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子程序教学难点解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QBASI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指定程序设计语言。本文详尽讲解了子程序的参数、变量等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子程序调用过程中参数的传输方式和相互关系,列举了子程序应用中的特例和注意点。
  【关键词】QB 子程序 形参 实参 传递
  
  《QBASIC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指定程序设计语言,它在计算机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亦是许多学生最害怕的一门课,尤其是子程序设计部分,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笔者执教该课多年,对子程序教学有所感悟,下面,笔者就子程序难点处理的教学对策谈谈看法。
  
  一、基本概念要搞清,“形”“实”“参”“非”莫混淆
  
  刚学习子程序时,大部分学生感到难理解的是参数和变量的含义,而参数与变量的内涵是学好子程序的基础。如何判断一个参数是形参还是实参,主要看这个参数的位置,在调用子程序语句中的参数就是实参,在定义子程序语句中的参数就为形参。对于参数变量和非参数变量,学生容易将子程序中的变量与主程序中的同名实参相混,我们判断一个变量是参数变量还是非参数变量,主要是针对子程序而言,在子程序中,如果这个变量作为形参,则该变量为参数变量,否则为非参数变量。
  
  二、调用过程要吃透,数据传递要把准
  
  1.吃准传递方式,弄清相互关系
  SUB子程序中所有的非参数变量都是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共享变量除外),它们与主程序中的同名变量没有任何关系,主程序中的实参与子程序中的形参有两种传递方式,即值传递和地址传递,判断参数传递的方式,就看实参的形式,如果实参是变量(包括简单变量、下标变量、数组变量、记录变量),则为地址传递,如果实参是常量、表达式、变量上加一对小括号,则为值传递。在例1中,实参a和aa()都是以变量的形式出现,所以是地址传递。而实参b 2是表达式,(c)是变量加上了一对小括号,所以是值传递。
  
  从表中不难看出,地址传递方式中,实参a和形参x占用同一个内存单元,实参aa()和形参b()占用同一个内存区域,所以不管谁的值变化,内存中值就跟着变化,而内存的值变化,实参和形参当然同时变化,所以,地址传递方式下,传遞的方向是双向的,形参的变化会影响实参。
  2.理清传递通道,抓住关键要点
  (1)子程序中的变量,如果是参数变量,则与主程序对应实参有两种传递方式,即值传递和地址传递,这两种方式前面已作阐述。
  (2)如果子程序中的变量不是参数变量,就看它是否为全局变量,如果是全局变量则该变量在主程序和所有的子程序中为同一变量,如例2,子程序test1中变量d就是一个非参数变量,但它是一个全局变量,所以在主程序和子程序test1中,d是同一个变量,正因为如此,d可以将初始值4带到子程序中,子程序调用结束后,d的值为11,主程序中的d也为11。
  (3)如果子程序中的变量,既不是参数变量又不是全局变量,则看它是否为共享变量,如例1中的a就是共享变量,它不同于全局变量,全局变量作用于主程序和所有的子程序,而它只作用于主程序和申请共享该变量的子程序,与其它子程序无关。
  (4)综上所述,如果一个子程序中变量既不是参数变量,也不是全局变量,又不是共享变量,则该变量与主程序和其他子程序中的同名变量没有任何关系。
  
