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美文素材还原与延伸运用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文美文选萃
  央视《经典咏流传》无声合唱团唱出天籁之音
  □关一文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最新一期节目的舞台上,有一首特别的动人作品,被嘉宾康震称为“天籁之音”。歌曲只有一个音节,却令所有观众为之感到震撼。14个听障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用不同的音高,唱出一个相同的音节“啊”,唱响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画》。它打通了“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的壁垒,是传递爱与平等的生命赞歌。
  乐曲伊始,《画》中的诗句首先用手语方式传诵出来。而当那高低起伏的和声由14个听障孩子唱出来时,全场人都惊了。“第一个音发出来的时候,我瞬间被击中了,那是真正美好的声音,不在于多,在于单纯。”节目嘉宾朱丹惊讶之余感动不已。
  无声合唱团的组织者和发起人是青年艺术家李博与张咏。原本准备组乐队的俩人在街头无意间听到了一个着急的呐喊声“啊”,这个令他们感到惊艳的声音出自一个正在找东西的失聪人。“我能感觉到他所有的情绪和状态都在这个声音里,我们应该把这个声音用到音乐里,让别人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个偶然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踏上了前往“无声世界”的旅程。在几千公里外的大山里,他们来到了广西凌云县的特殊学校,去寻找可以发出这样声音的人。然而,想要做出一个作品远比想象的难很多。每一个孩子都会用手语示意他们“不愿意”“不行”“做不到”。这种情况让李博和张咏吃了“闭门羹”。李博意识到,在“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中,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屏障,这些孩子无法被外面的世界接受,因为不被理解。“孩子们不愿意,是因为他们不想把自己的缺陷展示出来。”想到“揭人伤疤”,李博和张咏决定放弃。可就在辞别之际,一个孩子冲出来紧紧抓住李博的手,发出了一声“啊”。
  “那一声‘啊’……那一声‘啊’……”李博激动地几度哽咽,说不出话。他满眼泪水,颤抖着说:“那一声‘啊’,是他们想要去寻求平等和自信的开始,是他们愿意向我们展示他们行。”最终二人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五年。
  这群孩子天生聋哑,让他们发出不同的音高并配合默契地完成一个音乐作品,有无法想象的困难。李博、张咏采用“感受振动”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发声。“每个音高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触摸喉咙就会有感觉。”张咏一脸幸福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在教他们的时候,我们靠得很近。让孩子们摸我的嗓子,我也摸着他的嗓子。”
  节目现场,台下的嘉宾廖昌永也按照张咏的指导登台教学,他和合唱团一个成员陆成军相互摸着喉咙。多次尝试后,这个孩子真的发出了和廖老师一模一样的“啊”,二人的聲音一同回荡在舞台上,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纷纷鼓掌,感动得热泪盈眶。
  节目结尾,朱丹分享了爱与平等的信念,“身体有缺陷,不是这些孩子能选择的,他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世界本来就隔着一些障碍,张咏、李博这样的人努力在这中间架起一座桥,希望很多人不要用误解和特殊眼光将此堵上,我们应该一起把这座桥建得更宽广。”(选自2019年03月19日《北京日报》)
  素材还原
  唱出天籁之音的聋哑儿童“无声合唱团”:2013年,北京艺术家李博和厦门音乐家张勇来到广西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了无声儿童合唱团。历经几年的艰辛,在学校老师、爱心志愿者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下,凌云特校无声儿童合唱团已发展到14人。他们多年的付出终有回报,2017年底,无声合唱团首次走出大山,来到了厦门音乐节演出;2018年8月,无声合唱团登上北京音乐厅的舞台,演唱《无声三部曲》;2018年3月,无声合唱团荣登央视“经典咏流传”大舞台,用天籁之音唱响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画》。
  延伸运用
  当我们谈到人的强盛的生命力,很容易想到成吉思汗、拿破仑,还有征服冰川极地的探险者,一些在生死场上拼挣的百折不挠的战将。
  但我们理所当然的还要想到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歌德这一类在精神的漫游和探索中永不疲倦、豪情万丈的独特生命。他们的行为构成了一部部传奇,生命之光照彻了茫茫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有无数旋转的星体。可是那些炽热燃烧、溅射着巨大能量的星体似乎散发着永恒的光。
  他们都是同一类生命,都有着难以消失的青春。当他们的生命完结的时候,好像是仅仅回到了青春的另一个段落。是的,他们是永生的,他们遗留下的每一个短章,都迸发着青春的活力,都具有夺人的魅力。这不灭的绚丽和光彩点缀着我们人类的长河。我们人类的历史由于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激流奔转、千姿百态,出现了真正的奇观。
