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楼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深基坑施工方案的一种——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联合支护结构形式,针对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从安全、经济、可行性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
  【关键词】 深基坑内支撑联合支护结构体系设计方案施工工序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为满足使用功能及人防要求,大型项目一般都有较深的地下室,基坑深度甚至达到10米以上。因而选择一个好的、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至关重要,必须满足安全、经济、可行性三个基本要求,既要保证基坑本身的安全,也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安全。
  每一个基坑支护方案都有它自己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只有适合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采用的某一种支护结构类型、支撑体系、防渗措施和环境保护方法才能是合理、经济、安全和可行的,所以选择基坑支护方案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取其内涵,切不可生搬硬套。笔者作为施工单位参与了一综合楼工程的建设,通过切身的实践,对本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深基坑施工有所帮助。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东面为一办公大楼,北临沿山河,南、北两侧均是人流量较大的交通道路。工程主楼地上21层,地下2层(设有人防),建筑高度为82.6米,建筑面积2574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5006平方米。基坑底标高大面积为-10.800米和-9.500米,电梯井处为-14.100米,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0.700米,基坑开挖深度较大。
  二、水文地质条件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分析,该工程各岩土层的性质特征自上而下依次分述如下:
  —1 杂填土:灰褐色,温~饱和,松散状,含瓦砾、碎石约40%~50%,局部含量较多,局部夹快石,最大粒径约10~12㎝。覆盖整个场地地表。
  —2 素填土:灰褐,温~饱和,稍密状,含少量砖瓦瓦屑及有机质,局部分布。
  —3 有机质填土:灰黑色,饱和,松软,含瓦砾砖屑约20%,多含有机腐蚀质。局部分布。
   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局部夹灰色,饱和,软塑状,含氧化铁质、云母碎屑、少量有机质及朽木。基本上全区分布。
  ③ 淤泥:灰色,饱和,流塑状,含有机腐植质,夹少量粉土薄层。全区分布。
  ④—1 粉质粘土:浅灰夹绿,饱和,流塑,局部为软塑,含云母屑、少量腐殖质。
  ④—2 粉质粘土:褐黄、浅青灰,饱和,可塑,含云母屑、氧化铁质、锰质、夹少量粉土薄层。
  ④—3 粉质粘土混砂:黄褐,饱和,可塑,含氧化铁、锰质、夹少量碎砾石。
  ④—4粘土:黄褐夹灰白色,饱和,可塑+~硬塑,含氧化铁质。
  ⑤—1 全风化熔结凝灰岩:砖红色夹淡黄、灰白色,湿,硬塑,岩芯呈柱状,岩性已基本风化或土状,结构模糊,手易掰断。
  ⑤—2 强风化熔结凝灰岩:黄褐,湿,略硬,岩芯呈柱状,岩性结构模糊,手易掰断,裂隙发育,锤击易碎,击声发闷。
  ⑤—3夹 中等风化流纹岩:紫红夹黄白,岩芯呈短柱状,裂隙发育,锤击易碎,击声清脆。
  ⑤—3 中等风化熔结凝灰岩:斑白色,岩芯呈短柱状,岩性结构松散清晰,风化裂隙发育,锤击难碎,击声清脆。
  2、地下水及水质
  该工程存在一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当时在钻孔内测得其稳定水位约在地表下0.84~2.0米,属孔隙性潜水,该潜水的升降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和蒸发,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
  三、支护方案的设计
  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联合支护的结构形式,并在钻孔灌注桩后侧,打设一排深层水泥搅拌桩,作为防渗止水帷幕,深、浅坑交接处采用放坡开挖,其中,内支撑2道,支撑梁面标高分别为-2.500米和-6.800米。钻孔灌注桩直径为Φ600、Φ700和Φ800,中心间距1米,水泥搅拌桩直径为Φ700,桩间搭接200。内支撑竖向立柱桩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上部采用井形钢板桩,所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四、设计原因分析
  
  
  
  对于基坑开挖的围护方案来说,采用放坡开挖比较经济,那该工程为什么采用这种支护方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水文地质因素
  基坑底土质为粘性土,不透水层,可以同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组成良好的封闭式防渗系统;
  周边环境因素
  该工程东面为11层办公大楼,离基坑边只有12米,如采用土钉墙围护则必须放坡,而开挖的最深点位于东北角,如放坡,坡顶离已有办公楼距离太小,很可能对其造成危害,同时土钉墙支护结构过程中一般都配合有降水措施,距离太近,降水也会造成办公楼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建筑物沉降过大;
  北临沿山河,离基坑边只有15米左右,采用放坡开挖且开挖后的基坑底标高比沿山河水位要低得多,坑边土体所受的水压力很大,同时靠近河流,地下水比较丰富,给降水造成困难,这一方面的因素使得采用其他方式的基坑支护方案非但不安全,也不经济。
  西、南侧均为交通要道,且南面公路距基坑边只有5米左右,西面也只有10米左右,为保证其交通畅通,也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总的来说,周边环境均为重要性建筑,且施工场地太小,基坑东、南、北三面距施工现场围墙都只有3米左右,西面10米左右,但建有现场办公室,6米宽,办公楼距离坑边也只有4米左右,综合考虑周遍环境因素,基坑开挖不能放坡。
