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的文章作者、来源、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统计。对研究者围绕薄弱学校建设、高考新政与学校应对、校园欺凌、学校空间设计、绩效工资、班主任专业发展等热点问题所做的讨论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学校管理研究;转载情况;薄弱学校;高考新政;校园欺凌;学校空间设计;绩效工资;班主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01-0028-04
1. 刊物转载量排名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共转载论文231篇(其中有4组笔谈性质的文章由15部分组成,这里计为15篇),分布在70种刊物上。其中,《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15种刊物的转载量排在前9位,占转载论文总数的58.87%(见表1)。
2. 作者单位情况统计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统计,60.17%的论文作者来自高校(包括本、专科院校),15.15%来自中小学校,11.26%来自教育科研单位,4.33%来自新闻出版部门,4.33%来自政府机关,2.16%来自其他机构,还有2.60%的作者单位不详。
按照第一作者单位的发文数量排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20篇)、华东师范大学(12篇)、南京师范大学(12篇)、华南师范大学(7篇)、浙江师范大学(7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7篇)。
3. 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在231篇文章中,64.94%的文章由一个作者独立完成;有81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作完成,占总数的35.06%。
4. 基金项目文章统计
在转载的论文中,有107篇属于基金项目论文,占总数的46.32%。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4.29%,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23.38%,其他基金项目论文占8.66%。基金项目论文占比逐年提高,2013年为28.68%[1],2014年为37.97%[2],2015年为40.93%[3]。
1. 薄弱学校建设
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薄弱学校建设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当前,我国薄弱学校的建设,以政府主导的资源重新组合和外部专业力量的介入式改造为主。
(1)政府主导的资源重新组合。这种模式以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名校办分校、学校联盟等为代表,强调资源的统筹、共享。该模式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但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以集团化办学为例,一是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与政府部门的责权利不够明晰,政府部门过度介入;此外,对集团化办学的评估标准不明确(张爽,第5期),缺乏退出和再生机制,导致学校动力不足。二是集团校内部重治理结构、轻治理机制,有正式制度、缺非正式制度(张建、程凤春,第12期),导致集团化办学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平衡。
(2)外部专业力量的介入式改造。这种模式以委托管理和U-S合作模式为代表。前者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来购买服务,机制灵活,学校自主权大,但在准入与退出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邓亮、林天伦,第2期)。后者由高校专家对薄弱学校开展全面、准确的诊断,并提出详细的改进建议。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能深入薄弱学校的微观领域,重在學校自身的改进。而大学“研究型文化”与中小学“教学型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合,则是U-S合作模式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薄弱学校建设更多借助的是“外力”。深层次的均衡发展,是建立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的,是增量式、内生型、特色发展的均衡(杨志刚,第6期)。反观OECD国家,它们将重点放在增强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上。比如:加强薄弱学校领导培训,发展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为薄弱学校教师提供指导,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预期等(白亮、凌郡,第2期)。
即使是同样的策略,我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以教师资源为例,我国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校任教,OECD的一些国家则在教师职前教育中为薄弱学校量身设计课程(白亮、凌郡,第2期);美国教师流动关注“输入校”和“输出校”之间的供求匹配(蔡永红等,第2期),我国教师流动目前还很少关注流动教师与学校的匹配问题。在当前倡导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薄弱学校的建设也应在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上下工夫。
2. 高考新政与学校应对
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在考试科目、次数、时间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生的“选择权”,由此也对高中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1)如何设置课程?学校需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这已成为所有学校的共识。
(2)如何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高考新政实施后,学生将面临多次选择,包括课程的选择、选考科目的选择、高考志愿的选择,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至关重要。从上海、浙江两个试点地区来看,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给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成长导师负责学法指导、选课指导、心理疏导。二是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生涯辅导教师,生涯辅导教师往往由班主任、心理老师、科任老师兼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亟须加大生涯辅导教师的培养力度(罗阳佳,第8期)。
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一般要结合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和职业倾向进行综合考量。有研究者建议,志向坚定者,首选“最相关”科目;兴趣明确者,首选“最喜欢”科目;偏科明显者,首选“最拿手”科目;各科均衡者,首选“最适用”科目(刘宝剑,第8期)。 (3)如何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浙江省普遍探索“一学年两学期四学段”的学段制教学,“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走班教学成为“新常态”(方红峰,第12期)。行政班设班主任,主要负责课后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活动的管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家校联系工作。教学班任课教师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在教学班的学生的管理责任。学校构建信息技术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晏传友,第10期)。
(4)如何评价学生?学生评价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日常表现,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负责。二是学生学业成绩,有的学校采取综合分层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同类别考生中所处的位置(晏传友,第10期);有的学校采取等级划分和学分绩点的评价方式(虔晓贞,第10期)。
(5)如何评价教师?主要通过满意度评价和学生成绩增量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晏传友,第10期)。
试点地区在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难题。一是师资调配难,学生的选择在不断调整,导致有的学科教师富余,有的学科教师短缺。二是任课教师工作量大,教研时间无法保障(杨振峰,第8期)。三是学生的课程选择与考试时间选择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考试时间节点与课程设置如何匹配。四是一年的学习与三年的课程统筹存在的矛盾,主要是如何避免高一学业负担过重、课程安排紧张,而高三相对比较宽松的问题(周建峰,8期)。五是学校教学资源保障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挖掘、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后援系统配置等(方红峰,第12期)。
