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大势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多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中,确保了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战胜风险挑战。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改革开放、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重要体现,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总结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经验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大势;研判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1]7历史大势,即历史规律、时代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这三大里程碑同时也是我们党对于历史大势的三次重要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论断,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历史大势的又一次精准研判。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总结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经验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探析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所在
(一)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4党在百年历程中,书写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救亡图存的篇章,谱写了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赞歌,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启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8党在百年历程中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这几段党史,我们能够清晰了解党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能够深刻感受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优秀品格,能够充分认识党遭遇到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能够切实体会党所取得丰功伟绩的来之不易,能够深度探析党成功的密码。
(二)是坚定道路选择的必然要求
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鐵律,那就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最前沿。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暴露了美国利益调和机制失衡、制度僵化、霸权横行等诸多弊端,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多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是对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是对社会发展历史铁律的坚信不疑。对于党百年来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探析,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历史发展大势的轨迹向前推进。
(三)是迎接风险挑战的信心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国最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时刻,美国一意孤行走单边主义道路,美国的反华政客出于政治偏见,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恶意抹黑,对中国内政进行无端指责,意图制造新的“冷战”对立。面对新的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迎难而上,这份自信源于我们党百年来的砥砺前行,也源于我们党多次科学研判历史大势,战胜风险挑战的成功经历。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全球合作应对的当下,美国公然开历史倒车,倒行逆施,是违背历史潮流,不得人心的。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尽管荆棘遍布,挑战重重,但党百年来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更加从容不迫地迎接风险挑战提供了信心来源。
(四)是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4]科学研判历史大势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光荣传统,从党建立起一直传承至今。同时,正是源于党所长期具备的优秀品格,促成了党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探析党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同时也是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深情回顾,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深刻感悟党百年光辉历史的理论品格和人格力量,增强学习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百年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全世界解放事业的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代,中华民族正处于深重的苦难和屈辱当中。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界志士仁人先后发起了农民运动、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5]。而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工人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革命知识领袖的争相涌现,为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中国救亡图存的大旗急需一支坚强的领导力量扛起;十月革命成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急需中国的加入。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为肩负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神圣使命,推动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我们党应运而生。因此,党的诞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世界解放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二)新中国的成立——对伟大社会变革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上逐渐发展壮大,通过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并最终推翻了多年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当家做主,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历史背景;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呈星火燎原之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东风压倒西风”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正是准确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顺应了这股历史潮流,顺势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开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政权的统一;“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剥削阶级被一举消灭、国民经济体系的迅速建立,都充分说明了这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党在科学研判历史大势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改革开放的开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实质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2]在当时,我们党已经清醒认识到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要问题[6]。从国际来看,亚洲四小龙和邻国日本的巨大变化,与新中国在近20年的缓慢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均GDP在1978年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7]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从国内来看,人民群众也期盼着拥有更多生产的自主性,期盼过上好日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8]在这样一个急需变革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待[6],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重大判断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大调整、大变革,这是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百年时间里,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并以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的身份积极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9],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这是中国发展的大势。基于对世界发展和中国自身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2018年6月22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大国的集体性崛起,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结束。这意味着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力量的对比趋向于平衡化,也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国家动辄对他国颐指气使、干涉内政的做法不得人心[10]。世界各国需要做的,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实,这一变局早在1850年已被马克思所预见,他在《国际述评(一)》一文中指出,“世界经济贸易文化中心是不可能永恒不变的。”因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关于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和中国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深刻阐发,对于指导我们把握全球发展形势、审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成功经验
