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要推进质量兴农、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过关。前不久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产品质量高的发展目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我们要在巩固当前工作成效基础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程,以更完善的标准、更严格的监管、更有力的举措推进质量兴农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務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产”“管”并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跃升。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2018年总体合格率达到97.5%。二是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覆盖面逐步扩大。制定农兽药残留标准 7537项、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704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超过3.7万个。三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专项整治行动。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989万人次,查处问题23.8万起,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被惩处。四是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07个县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个省正在创建国家质量安全省。五是依法监管格局已经形成。制定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产地安全管理等二十多个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6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农产品品牌杂而不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础薄弱、基层监管能力手段不足等问题较为普遍。《规划》的正式出台,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质量兴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质量兴农为目标,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完善标准,严格监管,健全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引进国际先进标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的标准是评价质量好坏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标准领域的改革创新,及时清理废止与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标准,构建科学、严谨、适用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定步伐,重点制定农兽药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力争新制修订强制性标准3500项,农兽药残留标准达到10000项,覆盖我国批准使用的农兽药品种和主要农产品,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研究建立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推动制定农产品营养品质监测、评价等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在“菜篮子”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以严监管筑牢质量安全防线。《规划》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单列一章予以阐述,充分说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地位。要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全国统一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计划,改进监测方法,扩大监测范围,提升抽检科学性、针对性和准确性。要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强化全过程监管,健全和完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点,实施网格化监管制度。要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等危害因子风险评估,构建全产业链风险防控系统,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建立起风险预警、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应急处置机制。
三是以体系建设夯实质量兴农根基。《规划》明确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重大工程,着力推动监管体系、评估体系、追溯体系建设。要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基础,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建设并扩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调度中心和监管区域服务站。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大数据平台,改善提升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配套设施条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基地,推动风险评估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追溯示范点,形成农产品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四挂钩”机制。
四是以诚信理念构建质量安全生态。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规划》提出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将信用评价结果与政策支持、经费扶持、分类监管措施等挂钩,就是要构筑诚实守信的良好生态,建立以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加强诚信建设,既要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等刚性约束,提高违法失信成本,让人不敢失信;也要靠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等柔性约束,潜移默化,使守法守信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选择。
五是以品牌价值激发质量兴农活力。走质量兴农之路,不仅仅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要发展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树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充分挖掘品牌价值,发挥好绿色食品联接一产二产、有机食品倡导生态环保、农产品地理标志传承农耕文化的独特优势,以源源不断的价值驱动激发质量兴农的活力。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務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产”“管”并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跃升。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2018年总体合格率达到97.5%。二是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覆盖面逐步扩大。制定农兽药残留标准 7537项、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704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超过3.7万个。三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专项整治行动。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989万人次,查处问题23.8万起,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被惩处。四是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07个县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个省正在创建国家质量安全省。五是依法监管格局已经形成。制定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产地安全管理等二十多个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6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农产品品牌杂而不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础薄弱、基层监管能力手段不足等问题较为普遍。《规划》的正式出台,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质量兴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质量兴农为目标,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完善标准,严格监管,健全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引进国际先进标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的标准是评价质量好坏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标准领域的改革创新,及时清理废止与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标准,构建科学、严谨、适用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定步伐,重点制定农兽药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力争新制修订强制性标准3500项,农兽药残留标准达到10000项,覆盖我国批准使用的农兽药品种和主要农产品,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研究建立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推动制定农产品营养品质监测、评价等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在“菜篮子”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以严监管筑牢质量安全防线。《规划》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单列一章予以阐述,充分说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地位。要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全国统一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计划,改进监测方法,扩大监测范围,提升抽检科学性、针对性和准确性。要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强化全过程监管,健全和完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点,实施网格化监管制度。要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等危害因子风险评估,构建全产业链风险防控系统,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建立起风险预警、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应急处置机制。
三是以体系建设夯实质量兴农根基。《规划》明确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重大工程,着力推动监管体系、评估体系、追溯体系建设。要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基础,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建设并扩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调度中心和监管区域服务站。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大数据平台,改善提升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配套设施条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基地,推动风险评估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追溯示范点,形成农产品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四挂钩”机制。
四是以诚信理念构建质量安全生态。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规划》提出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将信用评价结果与政策支持、经费扶持、分类监管措施等挂钩,就是要构筑诚实守信的良好生态,建立以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加强诚信建设,既要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等刚性约束,提高违法失信成本,让人不敢失信;也要靠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等柔性约束,潜移默化,使守法守信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选择。
五是以品牌价值激发质量兴农活力。走质量兴农之路,不仅仅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要发展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树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充分挖掘品牌价值,发挥好绿色食品联接一产二产、有机食品倡导生态环保、农产品地理标志传承农耕文化的独特优势,以源源不断的价值驱动激发质量兴农的活力。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