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宏观视野r——以上田茂树《世界历史》为中心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共产党领导人上田茂树创作的《世界历史》初版于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世界通史之一.这部著作的特点是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宏观视野,该特点在探讨历史上的疾病大范围传播和文化交流时表现得尤为突出.20年代末,这部著作被译介到中国,其中体现宏观视野的论述引起学界关注.关于疾病传播的分析成为中国医学史的经典材料,并影响到80年代后的赤壁之战研究.对文化交流的阐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影响,在全盘西化和固守中国文化本位之外,提供了一条吸收世界一切肯定成果从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西方的历史哲学都具有宏观视野,前者克服了后者的局限性,更具进步意义.但受制于时代环境,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宏观视野未能充分发展.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在借鉴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用更加宽广的视野研究和书写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历史.
其他文献
通过数据分析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相关设备的情况和健康素养现状,其中包括健康信息接触、获取、评价和利用现状的调查数据.通过各方面和各维度的研究比较,为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提出有效的建议.
20世纪中国美术在现代性转型的历程中,经历了与地缘文化的种种化合,其普遍性是建立在具体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是根植于这一语境中的具有典型性的地域美术现象,在参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类型化、个性化的新范式,并以两条关键轴线,即内生的变革和外驱的他构两条路向,在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整体框架下建立起中国美术现代性演进的地域谱系和地域形态载体.文章以此为视角,整体考察在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语境下,“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发生和演变的轨迹,剖析它在现代性的内生与他构方面的具
济南作为齐鲁文化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本土环境长期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济南遐园便是传统名园的代表之一.本文立足于对遐园的实地调研,从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等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济南传统名园——遐园的艺术特色,以挖掘济南城市名园所传承的城市文脉与城市品格,希望济南地方传统园林所具备的鲜明特色得以发扬.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国主流媒体所报道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一直被国外视为虚假新闻,导致国家形象受损.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后疫情时代》真实展现了中国在有效防治疫情方面的突出贡献以及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人们为恢复生产、生活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好评,成功构建了真实、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文章基于5W理论,以《后疫情时代》为例,分析其传播过程中对5个因素的把控,探索海外媒体成功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对过去的记忆,始终是人们从群体性视角出发所共有、传承以及一起架构的事或物.受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城镇文化建筑风貌变得千篇一律,许多乡土空间消失在城乡改造中,这也导致居民出现记忆断层、文化自信缺失及归属感、认同感消散的恐慌.文章以赣榆区青口镇牌坊街社区礼堂改造为例,旨在让废弃的礼堂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三者形成交联的纽带,期望通过深挖牌坊街社区的生活,重构礼堂空间.以简洁的几何形体介入旧建筑中,用嵌套的方式加强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尺度的调节唤起人
文章梳理防疫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的必要性,分析后疫情时代防疫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呈现的新特征,从设计定位、叙事逻辑、视觉表现、交互体验四个方面探讨防疫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路径,以达到人性化、科学化、精准化传播防疫科普信息的目的,旨在为优化未来的防疫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提高可视化传播质量提供思路参考.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崛起并吸引了大规模的用户,短视频的内容也从歌舞、娱乐发展到了新闻、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这让电影行业认识到了短视频能够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电影营销带来新的机遇和方式.文章运用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分析目前电影短视频营销的特点与不足,以及短视频对电影营销产生的影响.
文章基于XR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建设盛京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培养地域特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分析并总结将盛京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探讨两者在需求与资源对接、传承与创新并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三个关联模式中的融合互动优势,分析两者融合互动的路径机理,旨在为保护和弘扬沈阳地域文化,加强地域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性路径和方案.
2021年,新主流电影《长津湖》的上映引领了国庆档观影潮流.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媒介载体,能将主流意识形态、商业元素与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再经新媒体的传播,有效传达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新主流电影凭借独特的创作格局占据了主流市场,真正实现了思想和票房的双重主流.文章将研究背景定位在新媒体时代,探讨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与传播机制.
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正在全球崛起的新闻理念和实践,引发我国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文章梳理现有文献,通过对时间、期刊、作者、关键词分布的分析,指出我国关于建设性新闻的研究方兴未艾,建设性新闻的起源、发展、价值逐步得到呈现.研究主题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史梳理、理论研究、对比研究及应用研究四大类型.文章认为今后我国建设性新闻研究应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角,优化研究方法,进一步探明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