(一)科学理论铸就了强大基因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各种思潮交锋,各方势力较量的年代。当时一度涌现出几百个大小政党,但是绝大部分都在残酷的竞争中销声匿迹,唯有中国共产党在夹缝中存活下来,最终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3]。在成长的前期阶段,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在于,依靠马列主义先进理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将亿万民众组织起来,汇聚成最强大的力量。能够选择科学理论作为救亡图存的指导,铸就了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强大基因。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1]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党是携带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基因而诞生的,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其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把握和深刻理解。
(二)风险考验锤炼了洞察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磨难中成长起来的。1927年,国民党背叛国共合作,致使党组织遭受重创。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却越挫越勇,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1934年,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党被迫走上长征之路,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奇迹般地实现了战略转移。在此过程中,遵义会议实现了在生死存亡关头对左倾错误的扭转,北上方针奠定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基础,这些都体现了党研判形势的能力在不断成熟。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产生的170多名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中,有42人牺牲,占比约为1/4;产生的55名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中,有15人牺牲,占比同样约为1/4[12]。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苦难、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苏东剧变的震动,却始终能够化险为夷、岿然不动,体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正是在一次次绝处逢生中,我们党时刻保持着对于外部环境和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始终保持着饱满昂扬的斗志,锤炼出强大的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能力。
(三)实事求是明确了道路选择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遵循,也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实践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13]我们党之所以屡次能在历史的关口,选对正确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实事求是。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盲目跟从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主张的“以城市为核心”的道路,而是在深刻认识到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客观对比敌我实力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作出这一科学研判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不受主流观念的干扰,不受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的影响,靠的就是实事求是。 四、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启示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导向。在重大抉择关头,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导向。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对此,中国共产党疾呼“武装人民,遂行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以保障中国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14]。对比之下,国民党政府却施行“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破坏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在生死存亡的抉择关头,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基于人民利益来做出选择,决定了人心向背,事业成败和道路遵从价值的合理性[15]。同样,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关头,中国共产党数次做出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是风险高、代价大的选择,但是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来回顾这一段段历史,这一次次的选择,我们会发现党之所以屡次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都能选对方向,都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16],在于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基本宗旨,在于坚持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作为研判形势、做出选择的根本准则。
(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坚强保证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基于实践探索得出的并被多次验证的科学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1923年河北安平县台城村,党员弓仲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全国各地基层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权不下縣”的社会管理体制,并发展为现今拥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动员网络。1927年,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开启了政治强军的新篇章,打造了一支钢铁长城般的人民军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党的坚强领导,更是确保了决策果断、行动有力、应对有效。正是源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在冰灾、地震、洪涝、非典、新冠等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国上下一盘棋”,才能在道路选择的关口,排除干扰、准确研判、科学决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三)坚持理论创新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17]党对于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源自于党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源自于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能力。历史经验表明:如何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就会迷失方向、走上弯路,给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样,如果教条式地固守僵化理论,而不考虑中国国情、时代变化,那么注定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方略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调整策略,并将成功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理论创新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研判历史大势之时,能够廓清思想上的种种迷雾,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方,走在理论的前沿,走在真理的前列。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积淀了强大的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2]中国共产党这四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只是百年征程中的小小缩影,建党以来所经历的坎坷、经受住的考验,无数次形势研判的艰难,又岂能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在任何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走错路,甚至坠入深渊。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屹立于世界之林,愈发成熟强大,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经过百年历程,百年恰似风华正茂。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逆流险滩、风险考验在前方等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凭借着百年征程累积起来的强大自信,凭借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凭借着亿万民众作坚强后盾,必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4]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N].人民日报,2021-03-04(01).
[5]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N].学习时报,2017-06-26(05).
[6]郝永平.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N].学习时报,2018-12-21(02).
[7]田克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1.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
[9]王俊生,秦升.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J].红旗文稿,2019(7):14-17.
[10]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EB/OL].(2021-04-20)[2021-05-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523587703330227&wfr=spider&for=pc.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2]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富有特色的社会政治功能[J].人民论坛,2020(2):6-9.
[13]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01).
[14]黄先禄.中共提出的一系列抗日主张深得人心[N].北京日报,2015-08-31(17).
[15]董振华.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9.