3. 校园欺凌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也称为校园霸凌)事件日渐增多,并且呈现出以下新特征:一是欺凌主体低龄化;二是群体欺凌事件增多;三是女生欺凌现象升温;四是欺凌形式复杂多样,除了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这些传统的形式外,网络欺凌问题开始凸显。网络欺凌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隐蔽性强和监管难度大等特点,给受害学生带来的伤害更大(孙晋露,第4期;解立军,第12期)。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既有社会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和学生个人的因素。从学校层面来看,重智轻德、法制教育缺失、管理缺位,会增加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周常稳、任锐,第4期)。从学生层面来看,青春期心理恐惧症、青春期行为的易漂移性是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心理因素(王大伟,第12期)。相较于身体条件,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会否成为欺凌者。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现行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更多地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惩罚功能的缺失,也是校园欺凌行为增多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学校管理研究;转载情况;薄弱学校;高考新政;校园欺凌;学校空间设计;绩效工资;班主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01-0028-04
统计
1. 刊物转载量排名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共转载论文231篇(其中有4组笔谈性质的文章由15部分组成,这里计为15篇),分布在70种刊物上。其中,《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15种刊物的转载量排在前9位,占转载论文总数的58.87%(见表1)。
2. 作者单位情况统计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统计,60.17%的论文作者来自高校(包括本、专科院校),15.15%来自中小学校,11.26%来自教育科研单位,4.33%来自新闻出版部门,4.33%来自政府机关,2.16%来自其他机构,还有2.60%的作者单位不详。
按照第一作者单位的发文数量排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20篇)、华东师范大学(12篇)、南京师范大学(12篇)、华南师范大学(7篇)、浙江师范大学(7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7篇)。
3. 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在231篇文章中,64.94%的文章由一个作者独立完成;有81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作完成,占总数的35.06%。
4. 基金项目文章统计
在转载的论文中,有107篇属于基金项目论文,占总数的46.32%。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4.29%,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23.38%,其他基金项目论文占8.66%。基金项目论文占比逐年提高,2013年为28.68%[1],2014年为37.97%[2],2015年为40.93%[3]。
热点
1. 薄弱学校建设
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薄弱学校建设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当前,我国薄弱学校的建设,以政府主导的资源重新组合和外部专业力量的介入式改造为主。
(1)政府主导的资源重新组合。这种模式以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名校办分校、学校联盟等为代表,强调资源的统筹、共享。该模式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但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以集团化办学为例,一是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与政府部门的责权利不够明晰,政府部门过度介入;此外,对集团化办学的评估标准不明确(张爽,第5期),缺乏退出和再生机制,导致学校动力不足。二是集团校内部重治理结构、轻治理机制,有正式制度、缺非正式制度(张建、程凤春,第12期),导致集团化办学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平衡。
(2)外部专业力量的介入式改造。这种模式以委托管理和U-S合作模式为代表。前者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来购买服务,机制灵活,学校自主权大,但在准入与退出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邓亮、林天伦,第2期)。后者由高校专家对薄弱学校开展全面、准确的诊断,并提出详细的改进建议。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能深入薄弱学校的微观领域,重在學校自身的改进。而大学“研究型文化”与中小学“教学型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合,则是U-S合作模式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薄弱学校建设更多借助的是“外力”。深层次的均衡发展,是建立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的,是增量式、内生型、特色发展的均衡(杨志刚,第6期)。反观OECD国家,它们将重点放在增强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上。比如:加强薄弱学校领导培训,发展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为薄弱学校教师提供指导,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预期等(白亮、凌郡,第2期)。
即使是同样的策略,我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以教师资源为例,我国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校任教,OECD的一些国家则在教师职前教育中为薄弱学校量身设计课程(白亮、凌郡,第2期);美国教师流动关注“输入校”和“输出校”之间的供求匹配(蔡永红等,第2期),我国教师流动目前还很少关注流动教师与学校的匹配问题。在当前倡导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薄弱学校的建设也应在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上下工夫。
2. 高考新政与学校应对
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在考试科目、次数、时间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生的“选择权”,由此也对高中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1)如何设置课程?学校需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这已成为所有学校的共识。
(2)如何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高考新政实施后,学生将面临多次选择,包括课程的选择、选考科目的选择、高考志愿的选择,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至关重要。从上海、浙江两个试点地区来看,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给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成长导师负责学法指导、选课指导、心理疏导。二是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生涯辅导教师,生涯辅导教师往往由班主任、心理老师、科任老师兼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亟须加大生涯辅导教师的培养力度(罗阳佳,第8期)。
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一般要结合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和职业倾向进行综合考量。有研究者建议,志向坚定者,首选“最相关”科目;兴趣明确者,首选“最喜欢”科目;偏科明显者,首选“最拿手”科目;各科均衡者,首选“最适用”科目(刘宝剑,第8期)。 (3)如何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浙江省普遍探索“一学年两学期四学段”的学段制教学,“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走班教学成为“新常态”(方红峰,第12期)。行政班设班主任,主要负责课后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活动的管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家校联系工作。教学班任课教师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在教学班的学生的管理责任。学校构建信息技术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晏传友,第10期)。
