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练”一体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安徽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u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重点解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探索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新思路,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打破学不能致用的困境,帮助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医疗卫生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医院的电气安全保障是医院后勤保障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医患的安全,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医疗秩序的正常开展等.电气设计的局限性、医疗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及有效管理制度的缺失等,提高了医院电气安全事故的风险.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为例,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从医院的电气安全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两方面对大型综合医院电气安全保障进行探讨,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为了对考虑隅撑作用的檩条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隅撑对檩条产生的支承作用以及附加作用力,并通过算例加以验证,可知简支檩条在隅撑作用下的受力与常规檩条不同,在檩条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针对铁路设计方案展示不直观的问题,基于Revit API开发了铁路构造物参数化建模及自动拼接程序,并以构件Id为索引将构件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关联,以附加外部数据的形式实现了模型信息的批量载入,最终将BIM模型集成至Infraworsk GIS平台中,实现了铁路大规模线网的三维可视化展示.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标准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提前制作再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模式,因此其对预留孔洞和现场组装的精度和各专业的协调要求较高.很显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相对于传统建筑更复杂,存在的风险更高.应用BIM技术对其全寿命周期进行模拟推演,可以把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的决策期.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视域,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的适应性和风险性并提出建议.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程中,城市基础功能出现了不匹配等问题,其中城市洪涝问题十分严重且刻不容缓.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从纵、横向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深层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能够解决我国当前城市防洪排涝的立体体系.
随着工业厂房的不断发展,工业用地显得越来越紧张,高标准厂房应运而生.对于有动力设备的高标准层厂房,其存在的结构微振动不能避免,文章通过采用盈建科软件对厂房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合理地进行结构选型,将微振动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分析结果表明:双向板在空间上有更好的刚度,有更大的结构自振频率,当有微振动设备时可以优先采用双向板.
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类型及其强度形成机理,阐述了配合比设计的意义,从原材料及级配曲线入手,探讨了级配曲线的合理结构,研究了不同级配及水泥剂量对干缩、温缩的影响,指出了抗裂型级配的设计要点,分析了三种常见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治标治本的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中常见大量废弃泥浆的产生,目前常见的处置方法是在废弃泥浆中添加絮凝剂初步处理,再使用泥浆分离设备进一步泥水分离.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是该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基于层次分析法,根据选取的多个性能参数指标,选出适用于特定工程废弃泥浆的最佳絮凝剂.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是工程勘察中普遍采用的两种原位测试方法,但目前各类大专院校对这两种试验的教学多数为工地参观或野外基地实习.针对以上两种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试验系统,用装有不同种类土体的模型桶代替原位测试现场,让圆锥探头或贯入器向模型桶中贯入,便可模拟在野外才能实现的试验过程.该方法可让学生在室内近距离接触并操作设备,解决了此前学生只看过,没摸过、没操作过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新时期的岩土工程勘察人才.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安徽理工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探索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完成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对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准备、线上线下教学、总结拓展、学生学习评价四个过程阶段进行详细分析,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学平台整合了全部知识点课件、丰富了习题与讨论题、补充了重点概念解析、工程案例与拓展,学生满意度较高,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教师在学科前沿内容、习题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