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艳都是春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节目主持人受大众关注的程度也日益凸显,而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一般模式化的主持风格难以给人留下生动、鲜活的印象。独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节目充满活力。
  个性魅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艺术生命力所在。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是主持人具有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形成的有鲜明特色的主持风格。魅力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首先,主持人应该具有真实自然的魅力。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或是广播里。具备常人的喜怒哀乐,他不是虚拟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真实自然”,也绝非纯粹生活中的自然。因为,节目中主持人流露出的“自我”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我”。如果主持人漫不经心地肆意流露自然生活形态中的所有东西。就会使节目虽然足够“自然”了,但却失去了“美”。
  其次是主持人的语言魅力。因为主持人首先是语言艺术工作者。人们关注主持人当然是从语言开始。特别是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是其对外交流的唯一手段。主持人不仅要有动听的声音、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纯正规范的语言形式以及纯熟的表达技巧。使用的语言在内涵上也是相当丰富的,听后常常会令人荡气回肠、久久回味,他们的语言不管是脱口而出的还是深思熟虑的,都能给人以艺术美的欣赏和智慧上的冲击力。而这些对主持人来说,要比光有美的形象和声音重要得多。中央电视台的任志宏,他在诸多节目的主持和解说中韵味十足,富有磁性的声音就为节目增加了美感。
  从工作实践中看到,作为一名主持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主持人天天要做新的文章,涉及范围很广,虽不可能成为全能的专家,但知识面要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要略懂一些。如果主持人腹中空空、知识贫乏,如何做到谈吐自如、旁征博引呢?再者,当今受众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更需要知识型、学者型的主持人了,因为这类主持人不仅带来了休闲、轻松的节目,也使受众得到了知识,学到了东西。如果主持人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那么在其主持的节目中绝不可能出现随机的妙语联珠,也不可能提高节目质量。中央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等都属于学者型的主持人,其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各行各业的知识,才得以使受众佩服和信赖。
  以上这些不仅是受众接受和认可主持人的首要条件。更是主持人树立个性的基础。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是主持人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审美理想、文化修养和创作才能的综合体现。主持人的创作个性和生活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不是所有生活中的东西都可以在节目中得到反映。但是创作个性则往往可以在本人的生活个性中找到痕迹。从气质类型看,不同的主持人会在知觉速度、思维敏捷程度、意志努力程度和心理活动表现等方面有所不同:从心智来看,由于主持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积累,则必然形成对现实的态度、对认识对象的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以上这些,会使主持人在做节目时,对主题的选择、切入的角度、发表认识见解等方面,显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可能是同一篇稿件、同一档栏目,由于主持人的个性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形象,不能离开节目的个性特征而独立存在。因为节目才是依托、是基础。也就是说,主持人的个性必须遵循和服务于节目的整体要求。所以说一个名牌栏目,是在创办之初选择主持人时就注意了选拔对象的个性特征是否靠近节目所追求的风格;是否与节日定位相吻合。不同的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新闻节目一般要求主持人冷静、庄重,有头脑、有见解,具备一定的采访能力,因而显得更理性一些:综艺节目献计献策,往往热情、开朗,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因而显得更活泼一些。漯河电台的主打节目《七色童铃》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因为是一档少儿节目,所以要求主持人要亲切、热情、开朗、活泼,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有一颗童心,同时要懂一些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这样不仅能吸引小朋友,主持人将自己的个性特征贯穿和融注景节目之中,也会使节目感染上主持人的特点,这样,整个节目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主持人所凸显的个性特征非常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所主持的节目。所以说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与节目风格是相辅相成的,在央视就有这样一群充满个性魅力的节目主持人及他们所主持的王牌节目。如《中国新闻》的徐俐、娱乐节目《星光大道》的毕福剑、益智类节目《开心词典》的王小丫等。在这些成功的节耳中,主持人将他们的个性化特征深刻地嵌入节目,在赋予节目风格的同时,也让节目打上他们的个性烙印。如李咏的“即兴幽默”,徐俐的痰语如风、风毅练达,王小丫的灵动机敏……当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在节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时,他所主持的节目就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二者结合得了无痕迹,节目的名字和主持人的名字在共生共长的过程中便难以分开了。比如,我们不能说观众是冲着毕福剑才看《星光大道》,但毕福剑的名字的确是《星光大道》的标签和脸面。毕福剑的名字预示着观众对《星光大道》熟悉的“即兴幽默”等毕氏幽默元素的心理期待,而《星光大道》在毕福剑主持的过程中无时不在彰显着他的个性魅力。于是观众就在这种心理期待的实现过程中反复地将主持人和栏目糅合,以至于最终难以分清是在看节目,还是在看他们喜爱的主持人。
