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艳阳高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香港这座永焕青春活力的大都市,她的高节奏、快速度是闻名中外的。只要望望行人匆忙的身影,你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向前的步伐。
这就是一种匆忙的人生。然而在倾听杨惠德先生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我们却在这种匆忙的人生中,感悟到了奋斗与生活的真谛。
战火烽烟,走避香港
精神矍烁、健谈开朗是笔者初见杨惠德先生的印象。眼前这位容光焕发、身躯矫健的老人,已年近八旬,却仍有着年轻人的那份充沛活力以及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爱心与热心。
语速缓慢,思路却清晰的杨惠德先生讲起他的人生经历:“我是广东南海人,和近代康南海(康有为)是同乡。当时父亲在浙江宁波做生意,我是1930年在宁波出生的。”把时光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杨惠德先生却不禁沉浸在儿时的那段回忆里:“你们知道,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3年,战火蔓延到了广州,日本侵略的铁蹄踏入了广州,为了避难,我们辗转来到香港……”
翻开历史的那一页: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加紧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也随之全面爆发。杨惠德先生的童年时期恰经历了艰难的抗日战争。
那时的香港被日本侵占,也成为沦陷区,时政艰难。十几岁的少年杨惠德来到香港开始了他另样的人生,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伴着历史的风雨前进。在香港读书、谋生到创业,他的人生象普通大众一样,风风雨雨走过,不变的是那颗乐于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热心。
爱家爱港,乐在付出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杨惠德先生由广州回港,日间在瑞兴皮革鞋料店工作,晚间在中业专科学校读书。
他最初涉足商业,还是在中业学校专科会计班毕业之后,和多位同学及校友一起创办民利贸易行(后来改组为新民利贸易有限公司)。从开始担任该公司的经理到现在的董事,至今有几十年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回忆起过往种种,当初和同学及校友们一起创业的情景历历在目,只是眨眼间,故人已去,念及此,杨惠德先生心中也不免感伤:“这是我最早和同学校友一起创办的公司,几十年了,同学校友们相继离开和去世,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掌管了……”
时过境迁,虽然伤感,但是杨惠德先生却是自豪的,因为他将公司根据市场的脉搏重新转型,在保留了中业的同时,更自己创办了公司,将事业发展壮大,延续了朋友们共同的理想。他介绍说:“我现在的生意主要是新民利贸易,以前叫民利贸易公司后来改成新民利,主要经营建筑材料,也有几十年了。”
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在香港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如今杨惠德先生麾下的企业,在香港有很好的口碑,其自己经营的家族企业——新民利在香港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杨惠德先生说:“我们和广东恩平合作有几十年了,一直支持香港道路的建设,我们公司一直提供这方面的建材,现在主要做沥青。”
除了经营中业旅游和新民利公司外,杨惠德先生还身兼多个商会公职。不仅是香港中华总商会的会员,也是香港出入口商会的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是香港一家历史悠久的商会,拥有6千多名会员。长期以来,各分区联络处一直努力做好联络本区会员的工作,例如举办各种活动——旅行、聚餐、参观、讲座等,以增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工商界之间的联系。杨惠德先生早年常参与和主持这些商会活动。
在香港回归前,杨惠德先生是前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的香港地区事务顾问。作为爱家爱港的热心人士——杨惠德先生倾已之力,为香港平稳顺利回归,积极奔走,乐于付出。看着杨惠德先生家中悬挂着的一幅幅相片,我们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杨惠德先生正忙于各个社会服务组织中的身影。有和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南的合照,也有与首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交谈合影……
杨惠德先生笑着说“从家乡南海到香港,已经六十六年了,从少年变成老人,最高兴的是香港变化很大,内地的变化更是喜人!”是的,六十六年,三分之二世纪,从少年到老年,他见证了香港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能感受到岁月的那份厚重——亦风亦雨、沧海桑田……但终于过去了,迎来万丈曙光。而从中,我们读懂了杨老先生那一颦一笑的内涵,也感受到他那颗老而弥坚、老当益壮的心。
夕阳倩景,天伦之乐
谈及杨惠德先生的子女情况时,杨太太乐呵呵地说:“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在周边,平常有空都聚在这儿。”家中有九个子孙,真是儿孙满堂,福满堂。
当问及在教育儿女上的方法时,他说:“香港这边,由于历史缘故,爱国主义教育在回归前较少。我平常都教育他们要爱国爱港。”多年来杨惠德先生正是用自已的言行去教育他的儿女们。
平时,经营新民利公司,为香港各沥青厂提供建筑材料,杨惠德先生的那份贡献并不少。业余闲暇,他仍积极地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对他来说,每天的付出是发挥生命的光辉,并不图回报。
“一个人要有活力,没活力就没意思了。我有好多朋友和同学,我们常常聚会,大家一起出去玩。每天都开车,车不能开的时候就走路。”当笔者崇敬又好奇地问:“您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杨惠德先生呵呵一笑:“秘诀啊,早上吃麦片,每天都要工作,让自己不要闲散下来,还要保持开朗豁达的性情!”
仿佛是被杨惠德先生开朗的性格所感染,走出杨惠德先生宽敞的住宅,忽然觉得外面的阳光是那般耀眼,香港的美景更迷人!
