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重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探索研究
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探究数学,进而掌握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的直接经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知识的平台。
1.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小学生好奇、好动,选择数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新奇有趣;活动的内容易中有难,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开展,要求教师设计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思考活动的方法步骤,使活动有序进行。教师要掌控整个活动过程,适时调控,让学生感受参加数学活动快乐。
2.教师是数学活动的引导者
数学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活动,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可能获得每一个结果,教师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数学活动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当活动出现混乱时能及时的修正,防止活动迷失方向。教师要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因利势导,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数学经验,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教师是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不只是活动的旁观者,更要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数学活动,是活动的一分子,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活动中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学生讨论活动的做法,共同猜想活动的结果,检验数学知识的正确性,增强学生活动的信心;有教师参加的活动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一些需要时间长,难度大的活动,更要教师参与,随时随地的解决数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数学活动的带头人。
4.教师要发挥数学活动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地指导活动,使活能顺利开展。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提出意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样,教师从数学活动中吸收成功的经验,修正做法,创造性地再开展活动。
二、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活动必须重视操作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学校的很多家长,只顾忙于自己的事情,疏于对孩子的督促与教导,对学生的期望值不高,生的学习处于无序状态,兴趣不高。数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办法。学生动手操作,可避免枯燥的教师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学的重要的途径,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数学经验的基本方法。因此,数学活动要重视学生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数学活动的开展,操作过程从简单入手,让学生人人都可以做。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打开一个数学思路,明白一个数学道理,掌握一种探索、应用数学的方法。比如学习小数学的认识。课前让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学生会在商品的标价、物品的重量、道路的长度,房屋的面积等收集到不同的小数。课堂让学生测量出各自的身高,并记录下来。学生很高兴,也很积极去测,很快就有结果。如135厘米、1米42厘米、1.37米等。教师要求统一用米来表示。学生就表示成:135厘米=1米35厘米=1.35米。小数就出现了。把收集到的小数与自己记录身高的小数进行对比,掌握小数的特点。再学生小数在长度、价格、重量、面积等方面的应用。小数就这样认识了。学生经历操作过程,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培养学生多动手勤动脑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独立能力不强,小学生的独立性更弱,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听取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合作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活动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互惠的和谐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索中发展。如角的认识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所见的角,了解角的概念,用肢体语言和学习用具表示角,画角、剪角、说角等等,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互相补充,相互纠正,共同发展。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与集中,让学生对活动的看法有个说法,对活动的操作有个做法,在活动中观察思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合作探案是完成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途径,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集体的智慧,激活探索的思维,激发探索的动力,使活动更加活跃,更具挑战,活动更有意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合作态度,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教师用书》.(三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探索研究
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探究数学,进而掌握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的直接经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知识的平台。
1.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小学生好奇、好动,选择数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新奇有趣;活动的内容易中有难,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开展,要求教师设计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思考活动的方法步骤,使活动有序进行。教师要掌控整个活动过程,适时调控,让学生感受参加数学活动快乐。
2.教师是数学活动的引导者
数学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活动,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可能获得每一个结果,教师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数学活动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当活动出现混乱时能及时的修正,防止活动迷失方向。教师要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因利势导,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数学经验,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教师是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不只是活动的旁观者,更要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数学活动,是活动的一分子,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活动中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学生讨论活动的做法,共同猜想活动的结果,检验数学知识的正确性,增强学生活动的信心;有教师参加的活动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一些需要时间长,难度大的活动,更要教师参与,随时随地的解决数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数学活动的带头人。
4.教师要发挥数学活动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地指导活动,使活能顺利开展。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提出意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样,教师从数学活动中吸收成功的经验,修正做法,创造性地再开展活动。
二、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活动必须重视操作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学校的很多家长,只顾忙于自己的事情,疏于对孩子的督促与教导,对学生的期望值不高,生的学习处于无序状态,兴趣不高。数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办法。学生动手操作,可避免枯燥的教师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学的重要的途径,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数学经验的基本方法。因此,数学活动要重视学生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数学活动的开展,操作过程从简单入手,让学生人人都可以做。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打开一个数学思路,明白一个数学道理,掌握一种探索、应用数学的方法。比如学习小数学的认识。课前让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学生会在商品的标价、物品的重量、道路的长度,房屋的面积等收集到不同的小数。课堂让学生测量出各自的身高,并记录下来。学生很高兴,也很积极去测,很快就有结果。如135厘米、1米42厘米、1.37米等。教师要求统一用米来表示。学生就表示成:135厘米=1米35厘米=1.35米。小数就出现了。把收集到的小数与自己记录身高的小数进行对比,掌握小数的特点。再学生小数在长度、价格、重量、面积等方面的应用。小数就这样认识了。学生经历操作过程,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培养学生多动手勤动脑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独立能力不强,小学生的独立性更弱,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听取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合作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活动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互惠的和谐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索中发展。如角的认识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所见的角,了解角的概念,用肢体语言和学习用具表示角,画角、剪角、说角等等,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互相补充,相互纠正,共同发展。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与集中,让学生对活动的看法有个说法,对活动的操作有个做法,在活动中观察思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合作探案是完成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途径,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集体的智慧,激活探索的思维,激发探索的动力,使活动更加活跃,更具挑战,活动更有意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合作态度,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教师用书》.(三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