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奇遇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龙是个摄影爱好者,非常喜欢拍摄自然风光,平时一有空就会带着装备,骑着摩托车一路疾驰到深山大川,撑开三脚架,对着秀丽的风景拍个不停。有时,为了等到一个满意的光线或一个称心的好景致,能够拍到一张得意之作,可以在一个荒无人烟之地,呆呆地等上一整天。
  这天,阿龙起了个大早。因为昨天晚上天气多变,估计今天会有特别天象,或许能拍出好作品,所以天刚微亮,他就骑着摩托往山里赶。骑车50多公里,进得深山,来到一个叫老鹰山的山脚下。他放好摩托车,背起行囊,登上了鹰嘴崖。这鹰嘴崖与其名字一样,是一块硕大的巨石,从半山腰横空突出在悬崖之上,远远望去,真像一只老鹰的尖嘴。站在这鹰嘴崖上一眼望去,前面空旷豁达,一览无余。只见不远处是一座不算高的小山,这小山几乎是光秃秃的,只有几棵叶子已经发红的小树,山脚下有一座非常显眼的粉墙黛瓦的小屋。现在,屋顶上的烟囱里,一股袅袅白烟正在慢慢升起。阿龙一看,喜不自禁,小山、红叶、炊烟、瓦房,美得简直像一幅画。他赶紧架好相机,调好光圈,一连按了十多张。他反复看了看拍出来的照片。构图景色确实都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天空阴沉沉的,光线很不理想。他就索性坐了下来,掏出一支烟点上,目的只有一个,等云开日出,再好好地拍上几幅。
  等他一连抽了好几支烟,时间也过了一个多小时,可这讨厌的天空不但不见晴朗,乌云反而越来越浓厚了。他想,看来好光线今天是不会等到了,但真要下点儿小雨,拍几张烟雨朦胧云山雾罩的照片,倒也不枉今天辛辛苦苦来一次了。
  果然,一会儿,只见对面的小山处开始下起雨来,阿龙马上来了精神,不停地按动快门。他正拍得起劲儿,天空中突然之间乌云翻滚,倾盆大雨就在一瞬间倒了下来。阿龙知道,这山里的天就是这样,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如果雨过天晴,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拍到更精彩的照片也不是没有可能。他正这样想着,忽然听到“咔嚓嚓嚓”一阵惊天动地的奇怪声响,紧接着天空电闪雷鸣。随着一声异样的巨响,只见前面那小山抖动了起来,随即,一股泥石流夹着那几棵红叶树一下子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了下来。惊诧中的阿龙本能地连按了好多次快门,他刚想为自己拍到罕见的泥石流而高兴,定睛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为什么?那粉墙黛瓦的小屋已被淹没在滚滚而下的泥石流中。
  他马上想到,刚才小屋还有炊烟升起,说明屋里一定有人,必须马上施救才是。于是,他赶紧掏出手机,拨通了110,紧急说明了情况,要他们火速赶来救援。等对方问清了方位,却说这里处于人烟稀少的僻静深山,他们会全力以赴赶过来,但救援人员到此至少要一个多小时。
  阿龙想,现在救人可以说是刻不容缓,一个多小时,说不定就失去了救援的意义。但现实就是这样无情,要怪也只能怪这里太偏僻,要不是我阿龙来此拍照,外界不知猴年马月才会知道这里发生了灾难。现在既然让我赶上了,我阿龙也不能装软蛋,拼着命也要过去看一看,或许成个救人英雄也有可能。这样一想,他快速收拾好一切,急匆匆奔下山去。
  当他来到小屋的位置,谢天谢地,小屋虽然被冲垮了,但没有被泥石流掩埋掉。他当即高声喊道:“里面有人吗?”
  他侧耳细听,果然听到了瓦砾下面传出微弱的呼救声。此时,山上还不时有滚石在往下掉,阿龙知道,如果现在不马上把人救出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顾不上危险,立刻顺着呼救声,拼命地掀开乱石残砖。当他搬开一个粗大的横梁,一个人影露了出来,经过手刨脚踢,他终于把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太救了出来。
  真叫苍天有眼,被压在瓦砾下的老太太,由于正好处在一个搁起的横梁之下,除了一条腿受了点儿伤,基本没有大碍。
  此时,拉着警笛的消防车也赶到了现场。一队消防兵战士快速奔了过来,当问清这屋里就只有这位老太太一个人时,大家都松了口气。看到老太太的脚受了伤,战士们就要将她抬上车,送医院去治疗。此时,老太太一把拉住阿龙说:“孩子啊,多亏了你救了我,你的救命之恩,我现在是没办法报答,我给你个小东西,算是留作纪念吧。”说着,她哆哆嗦嗦地从内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深褐色的小东西,要交给阿龙。
  阿龙一看,连连摆手道:“阿婆,这可使不得,使不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怎么好要你的东西呢?您老就放心去治伤吧。”
  “小伙子,要是没有你,我老太婆就没命了,还有什么比命值钱的?现在我实在拿不出什么更好的东西,这个请你一定要收下,就算是你救了我老太婆的一个纪念,好吗?”
