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旅游产品融合途径分析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在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中,产品以安徽省名胜古迹、3A级以上景区为主,在融合战略实施中表现出方式单一、融合浅显等问题,不能有效体现旅游资源的文化效能,优秀安徽文化得不到展示载体。为解决该问题,安徽省相关工作者应创新文化旅游方式,打造多元产品业态,拓展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协同发展目标。

一、安徽省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一)文化旅游资源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基于不同地域,安徽文化被划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及民俗等各个方面,文化底蕴丰厚,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强,可以此为基础落实融合战略。同时,安徽省山水秀丽,风景名胜众多,文化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错辉映,现有10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如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以及琅琊山等。就旅游资源分布而言,安徽省位于我国前列,为融合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开发现状分析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行业工作者提出“文化+旅游”的观念,基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安徽省制定融合发展战略,针对文化资源的特色,将其与省内各个旅游景点结合,创新开发模式,遵循全域旅游融合思路,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建设文化旅游示范点与示范项目,将文化遗产纳入文化旅游范畴,结合革命老区、纪念馆、“非遗”传承等文化资源,重新规划旅游线路,使文化遗产与旅游期间的吃住行游有效融合,为融合发展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目前,安徽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行业工作者开发了宗教旅游等产品,如九华山朝圣之旅等。根据安徽省公布的数据,在融合战略实施背景下,游客数量、旅游行业收入有显著提升。在2019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10%,旅游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超17%。
  由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属于新理念、新模式,相关工作经验匮乏,安徽省在实施融合战略时出现一定缺陷,最为显著的就是融合途径单一问题。安徽省文化旅游产品以地域风景名胜为基础,大都为观光类旅游产品,融合方式以文化渗透为主,文化传播效果有限,不能凸显安徽地域文化,影响融合战略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难以发挥融合战略在推动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安徽省文化旅游产品融合途径


  基于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其出现缺陷的原因在于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落后。建议安徽省旅游行业工作者结合新时期新理念,创新融合思路,寻找适合安徽省产业发展的文化旅游产品融合途径。基于优异的资源条件,建议安徽省采用“文+N+旅”融合模式,全面整合安徽省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产业资源,明确对应的产业要素,将三类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创新融合思路,拓展融合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多元、更具安徽省特色的文旅产品,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提高安徽省旅游收入,实现发展目标。文化产业要素包括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文物等,其他产业要素包括乡村、城市、教育、科技等,旅游产业要素为即为游客旅游需求,如游、购、娱等,行业工作者可在前两类产业中分别选择一项要素进行配合,满足旅游需求。例如,通过非物质文化与科技整合,通过高科技呈现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游客的游、娱需求。
  (一)文化旅游与乡村融合
  在乡村建设中,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在保护区域资源的基础上,为当地居民提供收入渠道,发展农村各项产业,缩短城乡差距。目前,安徽省各地区的农村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可通过文旅融合战略的实施,发挥出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安徽省农村发展与进步,为安徽省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帮助。细化来说,安徽省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进行文化旅游与乡村的融合。
  第一,建设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去农化”发展趋势,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理念、工具渗透至农村,使农村特色逐渐消失,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影响地域文化传承。针对该现象,安徽省需深化推进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加强相关机构建设,保护农村特色,使乡村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例如,在皖南地区,安徽省文旅工作者创建了示范区,在省保、县保单位建设基础上,开展村落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建成24个保护项目。总结皖南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安徽省乡村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指导,有助于文化旅游乡村建设。
  第二,开发特色文旅村镇。在文旅产品开發中,安徽省的特色文旅村镇以皖南古村落为主,但在皖北地区,因村庄景观问题,文旅行业工作者开发文旅产品的难度较高。针对该现象,安徽省应提高对皖北特色文旅村镇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开发皖北特色文旅村镇,结合皖北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特色,以皖北乡村形态为切入点,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村庄景色。
  第三,开发农旅体验产品。目前,安徽省文旅融合为单纯的乡村景观观赏,融合程度较浅显,游客对乡村文化的认识较为浅显。安徽省需开发农旅体验产品,结合区域现有乡村资源,增强游客与乡村特色文化的交互,深化游客为乡村特色文化的认识,进而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感悟安徽特色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安徽省大湾村,基于马鬃岭景观,开发“进村游”旅游产品,包括采茶与炒茶体验游、乡间民宿、大湾漂流、农家乐、民俗博物馆等,使游客体验特色农家生活与民俗文化,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二)文化旅游与城市融合
  在融合战略实施中,城市发挥桥梁作用,基于城市丰富的资源配置,可在城市产生产业叠加倍增效应,强化文旅融合效果,实现共同发展。基于城市的重要作用,安徽省应将其与文化旅游融合,提供更多元的融合路径。