  经验因素
  目前,采用这种基坑围护方案的比较多,经验及施工工艺已成熟,安全系数可以保证。
  以上三个方面是该工程采取这种围护结构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这种形式实际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而地层的适应性强,施工质量容易保证,造价相对比较低,比较适合,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
  五、设计方案分析
  该工程除了在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上比较合理之外,围护方案的本身也是非常合理的。
  一道支撑位置比较适当:第一道支撑面标高为-2.500米,在自然地坪下1.8米,压顶梁以上挖深比较浅,可以采取自然放坡解决,无需在基坑外侧进行降水。
  采用两道水平支撑:因开挖深度较大,侧向土压力也大,而围护桩多为Φ600和Φ700,桩径偏小,截面抗弯有效高度不够,采用二道支撑可以改变桩身受力形式,改善受力状况,Mmax减小,比较安全。
  平面支撑系统的布置:针对本工程的具体平面形状,采用对撑、角撑结合桁架的形式,以及它的平面布置都是比较合理的。
  基坑中间留下较大的挖土空间,挖土施工方便
  支撑杆受力明确,支撑竖向位置的确定对围护桩的内力及变形影响较大,设计确定了以下一些原则:
  设置压顶梁并尽量降低了第一道支撑的标高,以使围护桩在不同情况的内力下,变形比较合理。并在支撑梁上设置了受力、位移监控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
  支撑底面与基础底板之间留有足够的施工净空。
  支撑与支撑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方便小型挖机挖土施工。
  4、止水帷幕
   深层水泥搅拌法工艺成熟,适应性强,水泥土质量易于保证,防渗效果良好,桩与桩之间搭接有效,同基坑底的不透水土层形成良好的止水帷幕圈。
  六、施工工序
  围护系统的完善与退出是同施工过程相结合的,工序如下:
  围护桩、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 第一层土方开挖 第一道支撑施工
  第二层土方开挖 第二道支撑施工 第三层土方开挖 基础底板第二道支撑凿除±0.0楼板混凝土第一道支撑凿除地下室工程施工完毕土方回填
  上面的工序中,在基础底板施工过程中完成第二道支撑的等效替换,在地下一层楼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完成第一道支撑的等效替换。
  ★支撑替换做法:
  第二道支撑底板基础边缘与四周围护桩并非紧挨,有40cm左右的空隙,基础底板不能与围护桩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所以该工程用毛石混凝土将其填实,毛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底板混凝土且先浇捣,當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将第二道支撑凿除,完成第二道支撑的替换。
  第一道支撑沿围护桩周边,在地下一层楼板结构主梁(对应建筑轴线位置)处设置传力板带,传力板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同结构主梁,传力带与围护桩相交的主筋与围护桩主筋焊接,另一端按受拉钢筋要求锚入地下室外墙板,传力带顶面标高同地下一层楼面结构标高并一同浇捣,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将楼板,梁底模拆除,再将第一道支撑凿除,完成第一道支撑的替换。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除注意一般的土方开挖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土方分三层开挖,每层挖到支撑梁顶面标高或底板垫层面标高上300mm,然后人工挖土,保证支撑梁的标高严格按设计要求;
  在每道支撑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土方开挖;
  支撑梁上严禁堆载,严禁挖机直接在支撑梁上作业,如施工道路需通过支撑梁时,必须将支撑梁的两侧土填高至支撑梁上200mm,并铺路基箱;
  基坑内采取明沟、集水井排水;
  必须在支撑替换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才能将对应的支撑凿除。
  七、结束语
  在本工程整个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基坑围护系统都比较成功,没出现任何的不良现象,支撑梁受力也很理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说对于这个工程来说,基坑围护是相当成功的。
  总之,深基坑施工必须做到安全、经济、可行。在满足安全、可行的前提下,要达到工程成本最低的目标,既要熟悉各种类型的支护结构的特点、适用条件,也要熟悉和正确使用那些有效的、经济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因地制宜,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和筛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最优方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石灰石-石膏濕法烟气脱硫的吸收剂为含固量约30%石灰石浆液。通过设计一套合理的制浆系统,可以把颗粒粒径小于20mm的石灰石料通过球磨机、旋流器等设备制出合格的石灰石浆液,满足脱硫需要。本文以安徽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 扩建工程2×660MW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成功案例为例,介绍制浆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运行。  【关键词】: 脱硫石灰石-石膏球磨机密度  【前言】  在国内,已超过90%以
期刊
