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去台湾的前前后后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1891年出生,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返回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 1922 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 ,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5年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他曾于1931年和1948年两度出任行政院院长,前次一月不足,后次只干了68天。国民党败退后,孙科没有直接去台湾,而是去了美国,寄居在子女家中。1964年他到台湾,任 “考试院”院长。至于他为什么去台湾,怎么去台湾,去台湾前后发生了什么故事,知道内幕的人却不多。
  
  
  闲云野鹤:海外生活15年
  
  孙科下台了,他该怎么办?是继续与蒋介石为伍,还是另谋它途?最终,孙科还是选择一走了之。
  孙科辞去行政院长后,于3月16日去奉化会晤蒋介石一面,随即赴广州。
  是年5月,孙科至香港暂居。几十年宦海生涯,孙科是初尝“无官一身轻”的滋味,既然难得赋闲,他很想能够坐拥书城,韬光养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在香港过得并不轻松,毕竟“树大招风”,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世界如此之大,究竟何处为立锥之地,台湾抑或海外?应该说,当时孙科还在观望,尚未最后拿定主意。去台湾,固然有其优势,撇开别的不谈,单凭尊崇孙中山国父这一点,国人有爱屋及乌的心理,自然也不会撇开他。因此,选择台湾而不寄居海外做“难民”,不失为一条理想的生存之路。但是,他和老蒋道同而志不合,与其继续在争吵中合作,不如设法挡驾,就此了断两人间的恩恩怨怨。
  既然无法去台,不如暂且蛰居海外。孙科请求颁发赴美护照以投靠子女,但不知何故,没有结果,有关当局“既不欢迎前来,也不发给护照”。正好他的好友傅秉常在法国乡下买了一栋房子,有多余的空房三四间,愿供孙科夫妇栖身。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先去法国客居一段,然后向当地申请了赴美护照。
  孙科夫妇初抵美国,先后寄居在两女家中,1954年夏迁往加州,蛰居洛杉矶郊区次子治强寓所。孙科夫妇出国远行的盘缠还是靠卖房子凑的,他们闲居美国,没有任何固定收入,全仗子女接济,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度过了10几个落魄清苦之年。
  基于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理,孙科虽远居异国,但对台湾的情形始终关注。在无可奈何的境遇下,他不免思乡心切,不时泛起想回台看一看的念头。不过,赴台谈何容易,毕竟当年他是“背弃”台湾,如今返台,别人会怎样看待,蒋介石能否原谅他的“不恭”呢?要等什么适当的时机,又以什么样的名义,才能顺理成章地去台湾呢?
  1962年的“双十节”前夕,在台的广东中山籍立法委员刘崇龄提出质询,说:“最近孙先生于言辞之间,也怀念台湾的故旧,同时常表露出有思乡之感。”他希望能主动邀请孙科回台湾看看。
  回答质询的王云五也是中山人,他表示:“刘崇龄的这个气球放得好,为孙科回国预做铺路工作。”听了这话,孙科的旧部属梁寒操等人相继转告在美的孙科,现在时机已渐成熟,可以回台了。于是,双方选择1965年庆祝“国父百年诞辰”时,以大会名义邀请孙科来台。
  之后,孙科与台湾之间联系频繁,不断商讨回台有关事宜,台湾当局表示欢迎,这对当时台湾叫嚣“反攻大陆”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政治分量,多少给国民党打点气。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达成了某种默契。孙科终于在脱离了国民党多年之后,跑回台湾“归队”去了。
  孙科在美十几年,与外界没有太多交往,生活平静、单一、孤独。许多人以为,孙科的最后时光,或许就在默默无声中度过。然而,孙科却与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是人们绝难料到的。
  
  游戏人生:踏上一条不归路
  
  1965年10月29日,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班机在台湾松山机场降落。机场上聚集着政要名流1000余人,他们在等待着一个“特别”人物的到来。
  机舱门打开,只见孙科走了出来,面露笑容走下飞机,频频颔首向欢迎人群致意。在去美16年之后,孙科重又投入到国民党的怀抱。也许是太久的孤独,也许是眼中重又浮现逝去许久的辉煌,孙科在目睹如此盛大的欢迎场面时不禁为之动容。
  