  此时,众人都看清了,老太太手中的是一尊人物雕像,好像也不是什么贵重之物。看到老太太这样坚决,有战士就对阿龙说:“这位同志,要不是你,老太太肯定凶多吉少。既然老人家非要把这小礼物送给你,你就收下吧,这也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啊!”在场的战士都一个劲儿地劝阿龙收下,阿龙一看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后就收下了。
  当天晚上,阿龙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爷爷看他浑身上下都是泥水,就没好气地数落道:“阿龙,你也老大不小了,整天就是拍照拍照,這拍照能当饭吃?我看你啊,也该收收心了,好好做点儿正经事,不要一天到晚东游西荡无所事事了!”
  “爷爷,你不懂,这拍照就是正事,是艺术。”
  “我才不管什么艺术不艺术,拍照能救苦救难?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对!爷爷,我告诉你,我拍照,不但能救苦救难,还能救命。”阿龙调皮地说道。
  “别跟我耍贫嘴,你怎么不说拍照能救国啊?”爷爷不屑一顾地埋怨道。
  “真的,爷爷,我真的没骗你。”然后阿龙就把今天到鹰嘴崖怎么拍照,怎么看到泥石流,怎么报警,最后怎么不顾危险救了一个老太太的事,一五一十与爷爷说了个遍。最后,他拿出老太太送给他的那一尊人物雕像递给爷爷说:“爷爷你看,这就是老太太非要送给我说是留作纪念的。这又不值什么钱,可那老太太好像把这个东西当成了什么无价之宝,是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掏出来的。”
  爷爷一接过那尊雕像,竟然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起来。   “爷爷,爷爷,你这是怎么啦?”阿龙一看爷爷的脸色都变了,不由惊吓得叫了起来。
  隔了好一会儿,爷爷好像平静了许多,他缓了口气,问阿龙:“你是说你今天去了50多公里之外的老鹰山?”
  “嗯。”阿龙点了点头。
  “这雕像确实是被你救了的那个老太太给你的?”
  “是的,我说的一切,没一句是假话。”阿龙肯定地说。
  “真是苍天有眼啊,我终于找到你了!”说完,爷爷竟然老泪纵横。
  阿龙不明就里,急切地问道:“爷爷,你这是怎么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等到平静下来后,爷爷深情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爷爷是一个老游击队员。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浙东游击队的一个支队长,带领战士英勇地痛击日本鬼子。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身负重伤。部队把他安置在老鹰山下一个老百姓家养伤。那是一家很有民族气节的猎户,家中只有父亲和一个十来岁的女儿。为了给爷爷补充营养,女孩的父亲每天进山打猎,小女孩把打来的野味熬成汤,一汤匙一汤匙地喂给爷爷吃。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爷爷的伤慢慢好了起来。就在将要彻底康复重回部队时,由于汉奸的出卖,一群日本鬼子來到了老鹰山下,团团包围了猎户家。好在猎户早有防备,将爷爷转移到老鹰山中一个秘密的山洞里。日本鬼子四处搜索,一无所获,对猎人万般拷打,但猎人宁死没有说出爷爷的藏身之处。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最后将猎人活活地劈死了。
  等到爷爷康复归队,他将小女孩交给了一个游击队员的亲戚,让他们代为抚养。因为爷爷曾是一个雕花木工,临别时,他就雕了一个自己的肖像,交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小女孩,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拿着这个肖像去找游击队,游击队看到是爷爷的肖像一定会全力为她解决一切困难的。
  时间过去了70多年,那个小女孩从来没有以此找过任何组织。后来,爷爷也多方打听寻找她的下落,可终究音讯全无。
  现在,爷爷看到自己亲手雕刻的肖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知道阿龙救下的一定就是那个小女孩,怎么抑制得住激动的情绪啊!