  (1)延伸文创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空间组织是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可将其作为文旅融合的载体,创新文旅产品融合方式。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各地区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基于各地地理优势,实现城市多元化发展。基于该趋势,安徽省需从地域文化特色入手,打造多元城市空间,进行文创示范园区或文创空间的建设,产生集聚效应与错位效应,实现全产业发展目标。例如,在合肥市1912街区建设项目中,工作人员开发了具备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内开发新型文旅产品;同样在合肥市建立的“合柴1972”文创园区,推出了很多有关“国潮”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系列”产品,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延伸了文创空间,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自信。   (2)激活文化场馆。对于城市而言,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体现了城市形象,是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部分。就目前状况而言,安徽省的各类文化场馆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共享并不突出,对安徽省当地群众的吸引力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地游客对安徽省文化场馆的看法,阻碍城市文旅产品的发展。针对该现象,安徽省需从省级文化场馆入手,通过市场化建设与运营,开发专项文旅产品,激活文化场馆活力,总结成功经验,使文化场馆与文旅产品融合下放至地级市及各县,为文旅产品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安徽省建设了省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新馆,激活其文化活力。以安徽省博物馆为例,建设单位借鉴苏联风格,设计博物馆的建筑,以提高安徽省博物馆的观赏性与吸引力。安徽省博物馆内陈列安徽古生物化石,可用作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为游客展示安徽地区的生物发展历史,深化游客对安徽的认识。
  (3)创新文化产品。在城市文旅产品开发中,演绎作品是常见形式,如杭州推出的《宋城千古情》、上海推出的《时空之旅》等,是当地旅游产品中游客必看的项目。安徽省艺术资源丰富,演艺艺术包括民歌、唢呐、花鼓戏、梆子、黄梅戏等,将其开发为适合旅游消费的文化产品,在城市空间或小剧场内演出,并使其发展为游客到皖旅游必不可少的节目。同时,还可以将安徽省的本地特色文化产品融入现代化创新理念,不断创新文化产品。例如,推出“现代风、地方味”的独特元素,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出具有黄梅戏、花鼓戏的特色安徽文化周边,打造现代化文化产品,增强文化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对安徽文化的印象,促进文化旅游与城市的融合。
  (三)文化旅游与教育融合
  对于文旅融合战略而言,文化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属于跨界融合,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新理念、新模式,实现了地域不同产业间的有效联动,可发挥产业整合优势,实现地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前,最常见的“文旅+教育”旅游产品为研学旅游,且多个地区已推出多项旅游线路,为安徽省文旅工作者提供参考。安徽省文旅工作者可结合自身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学习行业成功经验,开发可凸显安徽省特色的“文旅+教育”产品,塑造安徽省研学旅游品牌。在该过程中,为保障研学旅游规范有效开展,安徽省政府部门应结合研学旅游产品特征,制定规范标准与相关制度,避免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与服务出现问题。细化来说,安徽省的文化旅游与教育融合途径如下。
  第一,建设研学旅游基地。2020年,安徽省成功完成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研学旅游涉及食品、酒文化、宣纸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领域,满足游客的多方面研学需求,扩大文旅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可吸引不同行业的游客选择研学旅游产品,有助于安徽省研学旅游品牌建设。在未来发展中,安徽省可借鉴示范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安徽省各地区的文化特色与资源禀赋条件,进行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游客接触、学习传统文化提供支持,增强研学旅游的影响力。
  第二,加强研学旅游宣传。在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安徽省需不断加强研学旅游产品的宣传,扩大研学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使其受到更多关注,有助于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与品牌建设。例如,安徽省开办了“皖约”宣传活动,围绕“研修安徽”项目,开展宣传营销工作。在“研修安徽”项目中,安徽省结合安徽文化资源,开发了“诗说安徽”“寻梦徽州”等精品研学旅游线路,为游客了解安徽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提供支持。在宣传活动前,安徽省旅发委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个高校的学子亲身体验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利用重点高校学子的心得体会,向更多游客介绍产品优势,打造先进研学游品牌。
  (四)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
  在新时期背景下,游客审美更具个性化,同质化的文旅产品难以吸引游客,影响融合战略的实施与作用的发挥。就此,安徽省文旅行业工作者应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展示方式,提供独具安徽省特色的产品,打破市场产品同质性较高的局面,利用科学技术激发文化旅游产品活力,促进安徽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实现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细化来说,文旅行业工作者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文化+科技+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一方面,开发科技“非遗”旅游产品。和物质景观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触摸,即具备较强抽象性,与先进技术结合,可使其以具象化方式呈现,使游客更直观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主动接触并传播非物质文化,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帮助。例如,黄山市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安徽文化以实景演出形式呈现,如“黄山印象”等演出,这类演出具有实景、高科技特征,加深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为游客创设了沉浸式体验环境,使游客真切感悟安徽文化的魅力。在舞台化“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中,高科技的引入可生动形象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使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感悟更为深刻,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体会安徽文化,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进而提高安徽省文旅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要将文创产品创新提升至顶层设计高度。在文化旅游产品服务中,文创产品是传播地域文化,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方式。和邻省湖北相比,安徽省的文创产品创意相对滞后,武汉的樱花、热干面均是文旅标志,是家喻户晓的内容。安徽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用于文创产品研发设计的素材较多,安徽省政府部门应将文创产品创新提升至顶层设计的高度,借鉴杭州的成功经验(颁布指導纲要),制定安徽文创产品研发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文旅行业工作者创新开发周边产品,全面展示安徽省的文化要素。
