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用文字取暖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的冬夜,拉上严实的窗帘,打开取暖器,小小的书房里面便洋溢着融融的暖意。儿子在做作业,老公在网上逛,我则捧着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得津津有味。
  初识龙应台还是读师范时,她的《野火集》以犀利的文字、率性的表达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吸引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龙应台的名字连同逝去的师范岁月,慢慢地就成了我们温暖的回忆。想起龙应台,想起《野火集》,便有了故人般的亲切。
  手头的两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不同风格的作品。读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品味她细腻的文笔,感受其温润的情怀,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是一本生活散文,讲述了她的儿子华安的成长故事。其间浓浓的母爱情怀,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总是不时勾起我初为人母时的美好回忆。坐在办公室,读到有趣的情节,读到小华安成长中的趣事,我不时会“扑哧”笑出声来。同事笑我读书太投入,我说,妙处难与君言。
  在德国那样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度,作为中国人的龙应台,作为博士的龙应台,她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读这本书,任何一个做母亲的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虽然生活在德国,但是龙应台坚持用母语跟儿子交流。她要让自己的母语也成为儿子的第一语言。不仅如此,龙应台给儿子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给儿子读书,读中国的经典文化,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这本书的最后有她的儿子华安(安德烈)写的跋《放手》。其中华安这样描述童年与母亲~起渡过的最美好的阅读时光:“当然最多,最鲜明的记忆,还是那些温馨的甜美的时光。周末,一整个晚上我们三人围在床上一起朗读、讲故事,整个晚上。从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到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从花木兰到三国演义,我们的视野地平线简直是一种无限宽阔的开展。”
  在外国的影视片或者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公交站台旁,人们或坐或立捧读书报;公交车上的乘客也会随手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来读。最美丽的镜头还是温暖的灯光下,母亲倚在床头给孩子读书……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培养,我想当然离不开母亲从小对孩子的熏陶。如果,中国的母亲也能从孕育之初就养成给孩子朗读的习惯,那么孩子的未来将会多么不一样。
  亲近自然,是龙应台教儿子成长的大课堂。骑着单车,带着儿子一起去野外玩泥巴、采野花、捉蟋蟀、放风筝……这些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现在几近绝迹。中国年轻的父母们总希望孩子比自己有出息,不愿让孩子在泥巴上滚大,不愿自己的孩子身上留下乡土味。他们为孩子设计未来,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辅导班,独独忘记了带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中陶冶性情,在自然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读到好的文字,读到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我便舍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就像小时候有了新衣服,舍不得拿出来穿,宝贝似的藏着,等到隆重的日子才“闪亮登场”。于是,我慢慢地读——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母子的书信集。读这本书跟《孩子,你慢慢来》的感觉很不一样。如果说《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杯温馨、甜润的奶茶的话,那么读这本书的感觉更像是品咖啡。
  母子的通信有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冲突,更有深层次的譬如政治、文化、美学等等话题的思辨与交锋。细细品味,龙应台的文字更多充满了理性的睿智、作为知性母亲的豁达,而安德烈的文字反叛、调侃,带几分黑色幽默。阅读,也因此而更有趣味。
  最喜欢的文字,当属《给河马刷牙》了。初读到这个题目,有些愕然。然而细细读过之后,它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和尊严会带给你快乐。
  读到这样的文字,特别亲切。我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一心只是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于寻常的日子里找出乐子来。即便生活简单,工作卑微,薪水微薄,但是能在月光如水的日子里散散步,有星空可以遥望,有亲密的伴侣相伴,小小的心灵便盈满幸福和快乐。
  我忽然又想起了《小王子》。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四周是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我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想到他,孤独的小王子。小王子到过的那些星球上,那些怪异的国王,其实不正是生活中深陷世俗社会,成天被欲望控制,为名利所累,逐渐丢失了自我的成人吗?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成人就是一颗小行星,而自己就是这颗行星上的主人。我们成天忙碌、奔波,常常不快乐。当我们一心一意向前奔走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了身边寻常的美丽,就像《失落的一角》中的那只并不完满的圆,我们每一个人都并不完美,都有缺憾,然而或许正因为不完美,生活才更加精彩,更加有滋有味,我们走走停停的人生旅途中会闻到花香,会欣赏蝴蝶的舞蹈,会聆听鸟儿的歌唱,一路上有风光无限。
  在乡下教书的日子有着田园诗般的美丽。我曾在阳光明媚的三月带孩子们在操场放飞风筝,将欢乐的笑声飘洒在天空:我曾在春日的午后带孩子去河滩空地野炊,至今那袅袅的炊烟和孩子们欢快忙碌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我曾带孩子徒步远足几十里去一所村小联欢;我曾带孩子在茫茫雾海中观看如童话仙境般的校园美景……一幅幅画面定格为脑海中最美好的回忆。闲暇时光,换上平底鞋在操场上慢跑几圈;或捧一本书,怡然地坐在空荡荡的教室内独自沉醉;兴起时,让手指在键盘上舞蹈,让思绪从指尖快意地流淌……
  读书、教书、散步、听音乐,这就是我的教师生活,并不崇高,也不伟大,只是千万中的一个,然而,我却乐滋滋地享受着沉醉其中的幸福。
  这也算是“给河马刷牙”的幸福吧?