  当阿龙听了爷爷的故事,也激动无比。他想,70多年前是阿婆一家舍生忘死保护了爷爷,今天,我无意之中救下的竟是爷爷的恩人!这既是军民情深的写照,更是冥冥之中恩恩相报的延续。看来,在危急时刻,就是应该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
  第二天一早,阿龙带着爷爷直奔医院。相信,离别了70多年的两位老人重逢,一定会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选自《乡土·野马渡》2021.3
其他文献
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二月,正是争夺太子之位的关键时刻,皇五子赵元杰却为了自己庆生而修建了一处奢华无比的园林,其中仅一座假山就花费了一万贯铜钱。  园林修建完成后,赵元杰邀请大家来参观,阿谀奉承之辈纷纷拍马屁,唯独一个叫姚坦的官员一直低着头,看都不看一眼。赵元杰非常不满,要求姚坦抬起头,对自己的假山赞美一番。不料,姚坦抬起头后却来了这么一句:“在我眼中哪里有什么假山?全是血山!”  一聽这话,
期刊
住松花江沿岸的满族人家,得意晒干鱼坯子,做鲜鱼酱。鱼酱的名目可多哩,什么面鱼酱、酥鱼酱、柳蒿芽鱼酱、小根蒜香油鱼酱……各有滋味。这种吃法,说是康熙帝来大乌拉时“皇封”的。据说,康熙帝冒雨访大乌拉,把大帮人马都留在吉林了,只带些亲随大臣,坐船来的。到大乌拉,连日大雨,江水猛涨,吉林将军衙门和地方贵族想炫耀乌拉地方富有,做了一顶供皇上冒雨巡游的九龙黄绫轿。这轿新鲜阔气,一色选用长白山带香味的松木,雕刻
期刊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三月,刘伯温奉朱元璋之命前往江南小镇周庄向江南首富沈万三借银两修城墙。  江南的三月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就下起大雨,在路上行走的刘伯温和两名随从被淋成了落汤鸡。眼看着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刘伯温苦笑着说:“别人都说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你们看看,我连江南的天气变化都没预测到。”  “先生一心为国分忧,急着赶路,当然不会去预测天气这种小事了。”随从
期刊
一天,朱元璋坐在宫殿之上,仔细查阅着各地呈报上来的财政账目。突然,他在一本账册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细微的问题:一本账本上“十万两白银”被人为地改成了“五万两白银”,也就是在“十”上加上3笔便成了“五”。  朱元璋看后倒吸一口凉气,一字之差便使国家面临亏损五万两的危机。同时他也暗暗佩服改账目的人,如果不仔细查看,是很难发现的。是谁胆子这么大,竟敢擅自修改政府财务账目?其目的何在?贪污,一定是贪污。朱元璋
期刊
唐朝的时候,有一年,唐玄宗过生日,文武百官绞尽脑汁给皇上送生日礼物,有的送了山珍海味,有的送了奇珍异宝。等人们争先恐后地各自送上礼物之后,宰相张九龄才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礼物呈上。  众人瞪大了眼睛,所有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张九龄的礼物上,都想看看宰相给皇帝送的是什么宝贝。然而,他的礼物用包袱包着,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见。底下窃窃私语,“会是什么东西呢?”“看他那满脸庄重的样子,肯定价值连城。” 
期刊
宋辽“澶渊之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和议。究其根源,可以回溯至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的条件,在汴(今河南开封)建都称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  947年,后晋被辽国所灭。951年,刘旻在太原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北汉占据今山西北部和陕西、河北部分地区。刘旻向辽国称“侄皇帝”,被辽
期刊
重兵压境  从前,山东有两个最为著名的大盗:一个是盘踞在德州城外的卢一刀,虽然他还不到30岁,可手下弟兄足有几千号,成为名符其实的一方霸王;另一个则是住在泰安城外人称风中过客的风四娘,她来无影去无踪,手下弟兄几百人,由于功夫高强,飞镖一流,在江湖上名号响当当。  这年,泰安知府秦毅被调到德州任知府,一向嫉恶如仇的他一来到此处便开始四处追捕大盗。由于他智谋过人,短短一年时间里,大小盗贼就大多被抓进了
期刊
清朝年间,陵璞城来了一对门姓父女。那门父亲是个郎中,行医不久便声名远扬。传说这是因为他女儿门芳身上自带了一种奇异香气,熏染得门家诊屋天天清新馥郁,香意浓浓。  这让人想起当今皇上娶进的那位疆域女子,也是一身香气,招引得蝶飞蜂舞,这门芳莫非是那香妃的姊妹,投错胎落入民间不成?猜疑加上传说,来门家诊屋的人更加络绎不绝。  陵璞出现香女,自然也传到县令王达荣耳里。他做梦都想像皇上那样,床边也有这样一个香
期刊
一天,刘墉与同乡结伴前去寺庙敬香,祈求佛爷保佑,进京考试金榜题名。  敬完香,刘墉被寺庙的住持留住。住持说:“听闻你是远近闻名的棋手,今天你来了,就陪我下一盘棋吧。”刘墉欣然同意。  在禅房摆好棋,住持说:“你得陪我把这盘棋下完,才能下山,你有这个信心吗?”刘墉当场答应。  没想到,这个住持走棋不可思议,只动兵,别的棋子不动。走几步兵后,住持双手合十说:“今天棋就走到这里,明天继续下。”就在刘墉纳
期刊
试 探  南宋嘉定年间,一日,魏了翁在鹤山书院里来回踱步,愁眉不展。书院的用度捉襟见肘,已到了要断粮的地步,眉州的蟆颐堰工程也面临停工,都是因为钱,因为可恶的“孔方兄”!  魏了翁是土生土长的蒲江人,姓魏,名了翁,号鹤山,乃是儒家理学大师,一直在外面做官,前些年因为父丧回到蒲江,有感于家乡教育跟不上,才动用家资起建了鹤山书院。书院所收学费低廉,平时用度靠魏家收取的田租,不料今年受虫害影响,田租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