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株表皮葡萄球菌早孕宫颈拭子与外环境分离株耐药性及SCCmec分型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5—2016年从北京市朝阳区早孕宫颈拭子和外环境中分离的9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以及SCCmec型别。

方法

对99株表皮葡萄球菌,采用K-B法对头孢西丁、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万古霉素、达托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法对ermAermBermCmsrAnorA1norA2sul1、sul2、sul3、aac(6′)/aph(2″)、ant(4′,4″)、ant(6)、tetM耐药基因和SCCmec Ⅰ、Ⅱ、Ⅲ、Ⅳa、Ⅳb、Ⅳc、Ⅳd、Ⅴ型别基因进行检测,毛细管凝胶电泳法进行结果确认,SPSS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99株mecA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达托霉素93.94%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耐药率依次为97.98%、85.86%、79.80%、52.54%、27.27%、43.43%、36.36%、23.23%、11.11%;norA1norA2ermAermBermCmsrAsul1、sul2、sul3、aac(6′)/aph(2″)、ant(4′,4″)、ant(6)、tetM携带率分别为100%、93.94%、0.00%、3.03%、17.17%、57.58%、50.51%、12.12%、4.04%、30.30%、8.08%、4.04%、25.26%;99株mecA阳性表葡葡萄球菌SCCmecⅠ、Ⅱ、Ⅲ、Ⅳa、Ⅳb、Ⅳc、Ⅳd、Ⅴ分离率分别为5.05%、0.00%、43.43%、10.10%、0.00%、3.03%、3.03%、19.19%,并有4.04%(4/99)的菌株携带两种SCCmec型别,12.12%(12/99)菌株未分型。

结论

99株mecA阳性表皮葡萄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mecA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携带率为89.90%。菌株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以携带msrAsul1、aac(6′)/aph(2″)耐药基因为主。SCCmec分型以SCCmec Ⅲ型为主。SCCmec Ⅲ型和未分型菌株的多重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8.37%和75%,其他SCCmec型菌株均100%携带多重耐药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及致病菌株的同源关系。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等各类标本12 728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生物分型、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PCR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其中的致病性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2 728份样
目的分析2016年引起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为我省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在2016年河南省的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经病毒分离和基因定型后,选取1株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使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遗传距离(P-distance),同时对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小疏水蛋白(SH)、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AcrAB-TolC外排泵参与季铵盐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QAC)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 FQ)交叉耐药的机制。方法7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患者的临床标本,琼脂稀释法检测季胺盐化合物苯扎溴铵的敏感性,随机挑选6株菌,用苯扎溴铵进行诱导,观察菌株诱导前后对苯扎溴铵及环丙沙星敏感性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
目的建立酶联凝集素测定法(enzyme-linked lectin assay,ELLA)检测接种流感疫苗志愿者血清中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抗体。方法对神经氨酸酶切底物、酶标抗体孵育浓度和时间、最适病毒量以及病毒稀释液pH值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合适的反应体系,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对接种H7N9大流行流感疫苗34名志愿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胎球蛋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醋酸氯己定消毒剂的耐药性、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332株,琼脂稀释法筛选醋酸氯己定耐药菌株并检测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醋酸氯己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别检测与醋酸氯己定抗性相关的外排泵基因cepA、qacE、qa
目的探讨CD24分子对肝内Ly6Chi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胆管结扎(BDL)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型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转氨酶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以及TGF-β1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肝组织中α-SM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内巨
目的了解变栖克雷伯菌在临床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方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临床分离变栖克雷伯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变栖克雷伯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药敏情况,采用特异性PCR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变栖克雷伯菌常见耐药基因,并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1株分离自脑脊液的泛耐药变栖克雷伯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26株
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是表面活性物质家族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肺脏和其他多个器官中均有表达。SP-D是一种固有免疫蛋白,其在肺脏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其他脏器的免疫炎症反应。本文对SP-D在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及其在常见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总结SP-D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和卡介苗的交叉免疫应答状况,为以母牛分枝杆菌研制新型疫苗提供基础免疫学参考。方法固体培养法培养母牛分枝杆菌(ATCC95051)、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卡介苗(BCG,中国株),收集菌体,采用超声破碎菌体制备全菌菌体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体液免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体IgG水平;细胞免疫用细胞因子释放试验(cytoki
目的多项研究已观察到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具有Th17细胞可塑性,但其病理与生理意义并未阐明。本研究拟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外周血Foxp3+Treg IL-17的分泌水平,并探讨其在SLE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共纳入32例SLE患者(包括14例活动性患者和18例非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