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对随意型皮瓣血流量的改变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腹腔注射山莨菪碱(654-2),10mg/kg,观察大白鼠随意型皮瓣的成活情况以及对组织血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54-2可以显著增加皮瓣的成活面积;并在不增加皮瓣近端组织血流量的情况下,明显增加皮瓣远端组织血流量。还发现在皮瓣移植术后24小时组织血流量即达到或接近术后皮瓣组织血流量的最大值。提示654-2在不增加流入皮瓣组织的血流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微血管内环境和微循环状态增加皮瓣成活面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通过对颈横血管肩胛冈支的研究,作者设计了以该血管为蒂的肩胛冈骨瓣移植,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结果证实肩胛冈骨质较坚韧,骨松质也发育良好,可利用的骨量在肩胛骨中居于首位。此外,本骨瓣尚具有血管位置表浅、恒定、蒂长易于解剖等优点。
应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例非癌胃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同时对其中38例胃癌组织采用葡聚糖活性炭饱和分析法测定。结果表明非癌胃组织不含ER,胃癌ER阳性率为30.9%,ER阳性者多为分化不良型。ER阳性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有否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
应用遥测热象仪观测正常人和腰腿痛病人腰腿部皮温。结果显示:正常人不同个体、不同区域皮温有明显差异,但同一个体两侧对应区域皮温对称;病人组受累肢体皮温降低,两侧对应区域皮温差值增大。皮温改变部位与受累神经根皮节相关。根据资料分析,本文提出同侧下肢皮温关系分析法,探讨了热象仪诊断技术的生理、病理学基础。
我们应用放射性配体125I-β内啡肽测定30例烧伤病人及20例正常人红细胞β内啡肽受体的变化。结果提示,大面积烧伤时红细胞膜的β内啡肽受体特异结合位点数与正常人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Kd值升高1~3.5倍。小面积烧伤病人上述变化不明显,死亡病例在入院时即不能测出。在有感染等并发症时受体位点数也减少。故作者认为烧伤病人红细胞膜β内啡肽受体减少对解释烧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意义。
选择因肾肿瘤行肾切除术患者6例(4例成人,2例儿童),年龄2~54岁,分别在肾切除前1~3日,术后2周内不同时期分别取外周静脉血3ml。应用人胎肾细胞原代培养及同位素掺入技术,测定早期血清促肾生长活性的改变。结果提示肾切除后血清促肾生长活性增高。
采用临床和动物模型,观察止血带下不同缺血、不同再灌流时间,患肢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和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并辅以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发现:1.患者止血带缺血1~1个半小时后再灌流,有大量超氧自由基生成,在上述缺血时限内,机体抗氧化系统足以代偿超氧自由基对患肢的脂质过氧化损伤。2.动物实驗表明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程度与缺血时间,范围和程度明显相关。在一
通过30只兔耳软骨膜游离移植形成软骨的实驗,研究游离软骨膜移植形成软骨的四个过程(间充质细胞、软骨母细胞、幼稚软骨细胞、成熟软骨细胞期)和新生软骨生长方式。最终形成新的软骨。临床上,报告了10例(12只指关节)软骨膜移重建指关节软骨使僵直的关节恢复了活动功能,随访8~9年,其活动度指间关节平均72.5度,掌指关节平均52.5度。
从皮瓣微循环立体构型的角度出发,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法,对兔耳皮瓣术后不同时间内血管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扫描电镜下作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术后48小时为水肿高峰期,随意皮瓣更为明显;术后7天随意皮瓣末端切缘处出现新生毛细血管吻合支;而轴型皮瓣于术后2周才出现吻合支。我们还对皮瓣血管铸型法的意义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