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现代大学本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教授的新著《大学与社会——郭英剑高等教育文集》,并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暨小型高教改革论坛,与会者就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展开了开放性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郭英剑教授是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翻译家,早年自南京大学英语系获博士学位后,又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继之在哈佛大学英语系担任高级研究学者。主要著述和翻译作品有《赛珍珠评论集》《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等。回国之后,郭教授因其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成就,被评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与大多数仅仅囿于一门专业的专家学者不同,郭教授在领导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进行探索改革的经历中,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对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颇有感悟。多年来,他在《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了百余篇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章,在国内非教育专业的学者中是非常突出的。这体现了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意识和责任,也体现了他作为高等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的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在高等教育领域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需要探索者具有更开阔的眼界、见识和胸怀。而在这些方面,郭教授的勤于思考、锐意探索颇值得称道。他的著述虽与通常意义上的学术专著不同,但却能从中外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问题境遇、历史背景、价值取向等不同层面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仅有真切实感,也有诸多深入的思考。对于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人们,他的著述不仅可读性强,里面还包含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道理、案例和方法;对于专门做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而言,其中也有不少可资借鉴和启发的思想和思路。下面便从两个方面谈谈笔者读后的粗浅感受。
  视角丰富
  首先,该书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涉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学理念、校长素质、管理原则、大学教学、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模式、评价取向、社会反响等诸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启示作用的问题,并展开了深入和开阔的论述。
  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影响因素更多、更为复杂,涉及的方面举不胜举,背后的历史、文化、观念、体制等问题也很难单独厘清,所以,仅从学理层面进行论述是很难切中问题本质的,也很难对改革中的高等教育有其实际作用。作为既有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又有管理想法和实践的学者,郭英剑对高校诸问题的论述就十分切题和到位,既涉及理念、体制、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探究,也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师生关系等更为具体的探索,且论述兼顾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联,见解是合理与准确的。
  郭教授的这部文集在内容上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事件、主要观念和典型案例,并借此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启示性的思想;第二部分是专门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当下现状与问题进行评论,包含了作者对高教改革的期望与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虽然书中关注的话题多是由美国的高等教育引出的,但着眼点还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希望中国的高校能够从美国与世界高校所发生的有益的事件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从而对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很注重实用、很注重宏观方面的调整与安排,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高等教育的改革绝不可能仅通过宏观的把握就能奏效,还必须通过中观、微观等方面的运作与之协调。比如,在这本书中,有一篇题为《“哲学”何以成为热门专业》,就是在专业和课程层面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案例。哲学虽是古老的学问,且在世界观、方法论等层面对人的发展、对专业和学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经济过热、注重实用的现实当中,尤其在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其重要性已大打折扣。郭教授以其学术的敏感和专业的素养,意识到美国高校中心关注哲学专业的重要意义,并借此话题提醒中国的高校,不要一味地仅从经济、实用、效率的角度思考,忽视哲学的作用和价值,并介绍了美国多所大学在重视哲学专业方面的具体实践,包括专业指导、专业综合化,以及如何上哲学课等,对中国的高校很有启发意义。他指出,哲学专业之所以在美国能重获重视,一是因为哲学能教人批判性的独立思维;二是因为正确的哲学方法是能对现实的方方面面有指导作用的。哲学专业的设置“是让一个人在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时,学会批评性地思维,着力去提高个人的智慧,然后把这种人生的智慧应用到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当中去。这样的一种思路,应该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经常用‘有用与否’的标准去衡量人文科学的价值具有启发意义”。
  在考察和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与典型案例时,郭教授的立场是明确的,方法是开放性的,远远跳出了一般学者思维的局限,在旁征博引中能生动准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其依据既有世界一流教育家和大学的经典与传统,也有世界名校的成功探索与案例,还有乔布斯、比尔·盖茨、奥巴马等人的特殊视角,以及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及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等,为准确、辩证地汲取正确的高教信息与方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指导。
  务实的解决之道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都在谈论“大学之道”,试图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更加切近中国的实际,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但是,何为本质、何为实际,由于学者们的学术背景各有不同,所以谈论的焦点与结论也大相径庭。
  所谓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典型概念,也是中国人研究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与落脚点。其核心内容是把握问题的本质、变化规律与基本联系,进而掌握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权与正确方法。尽管“道”是形而上的概念,但它却应该与形而下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正所谓“道不远人”,“道不远物”,“道不远事”,否则,道的真正价值也就失去了。郭英剑教授在他的治学和思考中深谙这一规律和方法,并能从中外学术和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中左右逢源,。   比如在谈到研究和治理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时,他就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认为在推进中国的高教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兼用中西医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科学”路数,忽略中医整体、辨证医治的有效方法,其见解很有独到之处。通过郭教授这一观点,也使我想到了中国的传统绘画方法和西方绘画焦点透视方法的不同,后者是直观的,有了“物”或方法局限的“遮挡”,背后和内在的问题,就很难发现。而前者则可以通过系统和整体的意识,更深远、更宽泛地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更系统、更开阔的思路。