[16]王太明,王丹,王瑞朋.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J].理论导刊,2021(1):10-17.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责任编辑:袁建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大势;研判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1]7历史大势,即历史规律、时代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这三大里程碑同时也是我们党对于历史大势的三次重要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论断,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历史大势的又一次精准研判。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总结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经验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探析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所在
(一)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4党在百年历程中,书写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救亡图存的篇章,谱写了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赞歌,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启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8党在百年历程中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这几段党史,我们能够清晰了解党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能够深刻感受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优秀品格,能够充分认识党遭遇到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能够切实体会党所取得丰功伟绩的来之不易,能够深度探析党成功的密码。
(二)是坚定道路选择的必然要求
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鐵律,那就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最前沿。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暴露了美国利益调和机制失衡、制度僵化、霸权横行等诸多弊端,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多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是对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是对社会发展历史铁律的坚信不疑。对于党百年来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探析,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历史发展大势的轨迹向前推进。
(三)是迎接风险挑战的信心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国最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时刻,美国一意孤行走单边主义道路,美国的反华政客出于政治偏见,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恶意抹黑,对中国内政进行无端指责,意图制造新的“冷战”对立。面对新的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迎难而上,这份自信源于我们党百年来的砥砺前行,也源于我们党多次科学研判历史大势,战胜风险挑战的成功经历。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全球合作应对的当下,美国公然开历史倒车,倒行逆施,是违背历史潮流,不得人心的。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尽管荆棘遍布,挑战重重,但党百年来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更加从容不迫地迎接风险挑战提供了信心来源。
(四)是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4]科学研判历史大势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光荣传统,从党建立起一直传承至今。同时,正是源于党所长期具备的优秀品格,促成了党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探析党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同时也是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深情回顾,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深刻感悟党百年光辉历史的理论品格和人格力量,增强学习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百年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全世界解放事业的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代,中华民族正处于深重的苦难和屈辱当中。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界志士仁人先后发起了农民运动、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5]。而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工人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革命知识领袖的争相涌现,为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中国救亡图存的大旗急需一支坚强的领导力量扛起;十月革命成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急需中国的加入。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为肩负全人类解放事业的神圣使命,推动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我们党应运而生。因此,党的诞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世界解放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二)新中国的成立——对伟大社会变革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上逐渐发展壮大,通过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并最终推翻了多年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当家做主,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历史背景;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呈星火燎原之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东风压倒西风”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正是准确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顺应了这股历史潮流,顺势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开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政权的统一;“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剥削阶级被一举消灭、国民经济体系的迅速建立,都充分说明了这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党在科学研判历史大势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改革开放的开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实质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2]在当时,我们党已经清醒认识到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要问题[6]。从国际来看,亚洲四小龙和邻国日本的巨大变化,与新中国在近20年的缓慢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均GDP在1978年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7]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从国内来看,人民群众也期盼着拥有更多生产的自主性,期盼过上好日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8]在这样一个急需变革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待[6],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重大判断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大调整、大变革,这是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百年时间里,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并以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的身份积极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9],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这是中国发展的大势。基于对世界发展和中国自身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2018年6月22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大国的集体性崛起,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结束。这意味着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力量的对比趋向于平衡化,也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国家动辄对他国颐指气使、干涉内政的做法不得人心[10]。世界各国需要做的,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实,这一变局早在1850年已被马克思所预见,他在《国际述评(一)》一文中指出,“世界经济贸易文化中心是不可能永恒不变的。”因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关于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和中国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深刻阐发,对于指导我们把握全球发展形势、审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成功经验
