成为影响小学生场地选择的因素。场地便利、安全、经济、环境良好,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就会有保障,也有助于小学生便捷的选择相应的场地设施参加体育锻炼。
  2.6 学校促进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制度或机制
  学校体育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正确认识体育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或机制对全面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所调研的6所小学,都有明确的保障机制或体育管理制度,为促进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但在更多的具体细节方面,其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2.6.1 促进小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机制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有的学校特制定了体育课与体育锻炼激励机制。该项机制分为情感激励、兴趣激励和成功激励。情感激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体验到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收获的成就感。兴趣激励,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成功激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目标,在不改变技术动作要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让学生通过努力最终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产生积极心理影响的目的。这个机制的建立,从情感、兴趣以及成就感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激励,对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与主动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激励需要与引导同步,这样才可以保证激励的方向正确和科学有效。
  2.6.2 明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
  被调查的学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每天锻炼一小时”[13]制度的实施细则。如具体到了每个班的具体锻炼时间,规定当天有体育课的班级体育锻炼为体育课40分钟+课间操或跑步45分钟,累计85分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每天下午15点在操场锻炼30分钟+课间操或跑步45分钟,累计75分钟。要求每次大课间活动教师要安排学生锻炼内容,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强度和安全。按照这个制度严格执行可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这些时间会因为各种临时情况受到影响或被占用。而且除去体育课时间,真正体现小学生主动性的自主体育锻炼时间具有较大随机性,在日常实际中的保障程度有限。
  2.6.3 强化学校场地器材保障制度
  所调研的学校中,有的学校拥有数千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能够满足足球、篮球、网球、武术、体能训练等运动的场地需求,可保障上千人同时开展各种各类的体育锻炼。6所学校均有专门的运动器材室,运动器材种类齐全完备。但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器材和场地使用有时不便利。具体体现在,运动场地多用于体育社团的训练和比赛,无法满足其他学生的锻炼需求;运动器材的使用需要经过老师的审批才可使用,过程繁琐。学校设有专门的场馆、器材管理及联络部,制定了详细的场馆使用及器材借用制度,规范器材室物品,检查和督促社团场地及器材使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没有考虑到器材如何便捷、高效、安全地提供给学生使用,体育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调配,器材如何按需逐步更新与淘汰,器材的正确使用宣讲与示范等问题。因此,该项制度更多的是偏向于管理,而忽略了实际使用中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2.7 家长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持度
  学校体育为小学生提供系统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家庭体育则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激发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家长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孩子的体育行为[14]。调查显示,有97.64%的家长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见表16),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总体态度较为积极。
  而对于体育锻炼价值的看法,家长们则从身体、心理、社会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其价值和作用,有着比较全面的认知。   通过对小学生的进一步调查验证了家长不但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知水平较高,而且在实际行动中也身体力行。90.62%的学生表示家长非常支持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接近97.87%的学生家庭都置办了一定数量的体育锻炼器材(见表17)。
  节假日及放学后,有52.35%的学生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参与体育锻炼;96%的家长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亲子体育活动及竞赛(见表18)。
  通过对“家长是否会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学生是否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两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了非常鲜明的对比结果,家长非常支持的家庭里,有90.57%的学生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见表19)。
  家长对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积极,对其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购体育锻炼器材、陪同孩子一起进行锻炼、支持校内各种体育活动等方式对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予以支持,这些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进一步深化营造积极的体育锻炼氛围,带动孩子一同参与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逐渐融入生活,树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促进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会有积极帮助。
  3 小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变量的筛选
  将Q6、Q8、Q15、Q17、Q21、Q22、Q23、Q24、Q30共9项作为自变量,而将是否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会=0,不会=1)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0)。从表21可以看出,总共有2153个样本参加分析,并且没有缺失数据。从表22可以看出,以 Sig.<0.05作为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因素自变量(X)进入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的标准,结果发现,Q6、Q8、Q15、Q17、Q21、Q22、Q23、Q24、Q30这9个自变量与因变量Y有显著性关联(Sig.<0.05)。 从表23、表24可以看出,Hosmer和Lemeshow检验P>0.05,模型的预测值与观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3.2 主动性影响因素的二元回归逻辑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自变量筛选结果,选择9个自变量进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相关变量及常数项相关信息详见表25。
  Q6的回归系数值为0.761,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00<0.01);Q8的回归系数值为0.52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01<0.01);Q15的回归系数值为1.48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00<0.01);Q30的回归系数值为0.309,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44<0.05)。意味着“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会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Q21、Q22、Q23、Q24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学生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时场地或器材的便利性”“爸爸妈妈对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学生家里体育锻炼器材的丰富程度”“老师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并不会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参与度的主动性认知较高,主动性在小学生性别和年龄方面呈现出女生弱于男生,高年级弱于低年级的特点。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逐渐增多,并且女生的喜欢程度弱于男生。相较于不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更加喜欢体育锻炼,参加后的心情也更加愉快。
  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真正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性的正是上述心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即“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与主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由此看来,只有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和接受体育锻炼,才会在行为上产生积极作用。而时间、场地、家长支持度、有关机制等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发挥影响作用。
  4.1.2 小学生在校内锻炼的时间分为必须时间和自由时间。必须时间一般为体育课、大课间、社团等时间,自由时间为除前述幾种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如课间、午餐后等。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校内的锻炼时间没有预期充足,对于“每天一小时”的要求来说,没有全部落实。而小学生在校外的体育锻炼时间却更为充分,锻炼的时长、频次以及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等均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和公园为主,可供选择余地较少。这与场地的便利性、安全性有密切的关系。
