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中遇见本质,“教”中发现价值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我们把分数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样定义比较直观,通俗易懂,强调了“平均分”,分母是平均分成的若干份,分子是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对理解以后的分数运算也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用份数来定义分数,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份数中的一份或几份还是与自然数比较接近,并没有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分数是一种新的数,是由于自然数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会给学生带来思维定式,认为分数就是小于1的,分子都是要比分母小的,对于接下来学习假分数造成负迁移。
  张奠宙先生曾在《小学教学》2010年第一期关于《“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数学问题》一文中,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分数的定义一般有以下四种:
  定义1(份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几份。
  定义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数相除的商。
  定义3(比定义):分数是q与p之比。
  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分数的产生,是除法除出来的,当得到的结果无法用整数来表示时,就产生了分數,也是数系的一次扩张。同时也说明了,“商定义”才是分数最本质的定义。因此,份数定义只能是起点,在教学的过程要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模,逐步向更为抽象的分数定义去转移。
  一、课前思
  由于苏教版教材已在前面安排了两次学习,对于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其实已经出现过,所以在涉及分数的“份数”意义理解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知识之间如何串联?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分数的发展史,这些知识有的是互相牵扯,有的是互有联系,如何过渡?学生动手操作是否必要?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有过一些经验,从图中也可直观看出平均分后的结果,那么还要不要动手操作?如何顺利导入?是否要逐字逐句地抠概念?对于分数的意义中的重点词如“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整体”“平均分”“若干份”“一份”“几份”,对知识的拓展到什么程度?学生对概念的认知需要从初步理解到深入理解,那么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如何把握这个度?
  在上这节课之初,我努力想摆脱“份数”的定义,努力向除法和比的意义靠拢,但这样做似乎在行进的过程中竟然“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了”,因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认识在五、六年级都安排了专题进行学习。于是,我又把教学目的进行适度回归,重新回到“份数”的定义上来,只不过突出强调学生借助直观的操作和数线模型,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行中悟
  分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数学家史宁中教授曾在《数学与数学教育》一书中,阐述它代表一件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质意义是它的无量纲性。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事物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为可比的状态。在本节课中,我先从一个蛋糕到一个图形,再到一个计量单位,最后到一组圆片(单位“1”),突出分数意义的相对性。然后以此为起点抽象到数线上表示,体现分数意义的无量纲性——仅仅是一个新数而已。
  在过渡到分数的本质意义时,“分数是相对于整体‘1’而言的。在数射线上的0和1之间,标出分数等,是认识分数关键的一步,及早进行,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数线是一个半抽象模型,它是“圆模型”和其他平面模型的“再抽象”,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向“除法的商”定义过渡的几何载体。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分数的大小,无论是一个,还是一些,都是单位“1”。这样表示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虽然与圆片、三角、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相比较抽象,但仍然是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含义。其次,这是数轴的雏形,学生早在学习自然数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这样就很好地沟通了分数与自然数之间的联系。
  三、教后感
  通过教学发现,用数线表示分数的优越性(譬如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抽象性、以及0到1之间分数个数的无限性)并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在数线上出示整节课所学的分数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深为遗憾。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本来是想借助操作,让学生明白不管分的物体是多是少,只要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两份都可以用三分之二来表示,进而将一个整体的概念扩展到大数目。但是对于操作后的思考,引导得不得力,导致学生无法说出“核心”。
  在求同比较环节,突出了三分之二这个分数的本质:与分的东西是什么无关,与分东西的数量多少也无关,只要将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两份就是这个物体总数的三分之二。
  求异环节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之所以表示的个数不同,是因为单位“1”不同,单位“1”里物体的个数不同,虽然都是单位“1”的三分之二,表示的个数自然也不相同。三分之二这个分数在这里并不是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而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一种关系。
  最后,就是没有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学与老师的讲授间的关系。感觉老师在课堂上说得比较多,学生说得少。有的需要学生多说的地方,学生不说,师就自己包办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多加反思,力争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四、结语
  《分数的意义》这一节课具有很特殊的意义。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太仓市港城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12次委员(扩大)会议,于1988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省台州地区温岭高峰牛的中心产地温岭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委员、各
一、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现存问题1.布置过于随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家庭作业的布置通常是在课堂结束后由老师对当天的课堂内容快速回忆一下后l临时布置。或者采用“拿来主义”
[缘于问卷调查——大相径庭]  为了检测一下高年级学生对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我们数学组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填准确数”这一栏完成情况较好,可是在“填近似数”中却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室面积20平方米、70平方分米,学校旗杆大约高100米、80厘米,一支毛笔大约长2厘米、5分米,数学老师体重大约是30千克、75克……如此荒诞的结果,着实让人感到吃惊。
教育专家说,成绩只是一次测验的结果,并不代表孩子是好是差。为了验证专家的这个说法,我将老师、爸爸、妈妈平时的态度列了三张表,以便比较分析。表一:老师的态度老师喜欢的
在间接选择中,设要改良n个性状,在此称为目标性状(或改良性状),而供选择的性状有m个,n【m.这两种性状均会受到程度不同的选择,而且在选择中有各自的约束条件.通过供选性状的组
'当当当.当当当.'什么情况?'当当当.当当当.'过圣诞节了?不对,现在是……除夕啊.难不成圣诞老人换了工作,改送新年礼物了?'噼里啪啦砰.'哟,还真是圣
期刊
“大道至简”。所谓“简约”,《辞源》上的解释就是“简易…‘简单”。但我们这里的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寓丰富于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它是一种境界,是一
文艺复兴的艺术,是人文主义激情与科学艺术理念的精妙融会,是哲学思辩与审美意念的完美结合,是需要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的写照。这批欧洲艺术品的精华来到上海,其中包括难得一
素材搜索点一锻炼的过程搜索点解读体育锻炼是一件特别专业的事,每一种运动都有自己的装备、方法、技巧和经验,满满的都是素材.1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锻炼方式、锻炼时间,要想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的奖励是普遍存在的,是教师维持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教育方法。适当的奖励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有利于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有利于同伴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适当的奖励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让幼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讲究奖励的方式方法,让奖励在幼儿教育中得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