  我要感谢阅读。
  隆冬时节,龙应台的文字给了我温暖的情怀;繁忙的工作之余,龙应台的文字将我的视野拉得更长、更远……
  
  编辑:覃利
其他文献
如果说,一个优秀班级就是一串漂亮的项链,那班中的每个学生无疑就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而班主任,就是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人。  ——写在前面    一直跟着薛瑞萍老师的班级日志在走,从那儿学到了很多。09年下半年,学校让我接收了一个差班。之前,我也隐约知道这个班的一些情况:成绩最差、学生行为习惯最差,几个“老油条”几乎天天到政教处报到,连家长都自评为“垃圾班”。一时间,心里的陌生感、紧张感、压力感相互交
期刊
学校决定下星期举行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跳长绳比赛,为了提高我们班的跳长绳水平,同学们这两天正利用各种机会加紧练习,那种想夺冠军的神态不由让我想起去年的那次跳长绳比赛。  那次比赛我班是以全年级倒数第一(三分钟79个)的成绩惨败,甚至连比我们低一年级的三年级学生的成绩还不如。尽管在比赛时全班同学全力以赴,特别是两个摇绳的同学边摇边喊,情绪异常激动。遇到有人跳不过去绳断时,或有人接不上绳子空用时,
期刊
多年班集体管理的实践证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刚从以“玩”为主的幼儿阶段过渡到以“学”为主的小学阶段,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如何在这一阶段尽量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呢?通过近一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关键就是要教育和指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并主动
期刊
国庆前夕,手机祝福短信铺天盖地,办公室里,同事们也纷纷加入“手指健美操”的行列,手指左右翻飞的同时,也纷纷聊起了短信这一话题。有同事说最恨的就是收到须转发的诅咒短信,例如:“为保佑你平平安安,请发10个以上的朋友,能保证你一切顺顺利利,否则就会两年倒霉”等等。不发吧,一天甚至几天心情不舒畅:发吧,不仅花钱还要被接收者埋怨,真是两难。这跟《生活报》报道的内容何其相似。高考的考生在揭榜前这一非常时刻,
期刊
表现特征:    轩轩,男孩,一年级新生,从上学第二天开始,一进教室就哭闹,原因是想爸爸。老师想了许多办法开导轩轩,他边哭边喊:“我想爸爸了!”不给老师说话的机会。一不注意,轩轩就跑到学校大门口,自己出去找爸爸。想爸爸的轩轩一天到晚哭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办法进入课堂上课。    寻找原因:    一年级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在学校哭的事情也碰到过,一般情况下,经过老师引导,孩子基
期刊
每年9月,孩子挥手告别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学习,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新生”,意味着他们将开始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他们往往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兴奋,好奇和新鲜。但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小学的作息时间、学习内容、活动安排、教学形式等与幼儿园有着明显的不同。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有些孩子学习热情逐步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对上学
期刊
时间:星期天  地点:美羊羊家  主要人物:美羊羊  青太狼  美羊羊的妈妈翠云羊  邻居叔叔刷刷羊  剧情:  (美羊羊上场,伸个懒腰望着窗外)  美羊羊:啊!今天真是阳光明媚,心情真愉快!  翠云羊:(边收拾提包边走过来叮嘱美羊羊)美美,你一个人在家看好门,不要让陌生人进来,认真写作业,不要出去!我和你爸爸加班去了啊!  美羊羊:(拉着妈妈的手边唱边跳)独自在家,我不怕不怕啦,我胆子比较大,不
期刊
夏巴尼说,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开学第一天我班转来一名男生,很有诗意的一个名字——孙浩然,他的到来给我们注入了新的血液,给我们的班级增添了无限活力……    我是男子汉    开学第一天,教室里,我眉飞色舞讲得正起劲时,冷不丁窜进一学生。个子不高,眼睛很亮,手里拿着校长的接收条。我不由得愣了一下。看到我的
期刊
我们班在每周一举行一次“特殊家长会”。  所谓“特殊家长会”,就是每周一下午的第三节班会课,请五位学生的家长来跟同学们一同开班会。家长开班会,得靠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民主选举产生。如:最乐于助人、考试成绩优异、为班级出点子最多、学习进步最快、作业由潦草变认真……学生只要具备其中的一项,我便会和学生一起推选他们的家长来参加特殊家长会。家长在班会上还有五分钟的发言机会,同学们纷纷拍手赞成。  我班张小芳
期刊
当我乘着木船到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橘红的夕阳正轻轻抹过树梢,滑向远岸随风摇曳的蒿草丛中,满头华发的老校长早已站在古朴的渡口等我了。于是,苍黄的田埂上,我和校长背负行李的身影便被四周的暮色消融于洁白而纷扬的芦花中了。那年我十九岁,那个秋天,处处流泻着成熟的风韵,我却有股莫名的激动与感伤。  小村远离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到处弥漫着恬淡平和。一条玉带似的小河在村前显出孕妇般的身段,然后迤逦而去。两岸的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