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GSM系统的稳定和用户的增加,语音类问题的逐渐显现和用户语音类投诉的增加使其日益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GSM系统中语音类问题的及时处理是GSM系统维护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本文将对几年来本人处理的语音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与各位同行共享。
关键词:GSM 语音业务
1 语音类杂音和噪音问题的现象分类
杂音和噪音的问题现象是不同的,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概念的明确。
杂音一般来讲是不连续的异常声音,有突发和短促的特点,常见的杂音如金属碰撞声,冒泡声等。
噪音一般来讲是连续的异常声音,有连续和持续的特点,常见的噪音如连续的轻微爆破声,轻微的风声等。
通过明确的定义,大家在描述问题时就可以相对比较清晰了,当然最好可以采用录音并存储成语音文件的方式,这样每个处理人都可以直接听到问题的现象。
2 移动终端(手机)是GSM系统的一部分
在进行语音类问题的排查时,不要忽略移动终端的重要影响。移动通讯语音的直接消费人(投诉客户)是持有各种移动终端的用户,分析终端的类型和终端的位置及现象的共性,将对问题的定位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那些概率性(非每次呼叫都可以再现故障)的语音问题,现场工程师应使用CQT测试表格,对每次呼叫进行认真记录(一般拨测100次以上),明确问题现象发生的概率。
3 最高境界——听音识源
既然是杂音和噪音,那么必定是有杂音和噪音开始进入或产生的部分,找到了杂音和噪音的源头问题就解决了80%。一般产生杂音和噪音的原因不一致,听觉上的感受也是不一致,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通过听觉基本上可以定位是系统设备产生的杂音或噪音,还是外来干扰产生的杂音或噪音。通常杂音类如金属碰撞声是由于同频频率干扰或弱信号覆盖造成的,噪音类如连续的轻微爆破声是由于传输线路的阻抗不匹配导致的。
4 钥匙——定位方向,逐段监听
4.1 杂音噪音类:杂音和噪音类问题与无声类问题一样,明确方向性是十分必要的。无声问题是将应该传送的语音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而杂音噪音类问题是将不该传输的声音添加到系统中来。杂音的方向将指示工程师去查找系统的上行信道还是下行信道,系统的接收部分还是发射部分。
4.2 无声类:单通,双向无声和话音断续(几秒到几十秒的无声),其实以上的三种现象是按两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根据无声现象的方向性,分为单向无声和双向无声;根据无声持续的时间分为持续的无声和话音的断续。同样确定无声的方向性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将会有明确的指导,无声的方向将指示工程师去查找系统的上行信道还是下行信道,系统的接收部分还是发射部分。
4.3 定位方向,逐段监听:经过反复的拨打测试再现现象以后,主被叫都不挂机,通过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明确其所占用的无线小区及A口电路号,利用监听设备(LITE3000,监听功能误码仪如Sunlite)进行逐段监听。问题的排查一般从下行开始着手,首先明确语音的丢失或杂音噪音是否发生在A口,是否MSC发出来的,如果判定是MSC发出来的话,问题的排查应集中到A口上游的设备和线路;如果A口正常,那么监听ABIS接口,如果ABIS仍正常的话,杂音噪音或无声问题是由于BTS侧导致的,如果ABIS口不正常的话,那么问题就是由BSC产生的。注意:在进行逐段排查时要注意上行和下行的相对关系,比如在同一个小区的两个移动用户相互通话,一个用户的上行通过MSC交换后就变成另一个用户的下行,给问题的定位带来很多易混淆的因素,所以建议最好找一部确认通话正常的固定电话来进行拨测监听,这样就可以避免分析两个移动用户在互相拨叫时产生两个双向通道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在进行监听分段的过程中,每一段端点(监听设备的监听接入点)的排查,问题可能恰恰就发生在这些接头和线缆焊接处。
5 不能白干——明确网络语音改善的标准
处理语音类问题是站在无线系统最终用户的层面上处理问题,这样就给问题的排查和结果的验证都带来了一些随意性。主要是由于语音的效果是一种主观的评定,最终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听觉感受不尽相同,所以同样一个电话有些人觉得好、有些人就不满意。同时无线信号传播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每次通话语音效果的不确定性。很多工程师做了很多工作,网络也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却得不到认可,主要是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根据本人的经验,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利用处理前后统计数据来说明语音效果得到了改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可以从三方面来收集前后对比的数据:
