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演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言”“二拍”中刻画的商人形象从“重利轻义”的单一化形象呈现出义利并重的新特点。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形象;演变
  一、明代以前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模糊性
  商人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一直是中国文学进行审美观照的对象。然而,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却发现,从先秦到元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竟然罕见商人形象,即使有个别作品,商人也多是作为文学的配角,并不是文人笔下所描绘文学商人形象,这些形象或模糊、或简单、或雷同。这些零星散布于各类典籍中的商人形象大都被清一色简单描绘成“逐利薄情”之徒,这种模式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变。
  (一)文学史中重利轻义的商人形象
  最早涉及商人形象的的文学作品是《诗经》。《诗经·氓》中描写了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形象。婚前,氓对女子百般讨好,万般呵护,他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女子的芳心后,却在婚后,女子的容颜逐渐衰老时,三心二意。不仅丝毫不顾及女子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爱和对家庭的付出,更是狠心的将女子赶出家门,断绝夫妻情谊。《诗经》中对负心汉“氓”的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小商人的虚伪阴险,喜新厌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世人对商人厌恶鄙视的态度。唐代元稹的《估客乐》生动地再现了估客以剥削起家、终成富商大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估客们奉行着“有利身即行”的原则,昧着良心,贩劣卖假,牟取暴利。唐诗对奸商的丑陋行为做了深刻的揭露,宋词和元曲继承了这一批判精神,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一面展现地更加淋漓尽致。江开的宋词《商妇怨》塑造了一个成年到头忙于生意,丝毫不顾及妻子的“薄情汉”形象。元朝著名曲作家徐再思的《中吕·阳春曲·闺怨》也记述了一个遭人怨恨的商人形象。
  (二)文学史中义利兼济的商人形象
  虽然明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多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古典文献的字里行间中看到古代商人义利并重的一面。《左传·秦晋殽之战》记述了郑国商人弦高机智救国的故事。晚唐文人温庭筠小说集《乾子》中的窦乂可谓是古典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位具有“新质”的商人形象。温庭筠按照“货殖有端木之远志”的基调正面描写了商人窦乂的勤奋敬业, 精明能干。南宋王明清《摭青杂说》中的《茶肆高风》和《盐商义嫁》中就塑造了两位重义轻利的商人形象。元杂剧中正面商人形象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东堂老》中刻画的东堂老子——李实。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商人头上,隐约笼罩着传统儒家思想的光环。
  二、“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新变化
  (一)从唯利是图到义利并重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求利”思想,因此在“三言”“二拍”中“求利”不再是商人的污点,“义利”在商人身上和谐统一起来,重义逐利、利欲并重成为商人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主人公施润泽便是新时代“守义求利”形象的代表。施复的拾金不昧,让我们看到了商人身上重义轻财的一面,这是对传统商人逐利思想的背叛。小说刻画了商人性格的两面性,宣扬的是对财富金钱的合理取舍态度,可见作者是以肯定的态度来描述商人对利和义的取舍,突出了商人重义逐利、利欲并重的利益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同样展现了一个重义疏财的商人形象。
  (二)从狡诈贪婪到诚信无私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加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的形势迫使许多商人走上了非法的经营道路,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但是仍然有许多商人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诚信待人,无私奉献,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商人的职业精神。《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的李秀卿与黄善聪二人就是诚信公平、无私厚道的代表。黄李二人的态度和行为打破了商人“只求利益、尔虞我诈”的常规,为后来商人的经商致富、为人处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独有偶,《刘小官雌雄兄弟》这篇小说中到处充满诚信仁爱,刘德经商视钱财如等闲,刘方、刘奇诚信善良,这些商人们用自己的经营理念形成独特的商人魅力。无论是诚信善良,还是公平厚道以及视富贵如等闲的态度,这些商人形象中的正面精神都散发出人性之光、人性之美。