【人物简介】
杨惠德先生,广东南海人。原香港地区事务顾问、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员、全国陶行知基金会常务理事。现任中业校友会副会长、中业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中华总商会油尖旺区联络处荣誉主任、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顾问、香港杨氏宗亲会副理事长、西九龙各界协会副会长、旅港南海商会会员、香港佛山工商联会员。
这就是一种匆忙的人生。然而在倾听杨惠德先生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我们却在这种匆忙的人生中,感悟到了奋斗与生活的真谛。
战火烽烟,走避香港
精神矍烁、健谈开朗是笔者初见杨惠德先生的印象。眼前这位容光焕发、身躯矫健的老人,已年近八旬,却仍有着年轻人的那份充沛活力以及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爱心与热心。
语速缓慢,思路却清晰的杨惠德先生讲起他的人生经历:“我是广东南海人,和近代康南海(康有为)是同乡。当时父亲在浙江宁波做生意,我是1930年在宁波出生的。”把时光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杨惠德先生却不禁沉浸在儿时的那段回忆里:“你们知道,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3年,战火蔓延到了广州,日本侵略的铁蹄踏入了广州,为了避难,我们辗转来到香港……”
翻开历史的那一页: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加紧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也随之全面爆发。杨惠德先生的童年时期恰经历了艰难的抗日战争。
那时的香港被日本侵占,也成为沦陷区,时政艰难。十几岁的少年杨惠德来到香港开始了他另样的人生,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伴着历史的风雨前进。在香港读书、谋生到创业,他的人生象普通大众一样,风风雨雨走过,不变的是那颗乐于为家庭、为社会付出的热心。
爱家爱港,乐在付出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杨惠德先生由广州回港,日间在瑞兴皮革鞋料店工作,晚间在中业专科学校读书。
他最初涉足商业,还是在中业学校专科会计班毕业之后,和多位同学及校友一起创办民利贸易行(后来改组为新民利贸易有限公司)。从开始担任该公司的经理到现在的董事,至今有几十年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回忆起过往种种,当初和同学及校友们一起创业的情景历历在目,只是眨眼间,故人已去,念及此,杨惠德先生心中也不免感伤:“这是我最早和同学校友一起创办的公司,几十年了,同学校友们相继离开和去世,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掌管了……”
时过境迁,虽然伤感,但是杨惠德先生却是自豪的,因为他将公司根据市场的脉搏重新转型,在保留了中业的同时,更自己创办了公司,将事业发展壮大,延续了朋友们共同的理想。他介绍说:“我现在的生意主要是新民利贸易,以前叫民利贸易公司后来改成新民利,主要经营建筑材料,也有几十年了。”
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在香港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如今杨惠德先生麾下的企业,在香港有很好的口碑,其自己经营的家族企业——新民利在香港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杨惠德先生说:“我们和广东恩平合作有几十年了,一直支持香港道路的建设,我们公司一直提供这方面的建材,现在主要做沥青。”
除了经营中业旅游和新民利公司外,杨惠德先生还身兼多个商会公职。不仅是香港中华总商会的会员,也是香港出入口商会的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是香港一家历史悠久的商会,拥有6千多名会员。长期以来,各分区联络处一直努力做好联络本区会员的工作,例如举办各种活动——旅行、聚餐、参观、讲座等,以增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工商界之间的联系。杨惠德先生早年常参与和主持这些商会活动。
在香港回归前,杨惠德先生是前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的香港地区事务顾问。作为爱家爱港的热心人士——杨惠德先生倾已之力,为香港平稳顺利回归,积极奔走,乐于付出。看着杨惠德先生家中悬挂着的一幅幅相片,我们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杨惠德先生正忙于各个社会服务组织中的身影。有和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南的合照,也有与首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交谈合影……
杨惠德先生笑着说“从家乡南海到香港,已经六十六年了,从少年变成老人,最高兴的是香港变化很大,内地的变化更是喜人!”是的,六十六年,三分之二世纪,从少年到老年,他见证了香港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能感受到岁月的那份厚重——亦风亦雨、沧海桑田……但终于过去了,迎来万丈曙光。而从中,我们读懂了杨老先生那一颦一笑的内涵,也感受到他那颗老而弥坚、老当益壮的心。
夕阳倩景,天伦之乐
谈及杨惠德先生的子女情况时,杨太太乐呵呵地说:“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在周边,平常有空都聚在这儿。”家中有九个子孙,真是儿孙满堂,福满堂。
当问及在教育儿女上的方法时,他说:“香港这边,由于历史缘故,爱国主义教育在回归前较少。我平常都教育他们要爱国爱港。”多年来杨惠德先生正是用自已的言行去教育他的儿女们。
平时,经营新民利公司,为香港各沥青厂提供建筑材料,杨惠德先生的那份贡献并不少。业余闲暇,他仍积极地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对他来说,每天的付出是发挥生命的光辉,并不图回报。
“一个人要有活力,没活力就没意思了。我有好多朋友和同学,我们常常聚会,大家一起出去玩。每天都开车,车不能开的时候就走路。”当笔者崇敬又好奇地问:“您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杨惠德先生呵呵一笑:“秘诀啊,早上吃麦片,每天都要工作,让自己不要闲散下来,还要保持开朗豁达的性情!”
仿佛是被杨惠德先生开朗的性格所感染,走出杨惠德先生宽敞的住宅,忽然觉得外面的阳光是那般耀眼,香港的美景更迷人!
【人物简介】
杨惠德先生,广东南海人。原香港地区事务顾问、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员、全国陶行知基金会常务理事。现任中业校友会副会长、中业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中华总商会油尖旺区联络处荣誉主任、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顾问、香港杨氏宗亲会副理事长、西九龙各界协会副会长、旅港南海商会会员、香港佛山工商联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