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趋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与严格化,而更多的人由于社会各个方面压力,逐步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而作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人才的基础,高校大学生既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据此,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  体育教学  渗透
  课题: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陕西民俗体育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SGH17H188)。
  引  言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步增大,人们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威胁,强化体育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积极关注,而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成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与作用愈发突出,但是部分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因素,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体育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正在逐步转变为弘扬人的生命与价值意义,各高校致力于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树立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努力方向,充分挖掘并利用高校体育心理健康的资源优势,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这些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基于运动能量转换,人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与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机能系统保持应激,这是体育运动的关键特征。通过体育运动既能够促进身体机能、加快血液循环,又能够让人的身体器官拥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氧气。此外,良好的神经与机能系统都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障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2.利于调整情绪,消除内心障碍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呈现的表情、行为和状态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哪些需要重视的问题。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削弱学生的心理障碍,还可以宣泄其负面情绪。目前,多位学者指出,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对心理疾病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3.利于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培养
  就高校体育教学来讲,可基于多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与教学活动,科学选择被普遍认可的方式与规则,让学生进行突破自我的竞争性运动。此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深切地体验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抗压能力、自控能力、规则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过硬的心理素质。
  高校體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分析
  首先,传统体育教学的观念较重,学校与教师对于心理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明确认知。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与模式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运动体能训练与理论知识传输,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缺少关注。其次,体育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与能力,多数体育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导致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对匮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例如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者为了保护学生自尊选择回避,这样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极易造成心理健康障碍。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分析
  1.兴趣法
  教师应科学合理利用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教学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喜爱,以及由体育活动所获得的愉悦感与轻松感等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素质与实现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利用各种生动、直观、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喜欢上体育课。这对于可能存在强迫症与抑郁症的学生而言,可有效缓解与调节他们的情绪。
  2.疏导法
  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时,教师应主动接近,疏通感情,了解抵触情绪的起因,因材施教。
  3.冷却法
  在学生情绪激烈不稳定时,教师需要理智冷静,保持平常心,以常态心理进行分析与理智判断,寻找最佳解决方式。同时,将说服工作侧重于平稳学生的心态上,尽快恢复学生的情绪与理智,不可在学生情绪激动时激化矛盾。
  4.沟通法
  教师需深入了解学生,尽量与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树立充分的信任机制,使其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这样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
  5.互助法
  个体之所以被群体吸引,关键在于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活动参与等相关层面。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督促学生彼此沟通交流、互助学习,创造温暖、融洽的人际关系与教学氛围,以助于纠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6.情感温暖法
  学生抵触与逆反心理的产生,需要教师以尊重、关怀、鼓励、信任、理解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正确地控制和调整自身行为与情绪。对于曾经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过挫折的学生,教师需给予关心与呵护,并在整个班级中营造彼此鼓励、互助互乐的良好气氛,促使学生协作战胜困难、克服挫折。
  7.鼓励表扬法
  对于体育较差的学生表现出的进步,体育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让其正确认识自身缺陷,以此消除自卑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针对性制定个体目标,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与成就感。
  8.磨炼意志法   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设置课程难度,有目的、有计划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品质。
  9.自我暗示法
  教师需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定期传输运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结合练习开展心理训练。就学生在面对特殊情况时不自信的现象,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暗示与鼓励能力,以此逐渐消除其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使其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目标,高校体育教学应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开展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强化团队合作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良好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大力发展体育潜能,平稳学生情绪,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
  不同体育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过于注重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容易导致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全方位渗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创新教学手段,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训练机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为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供借鉴:小组合作互助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协作意识,提高团队配合的能力;意念训练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情境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对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卫生知识传授。此外,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况,注意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重视实践教学探索,合理选择并整合教学内容,促使体育教学更具备针对性与个性化。教师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心理健康相关常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直接性或者间接性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增加一些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健身方法等具体内容,让学生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作为治疗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体育运动要充分发挥作用。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接力赛等项目相对更适合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武术、体操等项目则更加适合性格较为腼腆、胆怯的学生;跑步、太极拳、游泳等项目则相对适合性格急躁、情绪易怒的学生;俯卧撑与跳绳等项目则更加適合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跳高、跨栏、健美操等项目则相对适合自负、自我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补齐性格短板,对其建立完善的人格有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然条件优势进行野外生存与生活层面的教学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来选择活动内容,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负责为学生提供保障,除了借助资源优势安排内容与形式多元的体育活动外,还应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有效发挥体育健身、健心等层面的作用,从而充实学生业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同时,学校还可以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和发展校内运动俱乐部,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教师从旁指导协助。学校可根据教育的总体要求与体育的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组织各种类型的运动俱乐部。运动俱乐部应坚持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体育知识与技能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从而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5.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教学创新改革逐步深化的趋势下,体育教学想要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十分关键。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并准确判断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才可能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设计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因此,高校应全面做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安排进修,根据专业发展与课程设置要求,进行多渠道、多样式在岗培训,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与学生需求,以继续教育的方式,强化体育教师对于教育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结  语
  高校学生作为我国未来人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尤其是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并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作用。教师可选择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手段,有目的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姗.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展望,2017,27(31):181.
  [2]郑大明.对高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4):117-118.
  [3]郁成刚,刘光.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2):119.
  [4]楚铠.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1):46-47.
  [5]符强.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103-104.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濠南别业里古老的紫藤花开无声,往来游人络绎不绝。沉寂了数十载的清末实业家、慈善家张謇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其身前旧居、南通博物苑等地也成为热门打卡地。一个人与一座城,乃至一个行业的故事穿越历史长河,在时下带来新的感悟与思索。在张謇一生的种种事业中,教育的功绩尤为引人注目,甚至不亚于他对民族轻工业、纺织业的深远影响。
上海海事局:举办2021年“花博会”专项水上综合应急演习近日,2021年“第十届‘花博会’专项水上综合应急演习”在上海崇明区南门港水域举行。
6月9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召开海事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推进会,传达李小鹏部长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的讲话精神,对推动下一步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上,部海事局通报了直属海事系统前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和专项督察情况。部海事局局长曹德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让公共服务更加多元化,线上线下服务方式结合更加紧密等要求。
与绰号“影子银行”的金融信托机构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遗嘱信托业务的开展迟缓且不为民众所重视。虽然遗嘱信托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也多有涉足,但是实践因相关法律规定的“粗线条”而止步不前。《民法典》对遗嘱信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然使业界对其发起新一轮的探讨和研究,公证业务拓展也有了一个新的方向,研究解决公证机构在遗嘱信托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就愈发具有紧迫感。
期刊
期刊
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让信息交流变得非常容易。我们已经远离了写封情书,然后等待对方回信的忐忑时代,一切都是那么的迅捷,一切都是那么的直白。即时通讯、微信、头条新闻、快手、抖音、弹幕……看看这些名词就知道现在大家沟通的特点。  读小说的人少了,读经典的人更少了。  我并不是逆潮流,也不是要复古。但这样的碎片化方式是不行的。通观人类发展史,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是什么?是经典,是深邃的思想,是智者的深度思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狠抓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化解商渔船重大安全风险的需要,对形成商渔船防碰撞工作合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好山好水好风情,数一数二数三明。我的家乡是福建三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这里粉墙黛瓦,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8%,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被誉为“中国绿都”。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专门来到我的老家参观,这大大鼓舞了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