  (三)从重利轻别离到重情重义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商人的情和利是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三言”、“二拍”突破了对商人重利不重情的传统观念,表现和赞扬了商人重情的品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展现这一品质颇具特色的一篇。在封建社会妻子失节是对丈夫最大的侮辱,然而蒋兴哥出于对妻子的尊重和爱,并没有失去理智,多年的夫妻之情让他包容了妻子的“罪行”。而他对三巧的真情也让他抛弃了世俗的偏见,与三巧再续夫妻之缘。小说中的蒋兴哥虽然是求利的商人,但却并不是视金钱为一切,他珍惜与三巧的夫妻之情。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秦重用自己朴实真诚的行动和“至诚君子”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佳人的芳心。小说塑造的这一形象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商人重利薄情的陈规陋见,把“情种”与寻常市井商人相对等,体现着一种精神的升华与人性的胜利。
  三、“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变革的原因
  (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明代是中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明代中叶更是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的繁荣首先表现在市场交易的不断扩大。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基地,在商品经济中起着枢纽作用。明代的市场不仅种类多样,分工明确,数量更是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商业活动,而商人作为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代表,也开始进入百姓和文人的视线范围之内。商品经济带来的物质利益使人们开始重视金钱的作用,并开始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评价商人的求利活动。由此可见,商业经济的发展是“三言”“二拍”商贾小说中商人形象转变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的革新
  明朝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崛起,“重商”的社会思潮席卷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当时如此的社会风气下,许多文人士子已不再轻视商业和商人了,他们开始将创作的笔触伸向商业活动和商人世界,作为社会缩影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充满了对商人商业的肯定之语和赞扬之词,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除了商业文化中的“重商”思想更新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外,明代中叶以后,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逐步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占据了时代思潮的主导地位。区别于程朱理学,心学在整体更偏重于强调人们自然欲求的合理性,体现了广大市民阶级的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再一次从思想观念的角度为商人的求利活动正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社会风气的革新,直接影响着作家们的创作观念和价值取向,一种新的商人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一种必然。
  (三)冯梦龙、凌濛初等人的生活经历及价值观
  冯梦龙自幼接受儒学的熏陶,但又生长在商业经济十分活跃的苏州,年轻时常出入青楼酒馆,熟悉市民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更加熟悉下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也让他接触到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和“重商”思潮。凌濛初所遭受的农民起义虽然将他的理想、抱负碾的粉碎,但当时迎面扑来的社会各种新思潮却让他在思想上得到了重生,走进了市民阶层的世界。
  社会观念的进步,举业不顺、怀才不遇的苦闷,商贾兴旺的诱惑,终使他们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价值观念大裂变的气候中,出现了“三言”“二拍”对商人的正面描写和对商业的颂扬,出现了对小商人的欣赏和赞赏描写。明代新兴市民的重视人性和解放思想,在“三言”“二拍”中得到了呼应和弘揚。
  伴随着晚明社会经济的繁荣、新思潮的兴起、商人意识的形成,在充分吸取前代商贾小说的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三言”“二拍”中的商贾小说也迎来了繁荣的局面。与前代文学作品中单一化的商人形象不同,“三言”“二拍”中塑造的商人形象褪去了金钱与利益至上的外衣,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义利兼济”、“诚信无私”、“重情知趣”的内心渴望。
其他文献
诉衷情  平常衣裳笑正浓,抬头若初逢。风景两岸正同,相思隔千秋。寒风送,江水东,雁难留,此情谁共?两行清泪,一枕闲愁。  诉衷情·过郡园  灯酒繁华热闹处,莫藏书香门。也曾登楼仰看,雾里瑟瑟冷冷。游子心,离人情,梦魂景,浮云落日,莫叫长泪,惊煞冬雪。  世外缘·叹黛玉  曾經是海誓山盟,今儿却花谢枝尽。如此说,世外良姻蓬莱缘。曾经是,将泪忘了意流年。海棠枝,怡红潇湘文才苑。终不过,镜花水月两重天。