  三、几种特例要牢记,攻克难点才轻松
  
  1.全局变量与值传递发生矛盾时,值传递优先
  当一个全局变量既作为实参又作为形参,并且采用值传递方式时,这时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作为全局变量,在子程序中改变了它的值,主程序中也应该改变,但从值传递的角度看,子程序中改变了形参的值不会影响主程序中对应实参的值,此时值传递方式优先,如例2,a是一个全局变量,但它同时又作为实参和形参,并且采用的是值传递方式,在子程序text3调用结束后,子程序中a的值为2098,但此时这个值并不会传递给主程序中的a,主程序中的a仍然为100。
  2.如果参数为记录类型,必须指定其所属记录类型
  对于实参而言,必须在主程序中先定义记录结构,然后才能用属于这种记录类型的变量作为实参,对于形参,在定义子程序时,就要将它定义为对应实参所属的记录类型,否则程序将出错。
  3.static语句的另一种用法
  大家都知道,用static语句可以在子程序调用结束后,将子程序中变量的值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次调用的初始值,但还可以在子程序中用static语句将全局变量申请为该子程中的局部变量。当然,出了该子程序,此变量仍然是全局变量,如例1中的全局变量b,在子程序test3中,用语句static b将其申请为局部变量。所以,尽管主程序中b的值为123,但这个值并不能带到test3中,在test3中,b的值为0,但在其他子程序中,b仍然为全局变量。
  
  参考文献:
  [1]谭浩强.QBASI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谭浩强.QBASIC语言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几年前,笔者参加市级青年教师赛课,执教《槐乡五月》。和以往一样,我备课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学步骤,将课堂教学分成两大板块。首先感受“槐花美”,安排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从视觉、听觉、嗅觉几方面去感受槐花的美。其次体会“孩子乐”,将引导交流的问题设置为“如果你来到槐乡最想做什么”。  备课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目标上多加思考,只是根据收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朗读感悟中,感受槐花美、
摘要:化学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文章以“鸡蛋壳中的化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鲜活的生活例子开展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研究机械产品信息表达、阅读规律的学问,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及阅读问题。研究了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重点分析了电脑动画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动画技术 机械制图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90年代迅速发展,它继承了CAI的交互性优势,而且具备视听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拓展教学方法,笔者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指导,构造富有生机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1、扩大阅读范围,强化人文素养;2、培养“质疑”意识,激活创新思维;3、激发情感教学,增強学习兴趣;4、创造想象氛
【摘要】 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是对写作能力的考查进行新的探索,更多的是引入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内容,激发学生表达真实感受和理解,体现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才能考出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写出假大空的文章,又规避了套作和宿构,驱动型材料作文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中的具体对象的意识能力,对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灵活的操作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探究、认知,
最近,由刘诗诗、陈伟霆、徐海乔、韩雪、张赫等主演的双时空东方传奇巨制《醉玲珑》播出后反响热烈。除了几大主演十分吸睛外,剧中饰演九皇子元溟的张赫也是吸粉无数。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元溟这个人物以及他的饰演者,张赫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眼前的张赫既不像是《微微一笑很倾城》中,出手阔绰的富家大少甄少祥,也不像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温润如玉的九师兄令羽。虽然没有化妆,但也看不出岁月在张赫脸上留下的痕迹,他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实际编程能力。本文根据多年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经验,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C语言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C语言是当今流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普遍认为该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使用灵活,容易出错,
摘要:长期以来,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独生子女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使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不惜投入,公立教育相对社会需求发展滞后的状况催生了大量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改变了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窘境,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选择,对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形成一个极大的市场,形成一个利益群体。家长既要对它们发挥的作用充分肯定,也需要理性判断,正确认识和选择。  关键词:全面发展 高分
【摘要】 学校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过程中拥有强烈的兴趣,能够助推这一过程的进展,并得到超出预想之外的良好授课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数学理论概念活跃在学生的大脑思维中,通过丰富多彩和新颖的创新授课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突出体现数学的魅力。本文主要阐述趣味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如何将趣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 小学
很想回到北宋末年,看狼烟四起,一人一骑,夕阳下尘土漫天。  很想再去两宋之交,窥一人如何面对满目疮痍的万里河山。  很想重返绍兴元年,听一人将栏杆拍遍,叹声连连。  可我回不去,那么我该怎样去表达对他的叹惋?他的悲愤、他的愁绪、他的喜悦……穿梭在字里行间,这些情绪总是猝不及防地击中我。  认识辛弃疾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小学课本里有他的一句词,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