摘要: 本文就从使用功能、安全、经济等方面考虑,介绍了剪力墙刚度和高度对待转换层框剪结构受力的影响,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应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加以论述。  关键词: 高层建筑转换层 框剪结构设计若干问题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而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受力特性也成为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朝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案例的设计原则,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CFG桩处理软土路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从而推广CFG桩在软土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复合地基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某市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经济区,它的建设将打通快速公路系统的两大交通动脉,完善了某区路网格局,改善快速公路路網,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本工程项目所在场地上部土质以软土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水电站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从而分析了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施工特点,从中找出问题,运用对水电站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质量控制中去。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  1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的优越性  1.1 碾压混凝土筑坝能够大大地提高施工速度以及缩短工期。碾压混凝上坝断面尺寸和常态混凝土非常的相同,水泥用量也较少、坝体结构简单、可以不用设置纵缝、不以模板形
期刊
搞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增大。而公路桥梁建设是整个交通基础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是作者结合某工程实例,简要的阐述了曲线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以及顶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希望能值得参考和借鉴。  关键调:公路桥梁 曲线钢箱梁 顶推 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该公路桥梁跨越高速公路地段设计为四跨一联单箱单室的钢箱
期刊
摘要:结合某体育馆屋盖钢结构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屋盖安装施工工艺,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体育馆;钢结构;安装施工    1工程实例  某体育馆工程主要由比赛馆和训练馆组成,占地面积约7.86hm2,总建筑面积31410m2。比赛馆地下1层、地上4层。整个工程总投资约3.2亿元。本工程比赛馆屋盖采用由双向桁架构成的球面网壳结构体系,总用钢量约3380t。  2 工程重点与难点  比赛馆屋盖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从某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谈到了对测位的布置、信号传输及设计、施工,同时也对防雷等问题做了分析。  关键词:水库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实施  0 前言  在土石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中,基础土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由于认识的不足和工程应用研究较少,造成系统脆弱,成为水利自动化推广普及以及向深层次发展的屏障。为此,应重视并研究水利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土建问题,为新建、改建
期刊
摘 要:农村的土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流转中,由于政策不够清晰等问题,使得流转环节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对土地流转的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土地流转;问题分析;建议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
期刊
摘要:本文将通过列举设计实例,并根据相关书籍和现行规范,说明了如何将现状平面交叉的排水系统改造成下穿式通道立交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  一、下穿式通道立交排水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居民和出行车辆日益增多,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现有交通道路已无法满足需要,必须进行改造,例如:将原有的平面交叉改造成立交形式,立交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上跨式高架桥和下穿式通道。由于土地资源、环境优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地方特色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地方文化特色、旧城保护与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旧城保护;更新改造;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特色;城市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