①监听的纪录数据对比,收集处理前后A口监听的语音效果数据。例如任意选取30个A口时隙,监听两百次通话,对比看是否有改善。
②CQT测试的对比。
③客服中心客户投诉记录的前后对比。
6 案例简述
斯里兰卡:
故障现象:在全网范围内进行MS到MS的通话时双方有时会(CQT测试约50%)听到低沉的类似风声的噪音,拨打固定电话TE时出现单通(CQT测试约5%)。
噪音处理过程:利用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查找A口上用户占用的时隙,LITE3000监听A口对应的时隙,发现噪音是MSC发过来的,判定是MSC设备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噪音发生的概率较高,初步判断是全网的共性问题,根据ZXG10 MSC话音处理的原理应该是网络层的问题,因为如果是个别语音传输单板(TIC)的问题,问题复现的频率不应如此高。检查MSC交换网板,更新软件版本提高其抗干扰性,问题解决。
单通处理过程:分析客户投诉,发现单通的投诉主要发生在MS拨打TE号码时,而且复现的现象是MS下行有问题,通过LITE3000监听A口发现是MSC发过来的无声,再进一步监听其上游,进行TE的号码分析后确定某PSTN到MSC的入中继部分,同样利用了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找到对应时隙,明确了该PCM上的所有时隙均存在问题,重新拨码TIC的阻抗设置120Ω→75Ω,问题解决。
贵州毕节:
故障现象:用户投诉在通话期间经常能够听到类似水滚的声音,严重影响通话质量。
故障处理:经过现场技术人员的排查测试发现,出现水滚杂音的时候基本都是话务量很高的时候,特别是白天的忙时容易出现,然而在晚上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通话情况良好没有出现水滚杂音现象。通过上述分析,产品部定位故障原因与话务量有关,经过公司测试部进行的模拟大话务量测试很快再现了水滚音故障。当时产品的edrt中的dsp在大话务量下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水滚杂音。经过研发人员的及时处理,提供相应版本在现场应用,及时解决了现场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2009.
[2]张威.《GSM网络优化》2010.
[3]郝树宏.《GSM网友优化浅析》2011.
关键词:GSM 语音业务
1 语音类杂音和噪音问题的现象分类
杂音和噪音的问题现象是不同的,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概念的明确。
杂音一般来讲是不连续的异常声音,有突发和短促的特点,常见的杂音如金属碰撞声,冒泡声等。
噪音一般来讲是连续的异常声音,有连续和持续的特点,常见的噪音如连续的轻微爆破声,轻微的风声等。
通过明确的定义,大家在描述问题时就可以相对比较清晰了,当然最好可以采用录音并存储成语音文件的方式,这样每个处理人都可以直接听到问题的现象。
2 移动终端(手机)是GSM系统的一部分
在进行语音类问题的排查时,不要忽略移动终端的重要影响。移动通讯语音的直接消费人(投诉客户)是持有各种移动终端的用户,分析终端的类型和终端的位置及现象的共性,将对问题的定位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那些概率性(非每次呼叫都可以再现故障)的语音问题,现场工程师应使用CQT测试表格,对每次呼叫进行认真记录(一般拨测100次以上),明确问题现象发生的概率。
3 最高境界——听音识源
既然是杂音和噪音,那么必定是有杂音和噪音开始进入或产生的部分,找到了杂音和噪音的源头问题就解决了80%。一般产生杂音和噪音的原因不一致,听觉上的感受也是不一致,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通过听觉基本上可以定位是系统设备产生的杂音或噪音,还是外来干扰产生的杂音或噪音。通常杂音类如金属碰撞声是由于同频频率干扰或弱信号覆盖造成的,噪音类如连续的轻微爆破声是由于传输线路的阻抗不匹配导致的。
4 钥匙——定位方向,逐段监听
4.1 杂音噪音类:杂音和噪音类问题与无声类问题一样,明确方向性是十分必要的。无声问题是将应该传送的语音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而杂音噪音类问题是将不该传输的声音添加到系统中来。杂音的方向将指示工程师去查找系统的上行信道还是下行信道,系统的接收部分还是发射部分。