  在中国当下的现代教育制度不完善、教育类法规不健全、高校独立自主的发展还不成熟的前提下,简单地比较研究或效仿国外的成功做法,很难达到理想境地。必须要在认真方向、务实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潜在的问题与体制的制约,找准改革和探索的突破口与生长点,从而稳步地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既需要理论的、成体系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研究,也需要实证的、经验的、对许多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又要有眼望星空的哲学追问,更要有需要脚踏实地的制度与文化建设。郭英剑教授的高等教育论集,正是在各种现象、各种时弊的交汇点上思考问题,寻求“道”的发现与突破,体现出了高素质学者的基本特点与精神。
  比如在谈论“是什么造就了一所伟大的大学”时,郭教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大学何时才有自己的‘使命’”。他在文中说:“哈珀教授历经10年而写就的文章《伟大的未知数》,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最重要的既不是教学和研究,也不是校园和建筑,而是大学的理想。唯有坚守理想,一所机构才能称为大学,也才有可能成为一所伟大的大学。”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广泛的研究,郭英剑教授直率地批评“中国的大学普遍没有‘使命’”,说不清自己的理想或核心价值观,因而其在寻求方向、目标、决策依据、对外承诺和社会理解等方面是含混不清和难以自觉的,更不能确立自己的独特之处与核心竞争力。
  在简要回顾和梳理中外大学的历史和本质特点之后,郭教授特别强调中国的大学要在确立自己的使命方面下真功夫,起码要在自己的大学章程中对此有清晰明确的表述。没有在使命方面的认同,任何局部或表面的改革都是难于推进高校实质性地发展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学之道在起关键作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大学之生命所存,亦在于此。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美国的高校为样板,介绍美国高校,特别是哈佛大学的著述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美国的高校何以能位居世界一流,哈佛大学的内在品质是什么,中国的高校最应该学习的关键何在?似乎到今天仍没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削足适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一类的效法却比比皆是。相比于那些述而不作、学而不思的研究,郭教授对大学之道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可贵。在其简要的论述和分析之中,可以看到他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把握,对高等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之,通读郭教授的高等教育文集,深感他的学识、见解、才华和勤奋非同一般,其表现出的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令人钦佩。在集腋成裘的系列文章中,学者的智慧与实践探索者的拳拳之心交织在一起,能给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许多具体的借鉴和多方面的启发,中国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的真实发展,非常需要这样把握本质、正视现实和深入实际的扎实探索。
其他文献
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人如治玉。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报告文学作家而言,他要有发现玉石的慧眼和高超的雕琢技法,这样才可以挖掘并使用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作品;二是就写作的对象而言,即人物必须要有美玉般的品相和质地,他走进艺术作品所放射的光辉不是外加的,而是他本身所蕴涵的。王国平的报告文学新作《一枚铺路的石子》(原载2013年9月24日《光明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1
由于历代音韵不尽相同,故不同时期的吟诵风格各异。古代,对于读书方式的要求极为严谨,并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诵唸经文的。  在书院学馆以及自家书斋唸书时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最基本规矩是双手捧书、二目平视、正襟危坐,这也是学馆中的最低限度的标准读书姿势。  在诵唸古文时,往往还要按照句逗声腔节奏微微摇头,面部表情平和严肃,这也是近代贬义酸书生的“摇头摆尾”。其实此种摇头摆尾正是发自内心的音乐节奏,
编者按 近日,一部《中华史纲》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看的“小书”,全书只有30万字。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作者是蔡美彪。蔡美彪何许人也?  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生前完成,范文澜逝世后,由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于1995年完成后六册。范文澜是当
两大师同日离世薪火怎传人戚然    7月11日凌晨8时50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文字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罗摩衍那》,所作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外语翻译和古籍整理的典范;所著《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是东方学、印度学等领域的经典;《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回忆
一    从一个人可以看一个时代,只要这个人处于时代聚光点下,拉出了长长的身影;从一本杂志可以透视一段历史,只要这本杂志与历史同进退,折射出历史的身影和沧桑。  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此类角色的,这需要个人特质,还需要时势因缘,只有当两者在交叉点上遇合,才可能成就一时代的英雄人物。自然,也不是什么杂志都能成为历史影本副本的,这里需要的条件就更多了。对一本思想文化杂志而言,至少需要明确的宗旨和方针,需要
马勇是近代史专家,他的言路和思路近年来溢出学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近代国史向来跟当代国人的情感认知难解难分,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心中,近代史可以说是屈辱的、蒙昧的、一穷二白的、落后的、黑暗的代名词,相应地,近代史的诸多人物、事件都跟羞辱、愚昧相关。20世纪以来的革命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种中国近代史的“落伍”一类的观念之上,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谈起近代史,仍不免“情何以堪”,为自家的先辈和历
读完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已是凌晨时分。这一夜再无安宁。失眠中我确认了一个事实:那不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那雾霾一般弥散性的浓重悲伤,吞噬了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涂自强,也笼罩着你、我,我们所有的人。  小说从山村青年涂自强的失恋切入。一纸录取通知书成为楚河汉界,阻隔了他和落榜的女友采药,后者因此赋赠别诗云:“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一    复州,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城。作为地名,始于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至今已有九百六十多年。那一年,辽兴宗在此地设置了“复州怀德军”。民国九年(1920)编撰而成的《复县志略》认为,“复州之名始此”,延至今日,好像谁都没有异议。作为一座城,应该也是那个时期才有的,是土城。土城的规模和样式,已经难以查考。能为那段时间作证的,有一座塔,叫永丰塔。《复县志略》认为是唐塔,但说得不够肯定,加了
“抓住细节”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2018年,笔者曾三次执教该主题较大型公开课,教学目标一次比一次聚焦,教学内容一次比一次简略,教学要点一次比一次精准,教学实能一次比一次高效。三次执教经历让我对“写作教材如何使用才能使价值最大化”有了较为深层的思考。我认为,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尊重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理应尊重,在尊重下执行;其次我们要从学理上解构主题,主题有逻辑缜密的知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叙事与因果”。  说到现实世界里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即使不是我们最常遇到的,至少也是我们最多提及的一种关系。比如我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演讲,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是我出于自由意志主动选择了这样一个机会,一方面也可以把它编织到因果关系的脉络中,这样叙述整个事情:我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上海;因为以前和梁捷有所交往,所以会和他联系;而梁捷和“读品”的各位朋友每个月都有一次读书沙龙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