  同时,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时,安徽省需认识到科技带来的信息传播便利,开展线上宣传方式,通过互联网扩大安徽省文旅产品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游客来皖旅游。例如,安徽省各景区可开设官方微信、微博、抖音账号,以视频方式记录文旅产品,为游客“云旅游”提供便利,激发游客对安徽文旅产品的兴趣,强化安徽省文旅产品营销效果。

三、结论


  安徽省文化旅游产品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目标。通过本文的分析,行业工作者可将文化旅游与乡村、城市、教育与科技等其他产业要素融合,利用“文+N+旅”融合途径,吸引更多游客到皖旅游,发挥融合战略的作用,推动安徽省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其他文献
一、己衣大裂谷风景区概况  己衣大裂谷所属辖区为云南省武定县己衣乡。己衣大裂谷以“俊、险、奇、秀”著称,兼有滇中大裂谷的隽誉。2014年10月,己衣大裂谷被列入“云南省首批20个最佳观景点”。裂谷旁边便是著名的金沙江畔。裂谷從北向南延绵不断,长约12公里。大裂谷宽窄不一,深谷间最宽的部分可达百十米,最窄的地方却不到10米。景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己衣大裂谷雄伟的地质奇观、金沙江热带河谷秀丽的自然风光
期刊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势头的不断上升,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应运而生的旅游特色小镇也得以迅猛发展,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等旅游业全方位融合对接,对于地域经济的振兴、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苏州旅游特色小镇而言,仍存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对于地域旅游资源挖掘不足、缺乏合理的旅游规划、缺乏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问题。全域旅游的发展为苏州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
期刊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品牌化、时尚化、差异化成为人们消费的潮流趋势。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消费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已从过去商品的使用功能消费转化为文化符号消费,文化符号消费成为现代大众的普遍消费模式。现在的社会是符号性消费社会,或者说生产者对于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行为都是建立在商品符号化的基础上。消费品是符号的载体,符号依附消费品传达其意义,而消费行为,甚
期刊
引言  现代旅游業的发展离不开酒店的支持,而酒店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旅游环境。目前,旅游业正处于综合发展的重要阶段,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是旅游业创新、升级、转型的重点所在,而提高旅客满意度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而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旅客对旅游行程的评价和满意情况,因而有必要就酒店服务展开分析和研究,同时积极探索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一、现代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旅游业
期刊
引言  随着消费升级,我国游客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马波,2006),城市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等越来越受游客青睐,服务游客已经成为大型城市中文化设施的重要功能(Jasen-Verbeke,1996)。其中,城市剧院与都市旅游相结合的研究较为薄弱。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旅游与演艺结合的研究多集中于旅游演艺。旅游演艺是一种将演艺内容融入景区开发的一种商业表演活动,主要面向游客,并不适于城市剧院,
期刊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基于网络数据驱动的景区客流迁移建模与预测研究”(基金号:2018JJ3259);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孪生技术在旅游数据中心应用与人才培养实践(2020年第一批次)”。引言  21世纪后,我国旅游业开始迈入大众化旅游时代,中国旅游市场更加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呈现出“国内旅
期刊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江苏老字号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立项编号:20YB37)。引言  顾名思义,“文旅融合”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与旅游天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具有文化性质,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载体;文化亦是旅游的灵魂,为旅游输出源源不断的内容。文旅融合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体验旅游的深度交融。江苏省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古城,江苏依靠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造
期刊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康养旅游的出现,拓宽了市场空间,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实现了现有资源利益最大化,提高了居民精神文化水平。一、海南省康养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不仅包括海南岛,还包括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陆地总面积为3.5
期刊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人、形、业、境、魂’:传统村落‘五位一体’保护与发展路径体系研究”(编号:19XJAZH001);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黔湘桂侗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研究”(19GZYB83)阶段性成果。引言  近年来,随着贵州、湖南、广西全域旅游战略的不断推进,位于三省区交界地区的侗族聚居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旅游开发中,几乎所有的传统侗寨都遭遇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
期刊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拥有庞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潜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对旅游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仅仅20多年,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旅游管理已与工商管理并列,是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该专业为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