4.2 无声类:单通,双向无声和话音断续(几秒到几十秒的无声),其实以上的三种现象是按两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根据无声现象的方向性,分为单向无声和双向无声;根据无声持续的时间分为持续的无声和话音的断续。同样确定无声的方向性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将会有明确的指导,无声的方向将指示工程师去查找系统的上行信道还是下行信道,系统的接收部分还是发射部分。
4.3 定位方向,逐段监听:经过反复的拨打测试再现现象以后,主被叫都不挂机,通过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明确其所占用的无线小区及A口电路号,利用监听设备(LITE3000,监听功能误码仪如Sunlite)进行逐段监听。问题的排查一般从下行开始着手,首先明确语音的丢失或杂音噪音是否发生在A口,是否MSC发出来的,如果判定是MSC发出来的话,问题的排查应集中到A口上游的设备和线路;如果A口正常,那么监听ABIS接口,如果ABIS仍正常的话,杂音噪音或无声问题是由于BTS侧导致的,如果ABIS口不正常的话,那么问题就是由BSC产生的。注意:在进行逐段排查时要注意上行和下行的相对关系,比如在同一个小区的两个移动用户相互通话,一个用户的上行通过MSC交换后就变成另一个用户的下行,给问题的定位带来很多易混淆的因素,所以建议最好找一部确认通话正常的固定电话来进行拨测监听,这样就可以避免分析两个移动用户在互相拨叫时产生两个双向通道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在进行监听分段的过程中,每一段端点(监听设备的监听接入点)的排查,问题可能恰恰就发生在这些接头和线缆焊接处。
5 不能白干——明确网络语音改善的标准
处理语音类问题是站在无线系统最终用户的层面上处理问题,这样就给问题的排查和结果的验证都带来了一些随意性。主要是由于语音的效果是一种主观的评定,最终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听觉感受不尽相同,所以同样一个电话有些人觉得好、有些人就不满意。同时无线信号传播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每次通话语音效果的不确定性。很多工程师做了很多工作,网络也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却得不到认可,主要是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根据本人的经验,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利用处理前后统计数据来说明语音效果得到了改善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可以从三方面来收集前后对比的数据:
①监听的纪录数据对比,收集处理前后A口监听的语音效果数据。例如任意选取30个A口时隙,监听两百次通话,对比看是否有改善。
②CQT测试的对比。
③客服中心客户投诉记录的前后对比。
6 案例简述
斯里兰卡:
故障现象:在全网范围内进行MS到MS的通话时双方有时会(CQT测试约50%)听到低沉的类似风声的噪音,拨打固定电话TE时出现单通(CQT测试约5%)。
噪音处理过程:利用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查找A口上用户占用的时隙,LITE3000监听A口对应的时隙,发现噪音是MSC发过来的,判定是MSC设备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噪音发生的概率较高,初步判断是全网的共性问题,根据ZXG10 MSC话音处理的原理应该是网络层的问题,因为如果是个别语音传输单板(TIC)的问题,问题复现的频率不应如此高。检查MSC交换网板,更新软件版本提高其抗干扰性,问题解决。
单通处理过程:分析客户投诉,发现单通的投诉主要发生在MS拨打TE号码时,而且复现的现象是MS下行有问题,通过LITE3000监听A口发现是MSC发过来的无声,再进一步监听其上游,进行TE的号码分析后确定某PSTN到MSC的入中继部分,同样利用了MSC的用户查询功能,找到对应时隙,明确了该PCM上的所有时隙均存在问题,重新拨码TIC的阻抗设置120Ω→75Ω,问题解决。
贵州毕节:
故障现象:用户投诉在通话期间经常能够听到类似水滚的声音,严重影响通话质量。
故障处理:经过现场技术人员的排查测试发现,出现水滚杂音的时候基本都是话务量很高的时候,特别是白天的忙时容易出现,然而在晚上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通话情况良好没有出现水滚杂音现象。通过上述分析,产品部定位故障原因与话务量有关,经过公司测试部进行的模拟大话务量测试很快再现了水滚音故障。当时产品的edrt中的dsp在大话务量下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水滚杂音。经过研发人员的及时处理,提供相应版本在现场应用,及时解决了现场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2009.
[2]张威.《GSM网络优化》2010.
[3]郝树宏.《GSM网友优化浅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