(4)如何评价学生?学生评价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日常表现,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负责。二是学生学业成绩,有的学校采取综合分层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同类别考生中所处的位置(晏传友,第10期);有的学校采取等级划分和学分绩点的评价方式(虔晓贞,第10期)。
(5)如何评价教师?主要通过满意度评价和学生成绩增量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晏传友,第10期)。
试点地区在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难题。一是师资调配难,学生的选择在不断调整,导致有的学科教师富余,有的学科教师短缺。二是任课教师工作量大,教研时间无法保障(杨振峰,第8期)。三是学生的课程选择与考试时间选择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考试时间节点与课程设置如何匹配。四是一年的学习与三年的课程统筹存在的矛盾,主要是如何避免高一学业负担过重、课程安排紧张,而高三相对比较宽松的问题(周建峰,8期)。五是学校教学资源保障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挖掘、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后援系统配置等(方红峰,第12期)。
3. 校园欺凌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也称为校园霸凌)事件日渐增多,并且呈现出以下新特征:一是欺凌主体低龄化;二是群体欺凌事件增多;三是女生欺凌现象升温;四是欺凌形式复杂多样,除了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这些传统的形式外,网络欺凌问题开始凸显。网络欺凌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隐蔽性强和监管难度大等特点,给受害学生带来的伤害更大(孙晋露,第4期;解立军,第12期)。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既有社会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和学生个人的因素。从学校层面来看,重智轻德、法制教育缺失、管理缺位,会增加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周常稳、任锐,第4期)。从学生层面来看,青春期心理恐惧症、青春期行为的易漂移性是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心理因素(王大伟,第12期)。相较于身体条件,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会否成为欺凌者。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现行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更多地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惩罚功能的缺失,也是校园欺凌行为增多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应对公共物品的“拥挤”有两大类措施——供给和治理。拥挤性公共物品的“拥挤”指的是对于给定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增加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并不妨碍先前消费者对此物品的消费,但会减少先前消费者的收益,或者虽然消费者的数量并没有增加,但随着消费强度增加,也会导致其他消费者收益的下降。这时,增加对该物品的消费实际上存在机会成本,消费者之间存在部分竞争。欲解决公共物品的“拥挤”需要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追根溯
8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立秋。一般认为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其实,这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此时,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发威,又有频繁降雨导致的湿气过重。这就是中医讲的“长夏”(基本相当于我们说的三伏天,前后大约30天-40天的时间)。此时养生,重在祛湿。 【“湿”从何来】 夏季湿邪常与寒凉为伍 俗话说,“长夏要防湿。”那么,“湿”到底是什么?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合顺堂名医馆首席特诊专家武国忠解释说
互联网金融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贷款、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征信等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愈加凸显。大学生是社会财富的薄弱群体,当今校园屡屡出现大学生刷单被骗转账、大学生陷入网贷平台还款困境等金融风险事件,这些风险事件不禁引发我们对大学生金融素养的思考。目前,不少学者已经研究了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但大多数没有把互联网金融放入金融
本刊讯 9月3日,记者从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获悉:截至2018年12月底,陕西共有各类煤矿440多处。其中,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16处,集中于榆神、榆横大型矿区,产能规模达2.23亿吨/年,成为陕西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标杆。 20世纪90年代,按照国家煤炭产业总体布局,陕西省提出了稳住渭北的两头,收缩渭北的中部,加快建设黄陵矿区,到21世纪全面实施“战略北移”的发展思路。在去产能中,渭北“旱腰带”落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北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具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黄河横亘东西,有上万亩湿地,非常适宜天鹅冬季栖息,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中旬都有上万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不远万里来此越冬栖息。近些年来,每当此季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鸟人及摄影人到三门峡黄河湿地观赏这些白天鹅之旅的壮美奇观,因此三门峡也被评为“中国大天鹅之乡”。 1998年12月的一天我出差回鄭州途经三门峡黄河大桥
现金流量表概括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运用直接法进行现金流预测,能够对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的资金情况进行判断,以此为依据分析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则能够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能力。本文以A制造企业(简称A公司)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制造类企业资金管理的提升提供思路和想法。 一、现金流预测对企业资金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让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40年里,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矢志不渝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共同发展”,推动村办企业东岭集团跻身“2017中国500强企业”第1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2017年,东岭集团的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 从曾经远
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李国利 陈飙)记者4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将继续高密度全球组网,计划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所有MEO卫星发射,进一步完善全球系统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 据介绍,自2018年底北斗三号工程建成基本系统、开通全球服务以来,北斗系统运行平稳,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在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