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mPM31基因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及高温高湿响应分析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HSPs家族基因GmPM31具有典型的ACD结构域,为了预测和研究GmPM31的功能,本研究以田间劣变抗性春大豆湘豆3号为材料,分离GmPM31及其启动子序列,对该基因的结构及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对GmPM31的组织表达模式及高温高湿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GmPM31基因的ORF全长为459 bp,编码153个氨基酸,包含1个ACD保守域结构.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mPM31与CI(Class Ⅰ)亚家族的sHSPs同源性较高,表明GmPM31属于Class Ⅰ sHSPs家族成员.GmPM31基因启动子中有多个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包括激素应答相关元件ABRE、ERE和AAGAA-motif等,干旱和冷胁迫相关的MYB和MYC转录因子作用元件,高盐胁迫相关元件Box Ⅲ,厌氧胁迫相关元件ARE等.qRT-PCR结果显示,GmPM31在成熟种子中大量表达,其次在幼荚和叶片中表达,在根、茎和花中表达量极低.种子发育过程中,GmPM31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后第45天表达量达到最大.高温高湿胁迫处理96和168 h时种子中GmPM3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温高湿胁迫诱导种子中GmPM31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GmPM31参与了春大豆种子的发育以及高温高湿胁迫响应过程.
其他文献
川鲜豆1号是四川省首批审定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是以奎鲜1号作母本、科源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经2009-2015年系谱选育而成.2018-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试验春播组区域试验,较对照(交大133)分别增产13.2%和7.1%;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5%;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采收约76.4 d,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力强,在四川省不同区域适应春季种植.
近年来大豆症青在黄淮海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且呈愈发严重趋势,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成熟期后,部分或全部豆荚未鼓粒或鼓粒不完全,豆荚、叶片和茎秆等一直保持绿色的症状.根据前人报道及调查分析发现,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的主要症状类型有无症状整株症青、矮缩症青和部分复合症青3种类型.本文根据不同症状类型分析了导致不同症状大豆症青的危害因子.综合分析认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除部分地区与气候异常或土壤营养失衡有关外,主要是由大豆病毒和虫害协同侵染所致.此外,针对主要危害因子提出大豆症青综合防控技
为探索鲁中地区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时大豆的生长情况,本研究以该地区主栽品种齐黄34为材料,设置了6个不同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根瘤菌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株高、底荚高度均在T2(10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主茎节数在T6(100%复合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多,而单株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产量均在T4(50%复合肥+5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处理的大豆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为1∶1时大豆产量显著提高,比单施
为确定不同大豆品种在四川的适宜种植密度,以便为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油6019、南夏豆35、南夏豆38、南农99-6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20万、25万、31.25万株·hm-2共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各品种的株高、底荚高、平均节间长和倒伏率逐渐升高,成活植株率、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降低,而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变化不明显;但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各品种产量变化趋势及最高产量的适宜密度有所区别
Multidrug resistance(MDR)is a serious obstacle encountered in cancer treatment.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versal MDR activity of ivermectin(IVM)from avermectin family and moxidectin(MOX)belonging to milbemycin family.The two compounds(5μmol
为发掘新的抗病基因以增强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安豆1498和Williams为材料,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鉴定二者对Race1、Race3、Race4、NKI、USAR2、Ps41-1、PsMC1和PsJS2等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对安豆1498与Williams杂交组合获得167个F2:3代家系群体接种PsJS2菌株,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618个SSR分子标记对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表明:安豆1498对Race1、Race3、Race4、Ps41-1、PsMC1和PsJS2等
1 合农132rn1.1 品种来源rn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5为母本,合交04-44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rn1.2 特征特性rn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550℃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1 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24 g.品质分析平均结果:蛋白质含量39.89%,脂肪含量20.82%.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期刊
为定量评估黑龙江省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明晰大豆增产潜力,优化大豆种植空间.选取黑龙江省1971-2019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对应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豆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辐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估算大豆增产潜力.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大豆增产潜力进行分区,引导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空间优化.结果 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值分别为7121.0,4677.1和3074.3 kg· hm-2;光合
为研究解磷菌株DQ-N在大豆栽培上的应用潜力,以不同浓度DQ-N菌株发酵液浸种处理后,测定大豆萌发率、胚芽长及胚根长,并在田间小区试验中施用菌液处理,比较DQ-N菌株发酵液处理后大豆苗期根系发育及根部和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DQ-N菌株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30和1∶40时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及胚根生长无影响,但可促进胚轴的伸长,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较低时对种子萌发不利;田间施用菌液处理的大豆苗期根系的干重、根长、根尖数及根表面积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大豆植株根部和叶片的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存
为实现复杂田间背景下快速高效分类识别多种大豆叶片病害图像,以准确性、训练时间和训练误差为深度学习模型性能指标,对比评估不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将无人机收集到的大豆叶片病害图像数据集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为扩充数据图像,对训练集原图进行数据增强。基于不同权重的微调和迁移学习训练策略,采用Inception-v3、VGG-19、ResNet-50和Xception 4种深度神经网络模