  一位独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会带给受众耳目一新之感,吸引受众,它就如一弯透明的月亮,又如一缕温暖的阳光,不仅会传播真善美,带给受众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会推动节目的发展,从而使自己在正作中如鱼得水,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摘要:胡政之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和多面手,在新闻工作的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一生坚持“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器”的观点,努力使报纸为社会谋福利,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尤其在主持“新记”《大公报》期间,其“营业与事业并行”的办报理想与经营理念更是得到了体现与实践。  关键词:大公报 胡政之 “社会公器” 办报理想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报刊政论家和报业企业家,胡政之可谓是新闻工作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传播是走“宣传”的老路,还是大力促进中华文化产品化进而形成产业化?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古今中外,文化传播是有载体的,那就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资源不会枯竭,文化产品符合当今世界的“消费”观念;当前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误区,就在于重宣传而轻产品生产。没有拳头产品行销于世,难以引起异质文化的认同和消费欲望;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由于文化
期刊
近几年来,DV新闻以其独具魅力的平民化视角,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体化,日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并逐渐得到专家、电视从业者的认可。但是,DV新闻在打破原有新闻报道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DV新闻不是有闻必录,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DV新闻。DV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原汁原味地记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事情,能够较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心声,使普通老百姓
期刊
广播电台迎来“小阳春”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电视直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这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视听效果。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具有高清晰的画面,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样多机位拍摄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多机位拍摄是电视实况转播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导演的二度创作,在电视节目制作现场根据
期刊
我在做郑州日报都市新闻版编辑两年期间,设置了一个新栏目叫《都市采风》。主要刊发记者采访的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都市“小新闻”、“小活鱼”。《都市采风》里发的或许都不是重大新闻事件,甚至有些只是都市生活里极小的百姓生活细节。  都市新闻版是《郑州日报》的第五版,原则上是发软一点、活一点的都市新闻。在一版要闻、二版要闻综合吃掉大量偏“硬”的时政、经济新闻的情况下,五版部分承担了在大量的政策性、服务性新
期刊
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分中规中矩则囿于窠臼、固步自封而难以创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把握好新闻报道和言论的“度”,讲究言说的分寸,才能使新闻作品产生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祸从口出、害因文生,新闻不但不能教化百姓、愉悦大众,而且会殃及自身,毁于一旦。  关键词:规矩 窠臼 新闻 “度”    引言  孔子因为传道授业,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以醒世的言论奉劝国君宽仁为怀、进德修业
期刊
摘要:《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作品,以此为标志,中国芭蕾舞真正迈开了创建民族风格进程的一步。它取材于革命的现实性题材,直接反映一群女战士在海南的革命斗争和生活。在芭蕾舞剧的选材上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在音乐的创作上和舞蹈动作的编排上又有很多创新,是一部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本文试从多角度全方面地解析该剧,以期读者能够对该剧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再认识。  关键词:娘子军 芭蕾舞剧 民族 艺术创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演愈烈,城市文化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的有效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竞争浪潮中如何取得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成败。河南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部崛起”的主战场,其发展近几年备受瞩目,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条路径,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如何利用媒体再现与重构城市文化,如何利用媒体充分体
期刊
“五四运动”的大潮,曾将一批中国才女闪现在现代文学的星空,石评梅是继冰心、淦女士(冯沅君)等之后文坛上又一位活跃的女作家,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京都女才子”的美誉。从1921年第一首诗作《夜行》发表到1928年不幸病逝,短短六七年的写作时间,石评梅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观的文学遗产。  石评梅的创作大致以1926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研究者普遍认为石评梅前期的创作多抒写个人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几乎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