期刊
【摘要】:毛姆对很多喜欢西方文学的人来说,都非常熟悉,对于毛姆这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其实在中国可能这位作家享有更高的地位,在英国有人甚至把毛姆当做是一位二流的幽默作家来看待,然而在中国毛姆所受到的推崇就要高得很多,侯维瑞先生也把毛姆的作品称为“自然主义的余波”。文章通过对毛姆小说的一系列的叙事者与叙事结构进行研究。  【关键词】:毛姆小说;叙事者;叙事结构  一、毛姆小说在中国以及世界上的声誉
期刊
【摘要】:庄子与村上春树这两位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位大家,如若仔细品读、认真剖析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作品中所隐藏的诸多关联性和相似性。本篇论文拟从生死观的角度对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庄子;村上春树;生死观  1.序言  庄子生活在两千年前中国战国时代,村上春树生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庄子》磅礴恣肆、包罗万象;村上春树文学奇
期刊
【摘要】:歌剧《木兰诗篇》成功塑造了花木兰的音乐形象,我国作曲家关峡为之创作了七首独唱曲目和多首合唱、重唱曲目,用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打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丰满真实的花木兰角色。本文以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创作的背景和剧中音乐的特点、角色的形象设定,特征的分析为研究前提,偏重对大型歌剧《木兰诗篇》中经典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进行分析,针对它特有演唱特点和风格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对演唱者表演的
期刊
【摘要】:《金瓶梅》是深刻刻画晚明社会世情的作品。本文旨在分析以潘金莲为代表的追逐欲望的男女。  【关键词】:晚明;封建社会;人性;潘金莲  《金瓶梅》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相当大程度上对人性和社会的“真实”展现。通读全书,书中有关人性和社会的诸多阴暗、丑陋不加掩饰的成分在以西门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展开的家庭生活的描写中,和以西门庆由出身平凡的商人凭借自己摸清的当时社会人际交往种种套路从而发迹做到在当时
期刊
【摘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刘勰论述的关于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中的情感产生于外物的感发,而文辞则又产生于情感的激荡,这种对文学与自然客观辩证的看法显然是受到儒家诗学中的“物感说”的影响而生成的。刘勰在传统物感说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不仅承认了物对于与情的触发作用,同时也认识到情对于物的主导作用,这便是所谓的“心物赠答”之说。  【关键词】:物感说;《文心雕龙》;文学发生  关于诗歌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沈从文在的作品《边城》中窥探诸多湘西传统的音乐文化,如婚恋民俗中的湘西山歌和哭嫁歌、巫楚文化中的祭祀傩神音乐、民居风俗中日常交流的歌谣以及丧葬文化中的丧鼓歌。并以此引发我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音乐文化;边城;保护与传承  自2008年起,湘西苗族民歌成为了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的民俗音乐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
期刊
【摘要】:存在感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判定行为,是根据个人的世界观并与他人对比所产生的差异而在个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自身肯定(否定)的精神行为。影片《独裁者》中的阿拉迪恩在虚拟的大背景下,进行了一场国家制度层面的存在感的追寻。  【关键词】:《独裁者》;存在感;自恋  由拉里·查尔斯执导, 萨莎·拜伦·科恩自编自演的喜剧电影《独裁者》,用黄色段子、政治笑话等低俗元素,极尽恶搞之能事。影片将情节置
期刊
【摘要】: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特别是侦探恐怖小说。《厄舍府的倒塌》被认为是爱伦·坡著名的恐怖小说之一。这不仅仅是一部恐怖小说,更是一部体现了爱伦坡精湛手法的作品,恐怖不乏美的因素,修辞作为恐怖与美的粘合剂,完美的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爱伦坡;恐怖;修辞  一、引言  爱伦·坡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的先河,又深入探、描写了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人类的
期刊
【摘要】:自从莫言以及其作品走进人们的视线以后,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反常的语言魅力而受到世人的关注。而《生死疲劳》中语言的使用以及言语内容的搭配在我看来确引人入胜,加深了审美感受,令人读起来耳目一新。本文探讨的重点不再停留在《生死疲劳》的意象、乡土、创作等文学方面的研究。更多地把焦点放在《生死疲劳》的语言修辞方面,从《生死疲劳》词语的创新型使用方法来分析其产生的词语陌生化、超常搭配的效果及其所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