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参加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之前,我的女儿月月对这个黑橙色头盔LOGO并不感冒。5岁半的她正处在喜欢芭比娃娃、迷恋爱莎和安娜的年纪,她的世界里粉红色才是唯一的主题。不过,爸妈都是体育记者,她也耳濡目染受了些熏陶,攀岩、蹦床、游泳都是她喜欢的运动,据说幼儿园的体质测试中也还表现不错。于是,当她得知将要去參加名为“斯巴达”的比赛时,并没有太多抗拒,即使她看到了选手们浑身是泥、脏兮兮的照片,也只是皱了皱眉头,问到:“斯巴达是什么?”
“斯巴达是一个地名,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那里的人体育都特别好,从小就要接受各种身体训练,能跑、能跳、能打仗,个个都是大英雄。”为了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我还特意找出了《罗马人的故事》给她读了一段斯巴达历史。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即使是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果不给她提前预热,提起她的兴趣,说不准哪根神经搭错了就能当场撂挑子,所谓“四六不认”说的就是他们吧。
现如今,IP即是王道的各种赛事将“斯巴达”去粗取精,不仅成人赛火热开展,儿童赛的名额也是一票难求,可见在强身健体之上,彰显个性的个人诉求与日俱增,而且不分长幼,男女平等。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的比赛是6月3日,月月报的是4~6岁组,是所有比赛中年龄最小的组别。为了避免零基础的月月上场懵圈,比赛前一周我们报名参加了儿童赛的训练营。正式比赛时,年龄低的组别比赛项目难度会降低,但在训练营里却没有分别,几百个身穿黑色“战袍”、头戴SPARTAN头带的小勇士们,高高低低、密密麻麻地列队听讲,教练一声令下,奔涌着冲向各自的战场,不能不说那场面确实很燃,非常斯巴达!
“妈妈,我的脚被砸了!”在“阿特拉斯之石”项目训练中,月月刚刚还跃跃欲试,转眼间就梨花带雨地来场边找我。这个项目需要小朋友抱起10公斤重的实心球运送到指定地点,人小力气小,中途掉落是难免的,但球体是软的,不会有大碍。此时教练也发现了月月又哭了,十几分钟之前小姑娘因为别人走独木桥不排队就被气哭过一次。只见教练蹲下身来,握着月月的胳膊,看着她说:“脚被砸掉了吗?”月月摇摇头,“那就接着练!”月月抹了抹脸上的眼泪,跟着霸气的教练走了。
在正式比赛那天,月月奋勇翻越1米多高的障碍时,鼻子不小心撞在了柱子上。顿时,小姑娘皱皱眉头,眼泪马上就要涌出眼眶。周围的小选手们呼啸而过,她这一哭出来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来安抚情绪,情急之下我冲着她大吼一声:“不许哭!”指着她的手指仿佛一根魔杖,瞬间发挥了效力,小姑娘忍住了眼泪,跟着我跑向下一个项目。
“受伤了疼是肯定的,但只要不严重,就得忍耐一下,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比赛结束之后,我和她重温了赛场上的这一幕,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神车巨轮、阿特拉斯之石、神庙基石……这些听起来就很MAN的名词,正是一系列力量型项目,被我称作“大力板砖组合”。其实,这些都不是4~6岁组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训练营中,每个孩子都必须尝试,而且是在认真听讲、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之后才能操作—对于月月这个年龄的女孩来说,假如动作不正确,靠蛮力搬起重物那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蹲下身,用双手抱住桶,把自己的肚子当作“第三只手”,起身的同时用力向上搬起装满碎石的“神庙基石”;下蹲时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跪在地上,把10公斤重的“阿特拉斯之石”滚到跪着的那条腿上,手臂抱紧实心球,起身、前进……从龇牙咧嘴、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搬不起来,到嘿呦嘿呦地猫着腰抱着重物来回走几趟,不过是几十分钟的时间,看着自己如有神助一般,搬起这么沉甸甸的重物,小姑娘开心得不得了,一边搬一边夸张地说:“真轻啊!”当有其他小朋友搬不动时,她还不忘在一旁指点道:“要注意动作!”