  4.1.3 学校制定的各项体育锻炼制度或机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和体育发展规律,就会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效果。因此,各个学校在制定各项制度或机制时,应以保护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科学提供各项服务为基础,让学生处于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中。当前,学校的保障机制或制度仍有完善的空间。总体来看,激励有余,但引导不足;规划到位,但落实不够;管理严格,但忽略了以学生服务为中心;制度明晰,但没有评价机制,无法发挥保障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良性循环。
  4.1.4 就家庭因素而言,整体上看,家长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积极、全面,而且也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并配置体育运动器材,愿意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交叉分析也看出,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里,家庭支持度高。
  4.2 建议
  4.2.1 激励与引导并重,建立体育锻炼激励与引导机制
  从学生自身而言,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积极的体育态度,激发体育兴趣,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是促进其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而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体育氛围,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使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体育教学和家庭陪伴过程中积极引导,并不断激励,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快乐与成就感,促使他们更好地习得体育技能和知识,享受体育过程。另外,也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健康积极的体育文化和氛围,让学生耳闻目染的感知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改善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内心价值评价和态度,从而驱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做到有人关注、有人掌控、有人传达信息。将体育锻炼激励与引导作为一项机制建立起来,在日常予以贯彻执行,让体育锻炼形成积极氛围,拥有正确导向,使学生逐渐将体育锻炼内化为兴趣和习惯。
  4.2.2 专属时间专用,建立体育锻炼时间统筹与保障机制
  时间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有时间保障,学生才能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才能在一次次的参与过程中逐渐培养习惯从而形成主动性,使其成为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除了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个最基本的保障之外,学生在校期间的其他闲暇时间如何利用也非常重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让学生走出教室,活动身体,转换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情况,体育锻炼的引导方式可以不同,但是要通过建立时间统筹与保障机制,将每个特定的时间予以特定安排,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体育锻炼内容,进行不同的体育锻炼引导。制定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大计划,统筹各方配合,协调各部门支持,让学生在校内的每一段闲暇时间都有体育锻炼内容的安排。
  4.2.3 合理利用与改善,建立高效灵活的场地器材保障机制
  学校为学生提供满足需求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与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构成保证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基于学校当前的具体情况,建立高效灵活的场地器材保障机制,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有场地、有器材、能满足、能适应,发挥好辅助作用。首先,将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建设与学校其他教学条件的改善同等对待,使其均衡发挥育人作用。其次,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将校园内的空闲用地进行整合规划,做好安全防护,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扩大体育锻炼场地面积;努力提高专属体育场地的使用效率,合理安排各类体育锻炼的场地;在保障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校内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充分对学生开放,如课后、节假日的使用等。第三,体育器材的使用在做好使用注意事项宣讲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使用手续,让学生便于使用。通过该机制的建立,让学生有地方锻炼、有器材锻炼,使具有特色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吸引学生前来锻炼,为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做出保障。
  4.2.4 基于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生体育锻炼的深入落实以及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制定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符合本校学生特征、切实可行、激励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当涉及体育课、大课间、自主体育锻炼、体育社团、主题体育活动等各部分,以正面鼓励为主,奖励先进,捕捉进步,发现亮点,扶持落后,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够分享胜利,体验成就感,感受体育团队精神,让“体育是快乐的”精髓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机制下,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从而转换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Miller K S,Boyer C B,Cotton G.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1997,20(1):652.
  [2]科普中国·科学百科[EB/OL].baidu.com/item/%E4%B8%BB%E5%8A%A8%E6%80%A7/9161251?fr=aladdin.
  [3]章茹,李海峰.江苏省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793-1795.
  [4]黃小龙,吴卫军.甘肃省陇东南地区高中生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9,24(5):112-115.
  [5]顾洪.父母对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158-161.
  [6]黄洁.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17-118.
  [7]刘洋,何普芳.“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探骊[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5):410-414.
  [8]胡博然,雷文秀.“有闲”还是“有钱”——对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0(7):30-37.
  [9]陆月仙.全民健身视野下小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5(17):18-20.
  [10]权小娟,卢春天.青少年体育锻炼中的同伴效应及性别差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4):41-49.
  [11]杜小燕.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4.
  [12]唐敬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安排场地与器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3):111-112.
  [13]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4):40.
  [14]徐恺.家庭体育观念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钢琴的音域宽广、音色洪亮、功能广泛,在几乎所有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被誉为“乐器之王”。键盘乐器从起源到如
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是人性化的医疗,是奠基于人文、科学、哲学的学问。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首先必须懂得人、尊重人,必须具有
<正> 中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998年第一季度以大陆16个主要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总体有所回升。从全国情况来看,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渐趋明朗,今年1季度房
<正> 自1984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个无线寻呼运营网以来,寻呼业在中国迅猛发展了15年,截至1998年底,中国寻呼用户超过6200万户,经营企业4000多家,成为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的
随着脉冲式输出流量计的市场应用在不断发展,能准确测量这种流量计的信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脉冲信号特点,提出了新的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测量方法,解决了测量精度低的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常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如何扮演好护士长这一特殊角色,是值得护理管理者研究的新课题。
亚洲和俄罗斯发生的金融危机给1998年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金融危机使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经济进入衰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据联合国专
<正> 从讳疾忌医到国际求救很少有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变得如此富有,同样也很少有国家会经历如此突然的重大危机。韩国政府终于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承认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
袁盛勇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在文学和历史之间,在学术和思想之间,袁盛勇的鲁迅研究和延安文学研究其实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性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