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ERK活化介导IFN—α在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上的增殖促进效应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IFN-α在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IFN-α对U266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FACS方法检测IFN-α作用下U266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表面IL-6R、gp130等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能够介导细胞生长的Ras/MAPK途径中蛋白激酶ERK在IFN-α刺激作用下的活化情况,并同时观察Ras/MAPK途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作用后ERK激酶活化和细胞生长所发生的变化。结果:IFN-α能够促进U266细胞周期行进,同时表现出细胞
其他文献
脂寡糖是B群Nm的一种主要外膜抗原,用Sephacryl S-300HR或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方法从两株B群Nm中提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LOS;用酶水解的脱去其脂类部分,然后经Sephadex G-50纯化获得寡糖。利用兔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分析了它们的
本文介绍了汉坦病毒细胞融合试验方法。共选用有代表性的汉坦病毒7株,用Vero E6细胞建立了细胞融合试验,用IFA、IPA和中和试验证明了细胞融合的特异性。研究了细胞融合的pH范围和融合动力学,发现在37℃、pH4.7~6.5条件下,汉坦病毒能引起Vero E6细胞融合;感染细胞在酸性环境30分钟,就可出现融合现象,2.5小时达最大值。融合作用为各株汉坦病毒所共有。用细胞融合试验检测了5株病毒感染
我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传入的病例以来,至今HIV感染已在所有省市自治区流行。自1994年后我国的HIV流行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估计HIV感染人数从1993年的1万猛增到1999年的
作者以14份早期钩体病人血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以地高辛-硷性磷酸酶发光体(Dig-AMPPD)同源探针行分子杂交,全部血清样品均获得阳性结果。此法敏感、特异、易行,可明显提高钩体病诊断水平。以
本文报道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以其为模板进行PCR,得到了编码成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cDNA。该cDNA用EcoRI、BamHI双酶切后,回
用放射免疫沉淀的方法,鉴定单纯疱疹病毒(HSV)型共同性单克隆抗体(McAb)1D10的靶抗原是一分子量为60000道尔顿的糖蛋白,另6株McAb:1A12、Mad-2、2D11、CM-D、2A8、1C4的靶抗原的分子
目的:通过对西藏地区29个县(市),不同宿主分离的116株鼠疫菌生化,毒力,毒力因子,质粒及外膜蛋白的分析,了解该疫源地内鼠疫病原体间的群落关系及遗传变异的规律性。方法:各项检查均按
分枝杆菌多糖(MPS)是由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制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剂。作者报道MPS在临床试用中的免疫调节效果。用于85例术后化疗的肿瘤患者能明显提高白细胞水平和保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