  亮点揭示:生命之火,永恒之光;高度评价,热情礼赞;由此及彼,凸显主角。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大卫·鲍伊于 1969 年首次发行的单曲 《Space Oddity》,是他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的开场曲目,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他在歌词中虚构了一位在太空流浪的宇航员少校 Tom,歌曲创作灵感来自导演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 太空漫游》。歌曲体现着汤姆少校漂流太空的无助和孤独,这种持续呼喊想与别人取得联系,极力尝试抓住一点点安全感,有绝望,也有希望。  歌曲发行后的十天,阿波罗 11 号成功登月
前不久去看电影《飞驰人生》。那里面,主人公张驰要跑一个拉力赛,可是没有领航员。一般可以认为他栽定了。领航员,那是赛车手的眼睛。巴音布鲁克魔鬼赛道,1462道弯,没人能背下来。  电影里是这么说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6000遍,我能记住每一个弯道。  看到这里,真是百感交集。知
1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是体质很弱。  有一次举办运动会,体育老师问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我常常感冒,体质不好;我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了,体育方面可能就不太出色;百米跑我也试过,并不擅长,所以,我不适合田径项目。  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适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正常运转的,反倒有可能说明你体质好;学习成绩好只能说明你
好书推介:《平凡的世界》  描述了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角的那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有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有人生的苦难挫折与顽强的拼搏。全景式地表现改革时代新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  作者:路遥(1949年—1992年),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摘抄笔记  ☆生活
許多人都有一个误解,审美是艺术上的事,是艺术家的事。真的不是,审美是每一个人的事,在许多时候,当事人自己不知道罢了。审美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诉求,蕴藏着价值的系统与序列。  可以这样说,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果因为贫穷,我们在心理上就剔除了美,它的后果无非就是两条:一,美的麻木;二,美的误判。对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具体的表现就是拿心机
時代五句话  1. 30年前,人们惊呼摇滚乐会毁掉下一代;20年前,人们惊呼电视会毁掉下一代;10年前,人们惊呼计算机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跟不上时代。  ——不要用你固有的思维框架去评判新时代、新事物  2.时代让人变得更敏感,但人难以逆转时代的变化,只有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并不是指嘲笑同时代者,或是自我放逐
真题回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
采访历史学家陈绛,88岁的他住在医院病房,我告辞的时候,他执意起身,我连忙扶住他胳膊说留步留步。他却仰起脸来笑道:“我要散散步,不如正好你陪陪我。”  就算是這样,老先生还会说自己做得不到位。比如陈绛说到一个细节:陈绛小时候到外地读初中时,一次家书的信封上写了父亲的名讳,下面用“□□先生展”,当时陈绛觉得“展”字比“收”或“启”字新奇。没想到放假回到家里,父亲拿出这个信封对陈绛说:对长辈不能用“展
唯有失去青春的人,才会觉得青春美好;拥有青春的人,只会感到在青春里受尽煎熬。  当我还拥有青春的时候,只有极为有限的几次感受到了青春的存在。一次是在初中的晚会上,一位叫叶枫红的女同学突然起身朗诵了一首诗。她平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乏味到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而且年年如此。那是班级自行组织的晚会,当时连我这样的人都要唱草蜢乐队的《半点心》,谁都没有想到她会起身朗诵诗歌。  于是,我生平第一次听到了王蒙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克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在一个暗室里,把一只蜜蜂放进广口瓶中,然后朝瓶底射出一束光。蜜蜂试图逃走,就朝着光束的方向飞,但它撞到了瓶底,掉在了瓶壁上。  蜜蜂并没有气馁,它一次又一次地朝着光束飞。直到最后,它撞到瓶底落下去没能再振翅——它把自己撞死了。  威克教授又把一只苍蝇放进广口瓶。然后也朝着瓶底射出一束光。苍蝇起初也是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去。几次失败后,苍蝇就尝试着朝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