与斯巴达勇士成人赛跨越火堆、爬铁丝网的惊险刺激相比,儿童赛的项目设置当然要温和许多,但需要小勇士在网状障碍物上爬到3米的高处再下来的“跨越屋脊”,在10~20厘米高的绳网下匍匐前进、身下就是碎石土路的“俄尔普斯之禁”,还有三个泥水混合的大坑、水深依次增加的“海格力斯的挑战”,对于恐高、力弱甚至爱美有洁癖的孩子来说,处处充满着挑战。
当然,每个项目都鼓励小选手们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完成,也有“退路”——做10个波比跳。跳跃、击掌、俯身、平板支撑、收腿、站立,看似简单的动作,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却也着实要耗费一番体力,尤其在1.3公里的赛程接近尾声、体力大减的阶段——正式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将长矛掷向几米开外的靶心,对于月月来说确实无法完成,于是她乖乖地把小手按在雨后泥泞的水泥地上,一个不落地完成了10个波比跳。
这让我想起了在训练营中发生的一幕。当时教练规定,所有小选手先要做完10个波比跳,然后才能出发去做项目,但教练的开始哨声迟迟不能发出,原因是总有小选手抢跑。大多数小选手都立正站好,可总有几个心急火燎的孩子抢先趴在地上、撑起身体,教练把他们拎起来,一不留神小家伙们又趴下了。好不容易哨声响起,为了省劲儿只蹲下不趴下的,平日里100到1都倒背如流的却做不到5个就冲出去的,比比皆是。此时,出发地点那几个仍在气喘吁吁地坚持、看上去有点死心眼儿的小小孩,显得那么珍贵,小小的身影在一片酷黑的人群中闪闪发光。
“Who are you?”“I’m Spartan!”这是斯巴达小勇士们出发时高喊的口号,比赛前后这些天,月月一直把它挂在嘴边,连参赛文身贴都不舍得洗掉,非要留着去幼儿园给老师和同学们看。梳着霸气侧漏的冠军小脏辫,当一回真正的斯巴达小战士,赢一枚属于自己的完赛奖牌,是这个“六一”儿童节月月送给自己的难忘礼物。
“斯巴达是一个地名,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那里的人体育都特别好,从小就要接受各种身体训练,能跑、能跳、能打仗,个个都是大英雄。”为了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我还特意找出了《罗马人的故事》给她读了一段斯巴达历史。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即使是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果不给她提前预热,提起她的兴趣,说不准哪根神经搭错了就能当场撂挑子,所谓“四六不认”说的就是他们吧。
现如今,IP即是王道的各种赛事将“斯巴达”去粗取精,不仅成人赛火热开展,儿童赛的名额也是一票难求,可见在强身健体之上,彰显个性的个人诉求与日俱增,而且不分长幼,男女平等。
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的比赛是6月3日,月月报的是4~6岁组,是所有比赛中年龄最小的组别。为了避免零基础的月月上场懵圈,比赛前一周我们报名参加了儿童赛的训练营。正式比赛时,年龄低的组别比赛项目难度会降低,但在训练营里却没有分别,几百个身穿黑色“战袍”、头戴SPARTAN头带的小勇士们,高高低低、密密麻麻地列队听讲,教练一声令下,奔涌着冲向各自的战场,不能不说那场面确实很燃,非常斯巴达!