  这时的孙科,就像明星演出一样,马不停蹄地赶场子,忙得不亦乐乎。那一阵,孙科恨不能分身有术,许多单位不得已,只好合在一起恭请他。
  1966年11月12日这一天,是孙科返台一系列活动的高潮。上午,他参加了各界举行的“庆祝国父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下午4时,“国立中山博物院”大厦举行落成典礼,孙科主持“国父”铜像揭幕后致辞:“在南京中山陵的国父白大理石像,是1928年聘请法国名雕塑家塑造的,现在这座铜像模型大小一样,稍微低一点,现在大家对国父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想,个人谨向国人与铸造国父铜像,筹建博物院的有关人士致谢。”
  12月16日中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在台代表李宗黄、张知本、黄季陆等聚餐,欢迎同为代表的孙科。算一算时间,那已是41年前的事了,如今老友重逢,颇为动情,若不是他们命大,恐怕只能在另一个世界相会了。
  在近两个月的忙碌之后,孙科总算归于平静,可以安坐在家中。台湾之行,平添了不少热闹风光,海外韬光10余年的孙科,想来也别有一番兴味。但余兴之后,孙科又回复到他以前的生活模式,看书、读报,静思,一切如旧。
  在蒋介石提名下,孙科接任了“考试院”院长一职。消息传出,反应不一,有人认为以他的学识与资望,未免大材小用;有人觉得他淡出政坛多年,重又回到台湾做官,有点“鬼迷心窍”。孙科对于外界的批评,少加辩白。孙科接“考试院”,按理可入住院长官舍,那是位于“考试院”斜对面一座宽大雅静的平房。可他却将其改为“考试院”图书馆,供属下充作进修场所,自己则与家人仍住在旧房。
  孙科晚年,可谓是精神领导“考试院”达7年之久。他只把握政策,至于具体工作,则放手由部属去做。“考试院”在他的领导下,的确做了不少事,行政部门和人事单位主官对他非常尊重,“两院”协调密切,凡事也就迎刃而解。
  1973年9月13日下午5时,孙科突发心脏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年83岁。
  孙科遗体于9月28日下午5时,自荣民总医院移往台北市立殡仪馆,并举行迎灵礼,29日上午8时举行追思礼。孙科生前为基督徒,是日公祭前行追思礼,由东吴大学端木校长亲为安排,张继中牧师主礼。宋美龄代表蒋介石,由蒋经国陪同,到殡仪馆参加追思礼拜。
其他文献
一项50家不同研究中心参与的全球研究发现了数百个导致5种常见、难治炎性疾病的基因,为开发这些疾病的新疗法铺平了道路。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和德国基尔
摩托古齐公司创立于1921年,50年代由于赛车出众而取得名声,初期设计生产的OHV500mL级摩托车,在当时曾夺得14次世界第一。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设计手段上率先使用风洞试验。公
马武(?—61),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根据《东汉演义》改编的涉及马武的其他传统京剧剧目有《取洛阳》(亦称《光武兴》、《岑
卓菲娅·丽莎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派的重要成员,是杰出的音乐美学理论家,她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本文从她的几个重要观点:音乐意义的多解性,音乐的
杨福安,1963年9月出生,山东莱芜人,中华老字号企业——山东福胶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主任中药师,国家执业药师。国内知名的阿胶专家、中国青年科协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25次,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中药研究领域空白,主编出版了《中国阿胶》等三部专著。    1983年,杨福安被分配到位于山东东阿镇的平阴阿胶厂工作。作为首批入厂的知识分子,他一到车间便跟着工
1978年以来的中国商业史: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
北京,一座古老而又颇具神韵的城市,历经世事变迁、起落沉浮。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上,今天的我们置身于繁华深处,用心感受这座古老城池的魅力与脉搏。我们以儿童歌曲《北京吆
一、问题的提出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经常遇到两曲线相交的有关试题.例如题1:设直线l:y=3x﹣2与抛物线Γ:y~2=4x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的圆与抛物线Γ交于另外两个不同的点C、D,
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中长跑是田径项目里的重点,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跑的通称。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参加的比赛项目只有800米、1500米、3000米。因此我们在
大宇轿车所装1.8L发动机属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其控制系统的电脑内部有一个故障自诊断电路,它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不断监测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并将故障以代码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