(一)科学理论铸就了强大基因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各种思潮交锋,各方势力较量的年代。当时一度涌现出几百个大小政党,但是绝大部分都在残酷的竞争中销声匿迹,唯有中国共产党在夹缝中存活下来,最终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3]。在成长的前期阶段,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在于,依靠马列主义先进理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将亿万民众组织起来,汇聚成最强大的力量。能够选择科学理论作为救亡图存的指导,铸就了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强大基因。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1]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党是携带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基因而诞生的,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其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把握和深刻理解。
(二)风险考验锤炼了洞察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磨难中成长起来的。1927年,国民党背叛国共合作,致使党组织遭受重创。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却越挫越勇,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1934年,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党被迫走上长征之路,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奇迹般地实现了战略转移。在此过程中,遵义会议实现了在生死存亡关头对左倾错误的扭转,北上方针奠定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基础,这些都体现了党研判形势的能力在不断成熟。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产生的170多名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中,有42人牺牲,占比约为1/4;产生的55名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中,有15人牺牲,占比同样约为1/4[12]。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苦难、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苏东剧变的震动,却始终能够化险为夷、岿然不动,体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正是在一次次绝处逢生中,我们党时刻保持着对于外部环境和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始终保持着饱满昂扬的斗志,锤炼出强大的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能力。
(三)实事求是明确了道路选择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遵循,也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实践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13]我们党之所以屡次能在历史的关口,选对正确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实事求是。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盲目跟从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主张的“以城市为核心”的道路,而是在深刻认识到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客观对比敌我实力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作出这一科学研判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不受主流观念的干扰,不受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的影响,靠的就是实事求是。 四、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启示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价值导向。在重大抉择关头,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导向。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对此,中国共产党疾呼“武装人民,遂行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以保障中国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14]。对比之下,国民党政府却施行“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破坏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在生死存亡的抉择关头,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基于人民利益来做出选择,决定了人心向背,事业成败和道路遵从价值的合理性[15]。同样,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关头,中国共产党数次做出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是风险高、代价大的选择,但是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来回顾这一段段历史,这一次次的选择,我们会发现党之所以屡次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都能选对方向,都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16],在于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基本宗旨,在于坚持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作为研判形势、做出选择的根本准则。
(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坚强保证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基于实践探索得出的并被多次验证的科学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1923年河北安平县台城村,党员弓仲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全国各地基层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权不下縣”的社会管理体制,并发展为现今拥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动员网络。1927年,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开启了政治强军的新篇章,打造了一支钢铁长城般的人民军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党的坚强领导,更是确保了决策果断、行动有力、应对有效。正是源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在冰灾、地震、洪涝、非典、新冠等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国上下一盘棋”,才能在道路选择的关口,排除干扰、准确研判、科学决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三)坚持理论创新是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17]党对于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源自于党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源自于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能力。历史经验表明:如何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就会迷失方向、走上弯路,给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样,如果教条式地固守僵化理论,而不考虑中国国情、时代变化,那么注定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方略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调整策略,并将成功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理论创新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研判历史大势之时,能够廓清思想上的种种迷雾,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方,走在理论的前沿,走在真理的前列。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积淀了强大的科学研判历史大势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2]中国共产党这四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只是百年征程中的小小缩影,建党以来所经历的坎坷、经受住的考验,无数次形势研判的艰难,又岂能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在任何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走错路,甚至坠入深渊。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屹立于世界之林,愈发成熟强大,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经过百年历程,百年恰似风华正茂。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逆流险滩、风险考验在前方等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凭借着百年征程累积起来的强大自信,凭借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凭借着亿万民众作坚强后盾,必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4]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N].人民日报,2021-03-04(01).
[5]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N].学习时报,2017-06-26(05).
[6]郝永平.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N].学习时报,2018-12-21(02).
[7]田克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1.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
[9]王俊生,秦升.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J].红旗文稿,2019(7):14-17.
[10]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EB/OL].(2021-04-20)[2021-05-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523587703330227&wfr=spider&for=pc.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2]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富有特色的社会政治功能[J].人民论坛,2020(2):6-9.
[13]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01).
[14]黄先禄.中共提出的一系列抗日主张深得人心[N].北京日报,2015-08-31(17).
[15]董振华.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9.
[16]王太明,王丹,王瑞朋.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J].理论导刊,2021(1):10-17.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责任编辑:袁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