“妈妈,我的脚被砸了!”在“阿特拉斯之石”项目训练中,月月刚刚还跃跃欲试,转眼间就梨花带雨地来场边找我。这个项目需要小朋友抱起10公斤重的实心球运送到指定地点,人小力气小,中途掉落是难免的,但球体是软的,不会有大碍。此时教练也发现了月月又哭了,十几分钟之前小姑娘因为别人走独木桥不排队就被气哭过一次。只见教练蹲下身来,握着月月的胳膊,看着她说:“脚被砸掉了吗?”月月摇摇头,“那就接着练!”月月抹了抹脸上的眼泪,跟着霸气的教练走了。
在正式比赛那天,月月奋勇翻越1米多高的障碍时,鼻子不小心撞在了柱子上。顿时,小姑娘皱皱眉头,眼泪马上就要涌出眼眶。周围的小选手们呼啸而过,她这一哭出来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来安抚情绪,情急之下我冲着她大吼一声:“不许哭!”指着她的手指仿佛一根魔杖,瞬间发挥了效力,小姑娘忍住了眼泪,跟着我跑向下一个项目。
“受伤了疼是肯定的,但只要不严重,就得忍耐一下,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比赛结束之后,我和她重温了赛场上的这一幕,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聪明的人先学方法
神车巨轮、阿特拉斯之石、神庙基石……这些听起来就很MAN的名词,正是一系列力量型项目,被我称作“大力板砖组合”。其实,这些都不是4~6岁组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训练营中,每个孩子都必须尝试,而且是在认真听讲、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之后才能操作—对于月月这个年龄的女孩来说,假如动作不正确,靠蛮力搬起重物那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蹲下身,用双手抱住桶,把自己的肚子当作“第三只手”,起身的同时用力向上搬起装满碎石的“神庙基石”;下蹲时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跪在地上,把10公斤重的“阿特拉斯之石”滚到跪着的那条腿上,手臂抱紧实心球,起身、前进……从龇牙咧嘴、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搬不起来,到嘿呦嘿呦地猫着腰抱着重物来回走几趟,不过是几十分钟的时间,看着自己如有神助一般,搬起这么沉甸甸的重物,小姑娘开心得不得了,一边搬一边夸张地说:“真轻啊!”当有其他小朋友搬不动时,她还不忘在一旁指点道:“要注意动作!”
诚实是对自己的交代
与斯巴达勇士成人赛跨越火堆、爬铁丝网的惊险刺激相比,儿童赛的项目设置当然要温和许多,但需要小勇士在网状障碍物上爬到3米的高处再下来的“跨越屋脊”,在10~20厘米高的绳网下匍匐前进、身下就是碎石土路的“俄尔普斯之禁”,还有三个泥水混合的大坑、水深依次增加的“海格力斯的挑战”,对于恐高、力弱甚至爱美有洁癖的孩子来说,处处充满着挑战。
当然,每个项目都鼓励小选手们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完成,也有“退路”——做10个波比跳。跳跃、击掌、俯身、平板支撑、收腿、站立,看似简单的动作,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却也着实要耗费一番体力,尤其在1.3公里的赛程接近尾声、体力大减的阶段——正式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将长矛掷向几米开外的靶心,对于月月来说确实无法完成,于是她乖乖地把小手按在雨后泥泞的水泥地上,一个不落地完成了10个波比跳。
这让我想起了在训练营中发生的一幕。当时教练规定,所有小选手先要做完10个波比跳,然后才能出发去做项目,但教练的开始哨声迟迟不能发出,原因是总有小选手抢跑。大多数小选手都立正站好,可总有几个心急火燎的孩子抢先趴在地上、撑起身体,教练把他们拎起来,一不留神小家伙们又趴下了。好不容易哨声响起,为了省劲儿只蹲下不趴下的,平日里100到1都倒背如流的却做不到5个就冲出去的,比比皆是。此时,出发地点那几个仍在气喘吁吁地坚持、看上去有点死心眼儿的小小孩,显得那么珍贵,小小的身影在一片酷黑的人群中闪闪发光。
“Who are you?”“I’m Spartan!”这是斯巴达小勇士们出发时高喊的口号,比赛前后这些天,月月一直把它挂在嘴边,连参赛文身贴都不舍得洗掉,非要留着去幼儿园给老师和同学们看。梳着霸气侧漏的冠军小脏辫,当一回真正的斯巴达小战士,赢一枚属于自己的完赛奖牌,是这个“六一”儿童节月月送给自己的难忘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